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18日电,午后创新药概念震荡回升,高位人气股昂利康涨停再创历史新高,此前汉商集团2连板,金城医药、欧林生物、键凯科技涨超10%,博瑞医药、康辰药业、千红制药、吉贝尔等跟涨。消息面上,日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启动,本次集采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此前,国家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首次构建起“基本医保保基本+商保目录覆盖高值创新药”的双轨支付体系。
财联社7月18日电,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17日在官网说,该机构与法国互联医疗设备企业桑索姆公司(Sensome)等机构合作,利用一种微型传感器首次实现对肿瘤细胞时空动态(即随时间推移的细胞变化)的非侵入性实时监测,此项突破可能为癌症的诊断与治疗带来新视角。
财联社7月17日电,维康药业20CM涨停,成都先导涨超10%,力生制药、汉商集团涨停,博济医药、昂利康、塞力医疗、神州细胞、迈威生物、复旦张江等多股涨超5%。消息面上,7月15日,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本次集采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财联社7月16日电,创新药概念反复走强,人气股联环药业走出8天6板,益方生物涨超5%续创历史新高,力生制药、广生堂、亚太药业、丽珠集团、昂利康涨超5%。消息面上,7月15日,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本次集采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①麦济生物提交港股上市招股书,计划融资用于MG-K10相关产品的研发和临床试验,并推动该药剂在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疾病的临床试验。 ②公司2023年至2025年Q1的研发相关费用分别为1.66亿元、1.5亿元及0.24亿元,净亏损有所收窄。
财联社7月15日电,国家医保局消息,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日前启动,经过三阶段筛选,55个品种纳入第十一批集采报量范围。 国家医保局相关司负责人介绍,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工作,目前已完成拟采购品种遴选,即将开展医疗机构报量工作。采购规则总体将坚持“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 坚持“集采非新药、新药不集采”的原则,科学确定采购品种。集采药品都是已经上市多年、过了专利保护期、多家企业生产的品种,也就是说临床使用成熟的“老药”才会纳入集采范围,创新药不会被纳入集采。 本次集采保护行业创新积极性,排除了通过谈判新进入医保且仍在协议期内的品种。增加了市场规模条件,规定2024年各省份医药集中采购平台采购金额小于1亿元的品种不纳入采购范围。根据临床使用特点,采纳相关部门及专家意见,部分重点管理的抗菌药、不良反应多的药物等,暂不纳入本次集采范围。 国家组织药品集采始终坚持把“质优”摆在“价宜”前面,本次集采新增对企业质量管控能力的要求。国家药监局相关人员表示,药监部门将继续对国家集采中选企业检查和产品抽检两个“全覆盖”,对低价中选、委托生产药品等开展针对性检查。
财联社7月15日电,午后创新药概念表现回暖,益方生物、诺诚健华涨超6%,双双创历史新高,一品红、新诺威、百济神州、博瑞医药、康辰药业均涨逾5%。消息面上,华鑫证券研报指出,2025年国家医保局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为临床价值高但支付存在瓶颈的新药提供支持,预计进入商保目录的品种将获得更高支付比例,提升新药可及性。
财联社7月14日电,创新药概念近期反复走强,莱美药业20CM涨停,此前联环药业、康辰药业涨停,亚虹医药涨超15%,广生堂、冠昊生物、太龙药业、博瑞医药均涨超5%。消息面上,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正式启动,符合条件的申报主体可在7月11日至20日期间,通过国家医保服务平台进行网上申报。
财联社7月14日电,深圳前海泰康医院减重中心近日连续为两位肥胖合并代谢性疾病患者开具国产减重新药玛仕度肽和替尔泊肽处方,成为深圳市首家应用这两款创新药物的医疗机构。玛仕度肽是全球首个GLP-1(胰高血糖素样肽-1)/GCG(胰高血糖素)双受体激动剂减重药物,通过双重调节机制增强能量消耗与食欲控制。替尔泊肽则是国内首个GLP-1/GIP(葡萄糖依赖性促胰岛素多肽)双靶点药物,兼具降糖与减重功效。两款药物通过多通路协同作用,显著提升减重效果,尤其适合传统方法无效的顽固性肥胖患者。
《科创板日报》11日讯,阳光诺和近期调研纪要显示,公司STC007注射液治疗尿毒症瘙痒适应症也已进入二期临床试验阶段,同时STC008注射液已进入一期临床试验阶段,其主要适应症为治疗晚期实体瘤相关的肿瘤恶液质,其他管线在临床前研究不同阶段,进展顺利。
财联社7月11日电,据国家药监局消息,近日,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通过优先审评审批程序附条件批准苏州亚盛药业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利沙托克拉片上市(商品名:利生妥),该药品适用于既往经过至少包含布鲁顿酪氨酸激酶(BTK)抑制剂在内的一种系统治疗的成人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CLL)/小淋巴细胞淋巴瘤(SLL)患者。该药品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财联社7月11日电,国家医保局消息,为做好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帮助医药企业准确理解政策、流程及相关要求,国家医保局定于7月13日(周日)下午15:00-18:00召开2025年药品目录调整企业答疑会,进行面对面辅导。现场参会人员原则上应为医药企业负责药品目录申报等工作人员,且本企业有产品拟申报今年药品目录调整。
①药明康德公告称,预计上半年实现经调整归母净利润约63.15亿元,同比增长约44.43%。 ②中金公司认为,创新药板块整体上行将反哺国内新药研发需求起量,内需CRO有望受益。
①近日,国家卫健委紧急叫停两项手术技术的临床应用,涉及阿尔茨海默病和2型糖尿病的治疗; ②LVA治疗阿尔茨海默病尚不具备充分临床研究证据,尚未形成完善的国际统一的临床路径和指南。
①默沙东即将以每股美国存托股票107美元的价格收购维罗纳制药; ②维罗纳旗下Ohtuvayre于去年上市,用于治疗成年患者的慢性阻塞性肺病; ③默沙东首席执行官表示,其正在寻找价值10亿至150亿美元的交易。
①2024年百强企业中有42家企业实现了收入和利润的双增长,15家企业增速超过10%;31家企业遭遇了收入利润双下滑,17家降幅超10%。 ②在连续两年负增长后,2024年前100位企业的出口交货值增长率呈现显著回升态势,同比增长9.4%。
财联社7月9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袁达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截至2024年,我国累计在研的创新药达到4000余款,约占全球的30%。
《科创板日报》8日讯,阳光诺和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与上海乐旷惠霖医药科技有限公司于近期就共同开发STC007(镇痛适应症)达成合作并签署相应的《技术开发(合作)合同》,阳光诺和负责研究开发工作、注册申报工作和推进销售和市场拓展,乐旷惠霖负责推进销售和市场拓展,目前,该项目已完成II期临床试验,正在开展III期临床试验。
《科创板日报》8日讯,荣昌生物宣布,我国首个获批上市的原创抗体偶联(ADC)药物维迪西妥单抗(商品名:爱地希)一项新适应症的上市许可申请,已获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审评中心(CDE)受理(受理号:CXSS2500072),用于联合特瑞普利单抗治疗HER2表达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患者。
①基于MB-101,有50%患者已实现病情稳定,有患者实现超过66个月的完全缓解。 ②华福证券指出,体内CAR-T一旦被证明安全、有效,将带来细胞治疗范式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