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人形机器人
关注
8051 人关注
人形机器人是以AI技术为核心的人工智能发展领域,是通用人工智能技术具身化的最佳载体。
人形机器人
-1.00%
龙头股
晶晨股份
+11.90%
首开股份
+9.98%
  • 昨天 13:53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8日讯,优必选首席品牌官谭旻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优必选已制定清晰的产能爬坡计划,预计到2026年,工业人形机器人年产能将达5000台,2027年进一步扩大至10000台规模。(记者 李佳怡)
    阅读 182.4w+
    45
  • 昨天 11:3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8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截至目前,加速进化人形机器人全球累计出货量已突破700台,其中海外市场占比超50%。公司预计明年产能将跃升至数万台规模,产品价格也将进一步下探。(记者 李明明)
    阅读 218.5w+
    8
  • 昨天 09:21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8日讯,近日,优必选发布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量产交付视频,Figure创始人逐帧分析后在X平台称视频大概率是电脑特效。对此,优必选回应《科创板日报》记者称,该指控不实,优必选官方社媒后续已经发布了一镜到底原速原声的视频,画面显示现场确实有大批人形机器人产品。此外,优必选首批数百台全尺寸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2正式开启量产交付,将分批投入产业一线应用。(记者 李明明)
    阅读 245.6w+
    1
    48
  • 昨天 08: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8日电,子公司多项机器人技术成果发布,国恩股份“新材料+”向具身智能创新产业延伸;尚太科技拟以40.7亿元投资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项目;今年以来,凯盛新材PEKK(聚醚酮酮)产品良品率不断提升……近期,多家新材料产业上市公司围绕“技术突破”“产能扩张”“产业链延伸”三大主线加速布局。这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下游新能源、航空航天、半导体、人形机器人等领域的高端化需求持续释放。业内人士认为,虽然我国新材料产业规模持续扩张,但在向“材料强国”跨越过程中,仍面临核心技术突破、产业链协同、绿色转型等多重结构性瓶颈,需要从创新、产业化和生态构建等方面系统发力。
    阅读 259.4w+
    1
    76
  • 11-17 20: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7日电,据湖北日报消息,11月17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调研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调研中,王忠林指出,要强化机遇意识,抢抓航天强国建设机遇,加快壮大产业规模能级,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要强化研发创新,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突破更多“卡脖子”难题,不断提升我省北斗产业发展的硬核支撑。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链长+链主+链创”融合机制,加大行业龙头企业引育力度,加快构建“芯、星、端、网、数、用”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切实提升北斗产业整体竞争力。要强化场景应用,着力构建“北斗+低空经济”“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人工智能”等新场景,以北斗系统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阅读 276.4w+
    113
  • 11-17 11:34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中国信通院主导!具身智能国际标准迎多项进展 行业评估框架日趋完善
    阅读 70.9w+
    1
    19
  • 11-17 09: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7日电,朗特智能17日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目前主要为优必选生产泳池清洁机器人,公司尚未有正式确定的人形机器人控制器订单或项目。
    朗特智能
    -0.98%
    阅读 284.5w+
    3
  • 11-16 15:12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1月16日电,宇树科技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王兴兴在“2025人工智能+大会”上表示,下一个十年,AI技术将赋予机器人真正“理解世界”的能力。“宇树研发的人形机器人,已经能够完成绝大部分工作动作,无论是离线预学习,还是实时模仿复刻。”他进一步表示,未来十年,伴随多模态大模型与机器人的深度融合,机器人将更加敏锐、更加能干。
    阅读 282.4w+
    9
    149
  • 11-16 14: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6日电,针对“公司现有电子皮肤年产能可以满足多少台人形机器人的生产?近期是否有新建电子皮肤产能计划”等问题,汉威科技在互动平台回复投资者称,公司柔性传感器板块拥有年产超千万支的超净印刷线和组装线,并于今年完成了一期产线的扩建并已经投入使用,未来将根据下游需求对后期的扩产计划进行适时调整。目前来看产品几乎不受产能限制,能够满足下游需求。
    汉威科技
    -0.64%
    阅读 315.6w+
    4
    100
  • 11-15 21: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5日电,2025青少年具身智能与人形机器人科技教育研讨会暨后备科技人才培养交流会11月15日在北京市通州区的首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通州校区)举行。本次活动由北京教育融媒体中心、通州区教委和怀柔区教委共同主办,通过专家报告、平行论坛、企业展示、人形机器人实践培训等形式,为科研机构、学校、科技企业搭建沟通平台,展示具身智能等方面的最新成果并探讨前沿科技对基础教育的新影响新要求。
    阅读 305.7w+
    7
    101
  • 11-15 09: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5日电,据证监会官网,中信证券发布关于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工作完成报告。宇树科技拟申请在中国境内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中信证券开展辅导工作。经辅导,中信证券认为,辅导对象具备成为上市公司应有的公司治理结构、会计基础工作、内部控制制度,充分了解多层次资本市场各板块的特点和属性;辅导对象及其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持有百分之五以上股份的股东和实际控制人(或其法定代表人)已全面掌握发行上市、规范运作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和规则、知悉信息披露和履行承诺等方面的责任和义务,树立了进入证券市场的诚信意识、自律意识和法治意识。
    阅读 352w+
    169
    2687
  • 11-14 10: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近日,鹿明机器人与富春染织成功研发出业内首款、专为人形机器人设计的关节模组——小尺寸大中空轻量化关节模组。该模组实现了多项技术的突破:不仅在同尺寸产品中达到行业领先的扭矩密度与减重效果,更通过行业首创的复合摆线优化齿形技术应用于PEEK摆线减速机,使其转动效率显著超越传统PEEK齿轮转动。此举标志着轻量化技术在人形机器人整机层面实现了系统性突破。此外,基于鹿明机器人和富春染织联合研发的轻量化关节模组,双方计划近期推出业内首款基于全身PEEK关节模组和轻量化材料的超轻人形机器人。
    富春染织
    -0.81%
    阅读 315w+
    6
  • 11-13 21:10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3日讯,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全面开源具身智能VLM模型——Pelican-VL 1.0。该模型覆盖7B、72B参数规模,根据测试,其性能超越GPT-5同类模型15.79% ,与Google gemini系列模型相比提升19.25%,同时也超越通义千问、书生万象等国内模型 。
    阅读 278.6w+
    5
  • 11-13 13: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宇树科技13日在官网上线了一套人形机器人数采训练全栈解决方案。该方案基于一款轮式机器人G1-D,由高性能人形机器人本体、系统化的数据采集工具和全面的模型训练及推理工具组成。
    阅读 283.9w+
    1
    71
  • 11-13 07:38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1月13日电,近日,有消息称,特斯拉正筹备再度扩建得克萨斯州超级工厂。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表示,公司将在得州超级工厂新建的专用厂房内,实现年产能1000万台Optimus的目标。目前,Optimus在得州超级工厂的量产时间表仍定于2027年启动。一久(海南)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韩勇锋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结合技术成熟度与产业链进展来看,业界普遍预计2025年是人形机器人行业“量产元年”,2026年人形机器人有望迎来在工业领域大规模商业化落地的关键拐点。
    阅读 280.3w+
    1
    16
  • 11-12 20:2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肖良华
    为机器人改筋骨换皮肉 塑料企业扎堆布局具身智能“轻量化”已小批量供货|行业观察
    阅读 82.6w+
    7
    110
  • 11-12 18:2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汪斌
    “拟人”暗战打响!多上市公司披露仿生机器人布局 机构称行业“泡沫”处于上升期|行业观察
    阅读 88w+
    9
    149
  • 11-12 14:16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2日讯,近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求索”具身智能测评基准EIBench并开展首次测评(基于在编国标)。据介绍,该测评是针对具身智能数据难复用、模型泛化性差、安全难保障等产业痛点推出的首个具身智能领域评测基准。本次测评中,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的XR-1模型成为唯一通过测试的VLA(视觉-语言-动作)模型,获颁CESI-CTC-20251103具身智能测试证书。此次成果标志着我国具身智能技术迈向标准化验证新阶段。(记者 李明明)
    阅读 260.8w+
    2
    33
  • 11-12 10:11 来自 财联社 卞纯
    俄罗斯推出首款国产AI人形机器人 首秀舞台上演尴尬一幕
    阅读 79.8w+
    3
    13
  • 11-12 08:01 来自 财联社
    特斯拉筹备扩建机器人超级工厂 相关零部件环节有望持续受益
    阅读 50.2w+
    5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