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4月1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在《新型工业化》发布《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 高质量发展北斗产业》一文。文中表示,坚持全链条发展,培育壮大产业规模。我国北斗产业发展必须加强战略总体规划研究,发挥北斗系统的战略性、引领性、基础性、关键性作用,实现供应链、产业链、创新链、政策链共振耦合,打造要素完备、创新活跃、良性健康的产业生态;谋划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新格局。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研究制定时空信息产业发展政策,一体推进卫星定位、导航、授时、遥感、通信协同发展。聚焦下一代定位、导航和授时技术,星地融合技术,综合协同服务等关键技术和重点环节,加大时空信息技术及产品开发支持,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
财联社4月1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信息司在《新型工业化》发布《践行新时代北斗精神 高质量发展北斗产业》一文。文章表示,加快培育北斗独立定位新业态。围绕北斗芯片搜星、融合解算和高可靠性等关键环节,鼓励企业加大投入,开展质量攻关,提升北斗芯片、模组、终端性能及质量,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引导北斗芯片企业调整算法及产品结构,从源头加大北斗产品的供应,面向各行业不断加大北斗产品供给量。通过多项有力举措,持续完善北斗产品供给体系,保障北斗产品的充足供给。
财联社4月10日电,据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消息,日前,北京市经济和信息化局、北京市通信管理局联合印发《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 明确未来三年5G发展蓝图,全力打造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方案提出,坚持统筹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深化产业引领,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融合创新,全面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支撑力、网络服务力和生态协同力,支撑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适时探索6G应用发展方向,开展6G应用先行先试,实现更广范围、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全方位赋能,为北京全球数字经济标杆城市建设、经济社会现代化转型构筑坚实的数字基础。到2027年底,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提升5G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
财联社4月10日电,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无线电管理局)近日印发了《上海市2025年度无线电管理工作要点》,提出七方面、26项重点工作。其中明确,上海要申报建设国家级无线电频谱技术创新中心(上海),围绕超大城市复杂电磁环境下“AI+频谱”智能监控、低空无线电安全保障、低轨卫星互联网频谱监管三大技术创新应用方向,整合上海无线电领域高端研发力量。同时,上海将探索符合新型工业化要求的无线专网建设路径,支持大飞机、车联网专频专网融合建设。
财联社3月31日电,国新办今日就第八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技术发展司司长王彦青表示,持续加强顶层设计。要加快出台《关于数据要素赋能新型工业化的实施意见》,推动数据资源化、资产化和要素化,为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注入新动能。
财联社3月5日电,《北京市5G规模化应用“扬帆”行动升级方案(2025—2027年)(征求意见稿)》 公开征集意见。其中提到,全面增强5G规模应用的产业支撑力、网络服务力和生态协同力,支撑新型工业化高质量发展,适时探索6G应用发展方向,开展6G应用先行先试。到2027年底,北京市将构建形成“能力普适、应用普及、赋能普惠”的5G发展格局,全面实现5G规模化应用,提升5G赋能千行百业应用水平,成为国内领先的5G应用标杆城市。5G个人用户普及率基本达到100%,5G网络接入流量占比超75%,5G-A应用部署加速推进,5G及5G-A新消费新体验不断丰富。面向工厂、医院、景区等重点行业领域打造应用示范项目,带动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工业领域规上企业5G应用渗透率达50%,5G RedCap、5G物联网部署持续深化,终端连接数超400万,加速赋能生产、生活和城市管理。
财联社3月3日电,2025全国两会,全国政协委员、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将带来一组提案,涉及加强异构算力建设实现智算普惠、构建新质生产力促进新型工业化发展、技术和模式创新提振消费和扩大内需、以AI技术推动互联网医疗普惠化等话题。他建议,“加强建设异构算力降低智算成本。夯实自主可控的智算底座,鼓励智能体大规模创新应用。存算协同发展,降低企业智算成本、提升计算效率。推动链主企业向中小企业开放智算配额,实现产业智算普惠。”
①优必选官微发布视频,Walker S系列机器人在极氪5G智慧工厂协同实训。 ②此次协同实训凭借群脑网络软件架构及人形智能网联中枢完成。 ③券商认为,软件端的迭代是驱动人形机器人产品力不断提升的关键。
财联社2月24日电,证监会主席吴清在《新型工业化》发布《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 更好服务新型工业化》文章表示,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并购重组转型升级。在当前全球产业变革和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加快推进的背景下,亟须发挥好企业并购重组的关键作用。下一步,将抓好“并购六条”落地实施,在推动产业整合和资源优化配置、更好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等方面尽快推出一批典型案例,更好发挥资本市场在并购重组中的主渠道作用,服务上市公司转型升级。
财联社2月5日电,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2月5日在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上表示,要锻造先进制造钢筋铁骨。先进制造业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筋骨,筋骨强健方能行稳致远。要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以工业武装农业,用制造牵引服务,推动三次产业相互嵌入、相互赋能、相互成就。产业有新有旧、有大有小、有主有辅,都是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一手抓传统产业、优势产业的巩固和优化,紧盯衣食住行生活必需、原料器件生产必备,实现成行成市、成链成群、成名成品发展,把产业根基扎得更深更厚更实;一手抓新兴产业、未来产业的培育和壮大,紧盯科技前沿、产业“风口”、市场潮流,打造更多热点、燃点、爆点,努力成为新规则的重要创设者、新赛道的重要主导者。人工智能正在掀起产业变革,机器人时代逐步照进现实。广东兼具机电技术和数智技术两大优势,要在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两大领域下大决心、集中发力,构筑高技术、高成长、大体量的产业新支柱。希望广大有远见、有抱负的投资者、创业者积极参与进来,共同奔赴破土而出的产业盛宴,共同迎接人机共生的智能世界。
财联社1月21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张云明21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我部将加强与有关部门协同配合,以产业发展需求为牵引,以企业为主体,深入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把科技创新这个关键变量转化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最大增量,推动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更多重大标志性成果。
财联社1月17日电,工信部组织开展2025年未来产业创新任务揭榜挂帅工作。围绕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3大方向,拟部署17项揭榜任务,加强产业共性关键技术攻关,研制核心器件与设备,提升产业公共服务能力,推动量子技术在医疗、交通、能源、金融等领域应用落地。围绕原子级制造工艺仿真、原子级加工、构筑和检测等4大方向,拟部署19项揭榜任务,预期产出高效团簇离子束原子级抛光装备、200—300kV场发射透射电镜等系列加工、检测装备,原子级金属粉体、原子级精度X射线反射镜等系列产品。围绕清洁氢制取、存储与转储、输运与配给、动力与物料利用4大方向,拟部署22项揭榜任务,研究形成一批清洁氢制—储—输—用成套技术与装备,推动清洁氢在交通、冶金、化工等领域应用落地。
财联社1月16日电,上海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1月16日下午举行市政府经济主题记者会。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主任张英在会上表示,2025年,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将继续推动上海新型工业化向“新”发力、向“实”前行、向“高”攀登。大力发展智能经济,深入实施“模塑申城”工程,加快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创新高地建设。全力发展未来产业,不断开辟智能终端、生物制造、海洋装备、空间信息、机器人等新领域新赛道,培育未来产业核爆点。
财联社1月14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分别出席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2025年工作会议并讲话。张云明要求,中国电信、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铁塔要积极落实国家战略,不断强化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上闯出新路。要把服务经济建设作为工作主题,纵深推进5G、工业互联网服务实体经济数字化转型,更好支撑赋能新型工业化。
财联社1月3日电,苏州1月3日上午召开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实施扩大制造业有效投入行动,务求实现“资金充足、土地管够”。设立1100亿元新型工业化系列基金(包括900亿元产业基金和200亿元并购基金),新增制造业授信额度超5700亿元,推出一批面向产业科技的保险产品。新供产业用地不少于20000亩,重大产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
财联社1月3日电,苏州1月3日上午召开2025年苏州市新型工业化推进会议,提出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构建具有世界一流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全力打造全球具有领先地位的“智造之城”,持续推进“1030”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到2026年,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培育15个超千亿级产业,推动规上工业产值达5万亿。2025年全面实施“苏州智造十大行动”,其中包括实施人工智能创新应用行动,推进AI+制造业,发挥人工智能+制造业创新应用中心作用,引育工业垂类大模型超100个,实现智算规模达10000PFLOPS。重点推进人工智能算力中心建设,强化公共算力平台调度功能,进一步降低算力使用成本。
财联社1月3日电,从江苏省工业和信息化厅获悉,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江苏省深化制造业智能化改造数字化转型网络化联接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正式发布。《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省规上工业企业基本完成智能化改造,人工智能赋能取得明显成效,助力我省新型工业化走在全国前列。
《科创板日报》27日讯,在上海嘉定区新型工业化工作互动交流会上,据嘉定区经委综合规划科相关负责人介绍,嘉定区正全力打造未来智能、未来能源产业集群,突破打造未来材料、未来健康产业集群,探索打造未来空间集群。目前,重点在新型储能、低空经济、人工智能3个细分赛道发力。加快“碳索嘉”未来能源谷、泛氢能港、聚能小镇规划布局,谋划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园,加紧建设空间信息产业园(真新通航、航空智谷),推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率先选取人形机器人细分领域开展探索,加快专项政策研究。(记者 张洋洋)
财联社12月24日电,记者从国务院国资委于12月23日至24日举行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了解到,2024年,中央企业坚持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两端发力”,产业发展向新求质、向上图强,推进新型工业化迈出坚实步伐。一方面,中央企业新兴产业布局节奏加快。数据显示,1至11月央企完成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2万亿元,同比增长18.7%,占投资总额比重首次突破40%。另一方面,中央企业传统产业转型焕发新机。2024年国资央企深入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加快数字化转型。今年前三季度,中央企业万元产值综合能耗、万元产值二氧化碳排放同比分别下降2.7%、3.9%。
财联社12月20日电,2024世界智能制造大会12月20日在江苏省南京市召开。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辛国斌出席大会并致辞。辛国斌强调,工业和信息化部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部署要求,锚定实现新型工业化这个关键任务,深入实施智能制造工程,着力打造智能制造“升级版”。一是强化创新驱动,坚持产业需求导向,推动实施智能制造领域重大科技专项,促进先进工艺、智能装备、工业软件成组连线集成创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深化行业应用,开展“人工智能+”制造行动,推进智能工厂梯度培育,持续培育一批掌握核心技术、深耕细分行业的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三是加强标准引领,实施新产业标准化领航工程,完善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同步推进技术攻关与标准研制,引导企业标准群加速落地,不断深化标准国际合作。四是夯实发展底座,深入推进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深化5G在制造业领域的融合创新和规模应用,推动大数据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工业数据资源开发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