财联社2月11日电,今日上午,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投产仪式在上海临港举行。特斯拉方面相关负责人表示,特斯拉储能超级工厂有可能像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一样,带来产业链聚集。
财联社2月11日电,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2月11日举行投产仪式。特斯拉上海储能超级工厂于2024年5月在上海临港新片区正式开工,仅仅9个月时间,就完成了工厂开工到产品下线的整个过程,比特斯拉汽车超级工厂的用时缩短了3个月。工厂初期规划年产商用储能电池1万台,储能规模近40 GWh。
财联社2月10日电,据上海电气消息,日前,三峡能源大规模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与关键装备研制及应用示范项目110千伏升压站工程在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化德县成功送电,标志着这一全球首个高寒地区压缩空气储能电站正式进入并网调试阶段。该项目是内蒙古首批电网侧独立储能示范项目,上海电气所属上海电气江苏综合能源服务有限公司作为主要参建企业,积极面对诸多挑战,高效完成了升压站土建、主变压器安装、110kV配电装置等关键任务,为项目建设的顺利开展提供了可靠保障,助力优化地方能源结构。
《科创板日报》6日讯,据北极星储能网不完全统计,2025年已经有江苏、山西、山东、河南、福建、宁夏6个省、山东青岛、济南、泰安3个市发布了重大项目名单。其中储能电站项目总计74个、总规模超11.1GW/21.6GWh。具体来看,河南项目最多、总规模也最大,30个项目合计超3.3GW/9GWh,其次为山东3.5GW/4.3GWh。另外,山东三个地市分别发布了重大项目清单,与省级清单做了进一步补充。各地公布的储能产业类重大项目中,包含储能系统装备、储能电池、以及锂电正负极材料等共74个项目。
①抽水蓄能电站因为具有调峰、调频、调相、储能、系统备用和黑启动等六大功能,在电网安全平稳运行过程中发挥出不可或缺的作用; ②随着电价机制完善、新型电力系统持续构建,近年来抽水蓄能项目纷纷上马,投资主体日趋多元化。
财联社1月16日电,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6日上午在西安开幕,陕西省省长赵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陕西将发展光电子、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大型无人机、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高端医疗器械、新型储能、高性能材料、小型卫星等产业。力促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发展。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榆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试验区。
财联社1月15日电,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一方面做大产业“基本盘”,推动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另一方面培育发展“生力军”,将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成新的万亿级、5000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财联社1月15日电,财联社记者从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获悉,中国企业2024年度全球市场储能电池出货量排行榜(单位GWh),TOP10企业按出货量排名依次为宁德时代、亿纬储能、海辰储能、比亚迪、瑞浦兰钧、中创新航、远景动力、楚能新能源、力神、赣锋锂电。小财注:据CNESA全球数据库,2023年全球市场储能电池企业TOP10按出货量排名为宁德时代、比亚迪、亿纬储能、瑞浦兰钧、海辰储能、国轩高科、力神、中创新航、远景动力、鹏辉能源。(财联社记者 曾楚楚)
财联社1月15日电,由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CNESA)主办的“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2025”新闻发布会今日在北京举办。CNESA在会上发布2024年度储能数据,2024年1-10月,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中的储能型锂电池产量超过200GWh,预计全年产量超过300GWh。(财联社记者 曾楚楚)
财联社1月14日电,中国华电与华为公司1月13日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数智华电、构网型储能、沙戈荒大基地建设、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工业互联网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合作。同日,中国华电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江毅在深圳华为坂田基地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创始人、CEO任正非座谈交流。
财联社1月13日电,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4年中国动力及储能电芯价格历经长期下跌后,至第四季跌幅收敛。随着2025年全球电动汽车及储能市场需求预期好转,供应商涨价减亏诉求强烈,有望支撑2025年第一季磷酸铁锂、锂电铜箔和电解液等电池原料价格,进而稳定电芯均价。
《科创板日报》9日讯,GGII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锂电池出货量1175GWh,同比增长32.6%,其中动力、储能、数码电池出货量分别为780+GWh、335+GWh、55+GWh,同比增长23%、64%、14%。从技术路线占比看,2024年磷酸铁锂动力电池出货量560+GWh,占比动力电池总出货量比例达到72%。
①方案提出,到2030年,力争应用规模超过200万千瓦,带动产业规模再翻番。 ②方案还提出,2025年1月1日起,新开工集中式陆上风电需配置不低于装机容量20%的新型储能,新建海上风电按竞争配置要求配置。同时,以绿醇绿氨为重点,远期形成四大氢基能源基地布局。
财联社1月9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上海市新型储能示范引领创新发展工作方案(2025—2030年)》,以绿醇绿氨为重点,远期形成临港新片区、嘉定区、化工区、外高桥区域四大氢基能源基地布局。绿醇面向航运持续提升加注能力,在布局市外产能的同时,发挥好本地资源“压舱石”作用。绿氨聚焦煤电掺烧,在化工区布局绿氨示范工厂,推动生产成本下降,结合火电项目建设和升级改造开展绿氨掺烧示范,逐步提高掺烧比例,为大规模可再生能源消纳开拓新途径。
财联社1月7日电,我国最大滩涂光伏储能电站——华电莱州大型盐碱滩涂光储一体化项目投产发电,大片的盐碱地变身清洁能源新绿洲。项目的建设对于我国盐碱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推动能源结构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财联社1月3日电,经沙特能源部下属的沙特电力采购公司(SPPC)审核,有33家本地、区域和国际公司获得沙特第一组电池储能系统(BESS)项目或G1BESS项目的预入选资格,总储能容量为8吉瓦时(GWh)。其中,有9家中国公司入围,入围“管理标和技术标投标人”的七家公司分别为:中能建海外投资有限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国际工程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国际(香港)公司、远景能源公司、晶科电力(香港)、华能集团孙公司尚华投资公司、国家电投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公司。还有两家中国公司入围“管理”标,分别是协鑫智慧能源(苏州)有限公司、中国电建。
财联社1月3日电,从国家能源集团获悉,全国规模最大的光氢储一体化海上光伏示范项目——国家能源集团国华投资江苏分公司如东光氢储一体化项目日前成功并网发电。这标志着国内首个集光伏发电、制氢加氢和储能电站于一体的“综合能源利用+滨海生态治理”项目投运。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在上海嘉定区新型工业化工作互动交流会上,据嘉定区经委综合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定区正全力打造未来智能、未来能源产业集群,突破打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探索打造未来空间集群。目前,重点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3个细分赛道发力。加快“碳索嘉”未来能源谷、泛氢能港、聚能小镇规划布局,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加紧建设空间信息产业园(真新通航、航空智谷),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率先选取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开展探索,加快专项政策研究。(记者 张洋洋)
财联社12月25日电,界面新闻获悉,12月26日,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将在北京组织召开新型储能防止行业内卷式竞争闭门研讨会,会议时间从8:30进行至12:00。界面新闻获取的一份文件显示,上述会议包括三大研讨议题。议题一,讨论关于“反内卷式竞争、反低于成本价格竞争”等内容的行业自律公约,以及防止低于成本价中标的措施。议题二,讨论防止“内卷”的相关措施,包括提高准入门槛,规范技术条件,完善标准体系,加强安全防护水平,约束地方资本冲动投资等。议题三,讨论促进新型储能高质量发展,关键技术发展方向。
财联社12月24日电,据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最新消息,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到2027年,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旗舰企业和领军人才,形成较为完备的量子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具体目标为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24个,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家,产业规模达50亿元等。计划到2030年,合肥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实现产业营收200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打造6个省级未来场景实验室和省级未来场景试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