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创板八条”发布后推出的现金购买资产或发行股份交易数量,超过2019年至2023年的数量之和; ②支元培表示,上市公司在进行并购重组时,其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是决定并购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财联社5月9日电,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和深圳证监局联合印发了《深圳市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建设产业金融中心行动方案(2025-2026年)》。其中指出,支持科技企业多元股权融资,服务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聚焦新质生产力建立健全科技企业库,搭建“链主”科技企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支撑、科技型中小企业筑基的科技企业梯度培育机制。支持“硬科技”企业用好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等“绿色通道”政策。支持深圳证券交易所加大科创相关制度供给,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及融资工具,健全股权激励和员工持股制度。
财联社5月7日电,广州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5月7日召开会议,研究讨论《广州市2025年全面深化改革重点工作安排》等有关文件稿,听取有关领域改革情况汇报,部署下一步工作。会议强调,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改革,紧密对接国家及省工作部署,紧扣企业需求精准施策,积极推进内外贸规则对接、电商平台赋能,支持企业外贸转内销、开拓多元化市场,坚决稳住外贸基本盘。要健全企业并购重组机制,加快出台支持国资并购政策措施,健全长周期考核机制,更好发挥链主企业和国资基金作用,聚焦产业链关键环节并购招引一批大项目好项目,带动产业链整合提升。
财联社5月7日电,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5月7日在国新办发布会上表示,将发布新修订的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发挥资本市场并购重组主渠道作用。(财联社记者 李婷)
财联社4月27日电,上交所相关负责人4月26日在第三届中国(安徽)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交易会开幕式上介绍了科创板在支持国家科技创新和安徽高质量发展方面的工作情况。截至2025年4月22日,科创板共有上市公司586家,IPO募集资金9208亿元,总市值6.7万亿元。其中,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公司合计占比8成,在集成电路、创新药、光伏等重点领域形成产业链聚集。越来越多的科创板上市时未盈利企业迎来盈亏平衡点,逐步实现扭亏为盈。在上交所看来,这个过程需要耐心资本、长期资本的大力支持,科创板的使命是助力科技创新由“点的突破”走向“系统提升”。上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上交所将进一步推动科创板改革试验田的作用发挥,优先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丰富资本市场制度供给;强化IPO、再融资、并购重组、债券等多产品综合服务,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链条服务,并进一步凝聚市场共识,助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生态。
财联社4月18日电,中共上海市委、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新时代新征程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加强上市辅导、法律服务等,助力民营企业在科创板、创业板、主板等多层次资本市场上市融资。提升并购服务水平,鼓励民营企业聚焦新质生产力强链补链和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开展并购重组,培育科技领军民营企业和链主型龙头民营企业。支持民营上市公司运用回购、股东增持等工具进行市值管理。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企业可在不超过等值1000万美元额度内自主借用外债。依托上海知识产权金融生态综合试点工作,优化民营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服务。鼓励政府投资基金、产业扶持资金等支持民间投资项目。
①在“科创板八条”发布后,科创板推出并购交易96单,交易金额合计超过220亿元; ②今年以来,科创板新增34单并购交易,仅3个多月便达到2024年全年同类别交易单数; ③除交易数量大幅增加外,在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支持下,近期科创板并购重组交易也呈现适应新质生产力产业发展的特点。
财联社4月8日电,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8日宣布,中国电子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 ,加快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中国电子基于对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信心,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着力推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国家网信事业战略科技力量,通过加快回购、增持、并购重组等手段,不断推动所属上市公司加强市值管理,促进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维护广大投资者利益,增强投资者信心。
财联社4月3日电,证监会召开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民营科技企业座谈会,与集成电路、新能源汽车、智能制造、新材料、商业航天、网络经济等不同领域的民营科技企业代表深入交流。与会代表围绕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进一步推动资本市场改革发展提出了具体建议,包括:改革优化股票发行上市、再融资和并购重组等制度,进一步增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提升投融资便利度和效率;进一步完善科技企业发现培育、识别筛选和IPO支持机制,增强对未盈利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的包容度,完善信息披露相关制度规则;支持境外已上市科技企业回归,优化上市公司结构,丰富优质投资标的;加大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力度,培育壮大长期投资力量;等等。
①英集芯表示,由于交易相关方未能就本次重组方案的交易对价等核心条款最终达成一致意见,决定终止筹划本次重组事项; ②对于后续是否还会考虑其他并购项目,英集芯证券部人士表示,目前至少一个月内不会再有新的并购计划,具体还要留意公司公告。
①若成功,将是继2015年大智慧收购湘财股份旗下湘财证券未果后,双方时隔十年的又一次深度绑定; ②若在用户转化、技术协同与合规管理突破,湘财证券有望跻身中型券商前列; ③湘财证券总裁周乐峰被视为公司数字化转型的核心推动者,彼时作为公司陆家嘴营业部负责人,就与大智慧深度合作。
财联社3月11日电,深圳市地方金融管理局等部门印发《深圳市促进风投创投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5-2026)》,丰富并购重组支付和融资工具。引导上市公司、“20+8”产业链主企业在不影响持续经营能力并设置中小投资者利益保护相关安排的基础上,综合运用股份、可转债、现金等各类支付工具,分期支付交易对价、分期配套融资,围绕“20+8”产业链关键环节进行并购重组,包括开展基于转型升级等目标的跨行业并购、有助于补链强链和提升关键技术水平的未盈利资产收购等。支持上市公司在深交所试点发行优先股作为并购支付工具。通过锁定期“反向挂钩”等安排,鼓励引导风投创投积极参与并购重组。探索与我市产业龙头合作发起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鼓励国资国企等主体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探索设立产业并购基金。鼓励我市银行通过并购贷形式对上述企业市场化兼并重组予以支持。
①中科通达正在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深圳星和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持有的星和动力(北海)科技有限公司100%股权并募集配套资金事项; ②中科通达表示,本次交易预计构成重大资产重组,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发生变更,不构成重组上市。
财联社3月5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指导意见。意见提出,建立健全上市融资、并购重组“绿色通道”机制,加大对突破关键核心技术的科技型企业的股权融资支持力度。优化私募股权和创业投资基金“募投管退”制度体系,引导社会资本加大向金融“五篇大文章”重点领域投资布局力度。加大力度活跃并购市场,支持科技、绿色产业领域高效整合重组。常态化推进清洁能源、养老、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符合条件的项目发行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
①双方签署了业绩承诺,承诺欧易生物2025年度、2026年度及2027年度的净利润累计不低于2.7亿元; ②嘉必优的利润有望进一步增厚。该公司测算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将由交易前的3.87亿元,提升至6.55亿元;归母净利润由8389.02万元提升至1.13亿元。
①新相微公告,筹划以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的方式购买爱协生控制权并同时募集配套资金; ②去年11月,英唐智控曾计划购买爱协生的控制权,后因未能就交易方案及产品战略发展路标达成共识而终止。 ③新相微与爱协生具有高度的业务协同性,重要股东北京电控在半导体显示、集成电路等领域布局广泛。
财联社2月28日电,据上交所发布,2月27日,上海市委金融办、上海证监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再次联合举办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流座谈会。上海市委金融办常务副主任周小全表示,将以落实《行动方案》、推动更多代表性并购案例在上海落地为抓手,充分发挥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资源优势,提升并购服务水平,完善并购市场生态,将打造上海全球并购中心作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全国的产业和企业通过并购实现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将重点从打造并购集聚区整合并购资源、推动试点有利于并购重组的监管政策来解决堵点卡点问题、举办高质量并购会议提高并购影响力、做好并购专业人才培育夯实并购基础等四个方面持续发力。
上交所有关负责人表示,优先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并购重组,加大力度培育壮大科技领军企业和链主型龙头企业,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和科技自立自强。
财联社2月28日电,据上交所发布,2月27日,上海市委金融办、上海证监局和上海证券交易所再次联合举办沪市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交流座谈会。上海证监局有关负责人表示,将积极贯彻落实新“国九条”精神,按照中国证监会统一部署,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一是积极落实“并购六条”和《行动方案》,通过联合走访、座谈调研等方式,为沪市上市公司做好政策服务,推动更多高质量并购重组案例落地。二是以高质量并购重组为抓手,推进产业链上下游纵向整合、同行业横向强强联合,推动沪市上市公司质量迈上新台阶。三是坚持强本强基、严监严管,切实防范各类“忽悠式”并购重组,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权益。
①优先支持开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的科技型企业股债融资、并购重组; ②继续积极创造条件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进入资本市场; ③以支持优质创新企业为重点,深化资本市场投融资综合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