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中东冲突
关注
2.4W 人关注
2025年6月以来,以伊爆发新一轮冲突,随着双方积累的矛盾加剧,中东正在陷入风波之中。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6日,以色列国防军总参谋长扎米尔表示,2023年10月7日,以色列国防军未能履行保护国家和民众的使命,以军对此负有全部责任。扎米尔称,以军正在调查那一天的事件以及“整个战争”。这是对被扣押人员、受害者、伤员以及整个以色列的责任。2023年10月7日,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从加沙地带突袭以色列境内军民目标,导致约1200人死亡,约250人被哈马斯等巴方武装人员带回加沙地带扣押。
    阅读 57.3w+
    28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援引以色列媒体当地时间10月15日报道,有消息人士称,以色列与哈马斯已经开始就美方提出的加沙地带停火计划第二阶段展开谈判。不过,《以色列时报》随后援引一名以色列官员的话对相关报道予以了否认。另据以色列媒体报道,一名来自以色列总理办公室的高级官员强调,尽管美国总统特朗普此前宣称战争已经结束,但实际上以色列和哈马斯处于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如果第一阶段协议没有完成,加沙地带的战争就没有结束。
    阅读 125.9w+
    20
  • 1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6日电,据央视新闻,据伊拉克防空军当地时间15日声明,3架英国战机当天在切断通信线路的情况下飞越伊拉克领空,声明强调英国战机无权进入伊拉克。
    阅读 207.3w+
    64
  • 昨天 20: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5日,一位以色列高级官员否认了此前美国媒体关于以色列和哈马斯已开始就加沙停火协议第二阶段进行谈判的报道。这位官员表示:“我们仍处于第一阶段。第一阶段完成后,我们会讨论第二阶段。”这位官员补充说,埃及沙姆沙伊赫留有一些以色列中层官员,但他们在那里是为了讨论剩余遇难人质的送还以及第一阶段协议的全面实施。
    阅读 235.1w+
    28
  • 昨天 20: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央视新闻,记者获悉,当地时间10月15日,据一位以色列安全官员称,加沙地带与埃及之间的拉法口岸当天不会开放。这位官员表示:“目前正在准备开放该口岸,仅供加沙人出入境。”这位官员还表示,在以色列当局进行安全检查后,人道主义援助物资将继续照常通过凯雷姆沙洛姆口岸和其他口岸进入加沙。
    阅读 240.1w+
    28
  • 昨天 20:01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加沙卫生部门当地时间10月15日消息,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加沙地带至少67938人死亡,170169人受伤。过去24小时内,25具死者遗体以及35名伤者被送抵加沙医院。
    阅读 251.9w+
    26
  • 昨天 14: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5日,一名以色列安全官员证实,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前一日移交的四具遗体中有一具遗体不属于以色列被扣押人员,而是巴勒斯坦人。
    阅读 245w+
    11
  • 昨天 13: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5日,总台记者从以色列方面获悉,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开始与以方就加沙停火第二阶段的实施进行初步讨论。哈马斯方面对此暂无回应。
    阅读 258.2w+
    9
  • 昨天 13: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当地时间10月15日早上,满载人道主义援助物资的卡车开始从埃及一侧的拉法口岸驶向加沙地带。装满燃料和天然气的卡车正从拉法口岸驶往凯雷姆沙洛姆和齐基姆口岸,以便向加沙地带运送援助物资。
    阅读 258w+
    17
  • 昨天 12: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央视新闻,记者当地时间10月15日获悉,以色列决定于当天重新开放拉法口岸。据以色列公共广播公司和《耶路撒冷邮报》等媒体报道,在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于14日移交4名以方被扣押人员遗体后,以色列作出了开放拉法口岸决定。
    阅读 286w+
    2
    27
  • 昨天 04: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据央视新闻,当地时间10月14日,停火协议生效后,载有人道主义救援物资的卡车抵达加沙。当地时间10月14日,据以色列12频道消息,以色列政府表示,除用于特定的人道主义基础设施用途外,燃料和天然气不得进入加沙地带。以方已告知联合国,自15日起,每天可进入加沙地带的援助物资卡车数量为此前商定数量的一半。
    阅读 247.4w+
    3
    127
  • 10-14 23: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4日电,据加沙地带卫生部门统计,自2023年10月7日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已造成67913人死亡,另有170134人受伤。
    阅读 261.9w+
    1
    48
  • 10-14 21: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4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根据已于上周五生效的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埃及与加沙地带之间的拉法口岸将于10月14日开放。不过,据以色列12频道最新报道称,以色列政府决定“在哈马斯归还所有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前,不会开放拉法口岸”。哈马斯发言人今天表示,哈马斯致力于遵守协议的所有细节,并已告知斡旋方“移交被扣押人员遗体存在困难”,哈马斯“正在尽最大努力解决此事”。依然存活的所有20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已于10月13日获释,哈马斯还交还了4具死亡被扣押人员的遗体。以色列方面则释放了近2000名巴勒斯坦人。而按照此前公布的信息,哈马斯还应交还24具已故被扣押人员的遗体。
    阅读 278.4w+
    1
    81
  • 10-14 21: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4日电,据新华社,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14日表示,加沙地带停火协议必须永久有效,且各方不得违反。据土耳其阿纳多卢通讯社报道,埃尔多安在出席沙姆沙伊赫峰会后返回土耳其的专机上说:“(以往)以色列违反停火的记录非常糟糕,这促使我们更加谨慎和细致。如果再次(在加沙地带)进行种族灭绝,以色列应该知道代价将是惨重的。”他强调,停火协议承认有必要通过外交手段解决冲突,谴责极端主义,并承诺保护加沙地带的文化遗产。
    阅读 281.3w+
    59
  • 10-14 15: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4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援引巴勒斯坦《圣城报》10月14日上午报道,以色列无人机当天袭击了加沙城东部社区居民,目前已造成3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军尚未对报道此予以回应。
    阅读 270.1w+
    28
  • 10-14 10: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4日电,据CCTV国际时讯,自今年8月下旬以来,英国、法国和德国以伊朗“违反伊核协议”为由,启动“快速恢复制裁”机制,推动重启联合国对伊制裁,招致伊朗方面的坚决反对。伊朗外交部发言人巴加埃10月13日在德黑兰举行的例行记者会上再次批评欧洲三国的做法,并敦促其重新审视对伊政策。
    阅读 253.6w+
    20
  • 10-14 10:04 来自 央视新闻
    财联社10月14日电,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当地时间10月14日表示,加沙停火第二阶段会谈已经启动。安萨里说,加沙停火第一阶段协议的达成是一个历史性时刻,是实现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关键一步。为确保第一阶段协议顺利落实,相关各方此前一度推迟了第二阶段协议的讨论。他表示,目前围绕加沙地带安全保障、行政管理以及防止冲突重启等内容的第二阶段协议磋商已经展开,旨在避免加沙停火第一阶段与第二阶段之间出现衔接空档。
    阅读 262.8w+
    21
  • 10-14 08:00 来自 央视新闻
    加沙停火协议文件在埃及签署
    阅读 75.8w+
    5
    17
  • 10-14 01:2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4日电,据央视新闻,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13日晚宣布,已接收4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遗体。当天稍早时,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加沙地带南部从哈马斯方面接收了4名以色列被扣押人员的遗体。随后,4名遇难者遗体被转交给以色列方面。
    阅读 272w+
    2
    63
  • 10-13 23: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通过发言人发表声明,欢迎加沙地带继续落实停火协议,其中包括释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和巴勒斯坦被扣押人员。古特雷斯对卡塔尔、埃及、美国和土耳其政府为推动调解所作出的持续努力表示赞赏,并感谢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确保释放行动安全、人道方面发挥的不可替代作用。声明指出,随着停火协议的生效,加沙和以色列民众在经历数月的战火后,终于看到脆弱而珍贵的平静曙光。联合国及其合作伙伴正在加紧在加沙全境扩大人道行动,联合国机构已进入此前被切断的地区,向当地民众运送救援物资。
    阅读 267.9w+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