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4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昨天 11: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日电,在瑞银证券2025年A股研讨会上,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截至8月底,基本上所有A股公司都已经完成了中报披露。从上半年来看,A股整体实现了大约3%左右的利润增长。剔除大盘股的影响后,增速大约在1%左右,也就是一个小幅的正增长。展望下半年,随着基数效应的进一步减弱,利润增速有望继续提升。我们预计,全年A股利润增速大约在6%左右,相比去年的低单位数增长会有所改善。(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阅读 206.3w+
    35
  • 08-31 21: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31日电,招商策略团队认为,展望9月,市场保持震荡上行的概率仍然较大,但是斜率较8月可能会相对放缓。目前驱动上行的关键力量来自于赚钱效应积累后,持续的增量资金流入所形成的正反馈。目前态势下,市场将会继续沿着低渗透率赛道展开,AI算力、半导体自主可控、固态电池、商业航天、可控核聚变、创新药仍然是目前的主战场。除此之外,稳健投资者可以继续以高质量策略进行应对,重点关注500质量成长,300质量成长。风格选择方面,9月市场风格可能相对偏大盘,成长风格有望继续占优。9月增量资金或继续净流入,增量资金正反馈有望继续。盈利方面,2025年A股中报盈利在价格端拖累下增幅收窄,营收端有所改善,科创板业绩改善明显;大类板块中TMT盈利增速领先,医疗保健和中游制造领域盈利改善。
    阅读 284.8w+
    144
  • 08-31 18: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31日电,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的策略报告显示,随着上证站上3800点创下十年新高,市场分歧和疑虑也随之增加。国泰海通策略认为,中国股市不会止步于此,股指还有新高。2025年以来,我们看多中国的逻辑是一贯的:第一,中国转型进展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不确定性下降。第二,无风险利率下沉,长期资本和居民入市进入历史性转折与时代趋势。第三,资本市场改革,社会各界对中国资产的价值观念和风险认识因此而系统性改观,打开了资本市场发展的空间。市场也不必过虑阶段性调整:1)两融规模/流通市值处于历史均值,两市整体估值水平不高,多数权重股价在低位,总体并未显示过热;2)美联储9月降息概率上升,或为中国央行宽松与重启国债交易提供契机;增量经济支持举措有望出台。因此中国股市上升的动力是健康的,是可持续的,继续看升中国A/H表现。配置上,9月建议增加中盘股或低位蓝筹股的配置比例。
    阅读 263.4w+
    334
  • 08-31 18:31 来自 财联社 宣林
    A股牛市主线到了什么位置?坚守产业主线还是寻求低位轮动?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53.5w+
    13
    779
  • 08-31 17:52 来自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创新药在此轮调整后有望继续上行
    阅读 92.7w+
    4
    732
  • 08-31 16:4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31日电,中信证券发布的A股策略报告指出,9月创新药催化事件料将明显增多,同时近期的科技切换也出清了此前囤积在板块当中追逐趋势的短钱,创新药在此轮调整后有望继续上行。配置上,9月建议继续聚焦资源、创新药、消费电子、化工、游戏和军工。
    阅读 284.4w+
    2
    173
  • 08-29 14:4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券商进入秋季策略会时间,华福证券亮观点,半年净利增幅140%
    阅读 91.1w+
    22
  • 08-28 14:3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
    华泰证券投资峰会亮观点:基本面仍磨底,可关注消费板块左侧布局机会
    阅读 66.6w+
    1
    41
  • 08-27 20:36 来自 兴证策略
    兴证策略:AI行情有望向更多AI+领域扩散
    阅读 78.9w+
    6
    161
  • 08-27 10:0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林坚
    中信智库五大前瞻看一级市场,预计未来硬科技投资金额占比稳定在80%以上
    阅读 83.6w+
    2
    16
  • 08-26 19:41 来自 兴证策略团队
    当前有哪些低位绩优方向?
    阅读 54.2w+
    9
    182
  • 08-25 07: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5日电,华泰证券发布A股策略研报称,上周市场创新高,充裕流动性仍是行情的主要基底。短期来看,判断市场顶部的意义和胜率都不算高,配置上应保持仓位、顺势择线、适度内部高低切换;节奏上后续即便出现调整,幅度也不会太深,市场进入上行趋势的共识在逐步增强。过往看,国内基本面、国内流动性、海外流动性三者改善是市场步入上行趋势的关键三支柱,当前三个因素都在汇聚积极变化,从量变到质变需要时间,蓄势充分后期行情才有望走得更远。配置上,AI链、创新药、军工、大金融仍是战略配置重点,内部适度高切低。
    阅读 270.8w+
    1
    87
  • 08-24 19:58 来自 财联社 若宇
    A股步入“慢牛”新周期?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93.7w+
    36
    897
  • 08-24 19: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4日电,中信建投研报表示,短期内“反内卷”导致整个快递板块股价发生较大变化,但如果从中长期视角看,更多是需要“反内卷”达到均衡解,即能够达到接近帕累托最优,改变经营策略时并不会损害行业福利、甚至可能对个体利益得到提升。目前快递行业件量增速维持双位数,从增量往存量市场切换的过程中,行业的竞争烈度会比在增量市场里更大,所以快递行业格局还需要更长时间的优化和判断。中信建投认为在短期内随着国内“反内卷”政策加强,会对整个行业价格托底,但是对行业达到格局均衡还需要时间
    阅读 271.4w+
    2
    93
  • 08-24 17:19 来自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此轮行情并不是散户市
    阅读 90.8w+
    15
    286
  • 08-24 17: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从选取的全球珠宝头部上市公司样本来看,2025第二季度强产品设计力、品牌力企业稳健增长,奢侈品集团旗下珠宝业务韧性强。分地区来看,欧美市场展现较强韧性;日本市场受高基数录得下滑,中国市场呈环比改善趋势;印尼及印度黄金珠宝市场消费热情旺盛,龙头企业增势喜人。产品端,珠宝企业持续推陈出新,提升产品设计核心硬实力。价格策略方面,企业通过提价将短期原材料、关税及汇率等影响转嫁至消费者端,预计未来维持谨慎调价策略。渠道端推进“DTC”战略,品牌直面消费者。展望未来,龙头珠宝企业整体保持乐观预期,持续加大产品能力提升投入、渠道、地域保持拓展,品牌势能有望进一步释放。据此,中信证券认为强产品力、海外拓展加速的黄金珠宝企业有望脱颖而出,推荐黄金珠宝行业龙头企业,维持黄金珠宝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阅读 301.1w+
    1
    60
  • 08-24 16: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4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表示,创新核药RDC有望解决目前前列腺癌诊疗过程中检测负担大、疗效有限等未被满足临床需求,改变前列腺癌诊疗范式,实现诊疗一体化,提高患者依从性和生存期。目前中国尚无任何RDC上市,市场呈现蓝海状态,海外前列腺癌RDC诊疗产品在2021年上市,2024年市场已接近30亿美元,充分验证了其巨大的商业价值。中信证券认为中国有望复刻海外前列腺癌RDC诊疗市场发展路径,预计未来中国前列腺癌RDC诊疗市场将超100亿元,市场呈现高速增长状态。该行业关键点为核素、配体分子形态、生产配送能力,建议关注在上述条件具有优势的公司。
    阅读 277.7w+
    6
    237
  • 08-24 16: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4日电,中信证券发布策略研报称,从各类资金情况来看,此轮行情持续到现在主要的发起者和推动者并非散户;事实上本轮行情从起步到加速,核心线索都是围绕产业趋势和业绩;既然都是聪明的钱入场占主导地位,就不能执迷于类比过往行情走势。随着2020—2021年发行的产品整体步入盈亏平衡区域,市场会有个新旧资金接力的过程;未来行情的延续需要的是新的配置线索,而不是拘泥于“钱多”和流动性。配置上,建议继续聚焦资源、创新药、游戏和军工,开始关注化工,逐步增配一些“反内卷+出海”品种,9月消费电子板块也值得关注。
    阅读 299w+
    6
    390
  • 08-24 15: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4日电,招商宏观报告称,若无反内卷,全球库存周期和油价也将推动PPI回升。作为最大的生产国,全球库存周期对中国PPI同比有较强的驱动性。在美欧财政扩张提振下,预计明年Q2全球进入被动去库、Q3全球进入主动补库存。考虑基数,明年Q2起油价对国内PPI至少是零贡献,甚至可能是正贡献。此外,国内PPI同比大概率已于今年6-7月触底。PPI同比虽已触底,但转正至少要到明年中后期,该变化本不足以影响当前市场风格。然而,反内卷令市场提前聚焦PPI转正前景并触发资产风格切换:哑铃型策略转向通胀和内需策略;顺周期资产获得确定性溢价、类债资产由过去三年的“蓄水池”变为“提款机”。
    阅读 284.3w+
    77
  • 08-23 16: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8月23日电,高盛8月22日发布的报告显示,根据机构经纪数据,对冲基金以7周来最快速度净买入中国股票,既有多头买入也有空头回补。中国目前是8月以来机构经纪业务中获净买入最多的市场。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发表最新研报认为,本轮A股上涨得益于流动性改善,资金从债券和存款转向股市。但与过去几轮短暂冲高有所不同的是,在岸长期国债收益率自6月以来持续走高,这表明投资者对长期宏观经济前景持更为积极看法。
    阅读 330.1w+
    2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