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东冲突
关注
2.4W 人关注
2025年6月以来,以伊爆发新一轮冲突,随着双方积累的矛盾加剧,中东正在陷入风波之中。
  • 1小时前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12日电,以色列总理办公室表示,以色列代表将不会出席于13日在埃及沙姆沙伊赫举行的和平峰会。
    阅读 4.6w+
    28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以色列政府发言人表示,以色列国防军已撤离至黄线,期待所有被扣押人员尽快获释。该发言人称,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将于当地时间13日的凌晨时分获释,在所有生还的被扣押人员获释后,以色列方面将准备接收28具遇难者遗体。在确认被扣押人员获释后,巴勒斯坦方面的被扣押人员也将得到释放。
    阅读 5.1w+
    42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2日,埃及红新月会已将其位于北西奈省首府阿里什的后勤中心的准备状态提升至最高水平,当天派出了新一轮巴以冲突以来数量最多的援助物资卡车。总计有400辆运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将进入加沙地带。据悉,这一批运载的援助物资总重超过9000吨,包括超过6000吨食品和面粉,1000吨基本医疗和救援物资,包括移动厕所、帐篷和毛毯,以及超过2000吨的燃料。
    阅读 5.9w+
    3
    44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2日,以色列国防军发布消息称,根据停火框架,以色列南方司令部部队在加沙地带保持战备状态。以军表示,其南方司令部部队继续沿更新后的战线部署,以符合停火协议框架和被扣押人员遣返的要求。同时,部队还将继续在该地区开展行动,以消除对士兵、以色列居民的任何直接威胁。
    阅读 10.9w+
    40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发表声明称,在过去的24小时中,加沙地带卫生部门在当地找到124具遗体,加沙地带医疗机构接收33名伤员。声明表示,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导致67806人死亡、170066人受伤。
    阅读 22.7w+
    54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伊拉克国家石油营销组织SOMO表示,伊拉克将11月巴士拉中质原油对亚洲的官方售价定为较阿曼/迪拜均价升水0.85美元/桶。
    阅读 45.9w+
    27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援引美国《华尔街日报》今天(10月12日)援引消息人士的话报道,哈马斯已通知以色列,哈马斯可能最早于当地时间今天释放20名仍存活的被扣押人员。
    阅读 59.4w+
    29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2日,总台记者获悉,一名接近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谈判团队的哈马斯方面消息人士表示,哈马斯不会参与战后加沙治理。该消息人士称,对哈马斯来说,加沙地带的治理是一个已经“尘埃落定”的议题。哈马斯不会参与任何过渡阶段,这意味着其已经放弃了对加沙地带的控制,但其仍然是巴勒斯坦国家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
    阅读 57.2w+
    43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2日,总台记者获悉,在哈马斯释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员期间,美以支持的所谓“加沙人道主义基金会”将在未来几天暂时关闭其位于加沙地带南部拉法地区的援助物资分发点。
    阅读 63.8w+
    34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环球时报援引美国广播公司10月11日报道,两名美国官员表示,美军已开始抵达以色列,建立一个联合协调中心,监督加沙停火协议的执行。官员们表示,美军不会进入加沙地带。其中一位美国官员称,派往以色列的200名士兵专门从事运输、规划、后勤、安全和工程工作,他们将与其他伙伴国家、私营部门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一起工作。该协调中心被视为帮助实施加沙地带和平进程的第一步,这将需要广泛协调人道主义、后勤和安全援助。消息人士称,被派往以色列建立军事协调中心的部队正在本周末陆续抵达,军人们从美国本土和中东地区空运而来。美国官员表示,美国中央司令部司令、海军上将布拉德·库珀10日就在以色列。库珀11日说,美国不会向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派驻地面部队。
    阅读 77.3w+
    2
    70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联合国驻黎巴嫩维和部队(联黎部队)当地时间12日上午表示,该部队一名维和人员11日在黎巴嫩南部的卡法尔基拉地区被以色列无人机投掷的手榴弹击中。联黎部队补充道,在手榴弹投下之前,维和人员已经发现两架无人机在其阵地附近飞行。以色列国防军对此尚未发表评论。
    阅读 85.2w+
    1
    29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当地时间10月11日,英国、德国、巴基斯坦等多国民众举行声援巴勒斯坦人民的游行,他们对现阶段加沙地带停火表示欢迎,但同时也对停火的持久性产生了质疑。有抗议者表示,以色列此前多次违反加沙停火协议,当前这份停火协议能否维持还存在问号。
    阅读 89.1w+
    12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12日表示,他已指示以色列国防军准备摧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所有隧道。卡茨称,这是落实加沙非军事化和解除哈马斯武装的既定原则的首要意义,他已指示以色列国防军准备执行这项任务。目前尚不清楚以军将如何摧毁非以军控制区内的哈马斯隧道。
    阅读 133.1w+
    2
    60
  • 10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政治局成员胡萨姆·巴德兰表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二阶段的谈判包含“许多复杂因素和困难”。他指出,这一阶段的谈判可能需要更长时间,而在此之前,巴勒斯坦内部需要先统一立场。他还强调,如果以色列再次在加沙挑起军事行动,哈马斯将竭尽所能展开反击。加沙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谈判内容涵盖哈马斯解除武装、以军全面撤出加沙等议题。分析人士指出,最棘手的问题大多集中于此。第二阶段能否顺利推进、何时取得实质性进展,仍是未知数。
    阅读 163.4w+
    2
    71
  • 1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报道,当地时间10月11日,黎巴嫩总统奥恩强烈谴责以色列袭击黎巴嫩。以色列军方当天对黎巴嫩南部一公路沿线六处重型机械停放点发动十轮空袭,造成1人死亡,另有7人受伤。奥恩表示,此次袭击发生在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签署后,时机极为危险。
    阅读 195.8w+
    1
    66
  • 1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伊朗伊斯兰共和国通讯社11日报道,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就加沙局势和伊朗核问题接受采访说,美国近年来的行为缺乏稳定性,他对美国是否能兑现在重建和支持加沙方面的承诺持怀疑态度。阿拉格齐说,需要对美国、以色列的实际行动保持观望。任何协议的后续阶段将成为检验美国诚意的真正标准。阿拉格齐否认与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有电话联系,双方仅是通过中间人交换信息。美方要求与伊朗进行直接谈判,且拒绝了伊朗提出的英国、法国、德国和国际原子能机构一并到场的要求。他说,伊朗绝不接受任何不合理的先决条件,谈判仅会在平等、尊重中再续。
    阅读 190w+
    4
    82
  • 1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报道,在加沙地带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生效后,以色列与哈马斯准备互相释放对方人员。哈马斯方面10月11日表示,将于13日开始释放被扣押人员。根据加沙停火协议,以军将停止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并撤出加沙地带部分地区,在以军撤出后72小时内,哈马斯应释放所有2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并归还28具以色列被扣押人员遗体,以色列也将同步释放被关押的巴勒斯坦人。
    阅读 231.4w+
    48
  • 1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1日,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海军司令坦格西里表示,决定是否开放或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权力掌握在伊朗最高领导层手中,该决定将取决于外界对伊朗石油出口施压的程度。
    阅读 239.9w+
    4
    131
  • 1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参加加沙停火谈判的卡塔尔代表团在距离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50公里处遭遇翻车事故,造成3人身亡,另有3人受伤。
    阅读 241.8w+
    10
    136
  • 1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1日,伊朗外交部长阿拉格齐在电视访谈中表示,尽管以色列通过俄罗斯方面转达其“无意与伊朗交战”的信息,但伊方仍维持高度戒备状态。

    阿拉格齐介绍说,俄罗斯方面通报称,三四天前,俄罗斯总统普京与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通电话,内塔尼亚胡在通话中表示,以色列无意与伊朗再次爆发战争或军事冲突。

    阿拉格齐表示,这一信息并未改变伊朗对地区局势的评估,伊朗武装力量仍保持全面戒备,并持续提升其作战能力。他指出,不排除以色列的言论带有误导意图。俄总统普京将此事公开,或正是为了防止外界被以色列的虚假信号所欺骗。阿拉格齐称:“从逻辑上看,以色列目前既无能力,也无准备再次对伊朗发动攻击,但不排除存在欺骗或误导性言论的可能。”
    阅读 256w+
    4
    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