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3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昨天 16: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12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自4月4日我国对部分中重稀土出口管制以来,海外稀土供给偏紧,部分产品大幅上涨。参考此前我国对锗、镓、锑、钨等产品出口管制之后,国内价格短暂下跌后均出现大幅上涨,因此国内稀土价格后续有望止跌反弹,大幅补涨海外。建议持续关注稀土板块。
    阅读 114.7w+
    51
  • 05-11 20:32 来自 财联社 若宇
    A股可能延续震荡偏强趋势?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73.5w+
    9
    282
  • 05-09 16:51 来自 民生证券
    4月出口:被低估的韧性?
    阅读 148.2w+
    3
    29
  • 05-07 18:1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避免时间撞车,券商互相打探策略会时间,5月至少13场扎堆召开
    阅读 81.6w+
    1
    19
  • 05-07 16:5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7日电,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本次发布会释放积极信号,有助于进一步稳增长稳市场稳预期,在外部面临较大不确定性环境下,助力促进投资者风险偏好回升。结合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相对低位具备较好投资吸引力,以及科技叙事和地缘叙事支持,判断A股短期有望延续4月上旬以来的回稳态势;对中期市场表现不必悲观,继续关注外部环境变化及内部政策应对。
    阅读 261.2w+
    46
  • 05-07 15:57 来自 民生证券
    民生证券:“双降”之外的政策信号
    阅读 55w+
    2
    35
  • 05-06 18:0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5月金股大数据出炉,电子蝉联15个月榜首,卖方称“交易事实而非预期”是第一原则
    阅读 92.1w+
    4
    129
  • 05-06 08: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6日电,中金公司研报认为,一季度A股上市企业业绩边际改善,关税预期在小长假期间略显和缓,港股美股在A股休市期间表现较好,国内外环境对A股整体影响偏积极,在此背景下A股节后有望迎来“开门红”。配置层面,结合关税影响和行业景气度,建议考虑以下思路:1)景气回升并且受关税影响不大的领域,例如DeepSeek突破加速AI产业发展,AI产业链中的云计算、算力等基础设施环节,再到机器人、智能驾驶等应用环节,仍是重要主线。此外,部分对美敞口不高的出口链,如工程机械、电网设备、商用车等也值得关注。2)现金流优质、与外需关联度不高的红利板块,例如水电、电信运营商、食品饮料等行业的龙头公司。
    阅读 274.3w+
    81
  • 05-06 07: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6日电,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展望5月,市场或维持震荡格局,短期风险偏好继续边际改善,或推动市场风格阶段性转向成长。关注行业:电子、机械设备、计算机、汽车、家电、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美容护理、社会服务等。
    阅读 286.4w+
  • 05-06 06:42 来自 中证报
    财联社5月6日电,五一假期后,A股迎来5月首个交易日。当前已有不少券商抢在开市前推出其最新月度投资组合,推荐的标的及投资策略受到投资者重视。数据显示,截至5月5日记者发稿时,已有21家券商发布其5月月度“金股”组合,共有167只标的获得券商看好,海大集团、珀莱雅、东鹏饮料、兆易创新、恺英网络等消费、科技方向标的推荐频次居前。从整体行业分布情况看,券商推荐的标的较为密集地分布在计算机、电子、汽车、医药生物、机械设备等行业。展望5月A股市场表现,多位业内人士认为,A股大概率会在区间内波动,市场预计呈现震荡修复态势,并以结构性行情为主,风格上有望回归科技成长;配置方面,内需消费和科技成长继续作为值得关注的重点配置方向,红利资产作为应对冲击的防御性资产仍有一定配置空间,黄金等“安全类资产”若出现调整,则可能构成中期较好的布局机会。
    阅读 271.4w+
    4
    150
  • 05-05 22: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5日电,招商证券研报表示,展望5月,市场可能会呈现“权重指数回升,科技成长活跃”的格局。从目前的经济数据来看,市场担心关税冲击对出口产生负面影响,但是财政资金准备充裕,能够在出口下行时进行对冲,经济未来仍然以稳为主。年报及一季报披露结束,上市公司盈利增速迎来久违的上行拐点。而且由于经营流量净额大幅改善,资本开支下滑,自由现金流拐点确立,奠定A股整体向上的方向。业绩披露期结束后,市场会积极地在业绩改善的行业进行投资标的布局,而进入业绩真空期后,新产业趋势方兴未艾,产业趋势投资和主题投资在当前环境下有望回归。由于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市场向下调整空间不大,将会强化风险偏好,融资余额有望回归。美国滥施关税后的谈判进行对A股整体的情绪仍有影响,中美双方是否会进行谈判,以及美国和其他国家的谈判结果是否会损害中方利益对A股可能会产生阶段性扰动。流动性层面,假日期间人民币离岸汇率大幅升值,港币触发强方兑换保证水平,显示外资有再度流入中国资产的迹象。
    阅读 303.8w+
    107
  • 05-05 19:51 来自 财联社 李维
    A股或将继续反弹?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76.8w+
    21
    413
  • 05-05 19:47 来自 券商中国
    财联社5月5日电,展望5月市场,券商分析人士指出,节日期间,港股、人民币汇率等相关资产走势整体乐观,如无意外,节后A股大概率顺势向上“补涨”,4月7日的跳空缺口将有更大程度的修复。
    阅读 301.6w+
    7
    94
  • 05-05 19: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5日电,中泰证券研报表示,A股上市公司今年一季度整体盈利情况有所改善,但行业细分来具有较为明显的分化特征。中美贸易战增加国内经济压力,重视政策对冲的效果。过去15年申万一级行业月度平均表现上看,5月机会更多地体现在科技、消费及部分周期。建议关注:一是业绩明显改善与政策导向双向奔赴的科技板块,以TMT为主;二是受益于内需消费预期不断升温的一些细分潜力方向;三是底线思维下周期红利的电力板块。
    阅读 291.1w+
    1
    50
  • 05-05 17:1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5日电,中信证券发文称,5月预计风险偏好还有回升空间,A股将继续呈现风偏回暖、主题轮动的特征,以低机构持仓的主题型交易机会为主。建议聚焦三个不变的大趋势:一是中国自主科技能力的提升趋势不会动摇;二是欧洲重建自主防务,提升能源、基建和资源储备的趋势不会动摇;三是中国势必要走通“双循环”,加速完善社会保障并激发内需潜力是政策的必选项。
    阅读 277.9w+
    1
    87
  • 05-02 16:1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日电,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国内策略分析师李求索表示,中国资产重估仍在延续,近期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全球资产波动冲击比2018年至2019年贸易摩擦时期更大,但中国资产表现更稳,优于美国。李求索强调,中国资产机会大于风险,预期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的兴趣将逐步抬升。同时,他认为下半年A股表现或优于上半年。
    阅读 348.2w+
    1
    53
  • 05-02 08:5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5月2日电,华泰证券研报指出,4月30日美国披露一季度GDP数据,环比折年率转为-0.3%且低于一致预期,引发关注。与衰退声音截然相反的是,在经历4月初连续暴跌后,伴随关税政策暂时减退,美股几乎收复全部失地。我们认为市场目前尚未到确认底部的时刻,美股在当前点位上并不稳固,下行风险大于上行风险。我们提示,未来几个月市场预期可能从当前的谨慎乐观转向滞胀,在宏观数据陆续转弱背景下,美股依然具有脆弱性。
    阅读 339.3w+
    22
  • 04-28 20:17 来自 兴证策略
    公募一季度买了多少AI?
    阅读 62.2w+
    4
    54
  • 04-28 15: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8日电,长城策略发布报告称,从4月政治局会议的表述涉及方面来看,是相对符合市场预期的,并且和国内之前的重要会议保持了较强的延续性,仍然是强调底线思维,但是“底线”中带有“增量”的色彩,对于科技和消费的方面有较为重点的着墨,从力度和节奏的表述上来说,比较倾向于“徐徐图之”,而并非在短时间内拉升市场的预期。一方面,中美关系目前来看难言有边际好转,我们需要留有政策工具储备以应对可能出现的风险,另外一方面,我们也对于当前承压较大的经济有充分的正视和重视,既着力于让经济平稳运行,又要发力促使科技进一步突破,让经济有新的增长点。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说,依然建议关注红利板块,重视经济周期下大类资产的价格规律,而科技板块中的半导体设备、AI芯片、光通信与服务器等“硬科技”细分赛道则作为未来经济的增长点,既有向上的产业趋势又有政策重点支持,都是值得在性价比突显之际重点关注的板块。
    阅读 265.3w+
    19
  • 04-28 14: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4月28日电,在由兴证全球基金、财联社、腾讯新闻共同主办的中国投资人峰会上,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表示,受贸易摩擦及经济衰退风险影响,2025年美股或迎来短期急速调整的典型“熊市”。他指出,当前美国股债汇市场剧烈波动已促使政策态度松动,但贸易摩擦实质性影响尚未完全显现,三季度美国通胀压力与经济衰退风险可能共振,倒逼美方重回谈判。张忆东强调,全球新秩序重构中,中国通过构建双循环经济、推动普惠包容的国际体系,正成为多极世界的重要稳定力量。尽管短期受外部扰动,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重估的核心动能仍源于内因改革,中国资产在全球格局演变中具备战略配置价值。(财联社记者 吴雨其)
    阅读 257.3w+
    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