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4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电子信息制造业2025-2026年稳增长行动方案》,方案指出,加强电子信息领域制造业创新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强化行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通过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相关领域重点专项,持续支持集成电路、先进计算、未来显示、新型工业控制系统等领域科技创新。提升协同攻关效率,支持人工智能、先进存储、三维异构集成芯片、全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方向基础研究。面向光子领域重点环节开展技术攻关,加大对高速光芯片、光电共封等领域的研发投入力度,推动光架构与现有电架构体系生态融合。谋篇布局时空信息产业,一体推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遥感、地理信息系统(GIS)、通信、网络等协同发展,突破多源融合定位、室内外无缝定位、低轨导航增强、自适应抗干扰防欺骗等北斗关键技术。加快网络化、开放化、智能化、协同化的新型工业控制系统和操作系统架构体系研究。加快推动RISC-V产业发展,促进产品技术研发、标准体系建设、应用落地和国际化合作。
财联社4月21日电,千寻位置4月21日宣布完成一轮新融资,一年内B轮融资合计已超10亿元。据称,本轮融资新增株洲市北斗时空产业基金、无锡博智未来产业投资基金,老股东高粱资本跟投。融资将用于时空智能大模型和“云芯一体”能力建设,并强化在低空经济、具身智能等新场景布局以及海外服务提升。此前千寻位置宣布免费开放机器人时空智能三体开发套件SpatiX。
财联社12月30日电,截至目前,武汉全市已聚集超300家北斗相关企业,其中上市企业5家,全国地理信息百强企业4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36家,形成了相对完善的产业集群。据透露,2024年全年,武汉市北斗产业规模有望突破640亿元。
《科创板日报》19日讯,在2024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自然资源部地图技术审查中心副主任王伟表示,从2018年自然资源部组建以来,至今已审核通过高阶辅助驾驶地图超过400件,今年上半年,11家图商提供日均位置服务已达万亿次,日均的导航服务总里程达到了40亿公里。下一步,将统筹发展和安全,引导自动驾驶地图在智能网联汽车产业的安全应用,促进地理信息产业的转型升级,为数字中国建设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丰富的数据要素保障,为构建新安全格局严守测绘地理信息的管理底线。(记者 李明明)
财联社8月28日电,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协会今天发布《中国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报告2024》,报告显示2023年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达到8111亿元,同比增长4.2%,初步形成了完整的地理信息产业链。我国地理信息产业总产值近10年增长率达到11.5%,整个产业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已经接近世界先进水平。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地理信息产业从业单位数量超过22.3万家,从业人数超过400万人。此外,行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在互联网地图、精准定位、商业遥感卫星、测绘仪器制造等领域,新技术、新产品快速迭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