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碳中和期货
关注
9778 人关注
期货市场碳中和板块资讯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5日电,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触及涨停,涨幅9%,现报56735元/吨。
    阅读 129.3w+
    129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5日电,广期所多晶硅主力合约涨幅扩大至6%,现报55200元/吨。
    阅读 135.4w+
    2
  • 9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5日电,多晶硅期货主力合约持续走高,现涨超5%,报54750元/吨。
    阅读 194.7w+
    8
    32
  • 昨天 21: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4日电,我国首个聚焦茶叶全产业链碳足迹管理的数字化平台——“全国茶叶碳足迹数字化平台”近日对外发布,旨在为建立全国统一的农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探索路径。“建设这个平台的目标很明确,就是要对茶叶实现全产业链碳足迹的精准量化与管理。”在浙江安吉日前举行的“一国一品”生态低碳茶技术交流研讨会上,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茶树种植工程研究中心主任李鑫说。
    阅读 254w+
    1
    62
  • 昨天 11: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4日电,据国家能源局消息,8月29日,国家能源局召开全国可再生能源电力开发建设(8月)调度视频会。会议强调,适应新形势、新要求,要重点做好以下四方面工作。一是加快《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落地。实现“双碳”目标,新能源必须总体保持稳定的发展节奏和较快的发展速度,各地要尽快推动出台具体实施方案,抓紧组织机制电价竞价,稳定市场预期,进一步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二是加快“十五五”可再生能源规划编制。可再生能源规划要和能源规划、电力规划等做好衔接,国家规划要指导好地方规划,规划中的发展规模、承载能力、产业结构等要和当地的资源情况、经济增长需求等相匹配。

    三是加快推动可再生能源新模式、新业态发展,用好出台的一系列支持政策,研究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深远海海上风电、光热发电等新兴产业发展。

    四是加快锻造培育更有竞争力、更有创新力、更有活力的新型电力经营主体,广大能源企业要主动适应新型能源体系构建、市场化发展的需要,提高自身市场竞争力。
    阅读 304.2w+
    2
    74
  • 09-02 08:5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日电,中信建投研报表示,8月国内碳酸锂产量再创新高,突破8.5万吨,环增5%,同增39%。云母提锂及盐湖提锂产量显著回落,辉石提锂产量增长明显。下游需求进入传统旺季,预期向好,锂价具备支撑。
    阅读 310.4w+
    52
  • 09-01 20:0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日电,截至2025年8月31日,三峡电站累计发电量突破1.8万亿千瓦时,相当于节约标准煤约5.4亿吨,减排二氧化碳约14.8亿吨。源源不断的清洁电能输送至华中、华东、广东等地区,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用电需求提供坚实保障。
    阅读 285.7w+
    4
    29
  • 09-01 14: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日电,多晶硅期货主力涨超5%。
    阅读 265.6w+
    2
    14
  • 09-01 14: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日电,多晶硅主力涨超4%。
    阅读 285.3w+
    9
  • 08-30 16: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30日电,《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能源科技创新蓝皮书》《中国能源发展报告2025》等6本智库报告昨日在京发布。报告显示,目前我国电能占终端能源消费比重已达30%,显著高于世界平均水平。预计到2035年,这一比例将提升至40%以上。《新型能源体系发展研究蓝皮书》指出,我国正推动形成绿色弹性的能源消费体系,以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预计2035年全国能源消费总量将超过72亿吨标准煤,此后进入缓慢增长的“饱和阶段”, 电能占终端用能比例达到40%以上,氢能在终端实现规模化利用。报告预测,我国非化石能源在2045年之前成为主体能源,206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80%以上。到2060年,在工业终端用能结构中,电能占比达到60%,交通领域终端用能中,电能、氢能分别达到50%、20%左右;建筑领域终端用能中,电能达到80%左右。
    阅读 312.1w+
    5
    183
  • 08-29 12: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9日电,随着位于宁夏吴忠市红寺堡区的新能源基地100万千瓦光伏项目及配套储能投产,宁夏新能源装机规模突破5000万千瓦,达到5048万千瓦,占宁夏全区电力总装机的62.6%;储能装机同步突破600万千瓦,达到614万千瓦/1293万千瓦时。这一“双突破”标志着宁夏在构建新型能源体系、推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阅读 343.6w+
    5
    21
  • 08-29 10: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9日电,据新华社,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说,中国是世界绿色发展的坚定的行动派、重要的贡献者。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中国稳步推进“双碳”目标,建立了“1+N”的政策体系,构建了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健全了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中国还是全球增绿最快、最多的国家,贡献了全球四分之一的新增绿化面积。现在,中国每3度电就有1度是绿电。
    阅读 353.1w+
    18
  • 08-28 09: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8日电,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开盘,玉米涨超1%;碳酸锂跌超2%,纯碱、玻璃、原油、苯乙烯跌超1%。
    阅读 235.1w+
    1
    32
  • 08-26 11: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今年7月,我国单月用电量首次突破1万亿千瓦时大关。现在迎峰度夏基本结束,我国电力供应平稳有序,能源保障“顶住了峰、兜住了底”。总体看,我国能源供应保障能力与韧性已经达到较高水平。“十四五”以来,国家能源局会同有关部门,从国家发展和安全的战略高度,强化煤炭兜底保障基础、深挖国内油气增储上产潜力、加快可再生能源替代,多措并举增强能源供应链稳定性和安全性,国内能源生产加力提速,实现了消费增量90%以上由国内自主保障。
    阅读 271.9w+
    36
  • 08-26 10: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国家能源局副局长万劲松在8月26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以来,我国能源工业投资呈现阶梯式增长,每年的投资额接连突破4万亿元、5万亿元、6万亿元大关,累计投资额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接近10%,能源投资增速持续加快。“十四五”以来,能源工业投资年均增速超过16%,特别是电力、热力生产供应业的投资增速超过20%,增速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中名列前茅,成为稳增长的强力引擎。
    阅读 258.7w+
    23
  • 08-26 10: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目前,我国已建立了较为完备的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和保供稳价机制,能源储备能力稳步提升,油气“全国一张网”加快形成,大电网资源配置和调节作用充分发挥,建成一批省间电力互济工程和支撑性调节性电源,电力用户响应能力逐步释放。近几年,面对国际地缘冲突频发、全球能源供需大幅波动的外部环境,我国能源供需和民生用能始终保持平稳有序。
    阅读 265.6w+
    24
  • 08-26 10: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国家能源局局长王宏志8月26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十四五”期间,我国建成全球最大的电动汽车充电网络,每5辆车就有2个充电桩;构建起全球最大、发展最快的可再生能源体系,可再生能源发电装机占比由40%提升至60%左右。
    阅读 255.9w+
    4
    351
  • 08-26 09: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6日电,国内商品期货主力合约开盘涨跌不一,焦煤涨超1%,原油、沥青、焦炭小幅上涨;多晶硅、棕榈油跌超1%。
    阅读 272.9w+
    33
  • 08-26 07:39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8月26日电,在锂价回暖之际,锂矿企业也迎来2025年“中考”成绩放榜。总体来看,由于上半年碳酸锂吨价一度跌至6万元下方,锂矿企业半年报财务数据并不出彩,部分企业尚未摆脱亏损。“锂矿企业的业绩表现主要还是与锂价挂钩。从上半年锂价走势来看,行业公司的整体表现也在预期之内。”有熟悉锂产业的人士告诉记者,尽管上半年有企业“亏钱”硬扛,但随着“反内卷”深入到锂电材料行业,“锂矿企业最艰难的日子应该要过去了”。近期,宁德时代江西锂矿停产一事让碳酸锂供给收缩预期大幅抬升。受此影响,碳酸锂期货与现货价格联动上涨,一度升至8万元/吨上方。有市场人士直言,碳酸锂价格的上涨将直接影响到矿端生态,或间接推动矿商利润修复与供应响应。
    阅读 263.5w+
    5
  • 08-25 18: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5日电,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加强全国碳市场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加快自愿减排交易市场建设。建立科学完备的方法学体系,针对可持续发展效益显著、社会期待高、社会和生态效益兼具的重点领域加快方法学开发,有效服务社会自主减排和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强化自愿减排项目开发、审定、实施及减排量核查等全链条管理。项目业主、审定与核查机构要恪守诚信原则,严格落实承诺事项,主动接受社会监督。加强全国碳减排资源统筹管理,规范各类自愿减排交易活动。
    阅读 272.9w+
    15
    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