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日报》16日讯,苹果公司主管企业销售和西欧市场的副总裁Mark Rogers计划于今年秋季离职。目前,Rogers负责全球企业客户的销售工作,在欧洲的业务范围则涵盖英国、德国、法国以及西欧其他主要市场。
《科创板日报》15日讯,研究机构IDC数据显示,苹果iPhone首季出货量5790万部,较去年同期的5260万部增长10%,增长是由于为抵消关税而采取的囤货措施。
《科创板日报》15日讯,科技记者马克·古尔曼(Mark Gurman)表示,苹果即将开始分析客户们的设备端数据,以修复Apple Intelligence等问题,从而改进其iPhone等端侧人工智能平台。苹果将开始对比用户数据与用于AI模型训练的合成数据,以确定合成数据集中哪些具体内容最符合现实的客户应用场景。
《科创板日报》14日讯,根据Counterpoint Research的最新报道,苹果在2025年第一季度的全球智能手机销量中排名第一,这是该品牌首次在第一季度占据榜首,共有全球市场19%的份额。
《科创板日报》14日讯,知名分析师郭明錤指出,苹果自今年农历年后便开始为美国市场备货,目前约超过2个月的库存,故关税对2Q25美国市场销售几乎无影响。但对供应链而言,提前拉货可能导致新旧款iPhone转换期的出货衰退较以往显著。iPhone进口关税由145%下降到原本的20%,表面上对缓解市场气氛有帮助,但实际上这对苹果仍是很大的压力,否则苹果不会从农历年后就开始为美国市场备货。
①特朗普在社交媒体上表示,没有关税“例外”,电子产品仍受20%关税影响,且在国家安全关税调查中仍将重点关注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供应链。 ②美国贸易代表贾米森·格里尔表示,上周对电子产品发布的豁免行政令并非真正的关税例外,而是将电子产品供应链从全球关税制度转移到国家安全关税制度。
①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三宣布,将对等关税的实施推迟90天,但分析师对苹果仍持悲观态度; ②由于对中国商品征收的高额关税,分析师称,苹果公司从中国进口iPhone已无利可图; ③分析师们共识,即使在关税大棒下,苹果也不太可能在美国生产iPhone,这一选项的成本代价更加高昂。
财联社4月10日电,立讯精密、朝阳科技竞价涨停,蓝思科技、福利旺、隆扬电子涨超10%,歌尔股份、鹏鼎控股、水晶光电、东山精密、工业富联等接近涨停。消息面上,美股苹果昨晚大幅反弹涨超15%。
《科创板日报》9日讯,特朗普政府认为,苹果能够而且应该将iPhone全球制造基础设施迁至美国,但分析师怀疑该公司是否会在短期内考虑进行这样的尝试。但即使实现了更大多元化,iPhone内部的几乎所有部件仍然是在美国以外生产的。Wedbush Securities分析师Dan Ives在周二的一份报告中表示,根据美国政府利用巨大关税试图迫使企业将制造业迁回美国的计划,如果iPhone在美国制造,价格可能会达到约3500美元,而目前为1000美元。Ives写道:“如果美国科技公司面临这样的现实,这将在未来几十年对科技格局产生负面影响。”
财联社4月8日电,据《印度时报》8日援引一名印度高级官员的说法称,为规避美国特朗普政府4月5日起生效的10%新关税。苹果公司紧急安排5架货机,在3月底的3天内满载iPhone和其他产品,从印度和中国飞往美国。苹果已在美国囤积库存以满足未来几个月的需求,试图在短期内保持价格稳定。
《科创板日报》8日讯,三星显示已获得了为苹果供应13英寸款iPad Pro所需OLED显示面板的认证许可,预计从5月开始量产供货。
①自2017年以来,苹果公司一直在竭力维护iPhone旗舰型号在美国的起售价; ②古尔曼预测,面对动辄40%、50%的“特朗普关税”,即使是苹果也无法全额吸收; ③他也表示,如果要实现iPhone 的“美国制造”,5年以内恐怕很难搞定,售价还有可能要翻一番。
财联社4月7日电,美国媒体当地时间4月6日报道,美国推出的“对等关税”可能导致苹果公司在美国销售的主要产品涨价。彭博社报道认为,最新的关税冲击将是苹果公司迄今面临的最大考验。即便苹果加快多元化布局,进一步调整供应链,推动供应商降价,一旦关税按计划实施,苹果仍将承受成本和利润率压力,将不得不考虑调整产品在美售价。报道说,苹果公司曾在欧洲和日本等地通过涨价应对税收政策、汇率波动和通胀冲击。苹果公司理论上可以推迟到9月推出新一代手机时再调整价格,但这将使产品涨价而非硬件升级成为焦点。彭博社认为,苹果公司难以全面实现在美国制造产品,这需要至少5年时间才能启动生产,且会使苹果设备成本翻倍,极大推高苹果产品价格,对公司和消费者来说都是灾难性的。
财联社4月7日电,歌尔股份、立讯精密再度双双跌停,东山精密、东尼电子、共达电声、恒铭达、国光电器等跌停,蓝思科技、信维通信、智立方、长盈精密、佳禾智能等多股跌超10%。
财联社4月4日电,继财联社上个交易日报道《美股科技“七姐妹”开盘总市值蒸发8400亿美元》之后,周五美股开盘继续下挫,美国科技七巨头无一幸免。万得美国科技七巨头指数今日开盘下跌3.1%,今年累计下跌超22%。经财联社统计,近两个交易日(周三收盘至周五开盘),有着美股“七姐妹”之称的苹果、英伟达、Meta、谷歌、微软、亚马逊、特斯拉等7只股票总市值蒸发14900亿美元。苹果公司在这波下跌中损失最大,这家科技巨头市值减少4159亿美元,已不足3万亿美元。亚马逊次之,市值损失3106亿美元。英伟达则总蒸发2579亿美元,为第三惨烈个股。其他四只股票,总市值蒸发720亿美元-2000亿美元不等。
《科创板日报》2日讯,美国专利局最新授予苹果一项关于全玻璃设备外壳专利,涵盖 Apple Watch、Mac 及双面显示 iPhone 设计。专利文件显示,未来iPhone可能采用六面透明玻璃机身,前后及侧面均可作为显示屏使用。
《科创板日报》1日讯,有猜测称苹果公司计划斥资10亿美元购买英伟达的GB300 NVL72产品。对此,知名分析师郭明錤表示,这不会在“短期内”提升苹果在人工智能领域的优势。郭明錤指出,该订单规模“太小了”,并将其与Meta Platforms近期的举措进行了对比。预计Meta在2025年将采购130万个GPU,这大约是传言中苹果采购规模的70倍。郭明錤还补充道,由于Meta专注于开发大语言模型的人工智能服务器,致力于降低运营成本和提高服务效率,苹果在这一领域可能有所欠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