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包括四个招标项目:液态包层氚提取系统、内燃料循环平台、固态包层氚提取与回收实验平台、氚安全防护平台; ②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四十余年来致力于核聚变研究; ③中国正在全球核聚变产业化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科创板日报》13日讯,11月12日,中国政府采购网公布中国科学院下属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的核聚变招标项目,共四个项目:液态包层氚提取系统、内燃料循环平台、固态包层氚提取与回收实验平台、氚安全防护平台,预算金额分别为2.12亿元、3.724亿元、2.47亿元、5.14亿元,累计招标金额13.45亿元,招标人为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小K注:合肥物质院等离子体所致力于核聚变研究,先后建成并运行多个核聚变装置)
财联社11月11日电,记者10日从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获悉,由该院自主研发的全球最大“人造太阳”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朗缪尔探针系统,近日在法国ITER组织总部通过了探针体、电源系统、仪控设备等关键核心技术与工艺的最终设计评审。这标志着我国在ITER计划关键诊断系统研制中取得重要进展,为后续系统制造和整体交付打下坚实基础。
《科创板日报》10日讯,近日,星能玄光完成数亿元Pre-A轮融资,本轮融资由蚂蚁集团领投,隐山资本、紫金矿业、彼岸时代、心资本、元禾璞华、联美控股、鼎和高达跟投,老股东民银国际和仁发新能持续加注。本轮融资将主要用于提升在建装置性能、部署关键技术及扩大团队规模,以推进公司独特的“场反位形”聚变能源技术路线。
《科创板日报》记者获悉,可控核聚变高温超导磁体公司翌曦科技完成新一轮融资,由上海国投公司旗下上海科创集团、上海未来产业基金与交大母基金共同投资。这是2025年内,翌曦科技完成的第三轮融资。本次融资之后,翌曦科技将快速推进科研和产业化,弥补高温超导聚变强场磁体的国内空白。(记者张洋洋)
①今日,电力设备概念股集体爆发,多只证券简称中含有“电”字的个股位居涨幅榜前列; ②微软CEO纳德拉与OpenAI CEO奥尔特曼表示,当前人工智能行业面临的问题是缺乏足够的电力来支撑所有GPU运行。 ③野村东方国际证券最新报告显示,美国大量电网设备已超设计寿命。
财联社10月28日电,从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获悉,近日,该研究所戎利建研究员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纯净化制备技术,突破了可控核聚变用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用金属基带技术瓶颈,成功实现了高纯净吨级哈氏合金(C276)金属基带的工业化制备。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可控核聚变装置被誉为“人造太阳”,是人类探索未来清洁能源的重要方向。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REBCO)被视为可控核聚变中“超级磁体”的核心材料,缺乏它,便难以制造出能够约束上亿度等离子体的强大磁场。我国二代高温超导材料的制备和应用居国际前列,但用于制备该带材的金属基带主要采用哈氏合金(C276)制造,仍依赖进口,不仅价格昂贵,而且供货时间难以保证。金属基带作为缓冲层和超导层生长的衬底,其作用如同盖房时打下的地基——超导材料需要一层一层地“生长”在这一基带上。它不仅为超导带材提供了必要的机械强度和变形能力,更是整个超导结构得以稳定成型的基础。
①10月25日,外交部发言人毛宁向世界介绍BEST项目: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②此前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其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
①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 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②中国核聚变装置BEST项目建设取得关键突破,其主机关键部件——杜瓦底座研制成功并顺利完成交付,成功精准落位安装在BEST装置主机大厅内。
财联社10月27日电,外交部发言人毛宁10月25日向世界分享中国“人造太阳”: 预计2027年竣工,有望成为人类历史上首个实现聚变发电的装置。
①可控核聚变这一被称作“终极能源”的领域,如今正从科研走向产业现实; ②随着技术突破、资本涌入与地方布局的合力,中国的可控核聚变赛道正在迎来拐点。而上海正成为其中最具集聚效应的城市之一。
①企业大力部署可再生能源、倚重先进燃气轮机作为灵活性电源和保障,积极发展储能技术、推动核聚变落地; ②英伟达正引领着AI算力驱动的电力革命,高压直流电源架构或是提高能效的“最优解”; ③当芯片算力按照摩尔定律指数级增长,电力供应必须同步跟上。
财联社10月14日电,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近日在磁约束核聚变能量导出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进展。研究团队自主设计并建成了用于聚变能量导出研究的工程性液态金属和氦气工质热工研究台架,并已全面投入运行。这标志着我国构建起覆盖聚变堆全工况、具备国际领先水平的液态金属与氦冷技术研究体系,为未来聚变堆的工程化应用奠定了关键实验基础。能量导出热工实验台架的全面建成,是我国在核聚变关键设备与技术自主化能力上的重要体现。该成果显著提升了我国在液态包层和氦冷系统领域的工程验证能力与技术储备,表明我国已系统掌握包括主风机、高效换热器等在内的氦冷系统设计、制造与集成核心技术。这一进展将有力支撑我国聚变实验堆的后续建设,推动ITER计划顺利实施,为人类最终实现聚变能源梦想奠定坚实的工程与技术基础。
财联社10月14日电,2025世界聚变能源集团第2次部长级会议暨国际原子能机构第30届聚变能大会10月14日在成都开幕。现场,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聚变技术协作中心在成都正式授牌,标志着全球首个聚焦聚变能研究与培训的IAEA协作中心落地中国,中国在聚变能源领域的国际地位与影响力实现显著跃升,更将为成都建设全球聚变能源创新高地、推动可控核聚变商业化进程注入关键动能。
财联社10月11日电,上海今日召开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出台的《关于加快推动前沿技术创新与未来产业培育的若干措施》。上海市科委副主任屈炜在发布会上透露,上海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未来健康六大方向,分近、中、远三个层次,合理规划、分层推进、精准培育。具体包括:发展壮大细胞与基因治疗、脑机接口、生物制造、具身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降低成本、提高可及性、构建产业生态;加快培育硅光、6G、第四代半导体、类脑智能等领域,重点支持优化产品设计、拓展应用场景、验证市场价值;加速布局量子科技、可控核聚变、再生医学等前沿领域,重点支持技术难题攻关、技术路线收敛、产品可行性验证。
①圣湘生物方面近日回应称,戴立忠是鸿鹄聚变投资人与实控人,目前该项目只涉及戴立忠个人投资,不参与鸿鹄聚变的的日常运营工作; ②鸿鹄聚变系国内首家开发高温超导仿星器作为未来聚变发电站技术路线的商业聚变公司,计划建成国际首台高温超导仿星器聚变实验装置。
财联社10月9日电,针对“圣湘董事长戴立忠创立核聚变公司”的消息,圣湘生物方面向记者回应称,戴立忠是鸿鹄聚变(上海)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投资人与实控人,目前该项目只涉及戴立忠个人投资,戴立忠不参与鸿鹄聚变的的日常运营工作。
财联社10月9日电,可控核聚变概念持续走高,哈焊华通20cm涨停,此前融发核电、航天晨光、永鼎股份、上海电气等多股涨停,常辅股份、中洲特材、国光电气、西部超导等涨超10%。消息面上,位于安徽合肥未来大科学城的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主机首个关键部件——杜瓦底座成功落位安装,标志着项目主体工程建设步入新阶段,部件研制和工程安装开启“加速度”。
财联社9月30日电,可控核聚变概念盘中异动拉升,合锻智能涨停,西部超导、哈焊华通、永鼎股份、国光电气、常辅股份等跟涨。消息面上,在日前举行的第二十五届中国国际工业博览会上,中国聚变公司公开亮相,公司将在上海新建一个聚变实验装置,以验证其所研制的高温超导磁体,该装置暂命名为“中国环流四号(HL-4)”。
财联社9月25日电,核聚变概念股震荡拉升,合锻智能涨停,哈焊华通、融发核电、常辅股份跟涨。消息面上,据报道核聚变“国家队”中国聚变公司将在上海新建高温超导聚变装置,命名“环流四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