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创新药
关注
1.6W 人关注
创新药物是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专利的药物。相对于仿制药,创新药物强调化学结构新颖或新的治疗用途。其研究成果将可能给企业带来高额的收益。
创新药
-0.41%
龙头股
福瑞股份
+15.35%
多瑞医药
+7.87%
主题基金
创新药
-3.28%
  • 昨天 16:50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港股创新药 熄火了吗?
    阅读 22.5w+
    3
    34
  • 昨天 15:4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8日讯,辉瑞启动了PD-L1 ADC药物PF-08046054(SGN-PDL1V)的首个III期临床试验。该药物是首个进入III期阶段的PD-L1 ADC。
    阅读 138.2w+
    2
  • 昨天 10: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8日电,创新药概念持续调整,南新制药、热景生物跌超10%,博瑞医药、美诺华、苑东生物、舒泰神、美迪西均跌超5%。
    苑东生物
    0.00%
    热景生物
    -0.93%
    阅读 233.4w+
    1
    47
  • 08-27 17: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商务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方案指出,探索率先使用创新药械。推动符合条件的创新药纳入国家医保药品目录,优化创新药物挂网流程,提高挂网效率。提升医疗服务供给水平。探索开展人工智能医学影像辅助诊断技术购买服务试点,将门诊诊查等现有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的适用范围拓展到引入辅助诊断技术服务的情形。
    阅读 270.4w+
    85
  • 08-27 17: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商务部、江苏省人民政府印发《中国(江苏)自由贸易试验区生物医药全产业链开放创新发展方案》,开展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技术创新。支持布局实施一批生物医药领域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发挥新型科研组织作用,着力突破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关键核心技术。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在药物靶标筛选、药物分子设计、医疗器械设计制造等方面的应用。支持企业参与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人工智能医疗器械、生物医用材料、体外诊断试剂等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定。
    阅读 253.7w+
    96
  • 08-27 16: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关于全面推进药品医疗器械监管深层次改革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到,争取开展国家先行改革试点。推进优化药品补充申请审评审批程序改革试点,推动需要核查检验的补充申请审评时限由200个工作日缩短为60个工作日。推进生物制品分段生产改革试点,探索跨境分段生产监管工作。争取优化创新药临床试验审评审批试点,推动审评审批时限由60个工作日缩短为30个工作日。争取高水平医疗机构自行研制使用国内尚无同品种上市的诊断试剂试点。争取仿制药立卷审查试点,支持首仿品种加快注册上市,提升仿制药质量水平。探索开展医疗器械跨境委托生产试点。争取在自贸试验区试点外商投资企业从事人体干细胞、基因诊断与治疗技术开发应用并用于产品注册上市和生产。
    阅读 268.3w+
    26
  • 08-27 14: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创新药概念股午后持续走低,热景生物、悦康药业跌超10%,立方制药、广生堂、塞力医疗、海思科、海特生物、振东制药、舒泰神等多股跌超5%。
    海思科
    +0.02%
    舒泰神
    -1.92%
    阅读 260.5w+
    53
  • 08-27 07: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国金证券研报表示,中国创新药全面收获,ADC、双/多抗技术领先,管线数量全球第一。2023年License out首超License in,金额屡破纪录,海外MNC重金抢购。全球专利悬崖、技术迭代、头对头优效数据共振,肿瘤、自身免疫、减重等赛道国产新药加速出海。集采出清,政策审评、医保、商保全链条支持,业绩边际改善。
    阅读 248.1w+
    7
  • 08-26 19:18 来自 澎湃新闻
    财联社8月26日电,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励大会8月26日上午举行,隆重表彰为上海科技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在会上指出,要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上勇当尖兵。深化落实三大先导产业新一轮“上海方案”,全力推进集成电路产业突围,系统推进创新药械发展突破,加速推进人工智能迭代升级和应用拓展,加快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创新科技攻关模式,深入实施“揭榜挂帅”“赛马制”,大力推广攻关成果验证和产品应用。激发各类攻关主体的活力动力,推动国有企业更好发挥原创技术策源地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公平便利参与重大创新、担当重任,引导外资研发中心持续提升能级,支持企业牵头组建高水平创新联合体。
    阅读 270.3w+
    53
  • 08-26 13: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创新药概念股表现低迷,广生堂、苑东生物、阳光诺和、海特生物、热景生物、凯莱英、立方制药、济民健康等多股跌超5%。
    阳光诺和
    +0.44%
    凯莱英
    +0.79%
    阅读 251.7w+
    4
    34
  • 08-26 07:57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王楚凡
    西格列他钠放量 微芯生物2025年上半年扭亏为盈
    阅读 49.4w+
    4
  • 08-25 19:47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创新药BD新模式!百济神州8亿美元“出租”抗癌药 交易对方曾投出前“药王”
    阅读 52.5w+
    26
  • 08-25 10: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5日电,创新药概念盘中震荡反弹,昂利康、新天药业、塞力医疗、鲁抗医药涨停,舒泰神、乐普医疗、康泰生物涨超10%,常山药业、美迪西、热景生物、汇宇制药等跟涨。消息面上,国家药监局日前介绍,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有效满足了重点人群的用药需求。
    常山药业
    -0.33%
    乐普医疗
    +0.68%
    阅读 281.7w+
    1
    88
  • 08-25 08: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5日电,市场大涨带来ETF规模的持续攀升,截至最新,全市场规模超百亿的ETF数量增至101只,也是国内百亿ETF数量首次突破百只。新晋百亿ETF中多是热门产品,包括华宝金融科技ETF、银华创新药ETF、海富通上证可转债ETF等。此外,宽基ETF资金流出,千亿ETF依然保持6只。当前全市场ETF规模规模同样以4.97万亿创下新高,基金数量1271只。百亿级别以上ETF规模达到3.77万亿,在全市场ETF规模中占比近76%。(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71.6w+
    48
  • 08-24 16:59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史追云
    创新药打开支付新路径 药企还有哪些考量?|直击西普会
    阅读 95.9w+
    22
    146
  • 08-23 15:08 来自 科创板日报记者 王楚凡
    两大核心创新药产品销售放量 荣昌生物上半年亏损收窄
    阅读 109.4w+
    7
    19
  • 08-22 10: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2日电,国家药监局副局长杨胜8月22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全方位筑牢药品安全底线,全链条支持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全覆盖保障人民群众用药需求。目前,我国医药产业规模位居全球第二位,在研创新药数目达到全球30%左右。“十四五”以来,共批准387个儿童药品、147个罕见病药品上市,有效满足了重点人群的用药需求。
    阅读 319.8w+
    39
  • 08-22 08:23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22日讯,吉利德公司旗下的Kite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以3.5亿美元收购生物技术公司Interius BioTherapeutics,以布局体内 (in vivo)细胞疗法。这种方法可以直接在患者体内产生CAR-T细胞,并通过将DNA插入患者的基因组中提供更持久和持久的治疗效果。
    阅读 306.9w+
    3
  • 08-22 07:46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8月22日电,近期,恒瑞医药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上半年公司营收、净利及经营性现金流净额均创同期新高。上半年,公司创新药销售及许可收入为95.61亿元,占公司营业收入比重的60.66%,其中创新药销售收入为75.7亿元。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百济神州、翰森制药等多家创新药企披露上半年业绩情况,创新药收入情况、研发管线进展、出海规划等成为市场关注焦点。业内人士表示,当前我国创新药相关企业已经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转化,逐渐从“跟跑者”到“引领者”。创新药板块景气度有望持续,“创新+国际化”步伐逐渐加快,成为医药板块的核心方向。
    阅读 296.5w+
    8
  • 08-22 07:26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8月22日电,近期,上证指数迭创新高,单日成交额持续站在2万亿元以上。市场交投的火热,也正迅速传导至券商一线。记者连日走访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一些券商营业部发现,投资者入市意愿增强,新开户、两融业务、权益类产品销售等都有了明显的增长。有的券商新开户数同比增幅超40%,单月金融产品销售规模较上半年月均水平大增近三成。从采访信息的梳理来看,创新药、算力、机器人等是投资者重点关注的领域;不少投资者在操作中仍偏理性,ETF(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工具化配置的趋势则更加突出。有受访人士称,当下,A股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与投资理念正呈现积极变化。
    阅读 293.1w+
    2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