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核电
关注
1.6W 人关注
2018年3月7日,国家能源局发布《2018年能源工作指导意见》,明确稳妥推进核电发展,在充分论证评估的基础上,开工建设一批沿海地区先进三代压水堆核电项目,年内计划开工6-8台机组。按照国家“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国内核电运行装机容量达到5800万千瓦,在建达到3000万千瓦以上。
核电
-0.46%
龙头股
永鼎股份
+10.04%
天沃科技
+10.02%
  • 04-21 14:15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4月21日电,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在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上,我国与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签署了《核能发展安全与安保合作谅解备忘录》,双方将通过组织人员科访、培训和技术援助,成立联合工作组等形式,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扩散、核应急等领域加强合作。
    阅读 268.2w+
    7
  • 04-21 13: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1日电,由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主办的首届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和平利用核技术论坛4月21日在四川成都召开。来自沙特、阿联酋、科威特、卡塔尔、巴林、阿曼等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成员国及巴基斯坦等周边国家代表参会。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和沙特核与辐射监管委员会签署《核能发展安全与安保合作谅解备忘录》,将通过组织人员科访、培训和技术交流,成立联合工作组等形式,在核安全、核安保、核不扩散、核应急等领域加强合作。
    阅读 281.7w+
    29
  • 04-18 20: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8日电,巴基斯坦当地时间4月18日,中国出口海外的第二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巴基斯坦卡拉奇核电站3号(K-3)机组正式通过最终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两台机组(K-2/K-3)全部交付巴方,再次验证中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的技术成熟性和国际市场适应性。
    阅读 346.5w+
    1
    68
  • 04-16 14:54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4月16日电,全球首台“玲龙一号”小型堆主泵4月16日成功吊装就位,标志着“玲龙一号”进入系统安装关键期,为后续机组调试打下坚实基础。“玲龙一号”是全球首个通过国际原子能机构安全审查的陆上商用模块化小堆,它有占地面积小、选址灵活的特点,建成后不仅可以用于核能发电,还有区域供热、海水淡化等功能,号称“核能充电宝”,预计每年发电量达10亿度,可满足超过50万户家庭的用电需求。
    阅读 253.6w+
    89
  • 04-16 11:59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6日讯,在“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走深走实十周年核安全主场活动暨第三届“国和行·安全行”公众沟通活动上,记者获悉,面向未来,一方面需要挖掘更多的有经济价值的铀资源,另一方面需要研发有经济性的核燃料循环技术,保证在聚变技术工程化前裂变核电燃料供应问题,以满足核电可持续发展要求。(记者 李明明)
    阅读 288.6w+
    9
  • 04-16 10: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6日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规上工业电力生产增速加快。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7780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增速比1—2月份加快3.1个百分点;日均发电251.0亿千瓦时。1—3月份,规上工业发电量22699亿千瓦时,同比下降0.3%,扣除天数原因,日均发电量同比增长0.8%。分品种看,3月份,规上工业火电降幅收窄,水电、核电增速加快,风电、太阳能发电增速放缓。其中,规上工业火电同比下降2.3%,降幅比1—2月份收窄3.5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水电增长9.5%,增速加快5.0个百分点;规上工业核电增长23.0%,增速加快15.3个百分点;规上工业风电增长8.2%,增速放缓2.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太阳能发电增长8.9%,增速放缓18.5个百分点。
    阅读 291w+
    41
  • 04-14 20: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4日电,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与国机重型装备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共同推动核电工程建设、促进核电技术革新、保障核能安全、实现协同发展。
    阅读 264.4w+
    113
  • 04-13 11: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3日电,近日,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磁体馈线采购包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其最后一套校正场线圈内馈线部件在合肥竣工,并交付起运位于法国的ITER现场。这标志着ITER磁体馈线系统中所有超大部件的研制顺利完成。ITER磁体馈线系统由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研制,被称为ITER磁体系统的“生命线”,校正场线圈内馈线则是这一系统中尺寸最大的部件,共有9套,由直径16米、高度3米的半环结构组成。
    阅读 321w+
    4
    317
  • 04-13 10:45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宋子乔
    中国交付全球最大“人造太阳”重要部件 补充关键“生命线”
    阅读 114.2w+
    31
    750
  • 04-10 12: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0日电,据国防科工局消息,中国国家原子能机构与国际原子能机构近日在北京签署《技术合作国家计划框架》,围绕核能安全与发展重点方向进一步深化合作。未来5年,双方将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技术合作框架下进一步深化核安全与核安保、粮食与农业、营养与健康、资源与环境、能源与工业、核燃料循环、核基础科研等重点方向合作。
    阅读 276.8w+
    83
  • 04-10 09: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0日电,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2025年4月7日在京会见南非电力和能源部部长洛西恩佐·拉莫豪帕,双方就推进中南合作交换意见。王宏志表示,中方高度重视同南非的能源合作,支持南非积极采取措施缓解电力短缺,愿意与南方分享输变电、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发展等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支持中方企业参与南非可再生能源、电网建设升级以及核电等方面合作,助力南非提升电力供应能力、促进能源转型。中方愿与南非加强多边机制沟通交流,共同努力构建开放、包容的全球能源治理体系。

    拉莫豪帕表示,希望中方提供支持,助力南非尽快改变电力短缺的局面。中资企业在南非已参与多个能源项目,愿支持中方企业更多参与能源项目合作。

    我国驻南非大使吴鹏,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任京东出席会见,规划司、电力司、煤炭司、新能源司、国际司负责同志参加会见。
    阅读 244.8w+
    25
  • 04-10 08:56 来自 财联社
    ①北京国资委提出有效维护上市公司市值,机构看好央国企配置价值。②国内半导体产业链持续高歌猛进,行业有望迎来黄金发展期。③我国发布《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核电技术有望加速突破。
    阅读 266.9w+
    31
  • 04-10 07:49 来自 财联社
    我国发布《小型模块堆通用用户要求文件》 核电技术有望加速突破
    阅读 86.2w+
    27
  • 04-08 13: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中核集团发布消息,4月8日6时16分,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项目中核集团漳州核电2号机组热态性能试验顺利完成,为后续机组核燃料装载、并网发电等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据介绍,漳州核电是华龙一号批量化建设的始发地,也是全球最大华龙一号核电基地,项目规划建设6台华龙一号核电机组,当前1号机组已投入商业运行,2号机组计划今年第四季度投入商业运行,3、4号机组已于2024年开工建设,5、6号机组正在有序推进前期工作。
    阅读 249.5w+
    1
    25
  • 04-06 20:32 来自 财联社 宣林
    业务覆盖核能装备全产业链 核能核电概念股4天3板 本周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阅读 68.2w+
    4
    126
  • 04-01 14:59 来自 中国新闻网
    财联社4月1日电,据日本时事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4月1日上午10时45分许,位于日本新潟县的柏崎刈羽核电站1号和2号机组附近的电源室发生火灾,冒出浓烟。据管理该核电站的东京电力公司称,当时,核电站员工正在对3号机组的变压器防灾装置进行例行试验,由于电动阀门未能正常工作,员工在检查故障时发现火焰和烟雾冒出。东电表示,火情很快被处置,没有造成人员受伤或放射性物质泄漏。
    阅读 268.4w+
    23
  • 04-01 10: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日电,哈空调、兰石重装涨停,中洲特材涨超10%,国光电气、合锻智能、天力复合、东方电气、新特电气等跟涨。消息面上,近日," 玲龙一号 " 全球首堆首台主泵在哈尔滨完成各项检查,正式验收发运。位于海南昌江的 " 玲龙一号 " 示范工程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
    新特电气
    -0.94%
    东方电气
    -0.06%
    阅读 266.1w+
    74
  • 03-31 17: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31日电,意大利正通过一家或多家国有控股实体考虑对核能初创公司Newcleo进行投资。
    阅读 259.6w+
    14
  • 03-29 14: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3月29日电,据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官微,3月27日至28日,“玲龙一号”全球首堆首台主泵在哈尔滨完成各项检查,正式验收发运。位于海南昌江的“玲龙一号”示范工程是全球首个陆上商用模块式小型堆,主泵作为反应堆冷却剂系统的“心脏”,是最关键、最核心且制造难度最大的设备。“玲龙一号”主泵的成功供货不仅是关键技术的突破,更彰显我国在新型核能系统设计、高端装备制造及复杂工程协同管理上的综合实力,对巩固我国在小堆国际竞争中先发优势、形成我国模块式小型堆先进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阅读 338.6w+
    3
    98
  • 03-28 14:02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3月28日电,记者28日从中核集团获悉,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首次实现原子核和电子温度均突破一亿度,综合参数大幅跃升,中国可控核聚变技术取得重大进展。“中国环流三号”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可控核聚变大科学装置,其能量产生原理与太阳发光发热相似,因此被称为新一代人造太阳。
    阅读 358.5w+
    10
    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