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3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56分钟前 来自 国盛证券 熊园
    国盛证券熊园:怎么看美国股债汇“三杀”?
    阅读 3w+
    14
  • 昨天 19:44 来自 兴证策略
    兴证策略:各行业海外产能布局情况如何?
    阅读 47.7w+
    22
  • 昨天 14: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0日电,近期,受关税政策影响市场波动加剧。国泰海通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方奕认为,经历三年的出清调整,投资者预期变动的主要矛盾,已从经济周期的波动转变为贴现率的变动,贴现率中无风险利率的降低,带动增量资本入市是2025年中国股市估值上修的关键动力之一,对A/H股估值提升将是广谱性的,蓝筹股估值中枢将得以提升,成长股估值空间得以打开。投资者应转变对主要矛盾的认知,提高中国A/H股配置。如2014-2015年和2019-2021年,每一轮无风险利率下降的背后是高收益无风险资产的消减,以及增量资本的入市,其结果往往是股票市场出现整体性估值提升。(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231.7w+
    47
  • 昨天 10:13 来自 中信证券
    中信证券:离境退税政策优化,利好入境旅游及零售
    阅读 89.4w+
    1
    33
  • 昨天 06: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10日电,海外扰动因素发酵,全球股市受惊之际,中国资产正以高韧性成为投资者对冲风险的“避震器”。近日,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银、富达国际、瑞士百达资产管理、摩根资产管理等多家外资机构集体发声,表达了对中国资产的三大核心研判:估值优势显著、政策“工具箱”储备充足、科技创新逻辑强化,在多重优势支撑下,中国市场凸显韧性。
    阅读 283w+
    148
  • 04-09 16: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9日电,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发表最新观点称,特朗普于2025年开启第二任期后,再度频繁挥舞“关税大棒”。 面对外部压力,中国及时给出了反制措施,并以“组合拳”式政策体系构建了防护网。王涵表示,短期内,市场或许会经历阶段性波动与结构性调整,但从长远战略视角审视,中国经济发展的稳固基本面与持续向上的趋势正愈发清晰。相应地,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资本市场的估值回归进程也将在螺旋式上升中逐步实现。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资产质量正处于持续优化进程中,其对国际资本的吸引力也在与日俱增。
    阅读 259.7w+
    31
  • 04-09 14:0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9日电,申万宏源策略团队最新研报表示,A股市场短期调整主要反映了特朗普关税冲击带来的基本面负面预期,在市场大幅调整之际,中国资产再次回到相对全球具备良好性价比的估值位置。市场可能迎来一个重要的中长期周期低点,继续看好后续港股回调后的中期投资机会,以及A股产业趋势和低估反转行业轮动的机会。
    阅读 243.6w+
    35
  • 04-09 08:28 来自 华泰证券 何康 方正韬等
    关税冲击下有哪些景气逆行者?
    阅读 87.5w+
    1
    129
  • 04-09 06: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9日电,美国关税政策“冲击波”持续席卷全球资本市场。瑞银、高盛、摩根士丹利等外资机构相继发布最新观点。4月8日,瑞银证券中国股票策略分析师孟磊发表中国股票策略称,从历史经验来看,近几日A股市场的走势或许已对潜在的负面影响大致完成了计价。目前,A股市场处于较低的估值水平,这为其提供了抵御下行风险的保护。高盛中国股票首席策略师刘劲津表示,美国关税通过多重变量对中国股市的公允价值产生影响,且A股的策略性配置机会优于H股,在行业配置方面应继续倾向于消费板块。摩根士丹利中国首席股票策略师王滢(Laura Wang)认为,短期内市场的波动性仍会维持在较高水平,而A股市场更具韧性,可将其视为用于对冲或分散风险的配置选项。
    阅读 245.3w+
    3
    279
  • 04-08 17: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中央汇金再次增持ETF,并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引发广泛关注。对此,长江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戴清认为,中央汇金明确类“平准基金”定位,实质是向市场传递“底线思维”信号,中央汇金的增持有利于快速稳定市场情绪,助力市场底部企稳。值得关注的是,中央汇金公司后续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的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戴清分析,不同于此前偏重大盘蓝筹如沪深300ETF,本次“均衡增持”可能涵盖科创50、中证1000等成长风格ETF,伴随着中央汇金的入场,对A股市场流动性改善意义重大。(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264.1w+
    72
  • 04-08 16:5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中央汇金4月8日明确表态将“坚定增持各类市场风格ETF,加大增持力度,均衡增持结构”。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燕翔认为,本次中央汇金关键时点再度增持A股资产意义重大,一方面给市场带来充实的增量资金,另一方面其类“平准基金”作用更突显了国家稳住股市的决心。在关税阴霾导致全球市场动荡之际,多重积极利好因素决定了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向好的趋势不会改变。一是经济短期虽外需承压,中长期向好态势不变;二是A股估值较低权益资产性价比突出;三是上市公司质量稳步提升夯实微观基础;四是分红回购不断增加提高投资者回报;五是耐心资本持续流入助力市场健康发展。A股市场当前估值低、基本面稳健,经过快速调整后投资性价比更为突出。
    阅读 246.5w+
    2
    32
  • 04-08 14: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国金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弛发表最新观点称,从最新落地的“对等关税”情况来看,美国通胀上行风险和增长下行风险或将远胜于上一轮贸易摩擦期间,美国滞胀风险显著升温,主要基于以下原因:一是更广的加征范围和更大的加征幅度已经得到印证,或将显著推升美国进口关税税率;二是可能招致贸易伙伴的“报复性”关税,由此对美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更大;三是美联储降息周期将受到通胀水平的“掣肘”;四是高关税壁垒下,全球贸易活动收缩,经济景气下行,亦会拖累美国增长动力。
    阅读 246.8w+
    32
  • 04-08 14: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招商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张夏认为,美国经济衰退预期逐渐升温,关税带来的冲击使得全球资产下跌。随着中国经济弱复苏预期升温,政策暖意逐渐释放,外资的持股比例已从2018年的2.5%升至2025年的6.8%,内需对GDP的贡献率也不断提升。他预期,我国除了对美国采取关税措施外,有望进一步增加对科技等板块的支持及资金供给力度。
    阅读 237.2w+
    21
  • 04-08 13: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中金公司首席策略师李求索团队发布最新研判指出,中央汇金发布公告增持ETF,未来将继续增持。结合历史经验,中央汇金增持ETF并结合一系列后续资本市场相关的维稳举措推出,虽然在超短期内(1-3个交易日)不排除市场可能仍有一定波动,但是随后指数基本呈现逐步企稳迹象,并且中期来看往往是市场的偏底部区域。该团队表示,中国市场所处环境相对有利,资产有望具备相对韧性,“中国资产重估”仍在进行时。展望后市,市场或已处于偏底部区域,短期难免波动,中长期价值凸显。
    阅读 247.9w+
    1
    45
  • 04-08 13:2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东北证券研究咨询分公司策略分析师谢立昕发布最新观点称,当下,多方力量汇聚,市场修复动能正在不断积蓄,中国资产的长期配置价值愈发显著。在中央汇金等国家力量筑牢市场防线外,优质的央国企和民企掀起“回购潮”,这些产业资本在市场估值处于低位时积极行动,不仅为市场注入了流动性,还向投资者传递出市场存在 “价值洼地” 的明确信号,引导市场预期从短期的博弈思维逐步转向长期价值投资。此外,险资松绑释放长期活水。从基本面来看,中国经济正在持续修复,AI产业更是迎来重大突破,中国资产不断修炼 “内功”,呈现出厚积薄发的态势。经历了大幅调整之后,A股市场已进入高性价比区间,其低估值优势犹如一层坚实的 “安全垫”,为长期投资者提供了绝佳的入场时机。
    阅读 237.1w+
    1
    29
  • 04-08 13: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情绪宣泄性急跌不可持续,稳市措施和外贸对冲政策有望助力市场回稳。”华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郑小霞表示,稳市措施已然上路,外贸对冲政策有望加速出台,对当下位置上的A股无需悲观。展望后市,郑小霞认为,前期滞涨、低估值叠加有潜在催化剂的方向值得关注:第一条主线是震荡市中具备稳定性价比及中长期有战略性配置价值的银行、保险;第二条主线是政策支持催化的部分消费领域,重点在医药、汽车、家电、出行链条;第三条主线是继续看好中长期贵金属价格和股价表现。
    阅读 242.4w+
    1
    30
  • 04-08 08: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8日电,汇金公司于4月7日宣布增持ETF并明确将持续加大力度,中国银河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章俊认为,这次增持行为和积极的政策信号表明,A股市场依然具备较强的韧性和较高的投资价值。这一举措是对“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决策部署的坚决贯彻,更是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底线思维的主动实践。作为国家战略资金运作平台,汇金公司以市场化操作传递政策层对市场非理性波动的明确态度,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有效对冲短期情绪扰动,为经济转型升级营造稳定的金融环境。当前,我国资本市场改革正处于基础性制度完善与长期资金入市机制优化的攻坚阶段,此次增持与投融资端改革、新一轮“国九条”政策形成深度协同,彰显“以稳定促改革、以改革固稳定”的治理智慧。在高质量发展主线下,市场短期波动不改变中国经济长期向好的根本趋势。(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248.3w+
    53
  • 04-07 19:06 来自 华安证券
    华安证券:情绪宣泄性大跌不会持续
    阅读 64.9w+
    5
    86
  • 04-07 18: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7日电,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接受采访表示,2025年中国经济有望走向稳步修复,在宏观经济政策持续发力与市场情绪逐步修复的双重驱动下,2025年A股市场有望走出先抑后扬的韧性行情。配置方面,王开认为投资者应关注核心资产和短期有防御功能的资产。中长期来看,科技板块仍是全年的主线。
    阅读 243.9w+
    1
    57
  • 04-07 12:00 来自 东方财富证券 陈果
    东方财富证券陈果:关税冲击,亦是中期布局战略良机
    阅读 43.9w+
    3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