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4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昨天 22: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3日电,天风证券发布研报称,2025年上半年建筑板块营收、业绩承压下滑,看好下半年盈利修复。上半年建筑板块毛、净利率同比小幅下降,资产负债率小幅提升;子板块业绩表现分化,化工工程、钢结构业绩实现稳步增长。从建筑板块个股的半年报来看,央企韧性凸显,重点关注高股息标的及高景气细分赛道。
    阅读 61.3w+
    45
  • 昨天 09: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3日电,美国银行表示,随着越来越多的迹象显示新兴经济体具备韧性,明年年初新兴市场可能将迎来更大规模资金流入,而这将推动资金进一步从美国资产转移。“人们将在明年年初变得更加乐观,因为他们会确认贸易紧张局势对经济的影响将是有限的。”美国银行全球新兴市场固定收益策略主管David Hauner表示。他认为,这一资产类别将受益于美元走弱、各地央行仍有进一步降息的空间,以及全球基金对新兴市场的历史性低配。
    阅读 249.7w+
    80
  • 09-08 14: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8日电,高盛策略师表示,由于美联储预期降息以及经济增长重新加速,标准普尔500指数到今年年底将上涨2%,到2026年中期将上涨6%。大卫•科斯汀领导的研究小组表示,在美联储降息周期中,美股指数通常会产生正回报。科斯汀对标普500指数的预测是基于对2026年公司盈利增长7%的预期。高盛经济学家预测,美联储将在2025年三次降息,美国经济将在2026年重新加速。人工智能交易的解除是股市上行趋势逆转的最明显风险,来自亚马逊、Meta、微软和甲骨文等公司的资本支出增长将是关键。
    阅读 253.4w+
    78
  • 09-08 09:44 来自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AI对计算机板块的增长贡献将进一步提升 看好新一轮行情机遇
    阅读 74.8w+
    9
  • 09-07 20:34 来自 财联社 平方
    A股调整接近尾声?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97.6w+
    16
    765
  • 09-07 20: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7日电,招商策略称,当前仍处在2024年9月开启的上行周期过程中,这个大的观点没有发生变化。因为驱动A股本轮上行的三大原因没有发生变化。招商策略认为,短期市场调整接近尾声,转为低斜率上行更加持续。调整后的核心应对策略是“拥抱低渗透率赛道”。按照目前的产业趋势,9月应该继续围绕AI算力、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商业航天/卫星互联网展开。
    阅读 284.4w+
    151
  • 09-07 19: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7日电,中信建投9月7日在研报中表示,9月2日至4日连续三日下跌,本轮慢牛行情首次进入整理期。主要由于八月下旬以来市场交易过热,同时资金显著集中于TMT板块导致交易结构恶化,另一方面月初重要活动、美联储降息预期等利好已经或接近兑现,也导致风险偏好下降。经过统计11个牛市中指数整理行情,“慢牛”背景下,指数回调较为温和,整理期较长,指数呈现震荡修复趋势。在指数整理期市场出现一定高低切换。整理期内,风险偏好下降红利板块继续作为底仓保留,目前本轮AI算力主线核心逻辑并未被证伪,同时对于前期涨幅落后但景气逻辑仍在的赛道方向应该重点关注。重点关注:新能源、新消费、创新药、有色金属、基础化工、非银金融、红利。
    阅读 285.7w+
    3
    193
  • 09-07 18: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7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2025年是英伟达AI芯片液冷渗透大幅提升的一年,同时随着单芯片功耗的提升,后续液冷市场规模将明显增长。而随着ASIC机柜方案逐步采用液冷以及国内厂商超节点方案的推出,同时伴随液冷产业链成熟度的提升,液冷在ASIC市场以及国内市场的渗透预计也将快速提升,进一步打开市场空间。建议重视液冷板块。
    阅读 299w+
    16
    187
  • 09-07 17: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7日电,光大证券表示,近期,A股市场出现调整,从调整的原因来看,本次市场调整或主要源于获利了结压力,不过9月5日市场显著上扬,收回部分跌幅。整体来看,经过前期的上涨,当前市场估值已处于历史相对高位,市场博弈加剧,因此,短期内市场或波动加剧。预计9月市场风格或在成长及均衡风格间进行轮动,9月行业配置方面,关注电力设备、通信、计算机、电子、汽车、传媒等。
    阅读 285.5w+
    97
  • 09-07 15: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7日电,中信证券在研报中指出,观察到最近国内和海外存在三个市场流动性特征。特征一:ETF资金流向明显分化,宽基减而行业/主题增,A股减而港股增;从各类ETF持有人以及FOF委托人持仓结构来看,上述资金行为反映出机构配置型资金还是有明显的高切低特征,而近期的强趋势板块主要还是主动选股型资金驱动。特征二:市场或步入2021年以来主动型公募产品最后一轮密集申赎换手阶段,伴随机构重仓的核心资产上涨,前述产品有望逐步消化赎回带来的压力,对应的机构票或是下一轮产业趋势以及经济回暖过程中的配置重心,过去几年重小轻大、规避机构持仓票的策略模式可能不再成立,回归核心资产正成为现实。特征三:海外高债务资金利率和央行被动的降息压力共存,欧美国家在高债务资金利率的环境下被迫步入降息周期,中国制造业在全球竞争当中的压力在减缓,反内卷的大趋势下,未来中国制造业把份额优势转变成定价权、进而转变为利润率长期回升,是中长期可以预见的最重要的基本面线索之一,人民币资产吸引力在持续提升。在配置策略上,我们建议淡化市场波动、调整持仓结构,继续聚焦消费电子、资源、创新药、化工和游戏等结构性机会。
    阅读 271.9w+
    164
  • 09-07 15: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7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2025H1,计算机行业收入明显提速,净利润显著改善。算力板块在CAPEX提速、技术升级、供给改善等因素驱动下收入高增;信创增长持续景气并有望于下半年继续加速,品类亦有望拓展至工业软件等领域;AI应用的AI贡献比重显著提升,同时降本增效下盈利改善显著,我们预计业绩拐点将至。展望2025H2,我们认为AI对计算机板块的增长贡献将进一步提升,结合基本面改善、降本增效带动利润增长等因素,我们看好新一轮行情机遇。
    阅读 285.8w+
    2
    75
  • 09-07 11:27 来自 民生证券 叶尔乐 祝子涵
    民生证券:牛市或处中继再吸筹阶段
    阅读 81.2w+
    11
    117
  • 09-07 09: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7日电,招商证券发布研报称,上市公司中报业绩披露前后,盈利上修的个股主要集中在医药(化学制剂、医疗研发外包、其他生物制品、原料药)、TMT(数字芯片设计、IT服务Ⅲ、垂直应用软件、通信网络设备及器件、游戏Ⅲ、印制电路板、模拟芯片设计)、中高端制造(底盘与发动机系统、其他专用设备、能源及重型设备、航空装备Ⅲ、锂电池),以及证券、铜、农药、其他化学制品、火电等。
    阅读 311.7w+
    2
    163
  • 09-04 11:5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晨
    券商半年报“AI”高频出现188次,AI不再是优化工具,是驱动创新核心变量
    阅读 67.1w+
    1
    45
  • 09-03 21:5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日电,招商证券策略团队认为,当前流动性驱动仍然是短期股票市场的主要特点,市场风险偏好的变化主导市场节奏。进入9月后,美联储降息即将落地,关注美联储指引对预期的影响;从资金面来看,当前融资资金热度到达相对较高水平,未来的流入可能略有放缓,相比之下,随着美联储可能重启降息、人民币汇率升值,叠加国内PPI企稳,外资可能逐渐转向流入;从历史经验来看,在牛市阶段Ⅱ回调期间,前期的强势风格可能回调幅度更大,但短暂的回调过后,市场很快又重新回到前期强势的主线风格。综合以上,9月市场风格可能相对偏大盘,成长风格有望继续占优。9月推荐的风格指数组合包括创业板50、沪深300、300现金流、恒生科技。展望2025年9月增量资金或继续净流入,增量资金正反馈有望继续,融资资金+私募基金+产业/主题ETF等资金有望继续活跃。
    阅读 291.6w+
    99
  • 09-03 07: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A股盈利确认拐点,步入温和复苏通道,但结构分化远超总量意义,凸显新旧动能加速切换。市场风格偏向成长,科技制造在AI周期与国产替代驱动下业绩高增,成为核心引擎;中游制造业受益成本回落盈利韧性凸显。本次复苏 “价”的修复优于“量”的扩张。PPI企稳与降本增效推动销售净利率改善,但总资产周转率下行揭示终端需求不足仍是核心制约,ROE回升基础不牢。企业投资意愿初现暖意,但订单动能(合同负债)放缓,制约了资本开支反弹强度。市场定价回归基本面,情绪转向乐观。新赛道领域,AI产业链业绩已强劲兑现,机器人与创新药面临量产与困境反转机遇,新消费需关注营收向盈利传导。整体而言,经济复苏仍需政策巩固,市场将是结构性行情,需精选高景气赛道。
    阅读 294.8w+
    61
  • 09-02 08: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日电,中金公司发布研报称,9月建议关注如下配置思路:1)流动性预期好转,科创、赛道主题业绩具备中长期比较优势,关注具备产业逻辑相对扎实的行业,如通信设备、半导体、电子硬件、固态电池、创新药、国防军工、机器人等。2)中国制造优势凸显,关注对非美经济体贸易增长且已布局海外产能的白色家电、工程机械和电网设备等。3)资本市场情绪回暖提振金融业绩表现,关注保险、券商。4)“反内卷”引导行业供给收缩,政策发力催化需求企稳预期,关注光伏等行业。5)红利板块或存在分化,从优质现金流、波动率及分红确定性出发,布局消费龙头、顺周期龙头、电信等。
    阅读 304.3w+
    2
    115
  • 09-02 08: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日电,中国银河证券研报称,A股下一阶段大概率将延续震荡上行的走势,但需关注短期波动风险。科技自立、内需消费及红利股方向具备中长期配置价值。(1)趋势节奏上:9月业绩为锚,10月政策为帆。展望下一阶段,短期预计市场在偏高中枢运行,经历前期上涨行情后,市场或将阶段性呈现震荡整固特点。但当前市场成交维持活跃,资金面持续驱动叠加政策预期升温,为市场行情提供支撑。(2)未来关注方向:短期关注补涨机会。中长期聚焦三条主线,一是供需格局改善与行业盈利修复带动的“反内卷”概念,以及估值具备安全边际的红利资产,配置逻辑依然清晰。二是内需消费方向:政策呵护下的大消费领域具备投资价值,建议关注服务消费领域低估值标的。三是科技自立方向:AI、机器人、半导体、军工等板块受益于国内高技术产业的快速发展。
    阅读 320.4w+
    4
    112
  • 09-02 08: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日电,华泰证券研报表示,在新需求、新场景、新模式的共同催化下,消费领域呈现出鲜明的结构性机遇:需求端加速向情感化、个性化升级,潮玩、美妆等高情绪价值品类增长显著;场景端服务+产品逐渐融合,推动“人货场”关系持续重构,拓宽消费边界;国货品牌凭借商业模式创新与渠道效率构建强大用户生态,实现加速崛起。华泰证券建议重点关注兼具渗透率提升潜力、供给端能力跃迁及政策支持的细分品类,自下而上看好具备体验价值和规模效应,产品力/渠道力/品牌力皆较为突出的龙头企业,把握新消费新阶段的集中化、品牌化趋势。
    阅读 323.2w+
    1
    39
  • 09-01 11:4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1日电,在瑞银证券2025年A股研讨会上,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表示,截至8月底,基本上所有A股公司都已经完成了中报披露。从上半年来看,A股整体实现了大约3%左右的利润增长。剔除大盘股的影响后,增速大约在1%左右,也就是一个小幅的正增长。展望下半年,随着基数效应的进一步减弱,利润增速有望继续提升。我们预计,全年A股利润增速大约在6%左右,相比去年的低单位数增长会有所改善。(财联社记者 陈俊兰)
    阅读 273.7w+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