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能源行业新闻
关注
1.7W 人关注
能源、化工、采掘、黑色有色等领域的热点事件。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0日电,EIA短期能源展望报告:预计2026年美国原油消费量为2061.00万桶/日,此前预期为2047.00万桶/日;预计2025年美国天然气消费量为915.0亿立方英尺/日,此前预期为914.0亿立方英尺/日。
    阅读 7.5w+
    15
  • 昨天 18: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道达尔能源发表声明称,与韩国天然气公司(KOGAS)签署合作意向协议,约定自2027年底起的十年期内,每年向韩国交付100万吨液化天然气(LNG)。道达尔能源表示,其向韩国天然气公司的年供应量将自2028年起提升至300万吨。
    阅读 96.6w+
    27
  • 昨天 16: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据新华社,埃及石油和矿产资源部8日宣布,埃及天然气控股公司与英国石油公司当天签署一份谅解备忘录,计划在地中海钻探五口新的天然气井。据路透社报道,这份文件签署正值埃及政府努力提高油气产量之际。报道说,本次签署的项目预计明年启动,计划钻探的天然气井深度从300米到1500米不等。
    阅读 111.9w+
    11
  • 昨天 15: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9月9日联合发布报告《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国家能源局原副局长张玉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可再生能源的蓬勃发展,不仅优化了能源结构,也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新动能。然而,我们也需要清醒认识到,可再生能源爆发式增长与电力系统调节能力不足之间的矛盾日益凸显。系统灵活性欠缺、消纳瓶颈待解、结构适配缺口扩大等问题,已成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关键挑战。在此背景下,煤电转型的重要性愈发突出。作为当前电力系统主要的灵活调节与容量保障电源,煤电的角色重塑与功能转型,已成为弥合系统适配缺口、保障能源安全的关键举措。
    张玉清指出,迈向十五五时期,也是我国迈向碳达峰最后的攻坚克难时期,更是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关键阶段。一方面,煤电的转型需要更加符合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的需求,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需要进一步从“源网荷储”的系统层面,通过政策引导和市场机制来促进其高质量的消纳。
    阅读 127.4w+
    65
  • 昨天 14: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英美资源与泰克资源9月9日宣布达成协议,将通过对等合并组建Anglo Teck group。合并完成后,英美资源和泰克资源的股东将分别持有Anglo Teck group约62.4%和37.6%的股权。英美资源集团还将在此次交易前向其投资者支付45亿美元的特别股息,如果获得监管机构批准,预计并购交易将在12-18个月内完成。两家公司的合并将成为矿业史上规模最大的合并案之一。过去12个月,泰克资源在多伦多交易的股价下跌了约20%,市值约为237亿加元(171亿美元)。同期,英美资源集团在伦敦交易的股价上涨了15%,市值达到269亿英镑(364亿美元)。
    阅读 173.8w+
    1
    15
  • 昨天 13:02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9月9日电,记者今天从国家管网获悉,我国最大的煤制天然气生产基地外输管道——准东煤制天然气管道干线工程正式开工建设,项目建成后将与西气东输管道系统互联互通,进一步提升我国天然气资源供应保障能力。
    阅读 198.5w+
    24
  • 昨天 10: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力推进工业降碳,建成全球最大、最完整的新能源产业链,规模以上工业单位增加值的能耗不断降低,新能源汽车、绿色家电、绿色建材、绿色船舶这些绿色产品在大规模普及推广。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绿色制造体系,实施绿色工厂系列扩建计划,培育建设一批零碳工厂、零碳园区,同时还将进一步强化产业政策的绿色导向,加强绿色低碳标准的供给和应用,强化绿色金融政策赋能,进一步擦亮新型工业化的绿色底色。
    阅读 207.4w+
    35
  • 昨天 10: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工信部副部长辛国斌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十四五”期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量更大,产品更好开了,产业对经济贡献更突出,2024年我国新能源汽车整车消费超过2万亿元,有力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和相关产业快速发展,形成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为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贡献。不过,目前产业发展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例如高端智能车用芯片还存在短板,产业还存在非理性竞争问题。下一步,工信部将进一步完善支持政策,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突破,规范产业竞争秩序,持续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阅读 236.7w+
    59
  • 昨天 10: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国际环保机构绿色和平、华北电力大学(保定)与上海国际问题研究院今日联合发布报告《迈向“十五五”煤电何去何从:转型路径与多元机制研究》。《报告》通过比对减排效益、经济成本、清洁能源部署情况等多重因素,当“十五五”年均电力增速为2.8%、2030年新能源装机量达到31亿千瓦、新型储能装机达到2.7亿千瓦,煤电发电量将在今年迎来峰值,且峰值有望控制在5.55万亿千瓦时之内,这也意味着,中国电力部门有望在2025年迎来“碳达峰”,峰值为52亿吨。
    阅读 220.9w+
    39
  • 昨天 10: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国务院举行“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时期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有关情况。据介绍,2020-2024年,我国装备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年均增长7.9%、8.7%,占规上工业比重分别提升至34.6%、16.3%。新能源汽车2024年产量突破1300万辆,产销量连续10年保持全球第一;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持续全球领先。
    阅读 217.3w+
    37
  • 昨天 08: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从电池与能源管理产业链2025年上半年及二季度经营结果来看,在国内外新能源车销量增长及全球储能需求共振的拉动下,产业链出货端表现较为亮眼,多数环节二季度收入同比恢复正向增长。行业资本开支基本探底,二季度“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同比增速小幅回升,部分供给紧缺环节已开启产能扩张节奏。盈利端,电池、负极等环节整体盈利同环比表现较好;材料环节盈利触底,同时受益下游电池技术迭代(固态、快充等)对高端产品的需求,单位盈利有望进入上升通道。考虑到中国锂电产业链全球比较优势显著、海外布局逐渐完善,头部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出海卡位等,份额和盈利的双重优势有望进一步扩大。持续看好经历周期验证,在技术、成本、盈利方面竞争优势进一步扩大的产业链各环节头部公司。
    阅读 248.3w+
    1
    56
  • 昨天 07: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9日电,韩国科学技术院与LG新能源公司的研究团队攻克了锂金属电池中长期存在的枝晶难题,显著提升了电池性能及电动汽车的续航能力。相比传统锂离子电池不到600公里的最大续航,新型电池仅需12分钟即可充满70%电量,单次充电可支持车辆行驶800公里,寿命总里程超过30万公里。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最新一期《自然·能源》杂志。
    阅读 252w+
    3
    119
  • 09-08 22: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据长江电力消息,9月8日17时13分,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110台机组实现今年首次全开运行。据悉,由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三峡、葛洲坝六座电站构成的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总装机容量达7169.5万千瓦,年平均发电量约3000亿千瓦时,可满足超3亿人一年生活用电需求。
    阅读 290.6w+
    81
  • 09-08 17: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中国汽车工业协会9月8日发布《关于邀请加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电池分会的函》。中汽协在函中表示,经协商一致并报请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九届七次常务理事通讯会议同意,以设立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新能源汽车电池分会的方式,合规搭建各相关方有效沟通、协商,共同促进动力电池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平台。电池分会的筹备工作正在进行,并择期召开成立大会。
    阅读 283.5w+
    27
  • 09-08 16: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防范违规代办电力业务资质许可的通告》提出,依据《电力业务许可证管理规定》《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证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办理电力业务许可、承装(修、试)电力设施许可申请、变更、延续等事项,不收取任何费用。国家能源局及其派出机构从未委托、授权任何第三方机构或个人开展电力业务资质许可代办、培训、咨询等经营性业务。请各单位及个人提高警惕,避免造成经济损失。
    阅读 279.4w+
    17
  • 09-08 10:40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9月8日电,从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有限公司获悉,9月8日,国内功率最大的国产商业投运重型燃气轮机“太行110”首台套商业机组在中国航发燃机制造装试基地出厂,即将交付。这标志着我国自主研制的110兆瓦级重型燃气轮机正式迈入商业化应用新阶段。据介绍,重型燃气轮机是能源高效转换、洁净利用、多领域应用的核心装备,是工业强国的重要标志之一,世界上仅有少数国家具备独立自主研制能力。
    阅读 281.5w+
    36
  • 09-08 10: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财联社9月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到2030年,能源领域人工智能专用技术与应用总体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算力电力协同机制进一步完善,建立绿色、经济、安全、高效的算力用能模式。能源与人工智能融合的理论与技术创新取得明显成效,能源领域人工智能技术实现跨领域、跨行业、跨业务场景赋能,在电力智能调控、能源资源智能勘探、新能源智能预测等方向取得突破,具身智能、科学智能等在关键场景实现落地应用。形成一批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能源相关研发创新平台和复合人才培养基地,建成更加完善的政策体系,持续引导“人工智能+”能源高效、健康、有序创新,为能源高质量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阅读 268.9w+
    214
  • 09-08 10: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关于推进“人工智能+”能源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意见提到,围绕能源保供和绿色低碳转型需求,推进人工智能技术在虚拟电厂(含负荷聚合商)、分布式储能、电动汽车车网互动等灵活性调节资源中的应用,提升负荷侧群控优化和动态响应能力;加强人工智能技术在新型储能与电力系统协同优化调度以及全生命周期安全中的应用,推动可再生能源制氢生产工艺智能寻优。强化人工智能技术赋能能源生产过程中的节能和碳排放管理,提升多能互补综合能源系统电、热、冷、气联供的综合能效和降碳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在零碳园区、智能微电网、算电协同中的应用,提升源网荷储一体化智能运行水平,促进新能源就地消纳。
    阅读 286.8w+
    76
  • 09-08 10:0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司法部部长贺荣9月8日在国新办举行的“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五年来,国务院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法律议案53件、制定修改行政法规150件次。民营经济促进法、粮食安全保障法、能源法、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等一批重要法律法规颁布实施。
    阅读 267.4w+
    12
  • 09-08 07:4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华泰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电力中长期市场基本规则(征求意见稿)》,针对电力中长期市场的参与主体、交易品种、电价机制进行修订。过去几个月“136号文”各省承接文件加速出台,新能源发展进入电价新时代。电力市场化政策细节正在持续丰富,继续看好风电、储能、电力设备结构性机会。
    阅读 274.3w+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