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环保
关注
1.8W 人关注
环保无小事,这两年监管风暴一浪接一浪,督查已经常态化。大气治理、水治理、土壤治理不留一个监管死角。
节能环保
+0.99%
龙头股
元琛科技
+12.54%
深南电A
+9.96%
  • 33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日电,中国气象局2日举行6月新闻发布会。国家气候中心副主任高荣介绍5月全国天气气候特征时表示,全国气温偏低,降水偏少。5月,全国平均气温16.3℃,较常年同期偏低0.2℃。共有446个国家气象站日最高气温达到或突破5月的历史极值,其中云南巧家(44.4℃)、元谋(43℃)等77个站达到或突破历史极值。全国平均降水量57.4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少18.4%。全国共有37个国家气象站日降水量达到或突破5月历史极值,其中福建邵武(275.1毫米)、江西宜黄(258.1毫米)、贵州修文(228.3毫米)突破历史极值。
    阅读 14w+
    23
  • 6小时前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6月2日电,日前,工信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组织召开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研讨会,加强动力电池回收利用管理。业内人士表示,在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逐步提升、环保要求愈发提高及动力电池退役量不断增加等因素综合作用下,动力电池回收产业驶入发展快车道。动力电池回收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环保价值,有利于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相关企业应抓住机遇,提升综合实力,抢占这一优质赛道。
    阅读 192.1w+
    41
  • 昨天 10: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产业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司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组织召开了全国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工作现场会。会议总结了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在政策体系建设、基础工作推进、重点项目实施、经验宣传推广、部门协同配合等方面取得的积极成效,并从聚焦重点领域、优化完善清单方案、推动分类改造升级、加快先进技术应用、开展工业节能降碳专项行动、加快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强化政策协同配合等方面,提出了下一步抓好工作落实的要求。
    阅读 342w+
    27
  • 昨天 07:40 来自 财联社
    生态环境部争取年内重启CCER 千亿碳配额市场前景广阔
    阅读 86.6w+
    66
  • 05-31 20: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1日电,在日前举办的中关村论坛林草碳汇创新国际论坛上,全国人大环资委委员、生态环境部气候司司长李高表示,目前正在抓紧启动全国统一的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系统各项工作,争取今年内重启CCER(国家核证自愿减排量)。
    阅读 337.3w+
    50
  • 05-31 18: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1日电,中广核巴西公司TN风电项目正式投产,成功将中国风机产业链引进巴西新能源市场,带动了我国产业链上下游24家企业共同“出海”。项目投产后,预计年发电量7.2亿度,可满足43万巴西家庭的年用电量。清洁能源环保效益相当于每年减少燃煤消耗21万吨、减排65万吨,减排效益相当于种植0.18万公顷森林,将有效助力巴西东北部经济发展,加快其能源转型。
    阅读 324.9w+
    18
  • 05-30 18: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0日电,法国财政部长勒梅尔指出,欧洲应该将资金投向电池等新技术,而不是推出成本高昂的汽车尾气污染新规定,即所谓欧7排放标准。勒梅尔在法国北部一个新电池工厂开业典礼上表示,新规定将分散汽车制造商发展电动汽车的注意力,“欧洲必须展示自己的工业实力”。
    阅读 340.9w+
    23
  • 05-29 16:12 来自 财联社 黄君芝
    CO2很快成“宝藏”?一个电化学公式竟是游戏规则改变者……
    阅读 68.7w+
    2
  • 05-29 15: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记者从今日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发布会获悉,生态环境部近日会同国家发改委、公安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等共同编制完成了《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于今天对外公布。《公报》显示,初步核算,2022年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1年下降0.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1年下降0.1%。(财联社记者郭松峤 赵相锋)
    阅读 348.8w+
    24
  • 05-29 15:3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生态环境部召开新闻发布会:环境治理行业持续保持高位发展态势
    阅读 72.9w+
    6
  • 05-29 13: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表示,2022年全国生态质量指数(EQI)为59.6,生态质量为二类,属良好,表明我国生物多样性较丰富,自然生态系统覆盖比例较高、生态结构较完整、功能较完善。同时,监测也显示,区域生态破坏问题仍不同程度存在。下一步,生态环境部将出台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方案,全面加强生态质量监督监测工作。(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阅读 363.4w+
    20
  • 05-29 13: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表示,今年1—4月,我国共发生12次沙尘天气过程,其中,6次集中在4月份,沙尘天气强度大、范围广、持续时间长,总体偏重。1—4月,全国共计27个省(区、市)267个城市累计出现了4892天的沙尘天,为近五年同期最多,由沙尘天气导致的平均超标天数比例为7.1%。(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赵相锋)
    阅读 389.8w+
    1
  • 05-29 13: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副司长蒋火华表示,我们每年组织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开展声环境质量监测,监测数据显示:2022年,全国声环境功能区昼间达标率为96.0%、夜间达标率为86.6%。下一步将深入贯彻《噪声污染防治法》,认真落实《关于加强噪声监测工作的意见》。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自2025年1月1日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实现功能区声环境质量自动监测。
    阅读 390.1w+
    2
  • 05-29 12: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今年1-4月全国共审批3.38万个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6万亿元。综合环评审批情况来看,非化石能源发电行业发展迅猛。涉及光伏发电项目952个,同比增长132.2%;风电行业项目586个,同比增长36%;抽水蓄能行业进入快速发展期,涉及此类项目22个,占水电行业的88.8%。(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阅读 360.8w+
    19
  • 05-29 12: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生态环境部今日召开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2022年,全国共审批建设项目环评12.3万个,总投资约23.3万亿元。今年以来,生态环境部已审批重大基础设施和资源开发、煤炭保供、重大产业项目等环评14个,涉及总投资超过600亿元;1-4月全国共审批3.38万个项目环评,涉及总投资超过6万亿元。(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赵相锋)
    阅读 365.9w+
    13
  • 05-29 12: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5月29日,生态环境部召开5月例行新闻发布会,生态环境部新闻发言人刘友宾表示,环评文件质量是环评工作的生命线。锦华环评造假案的宣判为广大环评从业人员敲响了警钟。生态环境部将以此为契机,持续对环评违法行为加强高压严惩态势。一是加强环评从业异常情况预警,指导各地实施靶向监管,对情节严重、涉嫌环评造假犯罪的,移送公安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是落实好环评监管长效机制,全面加强环评文件质量监管。三是加快修订《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编制监督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完善管理体系,切实筑牢源头预防第一道防线。 (财联社记者 郭松峤)
    阅读 371.7w+
    22
  • 05-29 12: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生态环境部今天(29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发布了《2022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公报显示,2022年全国生态环境质量保持改善态势。环境空气质量稳中向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比2021年下降3.3%,好于年度目标4.6微克/立方米。地表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全国地表水Ⅰ~Ⅱ类水质断面比例为87.9%,比2021年上升3.0个百分点,好于年度目标4.1个百分点。管辖海域海水水质总体稳定,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为81.9%,比2021年上升0.6个百分点。
    阅读 368.3w+
    11
  • 05-29 11: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三联锻造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高压共轨系统属于汽车动力系统,不锈钢高压共轨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乘用燃油车上,锻钢高压共轨产品目前主要应用于商用燃油车上,可提高汽油、柴油的燃烧使用率,降低汽车污染物的排放。
    三联锻造
    -6.83%
    阅读 367w+
    13
  • 05-29 08: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安徽近日发布《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生态建设方案》,其中提出,安徽将加快公务用车、公交车、巡游出租车、网约车等新能源化。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新增及更新公务用车,原则上全部购置新能源汽车。
    阅读 345.2w+
    116
  • 05-27 21:37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7日讯,生命科学产业有何新趋势?对此,在第七届高瓴HCare全球健康产业峰会暨妙佑医疗国际(Mayo Clinic)医疗峰会的会前高峰论坛上,高瓴创始合伙人、联席首席投资官易诺青分享了他的观点,表示“生命科学领域正在发生两个变化:一是技术及产业创新的网络化趋势;二是关注产业及创新网络中的关键节点价值,围绕这些重要节点,补足创新链条,形成完整闭环,是未来创新生态建设的关键。”
    阅读 408.3w+
    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