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尽管BEBT-908握有该先发优势,但其面临的市场竞争格局,实则极为激烈。同时,其商业化成效还将受多重因素制约,包括药品进院进度、医保纳入情况及销售网络建设进展等; ②必贝特研发费用中包含委外研发支出,且该部分占比常年处于较高水平。
财联社10月17日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批准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瑞玛比嗪注射液,该药是一种注射用外源性荧光示踪剂,需与美德康公司(MediBeacon Inc)生产的经皮肾小球滤过率测量设备(TGFR)配合使用,评估患者的肾小球滤过率(GFR)。该药品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新的用药选择。
财联社10月16日电,创新药概念延续昨日反弹势头,贵州百灵、罗欣药业涨停,三生国健涨超10%,莱美药业、海南海药、广生堂、益方生物等跟涨。消息面上,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定于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的顶级盛会,此次会议预计将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
①在全球生物医药一级市场融资收缩的背景下,国内的一级市场有望迎来实现双位数增长,中国开始逐步走出寒冬; ②近年来企业融资使用策略已显著转变,资金更多投向医药早期临床研发与商业化落地环节,投入厂房建设等固定重资产的比例已不足10%,药企们纷纷以“豪赌”姿态押注创新。
财联社10月15日电,创新药概念盘中震荡反弹,昂利康涨停,广生堂涨超10%,热景生物、联环药业、舒泰神、荣昌生物等涨幅靠前。消息面上,2025年欧洲肿瘤内科学会(ESMO)年会定于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举行,作为全球肿瘤学领域的顶级盛会,此次会议预计将汇集多项重磅临床研究成果。
①在产业规模上,今年上半年,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规模达2200亿元,全年有望突破4400亿元,累计获批创新药29个,创新器械38个; ②在本次的上海国际生物医药产业周上,上海高端医疗器械集聚区也宣布正式启动。
①SystImmune与BMS就iza-bren项目达成的协议,正式触发第一笔2.5亿美元的近期或有付款条件,SystImmune将于近期收到款项。 ②尽管迎来里程碑付款,百利天恒近日却又陷入“价格风波”。其业务高度依赖仿制药与中成药业务的现象,亦值得关注。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北京亦庄公众号消息,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北京亦庄)企业北京天广实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天广实”)宣布,其自主研发的创新型第三代CD20抗体MIL62治疗原发性膜性肾病(PMN)的新药上市许可申请(NDA)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受理。据悉,这是全球首个申报上市的针对PMN治疗的药物,它的突破性进展不仅为PMN带来更优的治疗选择,同时彰显了我国在创新药物研发及产业化方面的领先优势。
①上海生物医药产业规模2025年上半年达5005.66亿元,预计今年将突破1万亿元; ②上海国投公司立足服务国家战略和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在支持上海上市生物医药优势产业集聚和加速未来产业培育中,坚持“投创新成果转化、投产业生态建设、投国际国内领先”。
①盟科药业定增计划以超过80%的赞成票获股东会表决通过; ②管理层认为,海鲸药业所具备的完善市场渠道、成熟的生产能力,叠加本次融资将带来的资金支持,可对公司自身现有短板形成有效补位; ③在获得资金输血后,公司面临的真正考验在于如何突破抗菌药物的商业化瓶颈。
①从实际进口结构分析,美国药品进口来源以欧洲为主,中国在其药品进口体系中的占比相对较低,所以即使政策落地,对中国药企的整体影响十分有限; ②2024年美国医药产品进口总额达2340亿美元,其中欧洲来源占比超50%,中国占比仅4.1%。
①CAR-T产品若要显著降低成本、扩大其应用范围,就必须简化生产流程并开发能够大规模、标准化应用的通用产品; ②2025年以来,体内CAR-T热度攀升,吸引了多家跨国药企砸重金布局; ③体内CAR-T真正实现了将CAR-T细胞疗法药品化,但其最终疗效和长期安全性还有待确证。
财联社9月26日电,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9月25日在其社交媒体“真实社交”宣布,自10月1日起,美国将对专利及品牌药品加征100%关税。对此,华海药业证券部告诉以投资者身份致电公司的财联社记者,“我们注意到了这一消息,正在通过美国公司进行进一步的详细了解、沟通和评估,‘对品牌或专利的医药产品征收关税’是否涵盖我们公司产品还不能确定。公司在夏洛特有70亿片的产能,是否符合特朗普‘在美建立工厂’的说法我们还不确定。(财联社记者 卢阿峰)
财联社9月24日电,创新药概念盘中回暖,信立泰涨停,股价创历史新高,此前甘李药业回封涨停,海创药业、泰格医药、艾迪药业、盟科药业等跟涨。消息面上,日前国家医保局发布第十一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文件。本次集采方案制定和修改过程中,充分遵循了“稳临床、保质量、防围标、反内卷”的原则。本次集采优化了价差控制“锚点”的选择,不再简单选用最低报价。
①结核病依然是全球公共卫生危机之一,其中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形势尤其严峻; ②耐药结核病的防治在治疗成本、周期、副作用控制以及国际指南的落地等方面,仍然面临着巨大挑战。
①港股上市条件更为灵活,流程周期也更短,凭借国际化属性可吸引全球资本的关注,企业上市后通常能获得更高的估值溢价; ②对于一款上市一年多的国创新药而言,其累计三千多万元的销售额,与行业内那些年销售额动辄破亿元的创新产品相比,着实算不上惊艳。。
财联社9月18日电,罗氏9月18日宣布已达成最终协议,将收购临床阶段生物制药公司89bio,后者致力于开发用于治疗肝脏和心脏代谢疾病的创新疗法。这笔交易预计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完成,总价值最高可达近35亿美元。
①迈威生物明确表示,2025年是公司创新药BD业务非常关键的一年。从2026年开始,公司BD的重点管线中将增加具有全球差异化优势的基于新一代TCE平台开发的管线; ②资金的快速消耗,叠加亏损扩大与高负债的多重挤压,拓宽融资渠道对迈威生物而言已是势在必行。
①融入全球市场首先意味着药企必须同步应对多区域差异化的法规要求,对企业合规成本、跨国管理及本地化适应能力构成严峻考验; ②除了硬件“产品”外,业界的竞争也日益体现在“软件”层面,越来越多的药企开始考虑利用数字化手段提升竞争力。
①过度依赖引进会削弱企业自身研发能力及核心技术迭代能力,难以支撑现有产品优化与新技术开发,而长期缺乏内部创新会使企业难以搭建核心技术平台与可持续产品管线,无法维持长期市场竞争力; ②由于产品管线均处于开发之中,就还需要源源不断地“烧钱”,账上现金流正在快速消耗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