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北京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与拜耳医药签署合作开发协议,双方将共同探索人形机器人“天工”及具身智能技术在固体药品制造、包装、质量控制、仓储物流等关键环节的创新应用。根据合作协议,双方将围绕制药工业的实际需求,探索具身智能机器人产品及服务进入拜耳医药产线的可行性。此前,“天工”在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夺得冠军。(记者 李明明)
①有关IRON机器人的真实科技成色,及其承载的小鹏汽车物理AI战略野心,一定程度上被这些喧嚣的话题热度遮盖了。 ②小鹏则似乎比同行在AI战略构想和实际投入上都要更宏大且更激进。 ③不过在资本市场上,小鹏的AI叙事似乎尚未得到与特斯拉相匹配的市值回应。
财联社11月7日电,界面新闻从产业链独家获悉,蓝思科技目前对接了小鹏机器人头部面罩、灵巧手和机身金属结构件供应,但消息人士同样表示,对方量产计划尚未敲定。此前11月5日,小鹏汽车在2025小鹏科技日发布全新一代人形机器人IRON。该机器人采用仿人脊椎、仿生肌肉与全包覆柔性皮肤设计。根据小鹏官方披露,IRON将于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
①小鹏汽车美股开盘后大涨,盘中一度涨超14%,截至收盘涨9.64%; ②昨晚,小鹏再度回应“IRON机器人内藏真人”质疑,并剪开腿部覆盖件进行展示; ③何小鹏表示,公司的目标是在2026年底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①截至公告披露日,本次要约收购清算过户手续已经办理完毕,智元恒岳及其一致行动人共计持有上纬新材2.57亿股股份,占上市公司总股本的63.6232%; ②公司表示,在不存在严重影响独立性或者显失公平的关联交易的前提下,与关联方各自独立开展业务,发展具身智能机器人业务。
①目前,AI PC采用率不断增长,英特尔预计到今年底将累计出货约1亿台AI PC。 ②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称,我们正在进入一个“AI无处不在”的时代,个人AI、物理AI与工业AI都将迎来变革。
财联社11月6日电,蓝思科技董事长周群飞今日在广发证券主办的精品上市公司交流会上表示,蓝思科技在具身智能硬件制造领域已实现规模化交付,2025年人形机器人预计出货3000台、四足机器狗10000台以上,整机组装规模稳居行业第一梯队,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具身智能硬件制造平台之一。(财联社记者 李拥军)
《科创板日报》6日讯,在第八届进博会虹桥国际经济论坛浦东分论坛上,上海市浦东新区区长吴金城表示,在人工智能方面,张江模力社区运营14个月迅速集聚超过150家垂类大模型企业。7月全球首款全尺寸开源公版人形机器人“青龙”家族式亮相,智元机器人出货量明年有望全球第一。此外,智能网联汽车发放首批无人自动驾驶出租车运营牌照,开放高级别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超1000公里,落地全球首个6G外场试验环境,加速合成生物、卫星互联网、新型储能、核聚变等新赛道全链条生态集聚,抢占产业制高点。(记者 黄心怡)
①按照规则,马斯克本人可动用自己持有的约15%公司股份进行投票。 ②Broadridge平台统计投票进度显示,已投票比例约80%,选择赞成的比例超过55%。 ③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或同时发布机器人及Robotaxi业务的最新进展及未来规划。
《科创板日报》5日讯,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副司长姚佳11月5日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的“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人形机器人被认为是具身智能的最佳形态,有望成为继智能手机、新能源汽车之后的新一代超级终端,将深刻变革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重塑全球产业发展格局。下一步将加快布局国家科技重大项目,支持国内外企业开展联合攻关,加快突破视觉、语言、动作大模型等关键技术,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迭代和产品升级。
《科创板日报》5日讯,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小鹏科技日上透露,2026年底,小鹏目标实现规模量产高阶人形机器人。
财联社11月5日电,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兴兴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具身机器人当下及未来最关键的核心要素是机器人大模型,目前的发展阶段类似于ChatGPT发布前的1—3年左右。
财联社11月5日电,宇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董事长王兴兴在第八届虹桥国际经济论坛“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合作”分论坛上表示,今年在政策等因素的支持下,机器人领域发展迅速。他表示,个人预计国内智能机器人领域单家企业平均增长率在50%—100%。
《科创板日报》5日讯,四川省公共资源交易信息网显示,11月4日,优必选中标“自贡数投人形机器人数据采集中心项目设备采购”,中标产品为优必选最新款可自主换电的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Walker S2,中标金额达1.59亿元。该订单预计在11月完成交付。此次中标是继9月份2.5亿全球单笔最大金额订单后,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获得的第二大订单。截至目前,优必选仅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全年已累获得超8亿元订单。(记者 李明明)
①每名数据采集员工需在头盔和沉重的背包上搭载约5台摄像头用以全程记录; ②有员工指出,有数据采集员曾因长时间佩戴头显设备而患上了晕动症; ③当下,“虚实结合”是机器人行业采集数据的主流方案。
《科创板日报》3日讯,特斯拉正利用一支数据采集团队来训练Optimus机器人如何像人类一样行动。数据采集员需在八小时的轮班中,重复数百次拿起杯子、擦拭桌子、拉开窗帘等动作,其过程将由安装在头盔和背包上,以及环境周围的摄像头记录。
《科创板日报》2日讯,在第十五届全运会深圳火炬传递现场,“0号火炬手”——人形机器人“夸父”,在单臂1.6KG的负载下,以拟人的奔跑姿态,完成百米传递任务。该机器人由乐聚机器人自主研发,中国移动、哈工大、通研院等提供技术支持,是全球首个5G-A人形机器人火炬手。(记者 黄心怡)
据统计,本周共有近448家A股公司获机构调研。其中,兆易创新、金盘科技、蓝思科技获机构调研数量最多,分别有276家、253家、226家机构参与。
①10月26日,特斯拉正式发布了自研神经网络世界模型,并将Optimus置于其中训练; ②区别于宽泛意义上的AI模型,世界模型通过大量数据学习现实世界的物理规则,实施因果推理,从而预测、生成合乎现实规律的未来。
①三家人形机器人头部企业在相近的时点竞相启动IPO冲刺,是人形机器人行业正在走向拐点在资本层面的体现。 ②随着技术趋于收敛、资本回归理性,摆在所有人形机器人企业面前的,是同一组本质问题:能否在可控的成本曲线下实现规模化量产,找到具备明确ROI的落地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