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5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33分钟前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10月14日电,险资对A股市场的配置策略一直备受关注。多位险资投资人士表示,在政策持续发力的背景下,四季度对权益市场整体持乐观态度。在具体策略上,将重点关注两条主线:一是寻找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新质生产力标的,二是挖掘周期性行业的估值修复机会。
    阅读 2.1w+
    27
  • 昨天 20:59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A股底层逻辑转变,卖方唱多,看好券商板块战略配置机会
    阅读 11.8w+
    3
    20
  • 昨天 11:4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瑞银指出,如果MSCI中国指数跌至74水平,将获得强劲支撑,投资者可能逢低买入。“鉴于MSCI中国指数已从4月份关税战升级后触及的低点上涨36%,短期内可能会出现一些获利回吐,” 瑞银中国策略主管王宗豪在报告中写道:“鉴于目前的情境与4月份类似,我们预计会有更多投资者逢低买入, MSCI中国指数可能在74水平附近获得良好支撑。”瑞银指出,在4月份抛售中表现较弱、但此后反弹的板块,本次可能承受更大卖压,其中包括数据中心、互联网、科技硬件、汽车与零部件及生物科技。小财注:MSCI中国指数目前报85左右。
    阅读 224.7w+
    63
    679
  • 昨天 08:4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10月以来,OpenAI、Xai、Google等陆续更新大模型能力,产业创新持续推进,持续利好AI应用落地,国产AI应用有望迎来拐点机遇。与此同时,外部环境变化叠加国内政策支持,未来应用的国产化、AI化支持力度或将更加显著。相较国内市场,海外市场在技术进展、付费环境、商业模式和市场空间等维度均领先于国内,看好国内公司凭借产品与工程化能力、创新与迭代速度等优势在AI应用出海的投资机遇。
    阅读 269w+
    43
  • 昨天 08: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3日电,中金公司研报称,突发事件对全球主要资产扰动明显,风波未平仍需关注后续进展。短期冲击不改中期趋势,中国资产重估仍在延续。整体看,基于目前信息初步判断,本轮事件对A股的冲击预计将弱于4月初时期:一方面,当时4月初市场计入了剧烈、快速调整预期;另一方面,中国在当时展现出的快速、有效应对,有望降低投资者对后续类似冲击的担忧。短期看,此次突发事件或对风险偏好带来影响,加大或延长8月底以来的市场调整幅度和持续时间。但从中期角度,全球货币秩序加速重构,美元资产的安全性下降,人民币资产将继续获得重估,这意味着市场上行根基并未动摇,叠加“十五五”等政策规划出台在即、科技等行业基本面向好趋势未改、A股整体估值区间相对合理等因素,本轮行情可能更具备“长期”、“稳进”条件,中国资产重估仍在延续。若后续短期A股因非理性情绪出现超调,反而提供较好再度配置A股时点。
    阅读 245.9w+
    4
    103
  • 10-12 19:58 来自 财联社
    关税影响再袭,如何应对?本周十大券商策略,卖方整体偏乐观
    阅读 81.8w+
    11
    389
  • 10-12 19:4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国泰海通证券报告认为,与4月冲击不同,当下贸易风险的边界相对清晰,国内金融稳定条件也更明朗,因此外部冲击是扰动,不会终结趋势。投资更应看到中国“转型牛”内在确定性的趋势:中国转型加快、无风险收益下沉与资本市场改革。当下中国社会和投资人关于“找资产”的需求持续井喷,尤其是发展逻辑坚实的优质资产,因此,外部局势的冲突和扰动所造成的资产下跌反而是买点。地缘冲击和调整难免,但时间不会久,幅度可控,是增持中国的时机。国泰海通认为风格不会切换,聚焦产业发展、反内卷和稳定价值。1)中国AI创新与国产化进展提速,新一轮资本开支扩张周期出现;国产半导体设备“deepseek时刻”或临近,推荐:港股互联网/电子半导体/国防军工/传媒/机器人等。2)金融板块在经历调整后,股息回报和稳定价值提高,推荐:券商/银行/保险。3)反内卷的背后是经济治理思路的转变,有助打破或修正此前充分定价的通缩预期,看好格局改善的周期品:有色(稀土)/化工/钢铁/新能源等。
    阅读 262.8w+
    8
    288
  • 10-12 19:33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不惧关税冲击,多位券商首席看好加仓机会,砸坑即买点
    阅读 58.7w+
    124
    1887
  • 10-12 17: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国信证券发布研报称,黄金第三浪的机会可能触发在海外人工智能科技浪潮筑顶带来的资金再分流,目前看并无征兆。2003-2004年、2006-2007年美国科技股和黄金同涨,再到科技浪潮中止符、黄金超涨都是相同逻辑,避险情绪从地缘端扩散到资金流,目前尚未触发第三阶段信号。伴随美国三大股指下跌,避险情绪驱动黄金价格继续上涨,仍看好黄金中长期价格走势,居民资产配置中黄金的比例在2-10%间较适宜,机构配置盘比例则可适当提升。
    阅读 277.1w+
    2
    73
  • 10-12 16: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2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当一国对全球供应有足够影响力时,理应将份额优势转化为全球定价权和利润,以避免本国优质资源被贱卖、优质工业产能被浪费,同时补贴居民部门,提高工资水平和社会保障水平,完善内部循环。全球范围内,非科技行业的资本开支增长长期持续低迷,国内的传统工业板块资本开支在反内卷的大趋势下也开始明显放缓,不少传统行业投入产出比已经企稳甚至回升,龙头公司在景气低点也能够持续创造利润,同时这些传统制造业在利润率底部的估值水平也并不高。这些都为中国制造业将份额优势逐步转化为定价权提供了条件,中企也应该借势逐步告别内卷式竞争。近期的出口管制和出口许可制,既是弥补漏洞和完善制度维护国家利益,也有助于对外挺价、对内反内卷加速出清落后产能,具备合规能力和全球化运营经验的头部企业,反而可能获得更稳定的海外份额与更好的盈利水平。考虑到短期利润兑现、中期景气回升和长期叙事逻辑的平衡,当前仍然主要关注偏上游的资源板块和传统制造业。
    阅读 261.5w+
    3
    105
  • 10-12 12:20 来自 国泰海通宏观团队 梁中华
    国泰海通宏观:本次关税摩擦对于市场的影响可能会相对可控
    阅读 87w+
    26
    167
  • 10-10 17: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0日电,中金发布研报称,美联储9月重启降息,美元宽松周期进入新阶段。由于通胀8月刚确认上行拐点,绝对水平不高,且美联储可以用“暂时性”现象淡化通胀压力,而就业下行风险比通胀上行风险更迫切,所以“稳增长”的优先级高于“控通胀”。叠加特朗普施加较大政治压力,预计美联储可能降息节奏较快,或连续降息3-4次。往前看,10月可能仍为流动性共振的窗口期,宽松交易是市场主线,综合风险收益,A股和港股相对美股的配置性价比更高。由于宏观流动性趋于宽松,且美联储独立性与美元信誉受损,维持超配黄金。
    阅读 343.3w+
    58
  • 10-10 08: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0日电,中信建投研报指出,近期,算力板块波动较大,我们认为调整是机会,我们持续推荐AI产业链。AI应用方面,OpenAI发布视频生成模型Sora 2,多方面性能显著提升,由Sora 2驱动的Sora App热度高涨,发布仅三天便登顶美国App Store免费榜榜首;AI智能眼镜Meta Ray-Ban Display线下售罄,试戴预约排至两月后。AI算力方面,OpenAI与AMD联合宣布达成6GW战略协议,关注AMD供应链公司。从应用到硬件,均在持续验证AI算力需求依然强劲,算力的资本开支具备持续性,AI算力板块涉及先进制程、GPU/ASIC、光模块、PCB、服务器、交换机、光器件、铜连接、IDC及其配套(液冷、电源、电力、综合布线等),是板块性行情,产业链个股普遍有机会,市值仍有空间。
    阅读 288w+
    3
    121
  • 10-09 08: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9日电,中金公司研报认为,假期前后国内外AI产业进展密集发布、国内工业企业利润增速回暖;A股休市期间港股震荡微涨,假期出行数据平稳增长。叠加节后“十五五”规划政策预期有望升温,研报认为节后A股有望延续稳健表现,“9·24”以来的震荡上行行情仍在延续。
    阅读 299.4w+
    57
  • 10-09 07:5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9日电,华泰证券指出,国庆长假全球权益资产普涨,日韩股市领涨、美股创新高,港股和A50期货冲高回落、整体收涨。我们建议关注三大变化:1)国内方面,9月PMI边际回升,假期出行数据创历史新高、出入境游表现亮眼,餐饮、院线和地产高频数据亦回升;2)海外方面,美国政府停摆和日本选举下避险需求上升、金价再创新高,但美联储降息和日本财政扩张预期升温下全球流动性宽松叙事强化;3)产业方面,OpenAI发布Sora2,并宣布与多家公司的合作和协议,AI投资和应用落地均提速。节后,日历效应和假期增量信息对风险偏好影响整体均偏正面,建议继续围绕主线中相对低位品种布局。
    阅读 282.5w+
    3
    73
  • 10-09 06:15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9日电,A股10月9日将迎来长假后的首个交易日。回顾长假期间,全球大类资产表现呈现显著的“风险偏好回暖”与“再通胀交易”特征。展望后市,券商研报的共识是,此次长假期间海外市场消息面偏积极,全球主要风险资产联动走强,美股、日股、黄金均创历史新高,为长假后A股行情演绎创造积极的宏观环境。结构上,长假期间市场热点集中在资源和AI领域,尤其是AI产业端催化频现,这有望带动科技成长风格在10月进一步演绎。
    阅读 256.8w+
    60
  • 10-08 19:51 来自 财联社
    10月能否开门红?假期热点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72.7w+
    63
    697
  • 10-08 16:30 来自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假期间的热点主要集中在资源和AI领域
    阅读 63.9w+
    21
    155
  • 10-08 15:1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黄金还能走多远?卖方高呼“第三浪启动”,230多份研报看多
    阅读 92.3w+
    50
    283
  • 10-08 15:11 来自 广发证券
    国庆假期国内宏观关注点
    阅读 71.8w+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