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2日讯,6月1日,搭载宁德时代CTP3.0麒麟电池的极氪001千里续航套装(CLTC综合工况续航里程1032公里)在宁德时代总部完成交付。宁德时代董事长曾毓群和极氪智能科技CEO安聪慧出席交车仪式。
①此次马斯克与曾毓群会面,商谈的内容可能会包括上海储能超级工厂的储能电芯供应、未来在北美合作建电池厂以及动力电池供应的事宜; ②除了储能,双方会商量的大事或许还有在北美合作建立电池工厂。
①北向资金本周“偏爱”电子行业; ②宁德时代又成香饽饽,“聪明钱”半个月加仓近41亿元; ③详见本周外资净买卖额超3亿元个股名单(附表)。
财联社5月16日电,宁德时代接受投资者调研时表示,公司于4月份发布了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凝聚态电池正在进行民用电动载人飞机项目的合作开发,同时,公司也将推出凝聚态电池的车规级应用版本。
①近几年宁德时代投资布局方向多集中在芯片、半导体、绿色制造、锂离子电池及材料、自动驾驶、储能等汽车上下游和延伸领域; ②早在2021年,宁德时代就已经在厦门参与设立私募基金。
这或许意味着,宁德时代将进一步将其生产基地版图向东南亚扩张。
资本对待新能源板块的态度正在回归理性。针对上游原材料价格下跌、下游终端需求收缩的情况,投资机构更多正采取观望态度。
北向资金周五净卖出额近80亿元,单日净卖出额创年内新高。根据今日公布的数据,“聪明钱”逆市加仓电子、计算机行业。本周开始抛售AI概念股,近半月累计加仓“宁王”高达20亿元。详情见本周外资净买卖额超2亿元个股名单(附表)。
宁德时代披露一季报后又立马举办了电话会议,董秘表示公司锂电池的产销量大概在70+GWh的水平,其中储能占比约为20%,一季度主动控库存。此外,董秘对碳酸锂快速跌价“意外”,认为价格变动快对市场不是很好。
新品要“上天”的宁德时代“落地”一季度业绩报告,数据基本符合券商分析师的预期。由于宁德时代出售其持有的Pilbara股权等原因,一季度公司的非经常性损益高达20.22亿元。或因碳酸锂带动正极材料、电解液等锂电材料价格下滑,宁德时代一季度的库存亦面临巨大压力。
宁德时代一季度单季利润增速创历史新高。
宁德时代产线开工率下降,多位一线工人向记者反馈“没活儿干”“收入减少”,还有工人选择离职。分析师表示,由于下游新能源汽车消费不及预期,锂电行业整体的产能利用率不足。后续需关注下游需求恢复情况,预计电池行业第三季度才能回升至去年高点。
财联社4月19日电,财联社记者通过对多地30名宁德时代旗下工厂一线工人的微观调查了解到,“没活干”“没班加”“收入减少”“晋升难了”是多数受访者的普遍感受。据受访工人反馈,工厂通过增加休息天数、增加每日轮班次数等,减少工人工作时长。已有部分工人因加班减少收入下降而离职。行业分析人士表示,由于下游新能源车消费暂时不及预期,叠加企业产能扩张,目前锂电行业整体产能利用率不足,预计锂电行业需至第三季度才能回升至去年高点。(记者 李子健 实习记者 罗艺)
宁德时代预热已久的凝聚态电池今日在车展亮相,公司表示,其聚合了一系列创新技术,单体能量密度最高达500Wh/kg,年内具备量产能力。曾毓群此前提及,相比全固态电池,凝聚态电池可更快实现量产,且实现高比能与高安全兼得。
A股一季度交易收官,北向资金当季累计加仓超1800亿元,季度净买额超30亿元的个股有15只(见下文)。其中,有个股获得不断加仓买入,也有标的近期遭抛售。更多细节见本周外资净买卖额超3亿元个股名单(附表)。
北向资金本周净买入额近110亿元,周五有33只A股净买额超1亿,其中近半数属于电子板块。细分行业来看,光学光电子、半导体及元件、消费电子成本周外资“香饽饽”。详见本周外资净买卖额超3亿元个股名单(附表)。
对于燃油车降价、车厂自建产能、过剩的价格战等担忧,曾毓群表示,新能源电池市场空间很大,公司将围绕电池领域扩展,不会去造车。“锂矿返利”计划不是降价,而是为了将矿产资源分享到长期战略客户。
相比前两代CTP技术,麒麟电池完全取消模组形态设计,并通过冷却结构上的优化,使得电池安全性、寿命、快充性能以及比能量密度进一步提升。
3月10日,宁德时代发布的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首次谈及市场热传的“锂矿返利”计划。
“中字头”股票本周受到北向资金重点关注,周五就有4只净买入额超1亿元。同时,两大新能源车产业链巨头惨遭“抛弃”,单日净卖出额均超6亿。详见本周外资净买卖额超3亿元个股名单(附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