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半导体芯片
关注
9.5W 人关注
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现今,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
芯片产业链
+0.44%
龙头股
航天智装
+19.98%
普冉股份
+14.10%
  • 18分钟前 来自 澎湃新闻
    明年起5纳米以下先进制程至少涨3%?台积电回应:定价策略不以机会导向
    阅读 1.5w+
    6
  • 24分钟前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11月3日电,有消息称,台积电从9月起陆续通知客户,决定自2026年1月起,5纳米以下的先进制程将执行连续四年的涨价计划,报价平均涨幅约3%-5%。这是台积电罕见采取的长期调价策略,显示AI与高效能运算(HPC)需求强劲,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议价力与技术领先优势进一步扩大。台积电在接受记者询问时回应称,公司不评论市场传闻和价格问题。不过,台积电也再次重申,公司的定价策略始终以策略导向,而非以机会导向。据台媒报道,台积电此次涨价主要针对2纳米、3纳米、4纳米与5纳米四大先进技术节点,将从2026年起逐年调升,并公平对待每位客户、全面反映生产成本上升与资本支出增加。据估计,3纳米制程报价可望上涨个位数百分比,长期总涨幅或达两位数。业界分析,台积电此次提前启动议价,是因AI芯片与算力芯片持续供不应求,包含英伟达、AMD、高通、联发科、苹果等主要客户,均需依赖台积电最尖端制程技术。随AI PC、自动驾驶与工业机器人等应用加速普及,带动对5纳米以下芯片需求爆发。
    阅读 7.9w+
    1
    231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3日讯,微软CEO萨提亚·纳德拉(Satya Nadella)在与OpenAI CEO萨姆·奥特曼(Sam Altman)日前共同接受采访时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问题并非算力过剩,而是缺乏足够的电力来支撑所有GPU运行。“说到底,我们现在面临的最大问题并不是算力过剩,而是电力——也就是能否在靠近电源的地方足够快地建成基础设施。如果你做不到这一点,你可能就会有一堆芯片放在仓库里却无法启用。事实上,这正是我现在遇到的问题。并不是芯片供应短缺,而是我没有足够的‘机房外壳’来插上这些设备。”
    阅读 33.8w+
    11
    117
  • 3小时前 来自 ZDNet
    《科创板日报》3日讯,SK海力士公布内存产品发展路径图,其正在研发包括HBM、AI-DRAM和AI-NAND在内的新型存储产品。据悉,为实现发展目标,SK海力士正在深化合作伙伴关系,例如与英伟达合作推进AI制造技术进步,与台积电合作开发下一代HBM基片,并与闪迪合作促进新兴的高带宽闪存(HBF)市场的国际标准化。
    阅读 70.2w+
    1
    13
  • 3小时前 来自 台湾经济日报
    《科创板日报》3日讯,半导体行业消息称,台积电先进制程产能供不应求,9月已通知客户2026年将涨价,其中有传言称是“2026年实现连续第四年涨价”,也有传言称“2026年起连续涨四年”。对此,台积电回应称,“台积公司不评论价格问题。台积公司的定价策略始终以策略导向,而非以机会导向,我们会持续与客户紧密合作以提供价值。”
    阅读 77.2w+
    9
  • 5小时前 来自 台湾电子时报
    《科创板日报》3日讯,供应链称,三星电子已率先暂停10月DDR5 DRAM合约报价,引发SK海力士和美光等其他存储原厂跟进,将导致供应链“断粮”,恢复报价时间预计或将延后至11月中旬。虽然存储四季度合约价上涨已成为市场共识,但此前预期是10月底前就可以敲定四季度合约价。但三星迟迟不愿提供合约报价,直接告诉下游客户“无货可卖”,导致短短一周内,DDR5现货价格飙升25%。
    阅读 136.9w+
    1
    165
  • 5小时前 来自 科创板日报 郑远方
    三大原厂暂停报价!DDR5现货价一周暴涨25% 存储“进入卖方市场”
    阅读 24.1w+
    3
    42
  • 10小时前 来自 科技日报 张梦然 张佳欣
    具有超导性能的锗材料制成
    阅读 41.8w+
    1
    22
  • 1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日电,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最新《自然·纳米技术》发表论文称,他们制备出具有超导性的锗材料,能够在零电阻状态下导电,使电流无损耗地持续流动。在锗中实现超导,为在现有成熟半导体工艺基础上开发可扩展量子器件开辟了新路径。
    阅读 220.7w+
    2
    143
  • 1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3日电,美国南加州大学研究团队开发出一种新型人工神经元,能够模仿生物大脑细胞的电化学行为。这一成果标志着神经形态计算技术的突破,有望显著缩小芯片体积、降低能耗,并推动通用人工智能(AI)的实现。相关论文发表于新一期《自然·电子学》杂志。这种人工神经元不同于传统的数字处理器或硅基“类脑芯片”,它能真正模仿生物神经元的运作方式。在大脑中,神经活动由化学物质触发。而在这种人工神经元中,化学反应同样能驱动信息处理。也就是说,它不是用公式去“模拟”神经元的行为,而是通过物理过程去“复制”大脑的机制。
    阅读 242w+
    5
    109
  • 昨天 11:18 来自 财联社 笠晨
    “国家大基金”持仓路径曝光 三季度重仓股名单来了
    阅读 113.2w+
    81
    1194
  • 昨天 10:4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日电,中国上市公司协会发布中国上市公司2025年三季报经营业绩报告。前三季度,19个门类行业中,17个行业实现盈利,9个行业营收正增长,10个行业净利润正增长,7个行业营收、净利双增长。实体经济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先进制造成为重要增长极。文生视频模型加速迭代,AI数据存储需求扩张,存储芯片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长16.08%,净利润增长26.44%。全固态电池技术取得重大突破,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有望跃升,两产业上市公司营收增速超10%,净利润增速超20%。全球资源贸易扰动因素增多,超硬材料、稀土等核心产业营收增长10.48%、7.11%。“反内卷”治理成效显现,光伏设备、水泥等重点行业控产提质,多家上市公司实现减亏。
    阅读 310.7w+
    2
    101
  • 昨天 07: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日电,安世中国发布致客户公告函称,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决定自2025年10月26日起停止向位于东莞的封装测试工厂(ATGD)供应晶圆。荷兰安世半导体所谓“当地管理层近期未能遵守约定的合同付款条件”完全是无中生有,恶意抹黑安世中国管理层。安世中国不存在违约行为;恰恰相反,荷兰安世半导体目前欠付ATGD的货款高达10亿元人民币。荷兰安世半导体相关管理层在决策过程中严重失职失责,将个人利益凌驾于公司整体利益之上,严重违背职业操守和公司治理要求,由此给公司、广大员工造成的损失,应依法承担责任。荷兰安世半导体单方面停止供货的行为,完全置客户利益于不顾,严重违反合同约定和商业合作原则,严重破坏了客户信任,是极其不负责任的做法。目前,安世中国已建立充足的成品与在制品库存,能够稳定、持续地满足广大客户直至年底乃至更长时间的订单需求,供应链安全可靠。为确保供应的长期性与韧性,我们已积极启动多套预案,正在加紧验证新的晶圆产能。公司对在短期内完成验证、并自明年起无缝衔接满足所有客户需求充满信心。
    阅读 307.7w+
    35
    754
  • 11-01 14:09 来自 科创板日报
    扫描科创50成分股三季报:半导体业绩增速瞩目 创新药企靠BD“逆袭”
    阅读 101.2w+
    12
    117
  • 11-01 10:33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存储技术迭代无止境?巨头纷纷押注HBF “HBM之父”也看好
    阅读 144w+
    47
    321
  • 11-01 09:33 来自 财联社
    商务部回应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将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阅读 121.7w+
    17
    115
  • 11-01 09: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日电,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应询答记者问。问:近期,各界关注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请问商务部对此有何评论?

    答:此前,中方已就安世半导体相关问题回应了有关记者的提问。我想强调的是,荷兰政府对企业内部事务的不当干预,导致了目前全球产供链的混乱。中国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充分考虑国内国际产供链安全稳定,欢迎遇到实际困难的企业及时与商务部或地方商务主管部门联系。我们将综合考虑企业实际情况,对符合条件的出口予以豁免。
    阅读 337.7w+
    26
    786
  • 10-31 20:56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余诗琪
    大基金三期再度出手 投了光刻工艺核心原材料
    阅读 101.6w+
    19
    167
  • 10-31 20:2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陈俊清
    全球第十大先进封测企业盛合晶微科创板IPO获受理 拟募资48亿元 高通、中芯国际投了
    阅读 94.9w+
    14
  • 10-31 19:5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郭辉
    华虹半导体换帅:唐均君辞任董事会主席 总裁白鹏接棒
    阅读 98.2w+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