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人形机器人
关注
7883 人关注
人形机器人是以AI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发展领域,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具身化的最佳载体。
人形机器人
-0.05%
龙头股
上纬新材
+20.00%
沃尔德
+17.95%
  • 昨天 18:21 来自 第一财经
    财联社11月11日电,近日,高盛一份针对中国人形机器人供应链的实地调研报告在资本市场悄然流传。该机构称在11月3日至6日调研了九家中国机器人产业链企业,包括三花智控、拓普集团、双环传动等市场热门公司。11月11日,高盛相关负责人向记者确认了公司确实发布过相关报告。报告调研结果令市场高度关注:这些机器人零部件公司正积极规划中国及海外产能,年化产能规划区间约10万至100万台机器人当量。对比高盛对2035年全球出货量138万台的预测,这一规划凸显出供应链对行业增长前景的乐观看法。报告也指出,其所调研的九家产业链公司,尚无任何一家证实获得确定性大额订单,也未能提供清晰的量产时间表。这一结论引发市场对机器人供应链“产能过剩”的担忧。11日,记者以投资人身份致电多家上述被调研的上市公司,有公司相关负责人明确表示,作为供应商,公司目前尽可能做好准备,尽管公司确实没有接到规模订单,但产能规划规模是根据大客户给的产能指引进行安排。尽管当前订单真空期与产能扩张形成鲜明对比,但业内人士认为,不宜对“产能过剩”过早下结论,前瞻性布局往往是新兴产业崛起前的典型特征。
    双环传动
    -0.15%
    三花智控
    -3.54%
    阅读 98.1w+
    378
  • 昨天 16:16 来自 Teslarati
    《科创板日报》11日讯,特斯拉正筹备再度扩建得克萨斯超级工厂,新建一座专用设施,未来将用于其人形机器人Optimus的量产。目前特斯拉已在位于北加州弗里蒙特的工厂内设立试点生产线,组装部分Optimus样机;但公司计划将Optimus项目的绝大部分产能布局在得州超级工厂。据透露,弗里蒙特工厂年产能预计为100万台。而马斯克表示,公司将在得州超级工厂新建的专用厂房内,实现年产能1000万台的目标。目前,Optimus在得州超级工厂的量产时间表仍定于2027年启动。
    阅读 126.3w+
    20
    537
  • 昨天 16: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据“武汉发布”消息,11月11日,湖北自研人形机器人家族在光谷集中亮相,开始明码标价走向市场。当天,全国首家人形机器人7S店,在光谷创新天地商业公园开业。
    阅读 117.7w+
    6
    147
  • 昨天 14: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发布《制造业中试平台建设指引(2025版)》。其中提出,中试平台应围绕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强国战略需求,聚焦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未来产业的任务,加快产业科技创新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在脑机接口、元宇宙、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和具身智能、北斗导航、量子科技、清洁低碳氢等创新活跃的新兴产业和颠覆性技术牵引的未来产业,促进产学研用融通创新,缩短中试熟化周期,补齐工程化到产业化阶段的缺失环节,支持中试平台为关键技术验证提供试用环境,破解工程化技术难题,补强实验室阶段到工程化阶段的薄弱环节。
    阅读 165w+
    55
  • 昨天 12: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德赛电池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产品暂未应用于人形机器人。
    德赛电池
    +0.21%
    阅读 215.1w+
    28
  • 昨天 10: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申请的“一种机器人手指、机器手和人形机器人”专利获授权。摘要显示,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手指包括手指连杆单元和传动单元,手指连杆单元包括内设腔体且在握持面一侧依次转动轴接的近节壳体、中节壳体和远节壳体。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手指,通过连杆机构驱动手指连杆单元待取物体,转动轴均设于靠近握持面一侧,使得手指连杆单元的握持面连续无断裂带,因而在握持过程中不会有过大缝隙卡住待取物。
    阅读 220.5w+
    33
  • 11-10 14:51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李佳怡
    智元机器人完成股改,即将开启上市之路?
    阅读 75.4w+
    25
    104
  • 11-09 10:5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张校毓
    康养机器人、跌倒监测相机……当养老遇见AI ,如何撬动“老有所AI”的万亿级市场?
    阅读 70w+
    39
    324
  • 11-08 17:43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拜耳医药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天工”及具身智能技术在固体药品制造、包装、质量控制、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制药工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服务进入拜耳医药产线的可行性。此前,“天工”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夺得冠军。(记者 李明明)
    阅读 311.8w+
    5
    136
  • 11-08 07:2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敖瑾
    特斯拉路径 + IRON新叙事 小鹏汽车能否逆袭?
    阅读 131.1w+
    34
    57
  • 11-07 11: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7日电,界面新闻从产业链独家获悉,蓝思科技目前对接了小鹏机器人头部面罩、灵巧手和机身金属结构件供应,但消息人士同样表示,对方量产计划尚未敲定。此前11月5日,小鹏汽车在2025小鹏科技日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采用仿人脊椎、仿生肌肉与全包覆柔性皮肤设计。根据小鹏官方披露,IRON将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
    蓝思科技
    -3.52%
    阅读 340.3w+
    10
    140
  • 11-07 09: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7日电,特斯拉宣布其人形机器人的试生产产线已经在弗里蒙特工厂开始运行,规模更大的第三代人形机器人的生产线将于2026年建成投产。目前公司也正在工厂及特斯拉办公场所测试各类使用场景,机器人规模化生产后,预计每台成本将控制在2万美元以内。
    阅读 341w+
    8
    58
  • 11-07 09:40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IRON“猫步”惊艳市场 何小鹏“两度自证”击碎质疑 国产机器人涌现时刻到了?
    阅读 82.3w+
    26
    72
  • 11-07 09:13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吴旭光
    智元系控股上纬新材落定 “稚晖君”等骨干入围董事会
    阅读 88.3w+
    15
  • 11-07 07:3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黄心怡
    人工智能无处不在!AI PC、机器人、智能眼镜“吸睛”进博会
    阅读 98.6w+
    1
    22
  • 11-06 17:38 来自 财联社 梓隆
    机器人生态大会将至,板块热度持续升温,这些股获融资客加仓
    阅读 68w+
    2
    63
  • 11-06 12: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6日电,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今日在广发证券主办的精品上市公司交流会上表示,蓝思科技在具身智能硬件制造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交付,2025年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整机组装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财联社记者 李拥军)
    蓝思科技
    -3.52%
    阅读 287.2w+
    4
    120
  • 11-06 12:1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6日讯,在第八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分论坛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表示,在人工智能方面,张江模力社区运营14个月迅速集聚超过150家垂类大模型企业。7月全球首款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家族式亮相,智元机器人出货量明年有望全球第一。此外,智能网联汽车发放首批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牌照,开放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超1000公里,落地全球首个6G外场试验环境,加速合成生物、卫星互联网、新型储能、核聚变等新赛道全链条生态集聚,抢占产业制高点。(记者 黄心怡)
    阅读 290.1w+
    1
    121
  • 11-06 11:10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事关机器人、自动驾驶板块!马斯克“万亿薪酬”提案将表决 通过概率几何?
    阅读 89.9w+
    28
    230
  • 11-05 17:21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5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11月5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超级终端,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将加快布局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
    阅读 256.7w+
    3
    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