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能源行业新闻
关注
1.7W 人关注
能源、化工、采掘、黑色有色等领域的热点事件。
  • 10分钟前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9月9日电,记者今天从国家管网获悉,我国最大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外输管道——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阅读 8.5w+
    5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力推进工业降碳,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船舶这些绿色产品在大规模普及推广。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工厂系列扩建计划,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的绿色导向,加强绿色低碳标准的供给和应用,强化绿色金融政策赋能,进一步擦亮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底色。
    阅读 48.2w+
    29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更大,产品更好开了,产业对经济贡献更突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不过,目前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高端智能车用芯片还存在短板,产业还存在非理性竞争问题。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 56.5w+
    50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今日联合发布报告《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报告》通过比对减排效益、经济成本、清洁能源部署情况等多重因素,当“十五五”年均电力增速为2.8%、2030年新能源装机量达到31亿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达到2.7亿千瓦,煤电发电量将在今年迎来峰值,且峰值有望控制在5.55万亿千瓦时之内,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力部门有望在2025年迎来“碳达峰”,峰值为52亿吨。
    阅读 66.4w+
    36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国务院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据介绍,2020-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4.6%、16.3%。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
    阅读 76.7w+
    30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及二季度经营结果来看,在国内外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及全球储能需求共振的拉动下,产业链出货端表现较为亮眼,多数环节二季度收入同比恢复正向增长。行业资本开支基本探底,二季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增速小幅回升,部分供给紧缺环节已开启产能扩张节奏。盈利端,电池、负极等环节整体盈利同环比表现较好;材料环节盈利触底,同时受益下游电池技术迭代(固态、快充等)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单位盈利有望进入上升通道。考虑到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比较优势显著、海外布局逐渐完善,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出海卡位等,份额和盈利的双重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持续看好经历周期验证,在技术、成本、盈利方面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的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
    阅读 124w+
    1
    53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韩国科学技术院与LG新能源公司的研究团队攻克了锂金属电池中长期存在的枝晶难题,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及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不到600公里的最大续航,新型电池仅需12分钟即可充满70%电量,单次充电可支持车辆行驶800公里,寿命总里程超过30万公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
    阅读 144.4w+
    3
    116
  • 昨天 22: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据长江电力消息,9月8日17时13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110台机组实现今年首次全开运行。据悉,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超3亿人一年生活用电需求。
    阅读 193.5w+
    78
  • 昨天 17: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8日发布《关于邀请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电池分会的函》。中汽协在函中表示,经协商一致并报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九届七次常务理事通讯会议同意,以设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电池分会的方式,合规搭建各相关方有效沟通、协商,共同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电池分会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并择期召开成立大会。
    阅读 226.8w+
    27
  • 昨天 16: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防范违规代办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的通告》提出,依据《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电力业务许可、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申请、变更、延续等事项,不收取任何费用。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从未委托、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开展电力业务资质许可代办、培训、咨询等经营性业务。请各单位及个人提高警惕,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阅读 233.3w+
    17
  • 昨天 10:40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9月8日电,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8日,国内功率最大的国产商业投运重型燃气轮机“太行110”首台套商业机组在中国航发燃机制造装试基地出厂,即将交付。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正式迈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据介绍,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自主研制能力。
    阅读 281.5w+
    35
  • 昨天 10: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财联社9月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阅读 268.9w+
    214
  • 昨天 10: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围绕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中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工艺智能寻优。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气联供的综合能效和降碳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在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中的应用,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阅读 286.8w+
    76
  • 昨天 10: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司法部部长贺荣9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五年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规150件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阅读 267.4w+
    12
  • 昨天 07: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针对电力中长期市场的参与主体、交易品种、电价机制进行修订。过去几个月“136号文”各省承接文件加速出台,新能源发展进入电价新时代。电力市场化政策细节正在持续丰富,继续看好风电、储能、电力设备结构性机会。
    阅读 274.3w+
    15
  • 昨天 06:35 来自 河南日报
    财联社9月8日电,富士康新能源电池(郑州)有限公司近日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举办企业零碳园区论坛。该公司已落地郑州航空港,储能生产基地建设正在加速推进,预计第四季度实现首批生产线投产。
    阅读 273.3w+
    3
    89
  • 09-06 08: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6日电,据央视新闻,匈牙利外长西雅尔多当地时间5日在布达佩斯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匈牙利购买俄罗斯石油是因为“别无选择”。西雅尔多说,欧盟拒绝了匈方希望欧盟帮忙提升东南欧天然气管道输送能力的请求,克罗地亚也没有提升通往匈牙利的替代管道的输送能力,反而将过境费提升至欧洲基准的五倍。因此,匈牙利只能通过与俄罗斯合作来保障自身能源安全。此外,西雅尔多还表示,一些严厉批评匈牙利和斯洛伐克购买俄罗斯能源的欧洲国家通过迂回路线秘密购买俄罗斯石油,以节约能源成本。
    阅读 353.1w+
    2
    100
  • 09-06 08: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6日电,中国电建参与设计建设的世界海拔最高的特高压直流工程—金上至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近日正式开始向湖北送电。金上至湖北特高压工程是国家“西电东送”战略部署的重点工程,是全国首条大容量水光互补的纯清洁能源跨区外送直流通道,也是首个进入川藏高原腹地的特高压直流工程。
    阅读 355.7w+
    88
  • 09-05 23: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5日电,加拿大将增加税收抵免以刺激清洁能源投资。
    阅读 351.7w+
    37
  • 09-05 22: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5日电,美股太阳能板块走强,阿特斯太阳能涨近10%,Sunrun涨超7%,Enphase Energy涨超5%,晶科能源、第一太阳能涨近4%。
    阅读 332.9w+
    1
    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