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期货类私募基金
关注
8412 人关注
期货市场私募基金板块资讯
  • 10-22 11: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净值与新发双增,百亿私募数量迅速破百。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当前百亿私募数量突破至100家,较9月底新增4家。其中,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投资是再次回归百亿阵营的熟面孔,大道投资为首次新晋百亿私募。百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为46家;主观紧随其后,共44家;混合策略私募有8家;另有2家机构尚未披露投资模式。此轮扩容中主要以主观私募为主,9月以来新晋9家百亿私募,主观策略私募占6家,混合策略为2家,仅大道投资1家量化私募。(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52.9w+
    36
  • 10-22 07: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近期,国际黄金与原油市场呈现鲜明分化态势,金价一路高歌猛进,纽约商品交易所(COMEX)黄金期货价格一度飙升至4300美元/盎司上方,迭创历史新高;油价却持续承压,美国WTI原油期货价格最低下破56美元/桶一线,创下今年5月初以来的新低,金油比随之显著攀升。业内人士表示,近期金价上涨主要得益于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市场避险情绪升温以及美元信用走弱等因素;油价走弱则主要受产业基本面影响,供应宽松与需求转弱带来的产能过剩矛盾凸显。短期来看,由于近期金价涨速过快,可能面临获利回吐压力,或会拖累金油比回调。不过,从长期趋势来看,强金价、弱油价格局或难发生根本性扭转。
    阅读 263.4w+
    20
  • 10-22 06:37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22日电,据Wind数据统计,10月以来已披露最新净值的保险资管产品有1583只。其中,今年以来实现正收益的产品有1468只,占比高达92.7%。从产品类型看,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收益表现亮眼,今年以来平均回报率28%。随着保险资金“长钱长投”加速落地,保险机构调研上市公司的力度持续增强,尤其加大了对科创类企业的关注。高股息、高成长仍是险资配置重点。此外,寻求收益来源多元化,特别是通过另类投资拉长久期、平滑净值波动、增加收益弹性,成为险资调整资产配置结构的重要方向和途径。
    阅读 279.9w+
    81
  • 10-22 06:20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22日电,基金行业近期出现产品风险等级集中调整。走访多家金融机构发现,自10月15日起,中信银行陆续对代销的17只资管产品进行风险等级调整,其中15只基金等级上调;富国基金、天弘基金、海富通基金、融通基金等公募机构也调整了旗下部分产品的风险等级,且多数为调升。调研过程中,多位业内人士透露了基金风险等级上调的深层原因:波动率上升、最大回撤偏离倍数增加、规模下降是主要触发因素。对于此次调整占比较高的债券基金来说,债市波动加剧与部分基金权益仓位的提升成为两大推手。
    阅读 244w+
    84
  • 10-20 05:42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0月20日电,近期,多家公募货币基金降费又有新动作。银华多利宝货币市场基金宣布自10月18日起基金托管费年费率由0.10%调低至0.05%;在此之前,红塔红土人人宝货币市场基金于10月13日宣布基金管理费年费率由0.30%调低至0.14%。同日,长江货币管家货币市场基金称基金管理人将管理费年费率下调至0.25%。10月10日,天弘现金管家货币市场基金公告将基金的管理费年费率由0.33%调低为0.15%。利率下行导致货币基金收益率“破1”成常态化。数据显示,截至10月16日,共有80余只货基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已跌破1%。尽管收益下降,货币基金的规模在今年反而实现增长。中基协发布的最新公募基金市场数据显示,截至今年8月底,我国货币基金总规模约为14.81万亿元,与去年年底的13.61万亿元相比增长1.2万亿元。对比年初数据看,货币基金增量最为突出,7个月内规模新增超1万亿元,从今年5月开始,年内公募货币基金规模首次突破14万亿元关口,并连续4个月维持在14万亿元之上。
    阅读 264.1w+
    2
    107
  • 10-20 03:27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20日电,9月以来,市场有所调整,但是私募并无明显撤退迹象。私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底,股票主观多头策略型私募基金平均仓位为78%,其中,仓位超过五成以及满仓的私募占比环比均有所提升。在业内人士看来,市场情绪的短期变化以及外部扰动因素,无法改变国内居民财产重新配置、科技产业发展向好等中长期趋势,接下来A股和港股的结构性行情大概率会持续演绎,但风格或出现一定切换,科技、创新药等成长方向,以及传统行业比如顺周期、消费等,均值得关注。
    阅读 258.4w+
    92
  • 10-17 11: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历过修订和更新,回购增持再贷款工具今日迎来落地一周年时刻。据wind数据,截至2025年10月17日,累计已有754家各类上市公司披露了回购增持专项贷款的项目信息,涉及金额约为1525亿元。至少两家地方城商行人士在接受财联社记者调研时表示,希望该政策后续能够进一步优化机制设计,适当扩大参与银行的数量和资格,将更多实力雄厚的地方银行纳入其中。其中一家头部上市城商行相关人士表示,该行目前正在和有关部门进行沟通,希望能够获得相关资格。(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阅读 332w+
    1
    27
  • 10-13 15: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财联社记者今日自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获悉,为进一步丰富绿色指数体系,服务“绿色金融大文章”,上海环境能源交易所联合上海证券交易所、中证指数有限公司,共同编制并发布“中证上海环交所绿色转型指数”。该指数系继2022年三方联合推出“中证上海环交所碳中和指数”后,在绿色股票指数领域的又一重要产品,旨在进一步引导资本投向绿色转型领域,为市场提供更丰富的投资标的与评价工具。中证上海环交所绿色转型指数从传统产业、转型支持设备产业等绿色转型领域中,选取100只转型潜力较高、规模较大的上市公司作为指数样本,反映绿色转型代表公司的整体表现。截至9月末,中证上海环交所绿色转型指数自基日以来年化收益7.73%,年化波动率19.89,夏普比率0.39。(记者 赵毅波)
    阅读 249.8w+
    34
  • 09-29 07: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公募排排网最新统计数据显示,截至9月28日,9月份以来,共有154家公募机构积极参与A股市场调研活动,覆盖申万一级行业中的28个行业,涉及605家上市公司,累计调研次数达到4275次,反映出公募机构对上市公司基本面的高度关注。从行业分布来看,9月1日至28日期间,公募机构调研活动主要集中在18个申万一级行业。其中,9个行业的上市公司获调研次数超过100次。机械设备行业成为最受公募机构关注的领域,共有90家上市公司被调研,汇川技术、中联重科和杰普特为该行业中被调研次数最多的个股。
    汇川技术
    0.00%
    杰普特
    -2.14%
    阅读 253w+
    56
  • 09-26 10: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6日电,随着市场赚钱效应的持续显现,股票私募仓位创年内新高。根据私募排排网最新数据,截至2025年9月19日,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8.41%,较前一周上升0.37个百分点,实现连续第二周上涨。同时,在经历持续加仓后,当前股票私募仓位指数已刷新今年以来的最高水平。百亿级私募加仓意愿最为坚决,单周加仓1.73%,连续两周大幅加仓。值得注意的是,本次仓位指数的上涨主要由低仓私募向中等仓位的迁移所驱动,预示着私募整体乐观情绪正在扩散。
    阅读 304.9w+
    2
    37
  • 09-22 07: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2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9月19日公布的2025年8月份银行结售汇和银行代客涉外收付款数据显示,8月份跨境资金净流入32亿美元。据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新闻发言人李斌介绍,8月份外资总体净买入境内股票和债券。国际金融协会(IIF)发布的报告显示,8月份外国投资者向新兴市场股票和债券投资组合投入近450亿美元,为近一年来的最高规模,其中流入中国市场投资组合的资金占据主要部分。同时,外资机构也在持续加快调研步伐,密切关注A股公司。进入9月份以来,高盛、瑞银等多家国际知名机构更是接连发表观点,看好中国资产。外资机构普遍认为,受人民币国际化提速、企业盈利回暖等多重利好共振,全球资金对A股市场的信心正在快速提升。
    阅读 266.4w+
    2
    71
  • 09-17 06: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7日电,下半年以来,近400家外资机构密集调研A股上市公司,累计调研次数近1800次,释放出对中国资产持续关注的积极信号。参与调研的外资机构不仅包括高盛、富达、贝莱德、瑞银等国际知名投行和资管公司,还有老虎太平洋基金、Point72等知名对冲基金。从调研方向来看,外资机构关注点集中在工业机械、电气设备、电子仪器、医疗保健等高端制造和科技创新领域。
    阅读 240.1w+
    1
    103
  • 09-09 17: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中国期货市场监控中心9月9日发布的内容显示,期货市场资金总量自7月下旬突破2023年高点后继续增加,目前已突破1.9万亿元,成交持仓平稳增长,表现出较强的活力。今年1至8月,期货市场(含期货交易所交易的期货和期权)累计成交量为59.7亿手,累计成交额为476.1万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1.7%和22.9%。8月末,全国期货市场持仓量为4909.2万手,同比增长19.8%。今年1至8月,全市场成交持仓比约为0.77,与去年同期持平,交易平稳有序。今年1至8月,期货市场规模的扩大,与我国实体经济规模稳步上升同步,显示其作为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工具的作用愈加显现。
    阅读 286.8w+
    2
    53
  • 09-08 07:3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寻找投资机会,机构积极调研。据统计,近一个月来,机构调研上市公司频次超47000次。从调研纪要看,机构非常关注行业景气度及上市公司最新业务进展情况。频频调研背后,是对后市的积极研判。据信达证券测算,主动权益类基金最新股票仓位突破90%,达到2021年3月以来最高水平。
    阅读 260.7w+
    33
  • 08-28 10:49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8月28日电,全国工商联在辽宁沈阳发布“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结果显示,京东集团、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恒力集团有限公司位居前三。

    记者了解到,此次民营企业500强入围门槛增至270.23亿元;营业收入总额达到43.05万亿元;净利润合计1.80万亿元;研发费用总额1.13万亿元,研发人员总数115.17万人,平均研发经费投入强度2.77%;纳税总额达1.27万亿元,纳税额超过10亿元的企业有240家,占500强比例为48.00%。

    今年全国工商联组织开展第27次上规模民营企业调研,共有6379家2024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的企业参加,其中营业收入前500位的企业为“2025中国民营企业500强”。
    阅读 249.9w+
    16
    337
  • 08-25 18:11 来自 中证金牛座
    财联社8月25日电,中国证券业协会近期在原《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措施实施办法》的基础上,修订形成《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措施实施办法(征求意见稿)》,目前正在征求行业意见。记者了解到,中证协前期已组织开展专项调研,参考国内外金融领域其他自律组织的优秀实践案例,对自律规则内容进行了调整完善,优化了相关工作机制。本次修订从中证协内部业务部门职责、自律检查程序、自律处分工作标准等五个方面,对自律检查相关工作机制与程序要求进行了系统性优化与细化。
    阅读 270.2w+
    22
  • 08-24 22: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最新分析,本轮行情增量流动性的结构既不像2015年,也不像2021年。目前全市场结算资金占流通市值的比例尚在合理区间,赚钱效应仍在持续积累。根据对中信证券渠道调研的情况,估算目前全市场结算资金(证券账户里面的现金,其增加和减少只能通过银证转账和买卖股票实现)占流通市值的比例约为8.07%,2014~2015年市场上行阶段该指标基本稳定在8~10%之间,当前的读数尚在合理区间。此外,去年10月初大量散户涌入市场时该指标的读数约为9.37%,也明显高于当前水平。除此之外,构造的“赚钱效应”指标本周读数为2531亿元,在最近的7周中,有6周的赚钱效应为正,且最近2周的绝对水平均与4月11日当周的水平相当(当时“对等关税”落地后国家队积极稳定市场),全市场赚钱效应的积累过程仍在持续。(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
    阅读 292.5w+
    150
  • 08-13 03:35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8月13日电,在A股持续活跃之际,有“牛市旗手”之称的券商板块表现亮眼。6月23日以来,券商指数累计涨幅超15%。机构对券商的调研热情同步升温。数据显示,7月以来,8家券商接受机构调研,去年同期仅为3家。记者梳理发现,业务转型、国际化布局、特色化发展成为机构最为关注的问题。
    阅读 254.4w+
    74
  • 08-08 10: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8日电,记者获悉,今年6月以来,百亿私募泓湖旗下积极配置型产品启动常态化暂停申购、封闭运作、集中预约认申购的运作模式,在此期间,赎回业务正常办理;泓湖旗下均衡配置型产品申赎正常开放。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泓湖投资整体管理份额近期保持稳定。此外,泓湖投资近期还将开放积极配置型产品存续投资人的追加申购;新增投资人的申购需求,尚需联系泓湖的代销合作渠道预约额度。同时,泓湖投资近期也将以自有资金加仓申购旗下产品。(记者 沈述红)
    阅读 341.1w+
    31
  • 07-29 06: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29日电,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8日发稿时,7月以来已有620家上市公司接待机构调研。从二级市场表现看,近八成被调研的公司7月以来取得正收益。从行业偏好看,机械设备行业最受青睐,共有67家公司7月以来接待机构调研,人形机器人等方向投资价值获得认可;医药生物行业有66家公司接待机构调研,创新药、创新器械方向的机遇值得关注。
    阅读 256.8w+
    1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