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2月20日电,我国量子科技研究迎来突破性进展。《自然》杂志2月20日发布一项重要研究成果,我国科研团队成功实现全球首例基于集成光量子芯片的“连续变量”量子纠缠簇态。相关专家表示,这一成果填补了采用连续变量编码方式的光量子芯片关键技术空白,也为光量子芯片的大规模扩展及其在量子计算、量子网络等领域的应用奠定重要基础。
《科创板日报》18日讯,近日,量子技术企业中科酷原科技(武汉)有限公司获湖北首支量子产业基金——武汉光谷芯光量子科技投资基金战略投资。中科酷原成立于2020年,自主研制的高精度量子绝对重力仪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获得国际计量局认证。2024年10月公司成功向中国移动交付原子量子计算机。
①谷歌首席执行官桑达尔·皮查伊日前表示,实现量子计算机“切实可用”还需要5到10年的时间; ②量子计算技术目前仍主要用于研究,对于其何时能真正派上用场还存在争议。
财联社2月13日电,奥地利科学技术研究所(ISTA)物理学家在量子信息领域取得了关键性进展:实现了超导量子比特的全光学读取。这一成果不仅为增加可用于计算的量子比特数量铺平道路,还为架设基于光纤连接、可在室温下运行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网络奠定了基础。相关论文发表在最新的《自然·物理学》杂志上。
财联社2月6日电,谷歌量子部门负责人Hartmut Neven当地时间2月5日表示,谷歌计划在5年内发布商业量子计算应用。该公司于去年年底刚刚发布了量子芯片Willow。Neven在一份声明中称:“我们乐观地认为,5年内我们将看到只有在量子计算机上才能实现的现实世界应用。”谷歌所说的现实世界应用包括与能源、材料科学及新药研发有关的领域,例如发现可替代的新能源,为电动汽车制造更高级的电池,发现创新药物靶点等。英伟达创始人CEO黄仁勋在今年年初就曾预测,量子技术远非5年就能实现广泛的应用。他预计,量子计算机的实际应用大约还需要20年的时间。
《科创板日报》6日讯,日本国立产业技术综合研究所(AIST)正与英特尔合作,利用后者的先进芯片开发下一代量子计算机,预计开发成本达数百亿日元。
财联社2月6日电,加拿大Xanadu量子技术公司开发出全球首台可扩展光量子计算机原型。该公司在最新一期《自然》杂志上发表文章详细介绍了其设计和构建过程,并展示了该原型机如何能够灵活扩展至所需规模。这项突破为未来大规模量子计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财联社1月17日电,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3大方向,拟部署17项揭榜任务,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核心器件与设备,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推动量子技术在医疗、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应用落地。围绕原子级制造工艺仿真、原子级加工、构筑和检测等4大方向,拟部署19项揭榜任务,预期产出高效团簇离子束原子级抛光装备、200—3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等系列加工、检测装备,原子级金属粉体、原子级精度X射线反射镜等系列产品。围绕清洁氢制取、存储与转储、输运与配给、动力与物料利用4大方向,拟部署22项揭榜任务,研究形成一批清洁氢制—储—输—用成套技术与装备,推动清洁氢在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应用落地。
①英伟达揭晓GTC 2025大会首个活动:黄仁勋主持的“量子日”。公司称,目前量子硬件、纠错和算法方面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②几天前黄仁勋对量子计算的表态还颇为保守,这背后或许出现了转折点。 ③微软刚刚宣布,2025年是“量子就绪之年”,“可靠量子计算时代即将到来。”
财联社1月16日电,美国芯片企业英伟达公司宣布把今年3月20日设为首个“量子日”,以期加强与伙伴合作,推进量子计算技术发展。英伟达官方博客15日写道,公司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将在“量子日”与多家重量级量子技术企业高管对话,探讨量子技术的当下与未来。相关企业包括爱丽丝与鲍勃公司、原子计算公司、IonQ公司和D-Wave公司等。美国本津加新闻网报道,首个“量子日”正值英伟达图形处理器技术大会在加利福尼亚州圣何塞举行,本次技术大会将聚焦量子计算领域的迅猛进步。本津加新闻网报道,英伟达已开始重金投资量子计算,通过战略性招聘以增强其量子计算业务能力,预期英伟达未来将融合量子计算和经典计算系统。
财联社1月16日电,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1月16日上午在西安开幕,陕西省省长赵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指出,2025年陕西将发展光电子、人工智能、增材制造、第三代半导体、大型无人机、高端数控机床等产业。前瞻布局量子科技、生物制造、高端医疗器械、新型储能、高性能材料、小型卫星等产业。力促氢能“制储输加用”全产业发展。制定低空经济发展行动方案,支持榆林建设全国低空经济试验区。
财联社1月15日电,广东省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记者会在广州举行。广东省发展改革委主任艾学峰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下一步,广东将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根基。一方面做大产业“基本盘”,推动电子信息、汽车、智能家电、智能装备等战略性产业集群提质升级;另一方面培育发展“生力军”,将集成电路、新型储能、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产业打造成新的万亿级、5000亿级产业集群;同时下好未来产业“先手棋”,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商业航天、生物制造、量子科技等领域布局建设一批未来产业先导区。
①继黄仁勋后,Meta首席执行官扎克伯格成为最新一位对量子计算“泼冷水”的科技公司领袖; ②周一,扎克伯格警告称,量子计算的应用仍需数年时间; ③扎克伯格此言一出,美股相关概念股再次闻声大跌。
①美国量子计算公司D-Wave Quantum首席执行官艾伦.巴拉兹日前表示,英伟达首席执行官黄仁勋对量子计算的看法“大错特错”; ②此前,黄仁勋的言论吓坏了华尔街。他表示,将“非常有用的量子计算机”推向市场可能需要15到30年的时间。
对比今年和去年的十大科技热词,既有变,也有不变。2025年即将到来,你看好哪些概念穿越时间继续远航?又或者是,明年会有哪些后浪拍死前浪?欢迎留下您的评论。
财联社12月25日电,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优化完善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管理机制的意见》,扩大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在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方面实行“正面清单”管理,将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制造、数字经济、低空经济、量子科技、生命科学、商业航天、北斗等新兴产业基础设施,算力设备及辅助设备基础设施,高速公路、机场等传统基础设施安全性、智能化改造,以及卫生健康、养老托育、省级产业园区基础设施等纳入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行业》)。提高专项债券用作项目资本金的比例,以省份为单位,可用作项目资本金的专项债券规模上限由该省份用于项目建设专项债券规模的25%提高至30%。
财联社12月24日电,据合肥市发展改革委最新消息,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商业航天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通用人工智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新型储能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合肥生物制造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建设正在稳步推进中。到2027年,合肥量子科技省未来产业先导区力争涌现一批有影响力的前沿技术、创新应用、旗舰企业和领军人才,形成较为完备的量子科技未来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具体目标为累计建成省级以上科技创新和公共服务平台24个,累计培育上市企业2家,产业规模达50亿元等。计划到2030年,合肥新型储能未来产业先导区实现产业营收200亿元,建成省级以上创新平台20家,打造6个省级未来场景实验室和省级未来场景试验区。
①“祖冲之三号”的量子比特数达105个,计算能力显著提升。 ②近期美股量子计算行情爆发,Quantum Computing、IonQ等个股股价攀升。 ③券商认为,当前量子科技产业处于研发和产业探索阶段,对大部分相关公司的营收贡献度较少。
财联社12月18日电,复旦复华涨停,禾信仪器、星光股份、富士达、腾景科技、国盾量子、科大国创涨超5%。消息面上,昨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在arXiv平台上发布我国研制的具备105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此外,昨晚美股量子计算概念股Quantum Computing大涨51.53%。
《科创板日报》17日讯,12月17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潘建伟院士团队在arXiv平台上发布我国研制的具备105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的相关成果。实验数据显示,“祖冲之三号”的性能优于谷歌“悬铃木”,各项性能指标也与谷歌一周前刚刚发布的Willow达到同一量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