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可控核聚变
关注
1.1W 人关注
可控核聚变被认为是“人类的终极能源”,但历经70多年的研究后,仍处在实验阶段
可控核聚变
+1.48%
龙头股
顺钠股份
+9.97%
斯瑞新材
+8.11%
  • 1小时前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宋子乔
    累计超13亿元 中科院核聚变研究单位启动招标 产业化进程加速
    阅读 18.3w+
    82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3日讯,11月12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中国科学院下属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的核聚变招标项目,共四个项目:液态包层氚提取系统、内燃料循环平台、固态包层氚提取与回收实验平台、氚安全防护平台,预算金额分别为2.12亿元、3.724亿元、2.47亿元、5.14亿元,累计招标金额13.45亿元,招标人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小K注: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致力于核聚变研究,先后建成并运行多个核聚变装置)
    阅读 87.9w+
    2
  • 11-11 11: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可控核聚变概念盘中震荡反弹,国光电气涨超10%,永鼎股份、中国核建、英杰电气、哈焊华通、常辅股份等跟涨。消息面上,记者10日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朗缪尔探针系统,近日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通过了探针体、电源系统、仪控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与工艺的最终设计评审。
    永鼎股份
    +5.46%
    国光电气
    -1.19%
    阅读 256.1w+
    3
    114
  • 11-11 10:58 来自 四川日报
    财联社11月11日电,记者10日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朗缪尔探针系统,近日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通过了探针体、电源系统、仪控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与工艺的最终设计评审。这标志着我国在ITER计划关键诊断系统研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后续系统制造和整体交付打下坚实基础。
    阅读 279.8w+
    2
    61
  • 11-10 15:16 来自 财联社 冯轶
    核电港股短线走强东方电气涨约5% 深圳核博会召开在即催化板块热度
    阅读 66.9w+
    2
    10
  • 11-10 14:48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0日讯,近日,星能玄光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隐山资本、紫金矿业、彼岸时代、心资本、元禾璞华、联美控股、鼎和高达跟投,老股东民银国际和仁发新能持续加注。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在建装置性能、部署关键技术及扩大团队规模,以推进公司独特的“场反位形”聚变能源技术路线。
    阅读 267.2w+
    15
  • 11-05 21: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5日电,近日,由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牵头建成的2兆瓦液态燃料钍基熔盐实验堆首次实现钍铀核燃料转换。截至收盘,有参与钍基熔盐实验堆项目的海陆重工斩获3连板。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包括佳电股份、海陆重工、宝色股份、上大股份、江苏神通、东方电热、方大炭素、航宇科技和包钢股份在内的9家A股上市公司近一周在互动易或公告回复钍基熔盐相关布局情况。其中,佳电股份今日发布机构线上视频会议表示,控股股东哈电集团在钍基熔盐堆等四代核电产业上已有战略布局。
    上大股份
    +0.53%
    航宇科技
    +0.15%
    阅读 261.4w+
    24
    825
  • 11-05 15:10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满屏都“带电”!AI用电荒催化电力设备板块 “新瓦特时代”谁将受益?
    阅读 83.6w+
    32
    358
  • 10-31 10: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可控核聚变概念盘中震荡走弱,中国核建触及跌停,安泰科技、应流股份、兰石重装、杭氧股份、西部超导均跌超5%。
    兰石重装
    -0.29%
    安泰科技
    +1.14%
    阅读 307.5w+
    1
    47
  • 10-30 09:4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梁祥才
    西部超导联合应用单位成立核聚变公司 多家A股公司“潜伏”其中丨速读公告
    阅读 52.4w+
    3
    44
  • 10-29 10: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9日电,据华菱线缆消息,近日,公司与中科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进行座谈交流。这次交流聚焦于双方在产学研合作、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等项目的潜在合作可能性。公司不仅拥有应用于可控核聚变领域相关的核级电缆产品,还与有关单位正在开展应用极端复杂核聚变环境的线缆产品研发。这一技术背景与中科院等离子体所的研究方向高度契合。
    华菱线缆
    +0.16%
    阅读 261.5w+
    37
  • 10-28 0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早盘可控核聚变概念延续强势,安泰科技2连板,东方钽业、纽威股份、西部超导、哈焊华通、常辅股份等跟涨。消息面上,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 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预测,到2050年,全球核聚变市场规模有望突破40万亿美元。
    西部超导
    +1.23%
    纽威股份
    +1.80%
    阅读 247w+
    3
    62
  • 10-28 08:47 来自 财联社
    ①一度暴涨20%!高通入局AI芯片市场,相关合作伙伴有望站上风口。②核聚变领域再迎里程碑式突破,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③中国风光发电领跑全球,机构称风电产业链有望盈利修复。
    阅读 232.1w+
    54
  • 10-28 08:26 来自 央视新闻
    “人造太阳”关键核心材料实现国产工业化制备
    阅读 68.1w+
    15
    174
  • 10-28 08:09 来自 财联社
    核聚变领域再迎里程碑式突破 产业链投资机遇凸显
    阅读 56.8w+
    4
    72
  • 10-28 08:06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28日电,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缺乏它,便难以制造出能够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我国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居国际前列,但用于制备该带材的金属基带主要采用哈氏合金(C276)制造,仍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时间难以保证。金属基带作为缓冲层和超导层生长的衬底,其作用如同盖房时打下的地基——超导材料需要一层一层地“生长”在这一基带上。它不仅为超导带材提供了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变形能力,更是整个超导结构得以稳定成型的基础。
    阅读 241.6w+
    8
    668
  • 10-27 14:12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张真
    外交部介绍中国“人造太阳”!2027年有望竣工 核聚变发展前景逐渐清晰
    阅读 66.7w+
    7
    517
  • 10-27 12:27 来自 财联社
    中国人造太阳预计2027年竣工
    阅读 39.7w+
    23
    480
  • 10-27 12:13 来自 封面新闻
    财联社10月2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 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阅读 222.6w+
    30
    789
  • 10-27 09: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7日电,早盘可控核聚变概念震荡走强,东方钽业3天2板,创历史新高,纽威股份触及涨停,皖仪科技、中国核建、远东股份、西部超导等跟涨。消息面上,《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推动核聚变能等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西部超导
    +1.23%
    远东股份
    +1.75%
    阅读 225.6w+
    4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