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环保
关注
1.9W 人关注
环保无小事,这两年监管风暴一浪接一浪,督查已经常态化。大气治理、水治理、土壤治理不留一个监管死角。
节能环保
+0.58%
龙头股
鑫磊股份
+10.73%
三维化学
+10.00%
  • 6分钟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3日电,生态环境部今天(23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介绍,今年一季度,全国空气质量和地表水质量总体持续改善。在空气质量方面,一季度由于大气扩散条件有利,各地重污染天气应对有效,全国339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平均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为84.8%,同比上升1.2个百分点;平均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比例为1.8%,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全国PM2.5平均浓度为41.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4.8%;PM10平均浓度为65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0%。在地表水方面,3641个国家地表水考核断面中,Ⅰ-Ⅲ类水质优良断面比例为91.0%,同比上升1.1个百分点;劣Ⅴ类断面比例为0.7%,同比持平。
    阅读 3.3w+
    2
  • 昨天 22: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2日电,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4月22日主持召开部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进一步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相关政策文件,44种化学物质增补列入《中国现有化学物质名录》和变更2种化学物质允许用途,以及《环境空气和废气 臭气的测定 动态稀释嗅辨法》等2项国家生态环境监测标准。生态环境部党组书记孙金龙出席会议。会议指出,制定出台优化机动车环境监管相关政策文件,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加强机动车污染防治、持续深入打好蓝天保卫战的具体行动。要进一步强化源头治理、重点治理和数智治理,开展机动车全链条、全周期环境监管,提升机动车达标排放水平,助力空气质量持续改善。
    阅读 151.6w+
    68
  • 昨天 19:32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4月22日电,今天从自然资源部获悉,目前我国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超过1.2亿亩,“十四五”生态保护修复预期目标已基本完成。截至目前,全国已实施52个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生态保护修复取得明显成效,保护修复面积超1.2亿亩,“十四五”预期目标基本完成。此外,全国还实施了49个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示范工程、195个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程。
    阅读 179.5w+
    32
  • 04-21 12: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1日电,我国首批1000kW功率等级电池动力机车4月21日在中车大连公司正式下线,首批10台电池动力机车将用于钢铁企业生产,替换传统高污染内燃机车,为传统产业绿色转型按下快进键。新下线的电池动力机车采用大功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采用液冷快充技术,实现680kW超大功率充电,70分钟就可以充满电。充电桩液冷系统可确保充电过程的高效与稳定,实现快速散热。采用成熟的充电桩技术,方便用户的安装和应用。
    阅读 282.7w+
    1
    92
  • 04-20 18:5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0日电,美国能源部估算,重建完整稀土供应链需10年、3000亿美元投入,而现有库存仅能维持军工生产18个月。即便启动深海采矿(如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计划),从勘探到量产也需至少5年,且面临国际法与环保争议。
    阅读 303w+
    216
  • 04-18 19: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8日电,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国务院关于修改〈快递暂行条例〉的决定》。《决定》自2025年6月1日起施行,共15条,主要规定了以下内容。

    一是明确快递业发展总体要求。规定快递业发展遵循市场主导、保障安全、创新驱动、协同发展的原则,构建普惠城乡、技术先进、服务优质、安全高效、绿色节能的快递服务体系。

    二是完善快递包装治理原则。规定国家完善综合性支持政策,推进快递包装绿色化、减量化、可循环,鼓励使用可降解、可重复利用的环保包装材料。

    三是强化快递企业主体责任。针对快递包装要求不明确、快递企业包装义务缺乏法律依据、快递包装行为外部监督不足等完善制度措施,并对违法行为规定了相应的法律责任。

    四是健全协同治理机制。明确政府部门、企业、快递用户在绿色包装研发生产、减少二次包装以及包装物回收利用等方面的责任,形成治理合力。
    阅读 337w+
    81
  • 04-15 12: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5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近日组织开展2025年国家鼓励发展的重大环保技术装备推荐工作。将聚焦工业领域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和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主要指标要求,强化创新驱动,突破环保装备关键核心技术工艺以及配套零部件、材料、药剂等领域的技术瓶颈,加强先进适用环保装备在冶金、化工、建材、轻工、纺织、电镀等重点领域的推广应用,不断提升环保装备标准化、成套化、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水平。要求被推荐企业近三年无违法违规记录、未列入企业经营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被推荐技术装备处于行业领先水平,知识产权或专有技术产权明晰,符合相关产品质量标准、环境保护设施验收技术规范要求,应用后污染物控制优于国家污染排放相关标准要求,或优于重点区域、重点流域、重点行业特别排放限值等相关要求。
    阅读 282.2w+
    88
  • 04-15 11: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5日电,近日,生态环境部、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出台《关于机动车排放检验机构伪造排放检验结果或出具虚假排放检验报告情节严重判定标准的意见》,细化明确机动车排放检验领域弄虚作假行为的处罚依据,加大对违法行为的震慑力度。下一步,市场监管部门将持续紧盯机动车检验弄虚作假等突出问题,联合相关部门加大监督检查和专项整治力度,坚决遏制机动车检验造假乱象,着力营造行业健康发展生态。对依据两部门意见被认定为情节严重的机动车检验机构,将按照大气污染防治法有关规定取消其检验资格,同时推动行政执法与信用惩戒联动,将处罚信息记入检验检测机构信用档案,强化联合惩戒。
    阅读 262.1w+
    38
  • 04-12 22: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2日电,国际海事组织11日宣布,批准《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附件六修正案草案,强制实施国际海事组织净零排放框架。这是世界上首个将整个行业领域的强制性排放限制和温室气体定价相结合的框架。协议的核心组成部分之一是设立“国际海事组织净零基金”。该基金将利用碳定价机制所产生的收入,为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建设和减排转型提供支持。
    阅读 297.3w+
    226
  • 04-12 20: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2日电,第二十三届中国国际环保展览会(CIEPEC2025)暨第七届生态环保产业创新发展大会近日在北京举行,大会现场发布的《全国生态环保产业践行“两山”理念 服务“双碳”目标经验成果》显示,近年来我国生态环保产业持续壮大,日益成为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主力军与实现“双碳”目标的生力军。全国生态环境保护产业营收规模突破2.2万亿元。
    阅读 314w+
    147
  • 04-12 13: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2日电,湖南省生态环境监测中心通报,受沙尘传输影响,截至今日(4月12日)11时,岳阳、常德、益阳、长沙、湘潭和娄底6个城市空气质量指数AQI达到500(爆表),邵阳为严重污染,衡阳为中度污染,永州为轻度污染。今日白天,湖南境内北风较大,风速达5~6级,同时,湖北地区沙尘污染已有所分流,预计进入湖南的沙尘气团将在16时后有所减弱,将快速南下至两广地区。
    阅读 324.4w+
    69
  • 04-12 11: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2日电,“上海环境”官微12日上午发布消息称,受外来沙尘输送影响,预计4月12日下午至13日上午,上海市将受到沙尘输送过境影响,出现PM10中度及以上污染过程。沙尘污染期间,提示广大市民应减少外出,避免暴露,如需外出请做好个人防护措施;特殊人群(如儿童、老人、孕妇、慢性病患者)应避免户外活动,易感人群需特别注意防护。
    阅读 338.3w+
    1
    151
  • 04-12 08: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2日电,《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24)》日前发布。《报告》显示,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规模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大气、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治理率持续提高。《报告》显示,到2024年,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2万亿元,覆盖了大气、水、固废、土壤、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在产业中,民营企业数量占从业单位总数的90%以上,技术水平显著提升。
    阅读 307.2w+
    74
  • 04-10 11: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0日电,我国科学家研究发现,植物叶片对大气微塑料的吸收与积累现象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叶片吸收大气微塑料是微塑料进入食物链和人体的重要途径,全面认识微塑料的环境行为,对于此类新污染物的管控非常重要。这一科研成果由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汪磊教授课题组、孙红文教授课题组与美国麻省大学阿默斯特分校邢宝山教授课题组,以及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东北大学、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的联合研究取得。该成果于4月9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上在线发表。
    阅读 259.3w+
    1
    101
  • 04-07 17: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7日电,西班牙近期发布的一项研究显示,人类尿液可回收用于生产氮肥,不仅能促进都市农业发展,还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用水,带来显著的环境效益。西班牙巴塞罗那自治大学研究团队近期在《资源、保护与循环利用》杂志上发表论文介绍,据联合国相关统计数据,全球对氮肥的需求每年增长约1%,相当于每年增加超100万吨。而目前氮肥的生产主要依赖于天然气、石油和煤炭等不可再生能源,不仅消耗大量能源,还会导致二氧化碳排放。人类尿液中的氮含量丰富,回收处理后可制成氮肥,有助于减排并降低河流和地下水等水源的污染。
    阅读 236.5w+
    43
  • 04-06 12: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6日电,生态环境部日前印发《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数智化转型方案》,进一步提升技术装备数智化能力,推进建成新一代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蒋火华说,这标志着生态环境监测数智化转型迈出实质性步伐。据悉,方案确立了“两步走”实施路径:2027年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大幅提升,在重点区域率先探索以无人运维、智能采样、黑灯实验室、立体遥测为标志的新一代监测网络;2030年实现国家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系统性重塑,数字化、智能化水平整体跃升,天空地海一体化监测全面实现,监测“智慧大脑”基本建成,总体效能满足美丽中国建设支撑需求,技术装备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阅读 322.9w+
    102
  • 04-03 08: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随着价格改革进一步深化以及治理机制逐步完善,电力、水务、燃气等公用事业价格有望更加市场化;当前市场化程度低且价格显著低于行业平均、低成本优势突出的大水电有望受益,伴随价格更加市场化预计将实现电价及收入提升;价格传导滞后问题较为严重的水务、燃气行业有望随着价格调整机制的改善,带动行业整体回报偏低、上游价格波动影响业绩稳定性等问题的缓解。
    阅读 262.1w+
    64
  • 04-02 16: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日电,中办、国办印发《关于完善价格治理机制的意见》。健全促进绿色低碳转型的能源价格政策。建立健全天然气发电、储能等调节性资源价格机制,更好发挥对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支撑作用。完善新能源就近交易价格政策,优化增量配电网价格机制。综合考虑能耗、环保水平等因素,完善工业重点领域阶梯电价制度。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为主体,完善碳定价机制。探索有利于促进碳减排的价格支持政策。完善全国统一的绿色电力证书交易体系。建设绿色能源国际标准和认证机制。
    阅读 241.8w+
    1
    61
  • 04-01 23: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日电,中国环境监测总站联合中央气象台、国家大气污染防治攻关联合中心等,开展2025年4月上半月(4月1日—15日)全国空气质量预报会商。4月上半月,全国大部空气质量以优良至轻度污染为主。西北地区受沙尘天气影响,可能出现中至重度污染。
    阅读 272.2w+
    40
  • 03-31 22: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31日电,湖南省生态环境厅今天发布公告,耒水流域(郴州-耒阳段)铊浓度出现异常以来,在生态环境部应急办和专家技术人员指导下,省级加强统筹协调和现场督导,郴州、衡阳上下游协同联动,有关各方全力应对处置,目前耒水水质已全线恢复正常,各监测点位铊浓度均在0.1微克/升以下。根据疾控部门检测数据,自3月16日以来,耒水河段各自来水厂出水水质一直稳定达标,供水安全。下一步,湖南省生态环境厅将继续督促指导郴州、衡阳市加强标本兼治、系统治理,更好守护水生态安全。
    阅读 267.9w+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