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9月2日电,佳兆业集团宣布,其境外债务重组计划已取得关键性进展,重组生效日期预计于9月底正式落地。佳兆业介绍,此次境外债务重组方案通过债务展期、债转股、资产处置等多种方式,对原有债务结构进行了系统性的优化,据悉重组方案生效后,将实现削债规模约86亿美元,债务期限平均展期5年,公司在2027年底前无刚性还本压力。
①京东集团通过全资间接附属公司JINGDONG Holding Germany GmbH发布要约文件,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 ②这笔交易对CECONOMY的估值将达到约22亿欧元,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
财联社9月1日电,京东集团称拟以每股4.60欧元的现金对价收购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的所有已发行及流通的不记名股份。资金将通过并购贷款及公司现有现金相结合的方式安排。接受期自2025年9月1日至2025年11月10日下午六时正,可予以延长。
财联社9月1日电,截至发稿,阿里巴巴-W(09988.HK)涨17.03%、阿里健康( 00241.HK)涨4.40%、百度集团-SW(09888.HK)涨3.75%、京东集团-SW(09618.HK)涨3.23%。
财联社9月1日电,截至发稿,中芯国际涨(00981.HK)涨6.67%、华虹半导体(01347.HK)涨5.02%、英诺赛科(02577.HK)涨1.68%、上海复旦(01385.HK)涨0.77%。
财联社9月1日电,港股开盘,恒生指数高开1.72%,恒生科技指数高开2.08%。阿里巴巴涨近15%,公司高管称过去四个季度已在AI基础设施及AI产品研发上累计投入超过1000亿元。比亚迪下跌超8%,此前公布的第二季度净利润大幅下滑。
财联社9月1日电,小鹏汽车在港交所公告,8月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37,709辆,同比增长169%,较上月增长3%, 创下单月交付新纪录。2025年前八个月,小鹏汽车共交付智能电动汽车271,615辆,较 去年同期增长252%。
财联社8月29日电,联想控股(03396.HK)在港交所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期内收入2815.89亿元,同比增长21%;净利润6.99亿元,同比增长144%。
财联社8月29日电,阿里巴巴公告,2026财年第一季度营收2476.5亿元,同比增长2%,若不考虑高鑫零售和银泰的已处置业务的收入,同口径收入同比增长将为10%;第一季度调整后每ADS收益 14.75元;第一财季调整后EBITDA 457.4亿元。截至2025年6月30日止季度,净利润为人民币423.82亿元,同比增长76%,非公认会计准则净利润为人民币335.1亿元,相较2024年同期的人民币406.91亿元下降18%。
财联社8月28日电,商汤在港交所公告称,上半年集团收入同比增长35.6%,达人民币23.58亿元;经调整亏损净额收窄至11.62亿元,同比下降50.0%。生成式AI收入达人民币18.16亿元,同比增长72.7%,在集团收入中的占比提升至77.0%。视觉AI板块收入为人民币4.36亿元,同比下降14.8%。集团毛利为人民币9.08亿元,毛利率38.5%。截止2025年6月30日,集团现金储备为人民币131.58亿元。
财联社8月28日电,中芯国际在财报中展望,2025年上半年,在国内外政策变化的影响下,渠道加紧备货、补库存,公司也积极配合客户保证出货,这样的情况预计将持续到三季度。四季度是行业传统淡季,急单和提拉出货的情况会相对放缓。由于公司整体产能供不应求,因此放缓的量并不会对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产生明显影响。在外部环境无重大变化的前提下,公司全年的目标是超过可比同业的平均值。
财联社8月28日电,中芯国际港交所公告,上半年营收44.56亿美元,同比增长22%;其中,晶圆代工业务收入为42.29亿美元,同比增加24.6%。归属本公司所有人的期内利润3.2亿美元,同比增长35.6%。
财联社8月28日电,截至发稿,上海复旦(01385.HK)涨5.21%、中芯国际(09981.HK)涨2.76%、芯智控股(02166.HK)涨2.23%。
财联社8月28日电,携程集团在港交所公告,截至美国东部时间2025年8月27日,公司已根据其于2025年2月获授权的股票回购计划共回购了约700万股美国存托凭证(ADS),总对价约为4亿美元。公司董事会于2025年8月批准一项新的股份回购计划。据此,公司获授权回购总值不超过50亿美元之已发行普通股及/或美国存托凭证。股份回购须根据市场状况及适用之法律法规,以及依据本公司年度股东大会通过的决议(如适用)所授予或将授予董事会的回购授权,通过按当时市价于公开市场购入、私下协商交易、大宗交易及/或其他法律许可之方式不定期进行。
财联社8月27日电,在财报电话会上,美团对三季度业绩做出指引。美团管理层表示,目前其他平台的补贴水平仍保持历史高位,美团将加大投入应对竞争,同时加大对行业生态的投入。美团将在保持外卖规模优势的基础上增加补贴,来确保价格竞争力和稳定的履约体验,预计核心本地商业三季度会出现较大规模的亏损,美团会根据竞争态势和策略动态调整投入规模。并认为,当行业补贴逐步回归理性水平,外卖也会回归合理的利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