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量子通信
关注
6407 人关注
量子通信是利用量子叠加态和纠缠效应进行信息传递的新型通信方式,基于量子力学中的不确定性、测量坍缩和不可克隆三大原理提供了无法被窃听和计算破解的绝对安全性保证,主要分为量子隐形传态和量子密钥分发两种。
量子通信
+1.56%
龙头股
光韵达
+6.23%
震有科技
+5.07%
  • 05-30 10:58 来自 中国青年报
    财联社5月30日电,清华大学段路明研究组近日在量子模拟计算领域取得重要突破,首次实现512离子二维阵列的稳定囚禁冷却以及300离子量子比特的量子模拟计算。该工作实现了国际上最大规模具有单比特分辨率的多离子量子模拟计算,将原来的离子量子比特数国际记录(61离子)往前推进了一大步,并首次实现基于二维离子阵列的大规模量子模拟。该成果研究论文近日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Nature(《自然》),被《自然》审稿人称为量子模拟领域的“巨大进步”,“值得关注的里程碑”。
    阅读 350.6w+
    37
  • 05-30 10: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30日电,据报道,新加坡周四启动量子计算战略,将为量子计算战略投入3亿新元。
    阅读 379.7w+
    11
  • 05-29 09: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9日电,近日,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信息化标准建设行动计划(2024—2027年)》,其中提到,布局新兴技术领域标准。完善人工智能标准,强化通用性、基础性、伦理、安全、隐私等标准研制。加快推进大模型、生成式人工智能标准研制。推动区块链标准建设,加快底层平台、智能合约、共识机制、跨链互操作等共性关键标准制定,推进重点领域的应用和服务标准研制。完善云计算标准,加快云原生、云操作系统、分布式云、边缘云、云迁移、云化应用、智能云服务等标准研制。加快量子信息标准布局,推动术语、功能模型、参考架构等基础通用标准研制,开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测量等关键技术标准研究。推进脑机接口标准研究,加强输入—输出接口、脑信息编解码算法、脑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等关键技术和应用标准研制。加快建设下一代互联网、Web3.0、元宇宙等新兴领域标准化项目研究组,推进基础类标准研制,探索融合应用标准。
    阅读 369.8w+
    2
    331
  • 05-13 09: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3日电,早盘量子通信概念低开低走,科大国创跌超10%,浩丰科技、格尔软件、迪普科技、飞利信、吉大正元等快速跟跌。
    阅读 361.3w+
    1
    32
  • 05-12 08:52 来自 财联社
    《科创板日报》12日讯,国盾量子日前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 ,量子计算目前仍处于基础研究阶段,还不能解决有实用价值的复杂问题。各国都在先实现专用量子计算机、最终实现通用量子计算机的道路上快速前行,与之相关的供应链市场、整机销售市场、相关应用探索市场正在发展。目前主要量子计算的商业落地方向不是提供算力,而是发展超导量子计算机硬件、软件技术,提供超导量子计算机整机、核心组件和相关技术服务,更偏向于高端科研仪器性质,依托量子计算云平台和“超算-量子计算”融合平台为下游各领域的应用研究提供支持。量子通信是目前实用化进程最快的领域。
    阅读 427.4w+
    13
  • 05-10 16: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0日电,在北信源的2023年业绩发布会上,公司表示,自2019年以来,公司一直在深入研究量子通信领域。2022年,北信源与国内多家领先的量子通信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并针对政企用户推出了信源密信(量子版)。该产品结合了量子密钥软Key和量子加密技术,可以与运营商提供的超级安全SIM卡相结合,在即时消息、音频通话等功能中采用了先进的量子安全技术。目前,此产品已在运营商网络环境中稳定运行,有效防止信息泄露、篡改,保护个人隐私及商业秘密。此外,北信源还正在积极探索将AI技术与量子通信领域融合应用。
    北信源
    +2.20%
    阅读 439.9w+
    1
    41
  • 05-10 10: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0日电,量子通信概念盘中探底回升,科大国创涨超10%,浩丰科技、天和防务、吉大正元、迪普科技等纷纷跟涨。消息面上,国务院国资委近日开展第二批中央企业原创技术策源地布局建设,在量子信息等36个领域,支持40家中央企业布局52个原创技术策源地。两批布局后,共有58家中央企业承建97个原创技术策源地。
    阅读 399.1w+
    2
    73
  • 05-06 11: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6日电,日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利用“自底而上”的量子模拟方法,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高效开展更多、更新奇的量子物态研究提供了新路径,助力推进“第二次量子革命”。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备受学术界关注,处于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的物质具有重要的观测研究价值。团队此次实现光子的分数量子反常霍尔态,为开展量子领域相关研究提供了优质的研究平台,无需极强外磁场等严苛的实验条件,且能实现对高集成度量子系统微观性质的全面测量和可控利用。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弗兰克·维尔切克评价,这项研究向基于任意子的量子信息处理迈出重要一步。
    阅读 390w+
    9
    76
  • 04-29 09:15 来自 科创板日报 宋子乔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算力支撑 量子计算指引科技竞赛下一站
    阅读 60.9w+
    198
  • 04-28 22:13 来自 财联社 旭日
    与量子产业链上市公司开展合作 量子通信龙头20cm涨停 本周机构密集调研相关上市公司
    阅读 94.1w+
    2
    201
  • 04-28 09:58 来自 科技日报 吴长锋 洪敬谱
    钱学森支持,三代科学家接力,如今我国拥有大算力!
    阅读 117.9w+
    6
    85
  • 04-26 10: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6日电,量子通信概念异动拉升,科大国创、神州信息、格尔软件涨停,浩丰科技涨超15%,国盾量子、吉大正元、迪普科技等纷纷跟涨。消息面上,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向国盾量子交付了一款504比特超导量子计算芯片"骁鸿",用于验证国盾量子自主研制的千比特测控系统。此款芯片刷新了国内超导量子比特数量的纪录,后续还计划通过中电信量子集团的"天衍"量子计算云平台等向全球开放。
    阅读 275.1w+
    105
  • 04-25 09: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5日电,量子通信概念异动拉升,浩丰科技大涨10%,科大国创、吉大正元、国盾量子、格尔软件等跟涨。消息面上,日本国立研究机构——日本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将与英伟达合作打造量子计算系统,计划明年起向企业和研究人员收费提供服务。
    阅读 290.2w+
    51
  • 04-22 08:36 来自 财联社
    ①我国研制出世界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量子科技商业化落地可期。②一季度我国跨境电商进出口持续增长,电商出海有望迎全新投资机遇。③特斯拉FSD或即将落地中国,自动驾驶商业化进一步提速。
    阅读 320.7w+
    56
  • 04-22 08:07 来自 财联社
    我国研制出世界首个氮化镓量子光源芯片 量子科技商业化落地可期
    阅读 82.7w+
    41
  • 04-12 14:13 来自 安徽日报
    财联社4月12日电,记者从安徽省量子计算工程研究中心获悉,我国第三代自主超导量子计算机“本源悟空”成功装备国内首个PQC“抗量子攻击护盾”——PQC(Post Quantum Cryptography后量子密码)混合加密方法。后量子密码技术是能使“本源悟空”更好抵御其他量子计算机攻击的算法,有利于确保运行数据安全。
    阅读 444w+
    23
  • 04-07 07:28 来自 科技日报
    财联社4月7日电,记者近日从安徽省合肥市大数据资产运营有限公司获悉,该公司近期启动了合肥超量融合计算中心招标项目。项目基于合肥先进计算中心“巢湖明月”超级计算机,部署了2台超导量子计算机和1台离子阱量子计算机。该项目分为3个标段,中标方为国盾量子、本源量子和国仪量子3家公司。超量融合作为量子计算与经典计算混合的新型计算架构,可以协同两种先进计算优势,通过整合量子计算的并行处理能力和超级计算机的高效数值计算能力,有效提升对复杂问题的求解效率。这种新型计算架构能够增强算法的灵活性和效率,还能够提高计算速度、优化资源配置、扩展应用范围。
    阅读 424w+
    89
  • 04-01 09: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日电,早盘量子通信概念走强,吉大正元涨停,浩丰科技涨超10%,华工科技、科大国创、神州信息、国盾量子涨超5%。消息面上,国务院国资委近日按照“四新”即新赛道、新技术、新平台、新机制标准,遴选确定了首批启航企业,加快新领域新赛道布局、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重点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新兴领域。
    阅读 403.6w+
    52
  • 03-31 10:15 来自 财联社 笠晨
    量子信息利好频传!国资委确定首批启航企业重点布局,受益上市公司一览
    阅读 126.5w+
    6
    873
  • 03-29 15:12 来自 新华社
    财联社3月29日电,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郁司夏、孙亮亮、周祥与安徽大学许振朋及瑞典隆德大学研究人员等合作,发现原本只是探测纠缠有无的实验数据可以用来估计纠缠大小。相关研究成果日前发表于国际权威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
    阅读 438.1w+
    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