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碳中和期货
关注
9730 人关注
期货市场碳中和板块资讯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体制改革综合司司长王任飞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王任飞表示,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是深化电力体制改革的关键任务,也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支撑。今年以来,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一系列成就,电力资源在更大范围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实现突破,国网、南网建立跨电网经营区常态化交易机制,实现了联网电力交易的软联通;电力现货市场即将实现基本全覆盖,现货市场有助于实时反应和调节供需,这既是电力市场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也是重点难点所在。目前全国已有25个省内市场均已开展现货交易,其中有6个省份已经实现正式运行。同时,统一的电力市场技术规则体系基本建立,目前已经形成以电力市场运行基本规则为基础,中长期现货普通交易规则为主干,市场注册、计量结算、信息披露为支撑的“1+6”规则体系。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还会根据市场的发展,不断丰富完善,持续完善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进一步统一规则,破除壁垒,拓展功能,扩大规模,为保证能源安全、低碳转型和经济增长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阅读 105.5w+
    39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日电,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关于开展“算力浦江”2025年算力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的通知。其中提到,探索智能体云算力服务。支持本市重点算力调度平台,启动智能体云平台建设研究,将大模型云服务演进升级至智能体云服务,合力研发智能体云服务操作系统,构建智能体开发环境,培育智能体应用市场和开发者社区;支持DeepLink等跨域异构算力互联解决方案,在本市重点算力调度平台率先商用部署,持续优化底层异构芯片的通信传输、跨域调度能力以及大模型并行训练和推理策略,加快形成大模型应用无感知调度异构算力的能力;支持本市重点算力调度平台开展跨域算力中心自动化部署调度算力服务的研究,开展基于电力错峰的算力调度试点,在电力高峰期,将同一训练和推理任务无感知调度至电力资源充沛地区,实现不同地区电力资源高效利用。
    阅读 100w+
    41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日电,国家发改委政策研究室主任蒋毅表示,今年以来全国最高用电负荷已经连续4次创历史新高,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各地方和重点企业提前布局,采取了一系列有力措施。在跨区协同方面,全国跨区输送电力最高达到1.48亿千瓦,再创历史新高。
    阅读 104.6w+
    19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日电,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跌幅缩窄至1%,此前一度跌超4%,消息面上,工信部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
    阅读 128.6w+
    21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印发《2025年度多晶硅行业专项节能监察任务清单的通知》。请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按照《通知》要求抓紧组织实施,于2025年9月30日前将监察结果报送至工业和信息化部(节能与综合利用司)。在工业节能监察过程中,要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严格规范涉企行政检查的意见》(国办发〔2024〕54号),进一步规范工业节能监察程序措施,切实减轻企业负担。
    阅读 135.4w+
    334
  • 昨天 18: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2025年6月核发绿证2.78亿个,环比增长29.33%,涉及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19.87万个,其中可交易绿证1.96亿个,占比70.64%。本期核发2025年5月可再生能源电量对应绿证2.02亿个,占比72.70%。2025年1—6月,国家能源局共计核发绿证13.71亿个,其中可交易绿证9.58亿个。6月,全国交易绿证6091万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033万个。2025年1—6月,全国交易绿证3.48亿个,其中绿色电力交易绿证1.07亿个。
    阅读 248w+
    22
  • 昨天 15:2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上海钢联发布数据显示,今日电池级碳酸锂价格较上日下跌2000元,均价报70000元/吨。
    阅读 251.3w+
    28
  • 昨天 10: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5年上半年,全国新增水电并网容量393万千瓦,其中常规水电110万千瓦,抽水蓄能283万千瓦。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水电累计装机容量达4.4亿千瓦,其中常规水电3.79亿千瓦,抽水蓄能6129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水电累计发电量5398亿千瓦时,全国水电累计平均利用小时数为1377小时。
    阅读 284.2w+
    16
  • 昨天 10: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电力司副司长刘明阳7月31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迎峰度夏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迎峰度夏期间,如多区域同热,全国用电负荷预计可能突破15.5亿千瓦。预计8月上旬,还将有高温天气过程,如出现极端气候、大范围连续高温天气,电力供应保障压力将进一步加大。目前看,全国电力供应总体有保障,华东、华中、南方区域部分省份高峰时段电力供应趋紧,但可以通过采取相关措施有效管控。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加强电力供需形势监测研判,强化常规电源顶峰发电能力,优化电力资源配置,一省一策指导电力保供工作,全力确保迎峰度夏电力供需形势可控、在控,坚决守住不拉闸限电的底线,坚决确保民生用电。
    阅读 273.3w+
    21
  • 昨天 10: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能源节约和科技装备司副司长边广琦表示,总体来看,“十四五”以来,我国新型储能发展政策的“四梁八柱”初步构建,新型储能产业稳步发展。截至2024年底,已建成投运新型储能7376万千瓦/1.68亿千瓦时,装机规模已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新型储能技术路线“百花齐放”,涵盖全球工程应用的主要技术路线,调度运用水平稳步提高,有力支撑新型电力系统建设。
    阅读 267.4w+
    17
  • 昨天 10: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表示,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新增并网2.12亿千瓦,其中集中式光伏约1亿千瓦,分布式光伏1.13亿千瓦。截至2025年6月底,全国光伏发电装机容量达到约11亿千瓦,同比增长54.1%,其中集中式光伏6.06亿千瓦,分布式光伏4.93亿千瓦。今年上半年,全国光伏累计发电量5591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9%,全国光伏发电平均利用率94%。
    阅读 259.6w+
    20
  • 昨天 10: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日内跌幅扩大至6%,报67220元/吨。
    阅读 279.3w+
    4
    91
  • 昨天 09: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碳酸锂期货主力合约日内跌超5%,现报68140元/吨。
    阅读 262.5w+
    3
    7
  • 昨天 09: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日内跌幅扩大至5%,报8875元/吨。
    阅读 257.4w+
    1
    12
  • 昨天 09: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工业硅期货主力合约日内下跌4%,现报8970元/吨。
    阅读 262.5w+
    1
    17
  • 昨天 08: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1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光伏作为当前同质化低价竞争和产能阶段性过剩问题突出的行业,是本轮“反内卷”的核心阵地。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前提下,随着行业回归规范化有序竞争,以及潜在供给侧改革政策逐步完善和落地,光伏产业链有望迎来价格合理回升和盈利修复,基本面有望得以夯实和改善。同时,技术创新仍将是光伏走出同质化竞争困境的根本路径,具备产品差异化、市场高端化、制造品牌化优势的厂商有望迎来业绩率先反转和长期成长。建议重点关注在光伏“反内卷”不断推进下,具备长期竞争力和量价回升弹性的龙头公司。
    阅读 242.3w+
    6
    81
  • 07-30 18: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0日电,天眼查显示,7月30日,国家电投集团国际能源有限公司成立,法定代表人为黄晨,注册资本10亿人民币,经营范围含发电技术服务,发电业务、输电业务、供(配)电业务,太阳能发电技术服务,储能技术服务,合同能源管理等。股东信息显示,该公司由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持股。
    阅读 264.5w+
    39
  • 07-30 10: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0日电,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涨超7%,现报53800元/吨。
    阅读 252.3w+
    1
    28
  • 07-30 10: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0日电,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日内涨幅扩大至6%,报53205元/吨。
    阅读 219.5w+
    19
  • 07-30 07: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7月30日电,7月份以来,随着上市公司业绩预告、快报的披露,券商作为具备投研优势的专业机构及时跟进,积极发布对上市公司的最新评级结果。Wind资讯数据显示,截至7月29日,月内券商合计调高了25只个股的评级,调低了26只个股的评级,首次覆盖273只个股。其中,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表现成为影响券商评级结果的关键因素。数据显示,月内共有640只个股获得券商给出的“买入”评级。从行业分布来看,640只获得“买入”评级的个股中,92只属于电子行业(申万一级行业,下同),68只属于医药生物行业,60只属于机械设备行业,56只属于基础化工行业,来自电力设备和汽车行业的均有48只,来自计算机、食品饮料、有色金属行业的分别有42只、28只、25只。
    阅读 247.9w+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