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央企改革
关注
1.7W 人关注
第三批央企混改试点在积极推进过程中,通过混改和重组优化资源配置。
央企改革
+0.65%
龙头股
同益中
+11.98%
中工国际
+10.02%
  • 02-19 19: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9日电,国务院国资委2月18日至19日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会议要求,要结合实际全力完成好今年国资国企各项目标任务。要着力抓好高质量的稳增长,坚持挖潜增效和新动能培育一体推进,更大力度推进提质增效,推动企业扩大有效投资,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助力稳就业、稳供应、稳畅通,带动各类所有制企业融通发展;着力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加快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形成同新质生产力更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大力提升国有企业管理能力;着力提升国有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健全推进创新的有效机制,推动企业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以科技创新促进产业创新,打造靠创新进、靠创新强、靠创新胜的现代新国企;着力推进国有经济布局结构调整,以编制“十五五”规划为契机,深入研究形势、研究市场、研究行业,立足自身基础和优势,推进国有资本“三个集中”,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切实增强主业实业核心竞争力;着力加强国有资产监管,加强对重点领域、重点问题的监管,探索实施穿透式监管,努力做到向下看清各级、一级管住一级,不断提升国资监督有效性;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采取有力措施防控债务风险,严控重点领域风险,健全全面风险防控体系,善于在高质量发展中化解风险,努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的良性互动。要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坚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推动企业党的建设和生产经营深度融合,强化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和监督责任,加强对国有企业“一把手”的监督,持续深化巡视整改,健全风腐同查同治机制,标本兼治破除“四风”顽疾,把严的基调一贯到底,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证。
    阅读 255.7w+
    123
  • 02-19 19: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9日电,国务院国资委2月18日至19日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会议指出,要深刻认识和把握当前国资国企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提高政治站位,更加扎实有效地把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到位,在变局中保持定力,提高创造性抓落实的能力,善于把各方面积极因素转化为发展实绩,更好发挥国有经济主导地位和战略支撑作用;科学研判形势,在应对各类风险挑战中把握发展机遇,指导企业及时调整生产经营策略,在化危为机中实现更好发展;敢于直面问题,充分运用改革的手段和市场化、法治化的方式,着力解决影响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突出问题,推动企业在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障碍中迈上新台阶。
    阅读 245.8w+
    54
  • 02-15 08:5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2月15日电,近日国企改革迎来新动作。一方面,中央企业重组浪潮迭起,汽车、物流行业央企整合亦稳步推进;另一方面,云南、山东、重庆、湖南等地召开会议,对地方国企改革进行部署。专家认为,今年是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央企、地方国企正全力以赴推进国企改革,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力度推进重组整合。随着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相关政策进一步明确,将有更多央国企加入重组整合行列,在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可能会涌现更多新央企。
    阅读 343.4w+
    3
    187
  • 02-10 09: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10日电,东风股份、东风科技、湖南天雁、中光学、东安动力、长城军工竞价涨停,华强科技、长安汽车大幅高开。消息面上,2月9日,多家东风系和兵装系上市公司发布公告称,其间接控股股东/控股股东或发生变更。公告显示,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正在与其他国资央企集团筹划重组事项,但公司公告同时强调,不会导致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
    阅读 284.5w+
    12
    167
  • 02-08 21: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2月8日电,重庆市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刘嘉熠表示,下一步,将推动国有资本2025年市级重大项目投资贡献度超30%、战新产业新增投资实现增速10%以上;推进国企提速实施新一轮战略性重组,全面完成房地产、建筑、酒店、金融等领域专业化整合。
    阅读 308w+
    108
  • 01-24 13:56 来自 澎湃
    财联社1月24日电,重庆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官方微信号1月24日发布重庆市人民政府工作报告。今年,重庆将全方位扩大内需。其中,持续用力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实施推动房地产高质量发展八大提升行动,构建“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机制,加强“两久”项目处置,盘活利用存量用地和商办用房,加大收购存量商品房力度,培育发展住房租赁市场,打好保交房收官战。合理控制新增房地产用地供应,建设“好房子”,完善住房保障体系,提升物业服务质量,推动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在深化国资国企改革方面,重庆将推动建筑、房地产、酒店、类金融等板块业务整合,促进融资平台转型退出,培育市场竞争力强的一流现代企业。强化地方债务、房地产、金融等重大风险防控。在城市建设方面将滚动推进163个项目,提速安置房及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阅读 309w+
    23
  • 01-22 06:54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1月22日电,2025年是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收官之年,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成为多个省份部署本年度工作的重点。北京、上海、广东、广西、河南、湖南、青海等地政府工作报告提出,高质量完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整合重组、市值管理、加快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完善创新创造激励机制则成为各地深化国企改革的关键要点。面对一系列新任务、新要求,国资国企夯实基础、砥砺前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愿景图”正加快变成生动鲜活的“实景图”。
    阅读 251.9w+
    60
  • 01-17 15: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副主任袁野在1月17日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务院国资委将切实抓好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持续在提升质量效益方面下功夫,不断改进和加强上市公司市值管理,优化上市公司国有股权管理,努力打造资本市场价值投资、理性投资、长期投资的标杆。
    阅读 297.9w+
    426
  • 01-17 15: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企业改革局局长林庆苗在国新办1月17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们将以中央企业重组整合为抓手,深入推进国有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加快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向关系国计民生的公共服务、应急能力、公益性领域等集中,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发力:第一个方面是继续开展新公司组建、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提升中央企业在重要行业产业中的地位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第二个方面是纵深推进专业化整合,聚焦主责主业,整合优势资源,减少行业内卷,营造产业发展良好生态。第三个方面是进一步强化整合融合,推动从资产合向业务合、人心合、文化合转变,充分发挥协同效应,最大限度释放改革红利。
    阅读 300.4w+
    1
    548
  • 01-03 04:51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月3日电,据统计,2024年12月以来,共有33家上市公司发布股东增持预案,其中29家公布了拟增持金额,4家公布了拟增持股份数量。从上市公司公布拟增持金额上限来看,29家拟增持金额合计为56.28亿元。从公司属性来看,12月以来发布增持预案的上市公司以国有企业为主,中央国有企业和地方国有企业合计达到20家,另有公众企业2家,民营企业11家。从金额来看,拟增持金额上限在1亿元以上的19家上市公司中,10家均为国有企业。
    阅读 323.1w+
    69
  • 12-27 17: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7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委员、副主任苟坪在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2024年第四次专题推进会上表示,2025年底前国有企业普遍推行管理人员末等调整和不胜任退出制度,是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的明确要求。国务院国资委正在研究制订相关工作指引,加强政策指导。
    阅读 342.4w+
    131
  • 12-24 21:03 来自 财联社
    12月23日至24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会议强调,扎实做好2025年发展改革工作,要切实抓好发展质量效益提升,着力夯实经营发展基础,加强集团管控和资金集中管理,加大拓市增收、降本节支力度,切实改善经营性现金流,严肃财经纪律,扩大有效投资,树牢科学市值管理理念,更好维护资本市场稳定,持续做好“两拖欠”清理工作,更好发挥在保持经济稳定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抓好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增强高质量科技供给,积极承担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着力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努力突破和掌握更多源头底层技术,加快建设中试验证平台,建设高水平创新生态,推进高效率成果转化,更好发挥在促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抓好国有企业经济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聚焦主责主业,加快国有资本“三个集中”,加大力度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推动重点产业提质升级,抓好产业焕新行动、未来产业启航行动,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更好发挥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抓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高质量完成,推动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落深落实,深化企业三项制度改革,以穿透式监管为抓手完善监管体系,国务院国资委将深入推进“一业一策、一企一策”考核,聚焦科技创新强化出资人政策支持,健全全级次穿透式监管体系,更好发挥在构建新型生产关系中的重要作用。要切实抓好重大风险防范化解,坚决履行维护国家安全责任,强化内控执行刚性约束,确保自身发展安全,更好发挥在统筹发展和安全中的重要作用。
    阅读 268.8w+
    20
    677
  • 12-24 03:36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2月24日电,今年以来,多组以央企上市公司为主体、“链”上发力的标志性并购重组事件加速推进,国资国企持续发挥资本市场平台作用,增强核心功能,提高核心竞争力。与此同时,央地政策暖风频吹,近期发布的中央企业上市公司市值管理文件中,并购重组作为本轮央企开展市值管理“价值创造”主工具的地位进一步明确,成为国资国企做强做优做大关键一招。
    阅读 277.9w+
    1
    48
  • 12-22 22: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22日电,招商策略研报认为,A股在未来两年出现大级别上行的概率较大。展望2025年,建议关注政策十大领域。一是财政有望更加积极,建议关注三大发力方向;二是货币政策将适度宽松,但需关注外部两大事件对降准降息节奏的影响;三是消费领域,以旧换新政策有望进一步扩大规模及支持范围,整个消费板块都值得关注;四是投资领域,建议重点关注设备更新(尤其是央企设备更新)与“两重”持续发力;五是低空经济,建议关注应用场景落地;六是车路云,建议重点关注应用场景落地;七是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新一轮供给侧改革有望开启。八是数据要素,建议重点关注公共数据应用落地;九是自主可控,建议关注信创、国产算力、光刻机等;十是资本市场,建议重点关注央国企并购重组。
    阅读 293.2w+
    1
    271
  • 12-19 20:50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2月19日电,上海市国资委近期出台了《关于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的意见》,进一步明晰不同类型监管企业功能定位,优化市国资委监管企业分类监管。《意见》明确了分类分层。根据国资国企改革发展目标,立足监管企业主责主业,以企业所在的核心功能领域为划分标准,分类明确发展定位,将监管企业分为资本运营类、产业发展类、金融服务类、城市保障类。为充分引导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发展和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首创设立科创层,遴选一批符合条件的子企业纳入科创层,加强穿透监管,助力政策精准“滴灌”。
    阅读 268.7w+
    11
    460
  • 12-18 09: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8日电,以中字头为首的国资股走强,中材节能、中公高科、中南股份等涨停,中纺标、中国海诚、中建环能等纷纷冲高。消息面上,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印发了《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
    阅读 282.2w+
    20
    797
  • 12-18 08:52 来自 中信证券 杨帆、于翔、窦子豪
    中信证券:关注央国企并购重组的“加减乘除”四条路径,及股息率较高且长期破净的央企控股上市公司
    阅读 93w+
    5
    115
  • 12-18 08: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2月18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2024年12月17日,国务院国资委正式发布《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央企业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将市值管理纳入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以运营商为代表的通信行业优质央企龙头,处于经营持续改善周期,在国资委的考核中一直保持领先,有望进一步通过回购、增持、股权激励等方式加强市值管理和提高股东回报。建议关注通信领域优质央国企:运营商主线+优质设备商龙头。
    阅读 271.7w+
    7
    162
  • 12-18 08:01 来自 财联社
    国资委加强控股上市公司市值管理 破净央企有望站上风口
    阅读 87w+
    1
    694
  • 12-17 19:43 来自 财联社 陆清濂
    国资委提要求,破净央企股迎利好(附名单)
    阅读 86.1w+
    22
    1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