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5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当前食饮板块经历长期回调,估值已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市场预期较弱,白酒等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清晰,大众品聚焦三条主线具备细分领域结构性机会。白酒方面,行业动销持续磨底,茅台治理电商乱象稳定价格预期,以业绩出清卸包袱+强品牌支撑动销+强运营赋能渠道+新营销模式探索的底部配置逻辑。大众品方面,把握餐饮供应链与商超定制边际改善、健康化功能化高景气增长、成本周期优化等三大主线。
    阅读 16.6w+
    51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若宇
    年末重新增配A股迎来契机?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4.5w+
    3
    163
  • 3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晨
    AI是否全面泡沫化?卖方研究观点争锋
    阅读 7.4w+
    3
    18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判断11月20日美股下跌由宏观因素主导,而非AI泡沫破裂引发的恐慌性抛售。此轮回调主因是9月非农数据的超预期叠加美联储鹰派言论,触发市场获利了结;结合美国就业市场边际走弱,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或成本轮“鹰派恐慌”情绪顶点,此后市场交易主线或转向特朗普对新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博弈。AI板块基本面仍稳固,在Token指数级增长、供应链仍存瓶颈、四大科技巨头强劲的现金流及资产负债表下,短期内“AI泡沫”破灭的极端叙事预计难以显现。当前美股(尤其科技股)业绩预期持续上修,近期指数回撤主要由估值倍数收缩驱动。展望后市,短期美股或震荡至12月议息会议,资金或向防御板块切换;后续待美联储新主席提名落地、2026年1月减税政策启动,市场有望反弹,建议关注科技、制造业、资源品、能源基建(核电)、军工、互联网诊断、金融(银行)板块。
    阅读 60.5w+
    3
    97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航运减碳趋势推动下,绿色甲醇产能有望持续扩张,而深海经济政策推动深远海上风电投资加速。随着海水制氢技术实现突破,海上风电制绿色甲醇的商业模式得到打通,由于避免了海底电缆高额投资,深远海场景新模式有望体现经济性优势,测算“十五五”期间海洋绿色甲醇工程设备的市场空间达242亿元。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产业化进程的海工技术装备供应商,以及海风项目经验丰富的绿氢核心设备供应商。同时,也看好常规陆上项目投资方,在绿色甲醇供不应求的环境下有望实现较高项目收益率。
    阅读 65.4w+
    1
    78
  • 4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防科工局官网发布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招聘“商业航天司航天监管岗”,意味着商业航天司这一关键职能机构已正式成立。在发射端,中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助力星座大规模组网。目前GW、千帆星座均超百星在轨,应用端落地在即。中信证券认为,商业航天司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多部门相关职能,卫星产业发展有望在更高层面实现统筹协调,商业航天发射审批、卫星运营牌照发放等关键环节的推进效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阅读 64.3w+
    2
    183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当产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商业化)跟不上二级市场的节奏时,适当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北京时间周四(11月20日)晚,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以及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下修触发了高位资产估值的修正,市场对于北美AI基础设施可持续性的焦虑也因降息推后的预期而放大。AI拓宽商业化场景、成本端硬件让利、金融稳定风险上升迫使美联储提前降息都可能会打破当前僵局。在此之前,对A股而言,稳健回报导向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在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在增量资金越来越多的以左侧稳健型资金为主的资金生态下,A股/港股未来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样出现“急跌慢涨”,对需要增配权益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从配置上看,资源/传统制造业定价权的重估、企业出海仍是核心增配方向,而高切低的策略因为预期过于一致,未来轮动择时的难度反而会明显加大。
    阅读 64.6w+
    1
    104
  • 11-21 16: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电,美银报告援引EPFR数据称,美股科技股今年有望创纪录流入750亿美元。
    阅读 303.2w+
    12
  • 11-21 09:50 来自 国泰海通宏观 韩朝辉、梁中华
    2026年人民币汇率展望
    阅读 130w+
    15
  • 11-21 08: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电,中信建投发布非银2026年投资展望:锚定十五五“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核心导向,证券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核心驱动来自于三大政策性机遇:一是政策引导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科创板、创业板深化改革推动投行升级价值创造力,匹配高科技实体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打开投行业务中长期增长空间二是政策完善长钱长投生态。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持续畅通,借权益产品扩容激活券商资管与机构业务增量,推动行业向配置驱动转型三是政策推动一流投行培育与国际化相辅相成,中资券商可依托中国香港市场及互联互通政策加速国际业务突破,并购整合将助推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提升头部券商资本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阅读 313.1w+
    4
    52
  • 11-21 08:3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2025年9月美国新增非农就业人数和失业率均超预期。两个核心指标出现分化,失业率是相对“更实”的数据,新增就业后续可能还有修正,是相对“更虚”的数据,对美联储12月是否降息来说失业率更为重要。保留两位小数,9月失业率升至4.44%,失业率连续三个月上升,美联储在12月议息会议时难有理由证明10月和11月的失业率未升至4.5%或更高。另外,9月非农报告并非是12月议息会议前关于美国就业市场最后的数据,就业市场走弱将继续体现在后续的经济数据中,且12月投票的12位票委中鸽派仍占优势,延续此前观点,认为12月或是一次“close call”降息,幅度为25bps。
    阅读 344.1w+
    8
    68
  • 11-21 08: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电,中信证券发布2026年度轻工制造业策略研报称,2025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轻工板块收入、利润承压,但其中造纸、包装印刷率先修复,符合中信证券年中的判断。展望2026年,“反内卷”、创新与出海将成为轻工行业的发展主线。国内市场,“反内卷”是主旋律,造纸行业预计底部改善,金属包装行业将迎来春天。AI技术(AI眼镜、AI玩具等)将为行业注入新活力,而传统赛道的新势能也值得关注,如IP消费、产品的跨界融合与功能性升级;国际市场,产能出海步入提效阶段,具有性价比优势、技术优势的品牌出海将是重中之重。
    阅读 320w+
    1
    56
  • 11-20 19: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0日电,瑞银预计标普500指数2026年终目标位为7700点。
    阅读 270.8w+
    15
  • 11-20 15: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0日电,瑞银将2026年中期现货黄金价格上行预期上调至4900美元/盎司(此前为4700美元/盎司),下行预期维持在3700美元/盎司。
    阅读 252.5w+
    34
  • 11-19 12:3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晨
    申万宏源策略会亮观点:2026年经济向良性循环迈进,下半年将启全面牛市
    阅读 73.5w+
    2
    62
  • 11-19 08: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9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化工板块目前主要围绕三大主线进行交易:1)储能需求带动产业链景气度提升,上游锂电等材料供需格局有望重塑,重点推荐新能源相关的材料标的、六氟磷酸锂、磷酸铁及磷酸铁锂产业链;2)化工“反内卷”持续加码,多行业发起行业自律,化工品价格有望底部回暖;3)化工品行业自身高景气,主营业务有望保持高增长。
    阅读 274.2w+
    5
    91
  • 11-18 18:49 来自 中国证券网
    财联社11月18日电,东方财富证券首席策略官陈果表示,2026年中国资产重估逻辑将继续演绎,内外资对权益市场的增配有望共振,国内居民权益类资产配置仍有广阔提升空间,A股新高可期。陈果表示,2025年中国股市演绎信心重估上涨行情,中国股市的估值有所修复,但并未过热。与此同时,2025年A股的盈利结束了2022年至2024年的下行周期,由于盈利不再低于市场预期,且筑底回暖迹象显现,景气线索占比明显提升。展望未来,陈果对2026年中国股市依然持乐观态度。成长及周期风格仍是目前清晰可见的2026年胜率方向,分别对应AI产业浪潮、PPI同比回暖两条中观线索。AI链方面,国产投资及替代周期仍处于初步阶段;周期方面,“反内卷”政策支持叠加制造业产能周期内生性筑底的背景下,PPI同比自2025年8月以来持续回温,中性假设下,市场预期明年PPI同比降幅继续收窄,2026全年有望回升至-0.44%的水平。历史来看,PPI同比回暖周期往往将带动周期风格相对全A的超额收益弹性。
    阅读 259.3w+
    1
    75
  • 11-18 11: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8日电,瑞银投资银行中国股票策略研究主管王宗豪在2026年展望报告中指出,预计中国股市将迎来又一个丰年,因包括创新领域发展等许多有利的驱动因素将继续支撑市场。MSCI中国指数明年末目标位为100,较当前有14%的上涨空间。

    王宗豪称,创新领域的发展、对民企和资本市场的支持政策、财政持续扩张及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下流动性充足,以及国内外机构投资者的潜在资金流入将继续支持市场。不过,这些因素不太可能像今年那样大幅提升估值倍数,预计2026年股价表现更多将由盈利驱动。

    王宗豪预计,中国公司2026年每股收益将增长10%,由反内卷措施和折旧摊销费用下降所拉动。看好互联网、硬件科技和券商,同时移除高股息股,因其收益率降低,随着明年全球增长改善,加入看好部分“出海”股票。全球AI相关股票的回调可能会拖累中国科技股,但一些因素或能缓解这一影响,中国与全球AI股票的相关性低于韩国等其他新兴市场,科技行业的国产替代进程不太可能受到任何全球科技行业放缓的影响,中国科技股的估值仍低于全球同业。
    阅读 284.2w+
    42
    1552
  • 11-18 10: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8日电,高盛资产管理发布了2026年投资展望报告。其中就公开市场主题,该报告认为,各股票市场差异或将扩大,倾向全球股票多元化配置、基本面与量化策略结合。固定收益强调久期和战略性曲线仓位的多元配置,以应对复杂的宏观信号。证券化、高收益及新兴市场信用产品可能出现良机。私募市场维度,高盛资产管理判断,新交易和退出活动整体环境利好,私募股权基金管理人业绩表现的分散性扩大。私募信贷违约率历史上低于银团贷款,收益仍将高于公开市场收益。严谨的承销发挥关键作用,并且在人工智能和能源转型驱动下,基础设施领域正在出现新的机会。
    阅读 299.2w+
    1
    34
  • 11-17 21: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7日电,中国银河证券指出,1-10月财政数据公布,整体来看,在上半年财政积极靠前发力的背景下,三季度以来财政支出节奏出现回调迹象,一方面去年同期基数走高是支出同比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另一方面新增政府债大量额度在上半年集中使用,前置发力导致后劲不足。税收收入增速连续八个月修复,累计增速上行至1.7%(前值0.7%),全年税收预算增速将有望达成;新增专项债发行节奏放缓拖累二本账支出增速大幅下滑。三季度以来经济内生动能出现一定转弱迹象,10月份内需在延续疲弱的同时供给端出现同步走弱势头。随着地方债务限额盘活额度已开始发行,专项债发行将在11-12月内再度加速,年内剩余两月财政支出仍有望保持一定支出强度,托底经济持续回升向好。
    阅读 268.3w+
    1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