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7月28日电,午后创新药概念持续走强,恒瑞医药触及涨停,此前海思科、联环药业、亚太药业涨停,广生堂涨超10%,热景生物、振东制药、前沿生物、泽璟制药等涨幅靠前。消息面上,今日早盘,恒瑞医药公告,与葛兰素史克(GSK)达成一项总潜在金额高达125亿美元的License-out合作,覆盖一款处于临床阶段的呼吸系统创新药及多达11个处于非临床阶段的候选项目。
《科创板日报》28日讯,百利天恒董事长朱义近日接受《科创板日报》记者专访时表示,从创新生物药生态的角度分析,MNC(跨国企业)是食物链顶端的,中国一个MNC都没有,那就没有话语权。目前国内生物医药领域的基础科学研究还不够强,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需要获得话语权,是早研创新能力、临床开发能力、供应链能力和商业化能力等全方位的结合,企业要具备全方位的能力还需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记者 黄修眉)
①从2023年1月上市,到2024年拿下ADC领域全球最大单,再到公司市值超千亿,百利天恒在短短两年半时间内成为全球瞩目的“创新药新星”; ②此次,该公司董事长朱义,对科创板首富头衔、公司管线最新进展、中国创新药产业阶段、支持创新药发展政策、未来公司战略方向等多个话题进行了回应。
①上半年,中国创新药企业对海外授权交易金额已超去年全年; ②有业内人士预计,2026年或将成为行业三重拐点交汇的关键期; ③2025年下半年多个创新药龙头公司催化剂密集,其进展值得期待。
①商保创新药目录作为基本医保的补充,将重点纳入未被医保覆盖,但具有重大临床价值的高值药品; ②一共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了今年的商保创新药目录; ③商保创新药目录与保险公司的实际接轨方式,还需要进一步探索;
①迪哲医药公告称,舒沃哲在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多项研究成果将在今年的WCLC上公布。 ②WCLC官方披露了部分入选本次大会的摘要标题, 其中有超40项中国研究入选。
财联社7月25日电,在7月2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办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医保局党组书记、局长章轲介绍,国家医保局近期出台文件,新设立了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目录。这是医保支持医药创新的扎实举措之一。目前一共有超过100个药品申报了创新药目录。下一步,医保部门将按程序做好后续工作。
财联社7月25日电,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近日批准扬子江药业集团有限公司申报的1类创新药盐酸妥诺达非片(商品名:泰妥妥)上市,该药适用于治疗勃起功能障碍。该药品上市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选择。
①《方案》计划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 ②《方案》称将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在AI智药、前沿诊断、高端影像设备、医疗机器人、脑机接口等领域不断突破。
财联社7月24日电,国家医保局局长章轲在7月24日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通过单目录申报和双目录申报,一共有超过100个品种的药品申请纳入创新药目录。接下来国家医保局会按照规定的程序做好后续的工作。7月10日,国家医保局公布《2025年国家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和工伤保险药品目录及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调整工作方案》,明确2025年基本医保药品目录调整和商业健康保险创新药品目录制定将同步进行。方案明确,商保创新药目录主要纳入超出保基本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目录,但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推荐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等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参考使用。
财联社7月24日电,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浦东新区生物医药产业园区功能提升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对标国际一流,坚持科技创新与制度创新双轮驱动,坚持研发与制造并重,持续完善创新创业生态,聚焦张江科学城、外高桥区域,形成创新核爆点、产业承载区、产业联动区“1+1+X”一体发展的联动格局,加快建设“要素集聚、生态完备、配套齐全、活力四射”的世界级生物医药产业园区,致力打造全球创新药械首发地、科学家创业首选地、制度改革首创地。到2027年,生物医药产业规模突破5000亿元,其中工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创新药械产值占比达到35—40%;三年新获批自主创新1类新药15个以上,新机制、新靶点创新药2—4个,全球首发产品实现倍增;培育百亿级创新药企1—2家,新增五十亿级单品1—2个;10个以上自主创新药械产品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①“十四五”期间,全国基本医保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2024年度全国基本医保参保人数达13.27亿人; ②截至2024年底,医保统筹基金累计结存3.86万亿元,累计追回医保基金1045亿元; ③“十四五”以来累计402种药品进入目录; ④集采中选不再简单以最低报价作为参考。
①市值仅6.34亿美元; ②全球IBD药物市场规模超200亿美元; ③该公司每年仍面临着巨额亏损,现金余额只能支持运营至2025年第四季度。
财联社7月23日电,国家药监局统计显示,我国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批准创新药48个的全年数量。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司长杨霆表示,在研发管线方面,中国目前创新药的研发管线占到了全球的大约1/4,在临床试验上我们每年有大概3000个项目正在开展临床试验,这都在世界上居于前列。据了解,国家药监局下一步将着力增加政策供给,引导和鼓励企业以临床价值为导向开展创新药研发。杨霆告诉记者,国家药监局还将完善药品审评审批程序和规则,提高研发质量和效率,鼓励多联疫苗、细胞和基因治疗产品研发创新等。
《科创板日报》23日讯,国家药监局统计显示,我国上半年批准创新药43个,同比增长59%,接近2024年批准创新药48个的全年数量。国家药监局药品注册管理司司长杨霆表示,其中有很多都是肿瘤、代谢和免疫等重大疾病治疗的药物,比如批准了国内首款基因治疗产品,用于血友病B基因治疗,另外还批准了一个罕见病的药物用于免疫代谢疾病的治疗。
①创新药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扶持; ②中国创新药从无到有,在数量(临床数量)、质量(FIC临床占比)、技术(同靶点国产分子上市时间)上均有明显突破; ③创新药投资的范式转移:考虑到中国创新药公司深厚的工程化改造能力,高质量的BIC、FIC分子持续涌现。
①该指南有望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首次正式推荐使用减肥药物治疗成人肥胖症。此举标志着该全球卫生机构在应对日益严重的肥胖危机方面政策的重大转变。 ②近一个月以来,多款减重药物已传出重要进展。
财联社7月22日电,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国家医保局坚持集采与医保谈判常态化推进、促进医保基金“腾笼换鸟”的同时,在集采端优化品种遴选以及报量、竞价规则,有助于科学引导企业从“低价竞争”往“质量竞争+成本控制+合理利润”的方向转变,进而促进国内仿制药市场生态圈健康发展,更大程度上保障人民群众的用药需求。看好具有严格质量体系、具有规模成本优势、获得临床认可和广泛使用的产品在集采中维持甚至扩大市场份额。另一方面,创新药持续获得政策支持,2024年医保谈判中创新药成功率超90%,国产占比达70%以上,商保政策陆续出台,为创新药支付端提供增量可能;《支持创新药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对创新药从研发到支付全过程进行顶层设计。同时国内创新药企业国际化竞争力持续提升,新技术推动行业快速发展,未来继续看好相关创新药及制药企业。
①国家医保局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一场,20余家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代表参与; ②会议围绕“对创新药械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议题深入交流,提出意见建议。
财联社7月21日电,据国家医保局网站消息,国家医保局近期召开医保支持创新药械系列座谈会第一场。20余家医药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的代表围绕“对创新药械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等议题深入交流,并提出意见建议。与会代表一致表示,此次会议召开,体现了国家医保局“真支持创新、支持真创新、支持差异化创新”的鲜明态度,开展医保综合价值评价,对于科学评价创新产品价值,助推医保资源高效利用,更好服务广大人民群众健康非常有意义。希望尽快推出一批基于医保综合价值评价的体系标准和规范指南,引领行业创新发展。各位专家也表示将运用自身所长,共同推动医保综合价值评价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