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11月23日电,据2025中国航空产业大会消息,预计2025年我国低空经济市场规模将达到1.5万亿元,2030年有望突破2万亿元,产业发展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产业规模的快速扩张背后,是低空装备产业的全面突破。数据显示,我国已有969家企业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产品信息系统完成了登记注册,备案产品3191种,超过478万架,全球首款四座电动飞机获颁中国民航局型号合格证。
财联社11月22日电,由中国信息协会低空经济分会组织编写的《低空基础设施发展研究报告(2025)》22日在湖南长沙发布。报告称,未来五年是低空基础设施建设的战略机遇期,应加快建设广覆盖、高韧性、高效率、低成本的现代低空基础设施体系,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报告建议,根据本地低空经济发展需求和应用场景,规划建设通信、导航、监视、气象、算力、安防等设施,并与政府相关信息化平台实现互联互通,服务当地城市治理与产业发展;同时集成利用卫星导航、物联网、AI算法、实景三维数字孪生等技术,确保各系统互联互通,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财联社11月22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22日在江西省景德镇市披露,2024年中国民用航空产品产值突破1600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3.6%。辛国斌表示,工信部将积极稳妥推动民机产业和低空装备产业发展。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前沿技术攻关,提升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强化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与建设;加强新能源产业、新一代信息技术、人工智能等与航空产业的融合创新,深化产业链协同,建设现代化民机产业体系。
财联社11月22日电,在今日举行的峰飞航空低空经济解决方案发布会上,峰飞航空副总裁谢嘉透露,公司已累计获得订单超2000架,截至目前,确认订单达300架。小财注:目前峰飞航空“载物版”eVTOL已取得适航三证;“载人版”eVTOL处于符合性验证阶段。(财联社记者 胡皓琼)
《科创板日报》22日讯,在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上,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启动我国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此次商用试验期为两年,目标通过开展卫星物联网业务商用试验,丰富卫星通信市场供给,支撑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记者 张洋洋)
财联社11月21日电,交通运输部部长刘伟11月21日主持召开部务会,审议《正常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运输类旋翼航空器适航规定》《螺旋桨适航规定》等。会议强调,会议强调,要认真落实国务院常务会议精神,强化部门协调,指导督促有关地方加快推动“两重”项目建设,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扩大交通运输有效投资。要加快推进低空经济安全有序发展和汽车租赁业高质量发展,持续做好交通运输领域促消费相关工作。会议强调,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着力提升民用航空安全保障水平,大力促进民用航空事业健康发展。
①截至2025年11月20日,成都产投总共持有中无人机6.41%的股份,为4325.01万股。仅在中无人机上市以后,成都产投持有的所有首发前股份就浮盈6.42亿元; ②中无人机在9月投资者调研中表示,今年收入会较去年有大幅增长,收入结构上,预计国内市场销售占比会首次超过军贸占比。
《科创板日报》21日讯,昨天(11月20日),我国自主研发的2吨级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eVTOL),在贵州高原山区成功完成跨城载货低空试飞,标志该航空器在高原山区物流领域应用取得新突破。贵阳市低空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旭兵称,这架飞机不用跑道,纯电驱动,还环保,能把农产品、应急物资运输的时间压缩80%以上。
财联社11月20日电,广东省人民政府印发《广东省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方案(2025—2027年)》,其中提出,拓展终端产业新场景。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机器人+”行动。加快发展消费级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加速推动智能手机、智能电脑、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汽车、智能机器人等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应用推广。深化“直播+商场”“直播+门店”等模式,挖掘更多消费热点,探索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可行路径。壮大超高清视频产业集群,大力发展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AM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MicroLED(微型发光二极管)、印刷显示、量子点、柔性显示等新型显示产业,挖掘重点行业应用场景。推动电动垂直起降航空器、飞行汽车、通航飞行器、非载人无人机等产业规模化发展,开展低空文旅项目推广及产业培育,建设国家低空经济产业综合示范区。
财联社11月18日电,《天津市建设国际一流国家租赁创新示范区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6—2030年)》印发。其中提出,开展租赁服务新兴领域研究。发挥天津市融资租赁集聚优势,鼓励开展算力、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租赁业务,加强与相关产业链企业对接,为企业多样化需求提供租赁产品和服务,聚力成势,形成全国算力租赁领域的示范引领,打造算力租赁高地。
《科创板日报》18日讯,亿航智能今日宣布,其旗舰产品EH216-S无人驾驶载人航空器,在卡塔尔多哈市中心成功完成了一系列飞行活动,包括点对点飞行及载人飞行任务。此次飞行活动是在卡塔尔交通部大力支持下开展,航线连接多哈港与市中心标志性景点卡塔拉文化村,是中东地区首次开展城市无人驾驶eVTOL飞行。
财联社11月17日电,据湖北日报消息,11月17日,湖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到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调研北斗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调研中,王忠林指出,要强化机遇意识,抢抓航天强国建设机遇,加快壮大产业规模能级,不断培育发展新动能、塑造发展新优势。要强化研发创新,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突破更多“卡脖子”难题,不断提升我省北斗产业发展的硬核支撑。要强化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深入实施“链长+链主+链创”融合机制,加大行业龙头企业引育力度,加快构建“芯、星、端、网、数、用”全产业链的发展格局,切实提升北斗产业整体竞争力。要强化场景应用,着力构建“北斗+低空经济”“北斗+人形机器人”“北斗+人工智能”等新场景,以北斗系统应用赋能千行百业。
《科创板日报》14日讯,2025四川低空经济产业链生态大会13日在自贡开幕,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简称产业研究院)获授牌正式成立。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研究院由四川省港航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下属企业四川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承载实施,是全国首个实体化运营的省级低空产业研究院。
财联社11月12日电,首个具备“万辆级”产能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汽车工厂近日在广州进入试产阶段,这标志着在低空经济领域,该类产品在国内首次进入规模化制造环节。
财联社11月1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其中提到,展望未来,技术创新、金融赋能与产业链协同,有助于推动化工新材料行业步入高性能、绿色化和智能化发展的新阶段。一是核心领域技术将继续提升,以高端聚烯烃、合成橡胶、功能性膜材料等为代表的高性能材料,将更好满足航空航天、电子信息、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发展需求。二是生产绿色化水平将进一步提高。绿氢、绿电会更多在化工材料生产流程中使用。三是材料技术智能化程度将增强。智能材料能够对外界环境变化作出灵活反应,将拓展其在航天器自适应控制、智能化生物医学设备等领域的应用。
财联社11月10日电,四川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11月10日在成都签署深化战略合作协议。签署仪式上,中国电信副总经理唐珂发布中国电信集团支持四川人工智能、量子科技产业发展能力平台;副省长胡云与唐珂分别代表双方签署《四川省人民政府 中国电信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协议》。根据协议,双方将立足推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发展,在算力集群打造、信息安全保障、智慧城市建设、制造业智改数转、低空经济发展、人才交流培养等领域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在推动四川现代化建设中更好实现互利共赢发展。
财联社11月10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民间投资发展的若干措施》。其中指出,引导民间资本有序参与低空经济领域基础设施建设。在商业航天频率许可、发射审批过程中,一视同仁对待民间投资项目,优化卫星通信业务准入政策。加快公布向民营企业开放的国家重大科研基础设施清单并动态更新,积极支持有能力的民营企业牵头承担国家重大技术攻关任务。
财联社11月7日电,国办印发《关于加快场景培育和开放推动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出,加快培育拓展全空间无人体系。推动海陆空全空间无人体系应用和标准建设,鼓励打造涵盖全空间的文旅、政务、物流、卫星服务等应用场景,拓展工业生产、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综合立体交通、公共服务、安全防护、农业生产等无人体系应用场景。稳妥有序拓展低空经济等领域应用场景。
《科创板日报》7日讯,《科创板日报》记者从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获悉,eVTOL企业时的科技宣布完成3亿元B++轮融资,本轮融资由华映资本、钧山资本、普华资本联合投资。这是该公司在今年完成的第二轮融资,其累计第七轮融资。时的科技创始人兼CEO黄雍威向《科创板日报》记者表示,本次融资将加速推进E20的适航取证、量产能力建设。此次融资亦是“十五五规划”明确打造低空经济重点产业后,行业内的首笔大额融资。(记者 曾乐)
①进博会上,“未来城市低空出行起降点”,全景模拟城市空中交通(UAM)运营场景,观众可以身临其境地体验“打飞的”从扫码购票、候机到登机的流程; ②当下,低空经济产业的实质性进展还有赖于适航取证,各厂商正在角逐2027年这个时间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