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公司预计2025年对客户A L-PAMiD的出货量为627万颗,远低于2023年、2024年的4570万颗和4103万颗; ②业内人士分析,面对“多器件模块化整合”行业趋势,昂瑞微除PA业务外,其在LNA、双工器等核心器件缺乏亮点,这种布局缺陷使其难以把握模块化整合的机遇。
①海光信息今日盘后披露沪市科创板首份2025年度三季报,业绩率先迎来“开门红”; ②还有多家公司近期披露三季度业绩预喜讯息,以及接连斩获重磅研发成果。
①海光信息发布第三季度业绩报告,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7.6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②目前已披露业绩预告的7家半导体企业中,有5家从事芯片设计行业。
①海光信息第三季度营业收入40.26亿元,同比增长69.6%,环比增长31.38%;归母净利润实现7.6亿元,同比增长13.04%,环比增长9.26%; ②海光信息表示,通过与整机厂商、生态伙伴在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深化合作,加速客户端导入,推动高端处理器产品的市场版图扩展。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在今日举行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2025湾芯展”)开幕式上,华润微董事长何小龙表示,芯片制程发展进入瓶颈期,7nm、5nm制程量产进度滞后,芯片产业迈入后摩尔时代,单纯依靠缩小制程提升性能的路径愈发艰难。他认为,后摩尔时代芯片获取高性能的途径主要包括三种:一是通过先进制程进一步缩小电子逻辑器件的尺寸从而延续摩尔定律,实现1nm工艺的二维材料晶体管等;二是通过先进封装方案,将多个芯片异质集成到一起,以提高系统的整体性能,如2.5D/3D封装、Chiple等;三是超越传统CMOS技术开发的具有高算力和高能效比的光量子芯片等。(记者 陈俊清)
①2025湾芯展开幕,今年的展会上行业龙头众多,涉及设备及零部件、晶圆制造、半导体材料、显示终端等众多产业环节; ②今年不少厂商首次参展湾芯展,有公司人士在现场表示,展商规格和观众数量来看还不错,明年考虑继续加大对湾芯展的支持和投入。
财联社10月15日电,根据周三的一份声明,专注于人工智能(AI)的数据中心开发商Nscale已同意为微软公司在德克萨斯州建造一座电力容量至多达240MW的数据中心。这家初创公司称其将部署约10.4万个英伟达最新款的GB300芯片,该设施将于2026年第三季度投入运营。
《科创板日报》15日讯,根据TrendForce(集邦咨询)最新调查,2025年下半年因芯片设计公司库存水位偏低、智能手机进入销售旺季,加上AI需求持续强劲等因素,晶圆代工厂产能利用率并未如原先预期有所下调,部分晶圆厂第四季度的表现更将优于第三季度,已引发个别晶圆厂酝酿对BCD、Power等较紧缺制程平台进行涨价。
①万里眼在2025湾芯展发布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该产品带宽突破90GHz; ②据刘桑透露,万里眼ExWave TS系列示波器已有40多台的应用,其中包括在华为、上海交大等多家企业和科研单位应用和测试。
《科创板日报》15日讯, 在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视频访谈中,ASML首席执行官傅恪礼表示,AI相关投资持续强劲,推动先进逻辑芯片和DRAM需求增长。光刻在晶圆厂总体投资中所占的比重不断提升,尤其是随着EUV在D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和先进逻辑芯片客户中的采用势头增强。预计2026年来自中国客户的需求将从高基数水平回落。但整体来看,预计ASML 2026年的净销售不会低于2025年。从产品组合来看,EUV业务将出现增长,而随着中国市场的变化,DUV业务可能会下滑。(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10月15日电,阿斯麦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第三季度净销售额为75亿欧元,毛利率51.6%,净利润21亿欧元;第三季度净新增订单54亿欧元,其中36亿欧元为极紫外光刻系统。阿斯麦预计公司第四季度净销售额将在92亿至98亿欧元之间,毛利率介于51%-53%。
《科创板日报》15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注意到,上海芯上微装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芯上微装”)亮相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以宣传资料形式,展示其新型化合物半导体光刻机、激光退火设备、晶圆先进封装量检测设备、晶圆先进封装光刻机以及键合设备方案。芯上微装成立于今年2月,据展台工作人员介绍,该公司核心人员及技术资产来自上海微电子集团,业务定位能够快速实现市场化的设备,而上海微则将专注前道核心设备开发。(记者 郭辉)
①启云方首次向业界发布了两款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国产电子工程EDA(原理图和PCB)设计软件; ②万里眼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公司本次展出的产品均为首次发布的新品,且均已实现商用,其中90GHz新一代超高速实时示波器最受关注。”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光峰科技消息,10月15日,为期三天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湾芯展”)在深圳会展中心(福田)开幕。光峰科技携两款旗舰LCoS AR光机——蜻蜓G1和彩虹C1参展。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在10月15日至10月17日举行的2025湾区半导体产业生态博览会(简称“2025湾芯展”)上,云天励飞副总裁罗忆表示,目前国内AI产业面临两大拐点:一是算力需求爆发,大模型推理算力需求将在2026年超越训练需求,成为算力消耗的主力,占所有算力需求的比例将超过70%。同时,国内AI产业正从模型研发转向“算力消费”。二是国产算力芯片的使用比例不久将会超过海外芯片。“目前两者使用占比基本已达到五五分。”(记者 黄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