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港股动态
关注
2.5W 人关注
最新鲜的港股实时动态。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香港恒生指数、恒生科技指数双双上涨超2%。
    阅读 79.1w+
    22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在港上市中资券商股持续拉升,华泰证券涨逾17%,中信证券、广发证券涨超13%,东方证券、中州证券涨逾12%,中金公司、中国银河涨超10%。
    阅读 81.3w+
    77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港股中资券商股持续走高,东方证券涨超12%,华泰证券涨近12%。
    阅读 89w+
    6
    27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港股午间收盘,恒生指数涨1.35%,恒生科技指数涨1.31%。商汤涨超4%,阿里巴巴、华虹半导体涨超3%,中芯国际涨1.58%。中资券商股涨幅居前,东方证券涨逾8%,中信证券涨超7%,广发证券、华泰证券涨逾6%。黄金股走强,中国白银集团涨6%,招金矿业涨近5%,紫金矿业涨逾3%,山东黄金涨近3%。
    阅读 121.5w+
    37
  • 4小时前 来自 杨斌 实习生 马雨佞
    债市公告精选 |泰禾集团逾期有息债务合计721亿元;多家债券发行人因信披违规遭罚
    阅读 36.9w+
    1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截至发稿,三花智控(02050.HK)涨7.29%、优必选(09880.HK)涨4.49%、金力永磁(06680.HK)涨2.67%、速腾聚创(02498.HK)涨2.35%。消息方面,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采购合同。天奇股份将采购总价3000万元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S系列,该笔采购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
    阅读 150.1w+
    1
    32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截至发稿,集海资源(02489.HK)涨5.21%、中国白银集团(00815.HK)涨4%、紫金矿业(02899.HK)涨3.09%、潼关黄金(00340.HK)涨2.66%。
    阅读 163.2w+
    9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恒生科技指数上涨1%至6257.45点。恒生指数涨近1%。
    阅读 166.1w+
    8
  • 6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港股高开,恒生指数涨0.74%,恒生科技指数涨0.67%。来凯医药-B涨约15%,公司的LAE102针对治疗肥胖症在中国进行的I期多剂量递增研究取得积极初步结果。
    阅读 176.3w+
    1
    22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据“优必选科技”公众号消息,日前,优必选智慧物流子公司UQI优奇与天奇自动化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签订采购合同。天奇股份将采购总价3000万元的优必选工业人形机器人Walker S系列,该笔采购将于2025年12月31日前完成交付。加上本次订单,截止目前,优必选Walker系列人形机器人已获得近4.3亿元合同。9月,优必选获得某国内知名企业2.5亿元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产品及解决方案采购合同,这是截止目前全球人形机器人最大的合同。
    阅读 199.5w+
    28
    746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来凯医药在港交所公告,LAE102针对治疗肥胖症在中国进行的I期多剂量递增研究(MAD研究)取得积极初步结果。MAD研究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旨在评估皮下给药的LAE102在超重╱肥胖受试者中的安全性、耐受性、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征。该MAD研究入组了平均身体质量指数(BMI)为29.4kg/m2的超重╱肥胖受试者,包含3个剂量递增皮下注射组(分别为2mg/kg、4mg/kg和6mg/kg剂量组,每周皮下给药一次,持续4周)。初步结果展现出令人鼓舞的增肌减脂趋势。在第5周时,LAE1026mg/kg剂量组的受试者平均瘦体重较基线增加了1.7%,同时平均脂肪质量也减少了2.2%。经安慰剂对照组调整后,平均瘦体重增加达4.6%,而平均脂肪质量则减少了3.6%。
    阅读 198.7w+
    2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京东健康在港交所公告,金恩林已辞任首席执行官,曹冬获委任为公司首席执行官。
    阅读 209.6w+
    15
  • 8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9日电,今年以来,在相关政策机制不断完善、企业国际化需求持续增长、港股二级市场流动性提升等多方因素的“托举”之下,A股企业赴港上市热潮持续升温。进入9月以来,包括紫金黄金国际、潮宏基、海澜之家等多家知名企业披露了赴港上市相关进展。从全年来看,目前已有11家A股企业完成“A+H”上市,30余家企业正策划赴港上市中。业内人士预计,未来“A+H”上市热潮有望延续。
    阅读 212.7w+
    40
  • 昨天 20: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8日电,近期,A股公司赴港上市热潮延续。据财联社不完全统计,截至发稿,9月迄今(9.1-9.28)包括五芳斋、博瑞医药、海澜之家、海亮股份、科大智能、东山精密、欧林生物、佰维存储、涛涛车业、沪电股份、龙迅股份、千里科技、贝达药业、利欧股份、罗博特科、晶晨股份、极米科技和佳都科技在内的18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筹划赴港上市。其中,东山精密9月23日公告,拟筹划发行H股股票并在香港联交所上市。
    贝达药业
    -2.95%
    佰维存储
    +5.85%
    阅读 224.5w+
    16
    2558
  • 昨天 14:28 来自 蓝鲸新闻
    财联社9月28日电,就零跑汽车因业务纠纷被强制执行一事,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在其朋友圈上发文称,3天的“限高”今天总算解除了,这次风波也暴露了团队的一些不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升,这次事件也更加坚定了其对零跑的信心。“不经历风雨,不能见彩虹,经营企业真的不容易,需要社会各界更多的督促和支持。”据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9月25日,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法院将浙江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其全资子公司凌跑汽车商贸有限公司列为失信被执行人。作为零跑汽车创始人、董事长,朱江明也因此被限制高消费。
    阅读 252.2w+
    3
    60
  • 昨天 11: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8日电,近一周(9月22日—9月26日)27股获得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增长超10%,其中5股获得南向资金持股量环比增长超100%,香港宽频居首,环比增长2281.73%,其他还有山高控股、中庆股份、亿华通、喜相逢集团持股量环比增长100%以上,获得南向资金大幅度加仓。从港股通持股占港股总股数比例来看,本周港股通环比增幅超过10%的个股中,大众公用、沧港铁路、亿华通最新持股比例居前,分别达到59.64%、22.34%、20.87%。
    阅读 297.6w+
    48
  • 昨天 10:27 来自 蓝鲸新闻
    王健林及万达集团被限消
    阅读 91.1w+
    11
    250
  • 09-27 12: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7日电,国泰海通证券最新研究报告表示,①当前港股市场性价比仍突出,尤其部分科技龙头权重股估值偏低,在本轮科技周期引领下仍有较大上行空间。②定量测算,仅考虑低估科技龙头权重股估值修复,或能推动恒生科技上涨15%,若指数整体估值进一步修复至历史均值或将涨超30%。③基本面预期回暖+资金面持续改善,低估港股四季度或仍有新高,受益AI周期的科技是行情主线。当前港股估值并不高,恒生科技性价比或更优。港股市场虽然前期积累的涨幅已经较为可观,但目前港股的估值仍然不算高,其中恒生科技的性价比更优。一方面,纵向比较看,当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PE(TTM)分别为11.8倍,23.7倍,较两者2021年估值高点17.6倍、70.7倍仍有较大距离;另一方面,横向比较看,当前恒生指数、恒生科技PE所处的历史分位数分别为62%、36%,低于A股上证指数(68%)、沪深300(64%),其中恒生科技指数估值分位低于创业板指(45%)和科创50(100%),可见以恒生科技等港股资产估值不高。

    国泰海通证券表示,基本面预期回暖+资金面持续改善,四季度港股或仍有新高。展望四季度,在多重利好因素共振催化下,低估港股仍有望继续创年内新高。一方面,互联网叙事转向“AI赋能”叠加政策加码,港股基本面预期有望回暖。另一方面,外资超预期回流叠加南向资金持续流入,强化港股增量资金市场。结构上,受益AI周期的港股科技或是行情主线。此外,港股红利受益于政策强化分红+低利率,港股新消费、创新药资产较A股同样稀缺,下半年或也值得关注。
    阅读 318.9w+
    35
    1446
  • 09-27 08: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7日电,光大证券研报认为,港股整体盈利能力相对较强,同时互联网、新消费、创新药等资产相对稀缺。此外,尽管港股已经连续多月上涨,但是整体估值仍然偏低,长期配置性价比仍较高。在AI产业趋势持续发展,以及美联储降息周期开启背景下,港股市场未来或许将继续震荡上行。
    阅读 341.9w+
    6
    100
  • 09-26 22: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6日电,香港特区政府创新科技署26日推出30亿港元的前沿科技研究支援计划,欢迎合资格大学申请,11月25日截止,预计明年上半年公布申请结果。在此计划下,政府会以配对形式支援八所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资助大学,吸引国际顶尖研究人员来港和购置设备,以进行前沿科技领域的研究项目。每宗获批申请可获约1亿至3亿港元资助。
    阅读 341w+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