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半导体芯片
关注
9.2W 人关注
常温下导电性能介于导体与绝缘体之间的材料。现今,大部分的电子产品,如计算机、移动电话或是数字录音机当中的核心单元都和半导体有着极为密切的关连。
芯片产业链
+1.20%
板块直达
龙头股
仕佳光子
+11.10%
中化岩土
+10.15%
主题基金
芯片产业链
+0.61%
10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富国银行:英特尔将带来18A工艺良率的积极进展
《科创板日报》17日讯,富国银行在研报中预计,英特尔将在第二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带来18A工艺良率的积极进展,这被视为英特尔扭亏为盈及实现代工业务到2027年底盈亏平衡目标的核心所在。不过,富国银行表示,基于18A架构的Diamond Rapids Xeon处理器发布时间仍不明确,确认英特尔全面复苏目前还为时尚早。
阅读 9w+
13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阿里副总裁戚肖宁:预计到2032年RISC-V高性能领域SoC芯片超200亿颗
《科创板日报》17日讯,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戚肖宁表示,RISC-V高性能技术生态日趋完善,预计到2032年,RISC-V高性能领域SoC芯片超200亿颗,市占比超25%。(记者 黄心怡)
阅读 10.1w+
13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称正全力推进整合型扇出封装(CoWoS)技术。
阅读 10.3w+
12
13分钟前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台积电Q2净利大增超60% AI高性能计算成营收支柱 Q3销售额或再超预期
阅读 1.8w+
2
16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资本支出规划会充分考虑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资本支出突然大幅下降的可能性不大。
阅读 13.5w+
7
19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2纳米制程盈利能力优于3纳米。
阅读 15.1w+
2
22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客户对3纳米、5纳米及未来2纳米的需求非常旺盛,公司正努力缩小需求与供应之间的差距。
阅读 16.7w+
9
30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未来几年3纳米产能将持续紧张,将利用7纳米产能支持5纳米产能。
阅读 23.7w+
8
37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由于关税及其他不确定性,对第四季度的预测更为保守。
阅读 28.9w+
4
40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2纳米产品有望在2025年下半年进行批量生产。
阅读 31.8w+
7
41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人工智能需求变得越来越强劲。
阅读 31.8w+
1
10
50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德国德累斯顿工厂建设进展顺利。
阅读 37.7w+
2
51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日本第二家晶圆厂计划于今年晚些时候开始建设。
阅读 40w+
1
51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台积电:大约30%的N2产能最终将在亚利桑那州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表示,正加快提升美国亚利桑那州工厂的产能,亚利桑那州的第5、6家晶圆厂将采用更先进技术,大约30%的N2产能最终将在亚利桑那州。
阅读 40.5w+
4
54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仍预计2025年以美元计算的销售额将增长30%左右。
阅读 41.4w+
2
55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预计长期毛利率将达到53%,甚至更高。
阅读 43.8w+
2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预计第三季度营收在318亿至330亿美元之间。
阅读 47.5w+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黄仁勋:有意继续参加2026链博会
财联社7月17日电,据CGTN,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表示有意继续参加2026链博会。他与黄仁勋在展会前夕进行了一次“非常圆满”的交流。黄仁勋高度认同链博会背后的理念,促进全球供应链合作,因此决定明年继续参展。
阅读 52.8w+
18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17日电,台积电美股夜盘涨超3%,公司第二季度净利润3983亿元台币,同比增长61%,超出市场预期并创下历史新高。
阅读 58w+
1
174
1小时前 来自 台湾工商时报
NAND Flash Q3涨价成定局 部分产品预估涨幅超过15%
《科创板日报》17日讯,2025年下半年电子传统旺季来临,NAND Flash市场价格稳步上升,根据业界最新预测,第三季NAND Flash涨价已成定局,其中,512Gb以下产品预估涨幅超过15%,1Tb以上高容量产品涨幅则落在5%至10%之间。厂商分析,此次涨价主要受到自2024年下半年起,原厂持续减产的策略推动,包括美光、SanDisk等大厂,陆续大幅缩减NAND晶圆投片量,供给紧缩效应快速显现,带动市场价格明显反弹。
阅读 66.1w+
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