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23日电,创新药物donanemab(多奈单抗)2月21日在中国内地率先落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海南医院(海南博鳌研究型医院),用于治疗处在疾病轻度认知障碍阶段或轻度痴呆阶段的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为国内患者带来新的用药选择。
①汉邦科技终端需求旺盛及本土化趋势是支撑募投项目建设的两大关键点。就项目可行性,汉邦科技提到该项目顺应政策要求、公司具备技术可行性以及质量管理体系等。 ②若“柱装填方法”、“分离介质浆料罐”两项专利纠纷最终Cytiva胜诉,那汉邦科技将面临合计1150万元的赔偿金。
财联社2月20日电,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近日带队赴山东,实地走访青岛海洋生物医药研究院、阿斯利康青岛吸入气雾剂生产供应基地、齐鲁制药有限公司,围绕促进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等工作深入调研。黄果强调,国家药监局高度重视创新药研发和对外合作。药品监管部门将进一步优化审评审批流程,支持将原研药引进境内生产,增强跨国企业在华投资和发展的信心;同时将不断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引导国内企业、研发机构等加大创新药和高质量仿制药研发,积极参与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竞争。
①三生国健将612项目和708项目独家授予给沈阳三生,两个项目已分别投入研发资金4261.46万元、2956.17万元,首个适应症预计上市日分别为2030年6月30日、2032年1月31日; ②公司证券部工作人员表示,公司看好自免赛道的发展。与此同时,授权也会增加收入。
①经汉邦科技初步核算,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6.91亿元,同比上升11.61%;归母净利润7934.12万元,同比上升54.07%。虽营收保持增长态势,但营收增速有所下滑; ②汉邦科技募资金额从9.8亿元缩水至5.98亿元。股东方面,药明康德持股比例达8.05%,为第二大股东。
①“科八条”发布以来,上交所首家未盈利企业再融资获得了证监会同意注册的决定。 ②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求是》杂志发表文章并表示:“支持新质生产力发展,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发展多元化股权融资。”
①默沙东宣布将暂停向中国供应HPV疫苗,这一举措至少持续至2025年年中,甚至更长; ②HPV疫苗接种需求逐渐饱和,国产虽未上市但业界预计未来降价是大概率事件。
①世之源持有三款在研新药于中国大陆的商业化权益,2024年1-10月实现营业收入16.43万元,净利润-1254.42万元; ②世之源共计1050.0万人民币股权自2023年12月起冻结,涉及民事案件为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原告为一家A股上市公司亚翔集成。
《科创板日报》27日讯,上实集团发起的上海生物医药并购基金首关落地,首期规模约50.1亿元。基金得到市级母基金、产业集聚区引导基金、金融机构以及多家龙头“链主”企业的出资参与,是上海市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 该基金旨在促进产业转型升级,链接全球生物医药资源,助力本地“链主”企业在关键领域做大做强,提升创新能力和产业能级。管理人上实资本致力于打造创新投资生态圈,管理多支生物医药基金,推动上海成为全球生物医药创新核心枢纽。
①羟基磷灰石类产品恰好符合爱美人士的审美变化,从最开始的讨论“皮相美”过渡到追求“骨相美”; ②有产品在申请适应证时范围较广,看似与医美领域相关,直接导致胆子大的医美机构直接使用; ③预估医美领域的羟基磷灰石类产品在未来三年内会在国内获批,大概率应用于对面部容量缺失的补充。
财联社1月22日电,国家传染病医学中心,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张文宏团队近日在感染病领域顶刊《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n》(中科院1区,IF=10.9)上发表了一项研究《ZX-7101A在成人无并发症流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II/III期试验》,这一研究通过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评价ZX-7101A作为新型流感病毒帽依赖性内切酶抑制剂,在治疗单纯性成人流感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并探索其耐药率。研究团队总结称,单剂量口服ZX-7101A,能够有效减轻流感症状,快速降低病毒水平并清除病毒,且无需要根据体重调整剂量。同时安全性与安慰剂组相当,具有较好的安全性保障。
①诺诚健华和康诺亚将按各50%的比例合计获得1750万美元的首期及近期付款,还将获得Prolium的少数股权; ②近年来,NewCo模式交易热潮兴起,该模式具备融资、BD双重属性,为创新药企提供了除传统license out以外的另一种出海路径。
财联社1月20日电,奥赛康涨停,药明康德、荣昌生物、神州细胞、百济神州、海创药业、百利天恒等多股涨超5%。消息面上,1月17日,国家医疗保障局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服务管理司司长黄心宇介绍,2025年我国将出台丙类药品目录,该目录将纳入超出“保基本”功能定位、暂时无法纳入基本医保药品目录的创新药品品种。
①从靶点的发现一直到临床前候选化合物的确定,目前的生成式AI主要还是聚焦于药物的早期研发阶段,可以带来很好的加速效果; ②AI制药如果要进一步打开想象空间,必定还要探索更多的可盈利的落地场景。
财联社1月17日电,国家医保局今天(17日)召开医保部门“保障人民健康 赋能经济发展”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保局有关负责人表示,2018年以来,国家组织药品带量采购累计节省医保基金4400亿元左右,其中用于谈判药使用超3600亿元,也就是说“老药”集采省下来的钱80%用于创新药,集采充分发挥了减负担、腾空间、促改革的动能转换作用,符合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方向。
《科创板日报》17日讯,17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2025年有关医保工作安排。据国家医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今年医保谈判的预申报时间将提前到4月1日申报,9月结束医保谈判。而如果企业的产品预计5月底前可以获批,企业也可以预申报。此外,今年年内有望发布第一版丙类目录,丙类医保目录药品结算价格由医保局牵头药企和商保公司磋商,丙类目录主要纳入创新程度高,乙类目录无法承担的创新产品。(特约记者 高青)
①公司首席执行官欧雷强先生在第43届摩根大通年度医疗健康大会介绍了业务近况、公司在血液肿瘤和实体瘤领域的管线布局,以及未来发展规划和预期进展。 ②百济神州第三季度经调整经营利润为6563.0万美元,已连续2个季度实现非GAAP(美国通用会计原则)经营利润盈利。
《科创板日报》14日讯,根据IDC报告,到2026年,在生成式AI快速部署、高质量临床数据以及医疗机构支持的推动下,医疗行业对生成式人工智能(GenAI)的投资将增加两倍。IDC预测,到2027年,由于数据低质量性、工作流程割裂和最终用户的阻力,75%的医疗行业GenAI计划将无法实现预期的收益。
财联社1月13日电,2025年1月9日,国家医保局召开支持创新药发展企业座谈会,与部分医药企业交流创新药发展情况,听取对医保部门支持创新药发展的意见建议。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研究出台一系列更有力度的政策举措。将着力完善“1+3+N”多层次保障体系,拓宽创新药支付渠道;探索建立丙类药品目录,引导惠民型商业健康保险将创新药纳入保障责任;优化创新药首发价格管理和挂网采购流程,提高挂网效率;持续动态调整医保药品目录,及时纳入符合条件的创新药品,稳定企业预期;推动定点医疗机构和零售药店做好药品配备,鼓励创新药临床应用;利用药品集中采购平台的丰富经验,主动加强对外宣介,支持医药产业“出海”寻求更广阔市场。
①BL-B01D1目前正在中国和美国进行超过20项针对多种肿瘤类型的临床试验; ②BL-B01D1被认定为“突破性治疗药物”后,可以加快审批速度,缩短在国内上市的时间,但不会对和BMS的合作产生直接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