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乡村振兴
关注
1.0W 人关注
十九大作出重大部署。“三农”问题是国计民生之本。
乡村振兴
+0.50%
龙头股
德才股份
+5.10%
敦煌种业
+3.94%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据“成都发布”7日消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创新乡村振兴投融资模式。坚持将农业农村作为一般公共预算优先保障领域,落实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政策,确保全市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10%以上、土地出让收益用于农业农村比例达到50%以上。持续提升成都乡村振兴基金效能。支持符合条件的乡村振兴项目申报发行地方政府专项债券。依法探索农房增信、农业生产设施抵押等农村金融模式创新。推广涉农产业“金融链长”制。持续开展收入保险试点,鼓励农业保险产品创新,推动政策性农业保险高质量发展。推动农村金融服务站拓面提质,畅通农村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
    阅读 115.9w+
    18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据“成都发布”7日消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动城乡人口双向自由流动。持续深化县域内城乡融合发展改革试点,推进“强县活镇兴村”,推动形成城市新区强引领、中心城区强支撑、县市新城强突破的区域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格局。完善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机制,落实由常住地登记户口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全面取消在就业地参保户籍限制等政策。探索义务教育阶段适龄随迁子女随时统筹入学方式。依法维护进城落户农民的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探索自愿有偿退出办法。健全乡村人才引育留用模式,探索“全职+柔性”招才引智路径,持续开展“5+8+N”乡村振兴专家人才“组团式”巡回服务,开展科技特派团和“科技下乡结硕果”活动,稳步推进人才入乡“新农人”试点工作。持续开展乡村振兴青春建功工程。加强乡土人才队伍建设,开展乡村首席运营师培育试点,实施乡村工匠培育工程。
    阅读 112w+
    40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据“成都发布”7日消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聚力发展数字农业。实施成都市智慧农业发展行动,支持智慧农业创新应用项目建设。推进农业生产用地“一张图”建设和数据汇集,丰富拓展“管好地”“种好粮”等数字赋能农业生产应用场景。落实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加快国产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研发应用,创新打造机器人农业生产场景。促进农业领域低空经济发展。
    阅读 125.6w+
    40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据“成都发布”7日消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推动乡村基础设施补齐短板。推进“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分类推进农村道路设施修缮,开展村道安全隐患整治,提升农村路网交通安全水平。开展农房特色风貌改造,推进美丽乡村特色风貌重点线路建设。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和农房抗震改造。持续提升农村自来水普及率,最大程度实现城乡供水同源、同网、同质、同监管、同服务。加快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和隐患排查治理,持续提升农村用电可靠性、安全性。推进天然气“村村通”工程,不断提升农村清洁能源占比。扩大农村5G通信信号网络覆盖范围。深化快递进村,加强村级寄递物流综合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
    阅读 121w+
    15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据“成都发布”7日消息,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近日发布《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持续在推进乡村振兴上全面发力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出,深入推进种业振兴。用好四川省种质资源中心库。加快培育育繁推创新联合体,建设四川省农作物种子安全评价基地等平台,推动天府现代种业园、中国南方蔬菜种业创新中心提能增效。深入实施制种基地提升三年攻坚行动,落实规模化制种补贴政策。支持种业企业提升创新能力。开展农作物种子储备工作。
    阅读 125.3w+
    17
  • 1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7日电,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9部门发布《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工作方案》,从四方面提出了14项具体任务,持续促进家政服务业提质扩容,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在完善农村劳动力在家政领域就业保障方面,加强住房保障,为进城家政服务员平等享有基本公共服务、尽快融入当地社会创造有利条件,强化社会保障。
    阅读 237.8w+
    47
  • 06-27 14: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7日电,截至目前,交通运输部共打造36条国内“水上黄金旅游线”,包括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特色文化、沿海观光等类型,分布于23个省市。下一步将围绕实施《关于推动内河航运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点开展三大行动:推动旅游航道、客运码头、候船设施等硬件加快建设升级,推动港口服务标准、服务品质全面提升。结合当前文旅消费的新热点,加强长江、珠江等大江大河以及古运河、老码头等文化资源保护,突出自然景观、历史文化、红色传承、乡村振兴等特色,培育出更多水上观光旅游休闲品牌。进一步完善水上旅游安全保障措施。
    阅读 338.7w+
    38
  • 06-24 17: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4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广东省分行联合中共广东省委金融委员会办公室、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印发《金融支持广东重点老区苏区乡村全面振兴行动方案》。《行动方案》强调,围绕支持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强化优质金融服务供给,发挥好资金对产业、科技、人才等资源要素导入的撬动作用,加快推进县域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培育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增强内生发展动力,提升民生保障水平,保护好管理好利用好红色资源,旨在协同推动重点老区苏区全面振兴、为重点老区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金融支撑。
    阅读 263.4w+
    40
  • 06-16 11: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表示,国务院近期印发了通知,决定在2026年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这是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和《全国农业普查条例》规定,农业普查每十年举行一次,尾数逢6的年份为普查年度。2026年我国将开展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目的是全面摸清新时代我国“三农”家底,客观反映农业发展新情况、乡村建设新面貌、农村生活新变化、农村改革新成效,对于科学制定“三农”政策、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工作正处在准备阶段,主要是组建普查机构,研制普查方案,开展普查试点。
    阅读 266.6w+
    21
  • 06-13 19: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3日电,农业农村部近日在安徽省芜湖市召开全国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工作会议。会议要求,扎实抓好今年农业农村投资各项重点工作,编制好“十五五”重大建设规划,加强重大项目谋划储备,推动优化农业补贴政策体系,推动持续加大土地出让收入和地方政府债券支农力度,引导撬动金融和社会投资有序投入乡村振兴。认真抓好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加强资金、项目、资产一体化监管,不断扩大农业农村有效投资,切实提高投资效益,为完成今年“三农”重点任务提供有力保障。
    阅读 346.4w+
    41
  • 06-13 16: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3日电,金融监管总局召开定点帮扶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会议要求,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做好强化组织保障、政策引导、产业帮扶、监督管理等六个方面工作,助力定点帮扶旗县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底线,大力支持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突出金融帮扶特色,切实用好管好帮扶资金,积极打造典型示范,为定点帮扶旗县乡村全面振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阅读 345.3w+
    15
  • 05-30 19: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0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振兴司在江苏省扬州市组织开展2025年全国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和重点产区联合调研。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联合有关部门指导支持地方扎实推进消费帮扶重点城市和重点产区建设,推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消费帮扶新机制,为做强国内大循环、促进欠发达地区振兴发展、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做出积极贡献。
    阅读 312.3w+
    21
  • 05-26 21: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6日电,农业农村部党组书记、部长韩俊主持召开部党组会议,会议指出,当前要全力以赴抓好“三夏”生产,抓实抓细夏收,指导地方提早防范应对可能出现的极端天气,确保夏粮颗粒归仓,抢抓农时推进夏种夏管,落实好大面积单产提升措施,打好全年粮食丰收第一仗。要切实抓好汛期防灾减灾,分区域分灾害指导各地落实好防灾减灾措施,严防旱涝急转,努力做到早预警、早准备、早应对,最大限度减轻灾害损失。要扎实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抓好耕地保护和质量提升这个基础,全面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切实把农田建好管好用好,突出延伸现代农业产业链条这个关键,引导各地做好“粮头食尾”“畜头肉尾”“农头工尾”增值大文章。要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发挥好中心镇、重点村的带动作用,引导资源要素合理配置,大力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阅读 312.3w+
    56
  • 05-21 09: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1日电,近日,广东省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印发《关于以改革更好促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若干措施》。其中提出,深化土地制度改革。创新完善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配套制度,探索整治形成指标收储机制,完善指标跨区域交易调剂规则。探索建立建设用地周转规模支持制度,保障农民建房以及乡村振兴项目用地需求。探索建立“土地超市”,健全项目用地精准对接机制。有序推进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试点,稳步扩大省级试点范围。加强宅基地规范管理,健全闲置农房流转和盘活利用机制。妥善化解农村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
    阅读 282.4w+
    40
  • 05-20 08: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0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加强农村资源资产管理使用。做好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户合法拥有的住房通过出租、入股、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的有效实现形式。不允许城镇居民到农村购买农房、宅基地,不允许退休干部到农村占地建房。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健全收益分配和权益保护机制。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使用不规范问题整治,深入开展“三规范两促进一提升”三年行动,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不对集体收入提硬性目标,严控集体经营风险和债务。推进新增耕地规范管理和合理利用。
    阅读 277.1w+
    96
  • 05-20 08: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0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动种业创新。大力推进中原农谷建设,推动农科教、育繁推等资源聚集,构建全链条科技创新生态圈,加快国家生物育种产业创新中心建设,打造以种业为核心的农业创新高地。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巩固粮食、油料领域研发优势,加强果蔬、食用菌、中药材领域科研力量,培育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突破性品种。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制种基地,培育制种大县、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和畜禽核心育种场。加快培育种企雁阵,壮大种业产业集群。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
    阅读 287.2w+
    33
  • 05-20 08: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0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推进移风易俗。推进农村高额彩礼问题综合治理,打击婚托婚骗等违法行为。发挥妇联、共青团等组织作用,加强对农村适婚群体的公益性婚恋服务和关心关爱。加强宗祠规范管理。深化殡葬改革,推进公益性生态安葬设施建设。持续整治人情攀比、大操大办、厚葬薄养、散埋乱葬等突出问题。加强科普工作,提升农村居民科学素质,营造崇尚科学文明、反对封建迷信的社会风气。净化农村演出市场,深入整治低俗表演活动。
    阅读 276.1w+
    1
    69
  • 05-20 08: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0日电,河南省人民政府近日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实施意见》。其中提到,落实粮食生产支持政策。健全种粮农民收益保障机制,落实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等政策。加强粮食和重要农产品全链条监测分析预警,深化粮食购销和储备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做好粮食市场化收购和政策性收储工作。继续推动省级化肥政府储备,完善农资保供稳价应对机制,推动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保持在合理水平。完善农业保险大灾风险分散机制,落实粮食作物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降低产粮大县农业保险县级保费补贴承担比例。实施产粮大县公共服务能力提升行动。落实产粮大县奖补政策。落实中央统筹下的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政策。
    阅读 276w+
    55
  • 05-13 1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3日电,近日,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明确了工作目标:到2025年底,数字乡村发展“十四五”圆满收官。数字技术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致贫中的作用更加彰显。全国行政村5G通达率超过90%,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进一步提升,农产品网络零售额持续稳定增长,乡村数字治理效能、信息服务水平不断增强,数字技术加速推动城乡差距缩小、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阅读 265.6w+
    5
    89
  • 05-01 07: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日电,大数据分析发现,今年五一假期出游热度从4月22日就开始升温了,5月1日直接冲顶!出游人群规模预计比去年提升8%。国内游方面,北京、广州、深圳、上海等一、二线城市依旧是“顶流”,直接包揽了全国近六成游客!节前一周乡村游客规模也涨了12%,云南、贵州、新疆、湖南等地稳居乡村游C位。分析国际漫游的数据发现,节前一周国际漫游业务订单量同比增超过50%。日韩、东南亚等短线出境游占比超六成。欧洲方向的长线出境游也增长了27%。
    阅读 314w+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