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7日讯,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RISC-V国际基金会CEO Andrea Gallo在演讲中表示,到2031年,RISC-V芯片预计将在以下六大市场占据显著份额:消费电子(39%)、计算机(33%)、汽车(31%)、数据中心(28%)、工业(27%)和网络通信(26%),总体出货量将超过200亿颗。(特约记者 王楚凡)
《科创板日报》17日讯,在2025 RISC-V中国峰会上,工信部电子信息司副司长史惠康表示,2024年全球基于RISC-V指令集的芯片出货量已有数百亿颗。而中国不仅拥有全球最大的应用场景和丰富的落地实践,更在技术和生态构建上展现出强大的活力。据统计,2024年中国贡献了RISC-V芯片出货量的一半以上,在高性能计算、人工智能、服务器、汽车电子等相关领域取得了突破。 史惠康对国内RISC-V的发展提出三点希望:一是深化协同、共筑繁荣生态;二是加速转化,驱动规模应用。要大力打通从实验室创新到规模化应用的最后一公里,一方面持续巩固和扩大RISC-V在互联网、工业控制、边缘计算等相关领域的领先优势和市场渗透率。另一方面要全力推动RISC-V在高性能计算、数据中心服务器、人工智能加速器、智能网联汽车等高价值领域实现规模化商业落地;三是坚定开放、引领全球协作。鼓励支持中国企业、科研机构、开源社区深度参与RISC-V国际基金会的相关工作,在基础标准、安全规范、互联互通等全球议题上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记者 黄心怡)
《科创板日报》17日讯,在上海举办的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RISC-V国际基金会CEO Andrea Gallo在演讲中表示,RISC-V的成功已从嵌入式计算领域延伸至存储技术和高性能计算(HPC)领域,充分展现了该架构的强劲势头。RISC-V进展速度飞快,接下来行业将拥抱更广泛的应用。根据SHD Group报告的统计预测,基于RISC-V的SoC(系统处理器)芯片从2024到2031年期间的市场渗透率将从5.9%增长到25.7%,到2031年RISC-V出货量将超过200亿颗。
《科创板日报》17日讯,在2025年第五届RISC-V中国峰会上,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长陈杰表示,上海是中国最早支持推动RISC-V的地区之一,始终是RISC-V的积极拥抱者、参与者和贡献者,早在2018年上海就发起成立了中国RISC-V产业联盟,2021年成功举办了第一届RISC-V中国峰会,2024年成立了上海开放处理器产业创新中心,初步形成了从芯片设计制造到应用的全覆盖产业链,推动RISC-V在高性能计算、AI算力、智能终端和汽车电子等领域的发展。上海将进一步加强与RISC-V国际基金会的合作,营造更优的产业生态,特别是完善标准体系、软件基础设施、开展全系列的IP产品攻关,探索发布面向全球企业、高校和社区开发者的统一软硬件开放平台,打造RISC-V的产业集聚区,欢迎海内外RISC-V的一流企业、创新团队、优秀人才扎根上海,成长壮大,共同绘就RISC-V未来发展的新篇章。
①叶海强表示,公司ASIC安全专用芯片预计今年10月量产流片回片,到今年底,拟发布正式搭载ASIC量产芯片的硬件平台,预计到明年上半年完成全部网络安全平台产品切换。 ②贾宇表示,ASIC安全专用芯片已率先应用于山石网科的防火墙产品线,未来90余款安全硬件将全线搭载。
财联社7月17日电,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披露的144文件显示,英伟达CEO黄仁勋拟再减持7.5万股公司股票。据了解,英伟达CEO黄仁勋于7月11日、14日、15日连续三个交易日共减持22.5万股公司股票,价值约3800万美元。这是其今年3月依据10b5-1规则披露的出售最多600万股股票计划的一部分。进入7月,英伟达市值继续攀升,并突破4万亿美元,成为全球首家4万亿美元市值公司,截至周三美股收盘,英伟达市值为4.18万亿美元。
①2025年黄仁勋已三次访华,均因受邀出席活动(如链博会等); ②在英伟达对中国的战略布局与合作方面,黄仁勋看好中国AI应用创新(包括抖音、小红书等); ③谈及对华为及中国企业的看法,黄仁勋明确表示“轻视华为和中国制造业能力是极其天真的”。
《科创板日报》16日讯,今日,黄仁勋在与媒体交流时公开表示,高度认可华为的技术实力,称其在芯片、系统、网络领域有深厚的卓越传统,是“令人敬畏的科技公司”。他认为中国AI行业可分为计算机基础设施、模型、应用三层架构,发展速度极快。他肯定模型层企业的技术突破,如深度求索推出全球首个开源推理模型,阿里通义千问、Kimi等均属优秀技术。(记者 李明明)
《科创板日报》16日讯,今日,英伟达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在与媒体交流时表示,希望未来能够向中国提供“比 H20 更先进”的芯片。他指出,技术迭代持续加速,“未来出售到中国的产品只会越来越好”,他表示,H20芯片因Hopper架构而有着出色的推理能力和带宽,但未来会有更多更好的技术,且允许销往中国的产品也会不断升级。(记者 李明明)
①中国移动内蒙古公司政企客户部副总经理王科峰介绍,数据中心芯片国产化算力占比超85%,含五类本土芯片,包括天数智芯、华为昇腾、壁仞、昆仑芯等; ②下一步,中心正按国家 “十万卡级科技创新集群”要求,储备基础资源与配套设施。
财联社7月16日电,据央视新闻,荷兰光刻机巨头阿斯麦公司(ASML)当地时间16日警告称,受美关税政策影响,该公司可能无法在2026年实现增长。该公司首席执行官富凯当天表示,该公司仍在为2026年的增长努力,但目前无法保证这一点。该公司表示,与整个半导体行业一样,阿斯麦公司越来越容易受到美国潜在贸易限制的影响。地缘政治不确定性加剧,尤其是在4月之后,该公司的机器及其生产的芯片价格出现上涨,市场环境依然充满挑战。
财联社7月16日电,英伟达CEO黄仁勋7月16日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AI训练时华为AI芯片能否取代英伟达,他称这只是时间问题。“重点在于,我们已经做了30年,他们(华为)已经做了几年,而华为已经能告诉大家他们有多强大了。现在没有一个人比我付出更多精力来建造(AI生态),我已经在极高的水平、以难以执行的规模(在做这件事),而华为已经能和我们相提并论,这说明了一些问题。”黄仁勋表示。
《科创板日报》16日讯,TrendForce集邦咨询表示,美国有望允许NVIDIA(英伟达)恢复对中国市场销售H20 GPU,政策转折将有助带动当地AI与云端业者的需求回补,预期H20将重新成为该市场高端AI芯片主力,带动HBM需求同步增加。依最新形势推估,在NVIDIA可能将冲刺原定出货目标下,TrendForce集邦咨询据此调升中国AI市场外购NVIDIA、AMD(超威)等芯片比例到49%,先前考量出口禁令预估值约42%。
①阿斯麦在公布超预期的第二季度财报后,警告不排除2026年没有增长的可能性,主要受到宏观经济、地缘政治风险和关税的影响; ②在阿斯麦撤回对2026年的财务展望后,该公司股价暴跌超过7%。
财联社7月16日电,今日英伟达CEO黄仁勋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被问及如何看中国人工智能公司,特别是华为所取得的进展。黄仁勋表示,华为是一家不可思议的科技公司,它制造芯片、系统、网络。这家公司传统深厚、精益求精,是一家强大的科技公司。黄仁勋表示,任何轻视华为、轻视中国制造能力的人,都极其天真(DeeplyNaive)。
《科创板日报》16日讯,ASML首席执行官傅恪礼在财报视频访谈中表示,目前人工智能依然是逻辑芯片和存储芯片领域主要的增长驱动力。预计逻辑芯片市场较2024年将实现增长,因为客户正在增加先进制程芯片的产能;存储芯片市场保持强劲,客户也在持续投资最新的高带宽内存(HBM)和第五代双倍数据速率随机存取存储器(DDR5)产品。此外,预计中国大陆市场的营收占比将超过25%,这与未交付订单情况基本一致。(记者 黄心怡)
①二季度销售额为76.9亿欧元,位于该公司业绩指引上限; ②二季度订单额为55.4亿欧元(包括20亿欧元的EUV光刻机订单),环比大增41%; ③AI是先进制程芯片最大的驱动力,进一步推动了EUV光刻机的需求。
财联社7月16日电,在北京举行的链博会开幕式间隙,英伟达CEO黄仁勋回应“H20芯片对华重启销售进展”时表示,目前已经有很多订单了。记者了解到,一些已经预订了H20芯片的企业目前正在等待英伟达的正式发货通知。
财联社7月16日电,重庆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公开征求对《重庆市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渝链智擎”行动计划(2025—2027)》的意见。其中指出,增强产业创新支撑。聚焦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底盘、智能车控、汽车软件、汽车芯片等领域,组织实施人工智能、核心软件、高端器件与芯片、新能源等重大(重点)专项项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力度。鼓励整车企业与零部件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组建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创新综合体,聚焦关键技术研发开展深度合作。支持企业、高校、第三方机构等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到2027年,建成5个市级创新综合体,突破50项以上关键核心技术。 培育人工智能及汽车软件产业。聚焦操作系统、人工智能等领域,持续实施关键软件“揭榜挂帅”项目。鼓励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企业加强与国内领军企业技术合作,支持整车企业在飞行汽车研发、自动驾驶训练等领域应用人工智能大模型。支持汽车软件企业围绕“车+X”应用,开展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智能车控等技术研发。推进高水平软硬件适配中心建设,提升产品研发、集成验证等公共服务能力。开展软件、硬件、应用和服务一体化适配,完善汽车软件与人工智能技术产品体系。到2027年,力争打造50个具有核心竞争力的软件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