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新质生产力
关注
2.0W 人关注
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
  • 昨天 14: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3日电,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通知,公开征集2025年度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项目。此举旨在深入贯彻落实《计量支撑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行动方案(2025—2030年)》部署要求,充分发挥计量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中的基础性、战略性作用,加快破解产业发展关键计量技术瓶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本次项目征集聚焦《行动方案》明确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航空航天、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生物医药、量子科技、集成电路、仪器仪表十大重点领域,重点支持能够破解“卡脖子”难题、实现国产替代、填补国内外空白的重大创新项目。通过项目实施,打通计量技术从研发到产业应用的全链条,为产业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坚实计量支撑。
    阅读 201w+
    34
  • 昨天 10: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3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李乐成9月23日在第25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开幕式上致辞表示,“十五五”时期,工业和信息化部将牢牢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重点,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为关键路径,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加快建设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不断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物质技术基础。

    在培育壮大新兴和未来产业方面,李乐成表示,要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统筹技术创新、规模化发展和应用场景建设,加快打造一批新兴支柱产业;建立未来产业投入增长机制,加强前沿技术研发和应用推广,开辟人形机器人、脑机接口、元宇宙、量子信息等新赛道,创建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阅读 246.2w+
    24
    2814
  • 昨天 10: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3日电,今天上午,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教育部部长怀进鹏介绍,“双一流”建设高校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中成效显著。培养了全国超过50%的硕士、80%的博士,承担了90%以上的国家急需高层次人才培养专项任务,涌现出一批“挑大梁”的优秀人才。特别是聚焦卓越工程师这一战略人才力量,瞄准新质生产力对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需求,从平台、制度、机制上落实产教融合培养。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学位法实施后,成为人才培养打破传统学术评价标准、接轨产业实际需求的重要标志,也是教育评价改革取得的有效突破。聚焦创新体系效能提升,“双一流”建设高校在量子科技、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物质科学和空间科学等诸多领域取得一批创新成果,一大批关键技术服务于国家工程、大国重器,基础研究主力军和重大科技突破策源地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阅读 253.3w+
    29
  • 09-19 15: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9日电,交通运输部印发《交通运输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方案》,《建设方案》以数据为中心,应用为牵引,遵循急用先行、系统推进的原则,优先解决行业人工智能应用最迫切的场景,着力提高数据集供给数量和质量,完善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服务体系,健全行业高质量数据集标准规范,营造行业高质量数据集建设生态,加快构建行业高质量数据集供给体系,培育壮大交通运输新质生产力,支撑打造智能综合立体交通网。到2030年底,建成一批服务于不同应用场景的高质量数据集,形成一批高质量数据集驱动交通运输行业模型应用的典型案例,基本满足世界领先模型的训练需求。
    阅读 312.6w+
    48
  • 09-17 11:04 来自 上海证券报
    财联社9月17日电,上交所副理事长霍瑞戎16日在2025中国资本市场发展论坛上表示,上交所将在中国证监会领导下,以深化投融资综合改革为牵引,加快推进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不断增强市场吸引力和包容性,更好服务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霍瑞戎表示,当前,上交所持续推进“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落地见效。6月以来,上交所进一步围绕科创板“1+6”改革政策,全面加强政策宣贯,积极推动典型案例落地,系统性引导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阅读 281.8w+
    13
  • 09-12 20: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和中央企业党委(党组)9月11日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联学。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表示,要强化责任担当,积极融入城市创新生态、基础设施、宜居环境建设,培育壮大城市新质生产力,补齐城市发展短板,营造高品质城市生活空间。要盘活存量资源,切实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结合城市资源禀赋和发展规划,优化土地、房屋、设施等存量资源利用方式、提高运营效能,用好用足各类支持政策,以体制机制创新增强城市发展动力活力。
    阅读 339.4w+
    76
  • 09-12 15: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2日电,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财政部部长蓝佛安介绍,“十四五”时期,财政宏观调控更加积极有为,财政政策进一步增强与经济情景的适配性,从积极到更加积极,战略上更加主动、战术上更加精准,成为支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重要力量。一方面,强化逆周期调节,熨平短期波动。另一方面,协调推进跨周期调节,增强中长期发展动能。支持扩大内需,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畅通经济循环,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过去4年,我国经济实现了平均5.5%的增速,对世界经济增长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
    阅读 324.9w+
    42
  • 09-11 16: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1日电,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李春临9月11日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下一步,国家发改委将会同试点地区和有关方面,认真组织实施好改革试点工作,坚持问题导向,一切从实际出发,聚焦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畅通要素流通渠道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分类施策推进改革,围绕深化要素协同配置、提升要素配置效率、探索新型要素配置方式、优化新业态新领域要素保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等目标,因地制宜大胆创新,开展差异化改革探索,及时跟踪评估试点效果,做好经验总结和推广,加快形成全国可复制可推广的路径模式,推动要素质量逐步提高、生产要素畅通流动、各类资源高效配置、市场潜力充分释放,抓出改革的成效。
    阅读 281.5w+
    142
  • 09-11 10:35 来自 解放日报
    财联社9月11日电,上海市政协昨天召开“加快打造商用飞机、商业航天等高端产业集群,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专题协商会。市政协主席胡文容出席并讲话。胡文容指出,加快打造商用飞机、商业航天等高端产业集群,是增强城市发展动能、推动上海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要深刻认识加快培育高端产业集群的重大战略意义,进一步增强助推落实国家战略的责任感和紧迫感,助力上海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要聚焦重点领域、关键环节持续用力,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突破、推动产业链供应链高效协同、打造高水平产业人才高地、构建一流创新生态环境,加快形成一批世界级高端产业集群。下一步,市政协要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聚焦技术攻关、产业转型、生态优化等突出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广泛凝聚各方智慧,助力推动各类产业资源整合贯通,为上海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打开新思路、增添新动力。
    阅读 256.9w+
    22
  • 09-10 14:0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0日电,据新华社,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10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受国务院委托,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郑栅洁作了关于今年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的报告。报告指出,今年以来,计划执行情况总体较好,上半年我国经济保持回升向好态势,高质量发展取得新成效,国内需求持续扩大,新质生产力发展步伐加快,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社会大局保持稳定。下半年要实施好党中央部署的各项政策措施,不断释放内需潜力,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全面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以碳排放双控全面转型推动绿色低碳发展,多措并举保障改善民生,加强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
    阅读 267.3w+
    85
  • 09-09 09:38 来自 江苏日报
    财联社9月9日电,江苏省委书记信长星9月8日主持召开企业和科研院所座谈会,听取对江苏省“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建议。信长星指出,“十五五”时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对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十分重要。要把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谋深谋细“十五五”时期的目标任务、思路举措,全面补短板、锻长板,在一系列事关全局的战略任务上取得重大突破,为全国发展大局多作贡献。未来五年是企业向“新”转、向“高”攀的重要机遇期。要敏锐把握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充分释放内需潜力提振消费等带来的发展机遇,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在变中求新、变中求进、变中突破上下功夫,争当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十五五”时期要致力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和创新生态,让企业家和科学家“双向奔赴”,汇聚起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阅读 276.4w+
    18
  • 09-05 17: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5日电,2025世界智能产业博览会在重庆开幕,会上签约投资项目合同金额超2000亿元。本次签约项目以人工智能为主线,聚焦“人工智能+”和“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等领域,项目示范性强、辐射能级强、签约企业实力强。据悉,一系列重大项目如万丰奥特西部低空经济基地项目、吉利科技产业智造项目、华清半导体材料生产及封装项目等的签约与落地,将进一步推动产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跃升,助力重庆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
    阅读 338.8w+
    64
  • 09-04 07:0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9月4日电,北京数据集团有望于近日正式挂牌,成为全国数据集团建设浪潮的最新注脚。当前,我国数据要素市场建设加速态势明显:中央企业已成立数字科技类公司近500家,全国已有超过100家数据集团陆续组建。业内人士认为,随着全国一体化数据市场建设提速、国有企业数据效能提升等政策加快落地,我国数据要素市场正从规模扩张向高质量跃迁,以数据赋能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格局加速形成。
    阅读 295.7w+
    1
    103
  • 09-03 07:29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9月3日电,作为资本市场重要参与者,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动向始终受到市场广泛关注。记者在梳理A股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时注意到,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券商(含券商集合理财,下同)和社保基金三者共同持有的个股共计145只。其中,有89只个股属于新质生产力概念,向“新”集聚趋势显著。在受访人士看来,上述三类机构在新质生产力概念个股上形成持仓共识,源于对政策导向、产业趋势与长期价值的共同判断。
    阅读 281w+
    85
  • 08-29 19: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9日电,交通运输部8月29日上午召开党组会和部务会,审议《交通运输部调查研究工作管理办法》《“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实施意见》《“一港一策”推进集装箱铁水联运深度融合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等。会议强调,要开展好交通运输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推动交通运输设备更新换代和结构调整,有序推进行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要进一步加强与农业部门的协同联动,扎实做好渔船检验和监督管理、商渔船防碰撞、涉险渔船搜救等工作。会议强调,要突出应用导向,推动人工智能在交通运输领域加快普及、深度融合,培育交通运输领域新质生产力。要注重创新应用,开展人工智能应用技术攻关,建设综合交通运输大模型,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加快场景应用和智能体建设,完善相关政策制度、标准规范。要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坚持问题导向,因地制宜推动“人工智能+交通运输”,强化示范引领,加强宣传引导,确保平稳有序。
    阅读 336.8w+
    1
    93
  • 08-29 09:48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8月29日电,作为新质生产力之一,从年初国家医保局为脑机接口医疗服务价格单独立项,到8月份工信部等七部门正式出台专项支持政策,脑机接口已成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重要领域,后续将迎来更多政策倾斜。记者获悉,全国多个经济大省正在编制脑机接口领域相关发展规划。其中,浙江省相关部门正在研究制订相关产业支持方案。据悉,下一步,浙江省将构建产业集聚生态,以杭州为重点,推动脑机接口产业集聚发展,打造研发、制造、临床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将遴选构建全省脑机接口重点企业库,支持企业专精特新发展;打造系列标志性产品,延伸发展脑控机器人、灵巧手、外骨骼等外接设备。
    阅读 331.7w+
    31
  • 08-28 18: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8日电,《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对外公布。意见提出,因城施策增强城市发展动力。立足城市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精心培育创新生态,激发创新创业活力。加强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强化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协同,统筹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新兴产业培育壮大、未来产业布局建设,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建设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深入实施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培育壮大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智能建造,培育现代化建筑产业链,加快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推动生活性服务业补齐短板、提高水平。发展首发经济、银发经济、冰雪经济、低空经济,培育消费新场景。深化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阅读 259.4w+
    153
  • 08-28 14: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8日电,据中国贸促会消息,8月27日—28日,中国贸促会会长任鸿斌在湖北调研,与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举行工作座谈,就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湖北高水平对外开放和产业链供应链国际合作等深入交流。期间,任鸿斌出席链博会推介活动,并在武汉和恩施调研当地企业。
    阅读 257.7w+
    21
  • 08-27 12: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今日,中国平安中期业绩发布会上,中国平安总经理兼联席首席执行官谢永林表示,今年以来,投资者对A股市场信心不断回暖,中国市场当前估值水平仍处合理区间,作为耐心资本,平安集团将围绕新质生产力和高分红两个方向适度加大权益类配置。(财联社 曹韵仪)
    中国平安
    0.00%
    阅读 248.3w+
    60
  • 08-27 0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7日电,国家统计局工业司统计师于卫宁解读2025年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数据,下阶段,在外部环境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市场需求仍显不足、部分行业供求矛盾突出的背景下,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保持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增强灵活性预见性,进一步扩大国内需求,强化创新驱动,大力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推动工业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阅读 252.5w+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