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5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1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5日电,记者了解到,《证券分析师参加外部评选规范》迎来修订,目前正就征求意见稿征求行业意见。本次修订关注点之一在于调整了适用范围,在证券研究销售人员之外,新增证券投资顾问参照本规范执行,填补了此前投资顾问参与外部评选缺乏明确规则的空白;此外,本次修订还将规范对象从证券分析师明确为“证券公司及其研究部门、团队、分析师”,强调部门、团队与个人的连带责任(如参评资格限制、违规处理均同步关联团队)。此次修订旨在进一步规范证券公司及其分析师参与外部评选活动,净化评选生态,维护分析师职业声誉。(财联社记者 林坚)
    阅读 52.2w+
    18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5日电,国泰海通证券发布研报称,多重因素支持中国权益表现,维持对A/H股的战术性超配观点。全球风险偏好大幅承压导致的资产波动叠加恐慌抛售使得微观交易风险大幅释放。随着十五五开年经济增速的重要性,政策窗口期临近,市场后续有望建立新预期。短期监管层对于稳定资本市场具备较强决心与行动部署。过去造成股市估值折价的因素已有所消解,随着尾部风险下降以及人民币资产逐步企稳,中国资本市场处于估值回升和大发展的周期,后续或仍有较大上行空间。中国权益相较于其他主要大类资产的风险回报比较高。
    阅读 160.3w+
    42
  • 5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5日电,中国银河证券发布2026年A股市场投资展望表示,“十五五”开局之年改革政策预期强化,人民币汇率向上等价格因素支撑流动性向好,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提振。在居民存款搬家持续演绎、机构投资者加大入市力度、全球资本流向重塑叠加政策工具护航下,A股市场仍将受益于流动性向上逻辑。当前A股估值处于相对合理区间,从全球主要权益市场比较来看仍处于中等偏低水平。2026年,盈利有望接棒估值,成为市场聚焦的关键点。预计上市公司基本面延续改善态势,中国经济转型的深化与新兴产业的持续发展将成为盈利增长的关键驱动力,PPI降幅收窄也有望带动企业利润率水平进一步回升。同时,关注美国中期选举、地缘风险、国内经济修复节奏等因素的阶段性扰动。2026年,A股市场有望呈现出向上动能。
    阅读 158.9w+
    1
    42
  • 昨天 19:1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电,德意志银行预计斯托克600指数2026年终目标位为650点,预计标普500指数2026年终目标位为8000点。
    阅读 224.3w+
    26
  • 昨天 17: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电,摩根大通将百度评级从“中性”上调至“增持”,并将目标价从110美元大幅上调至188美元。
    阅读 228.2w+
    36
  • 昨天 1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电,摩根资产管理近日发布《2026长期资本市场假设》,其中提到,尽管全球股市已经历一年上升趋势,资产回报预测却依然稳健。60/40美元股债投资组合(60% MSCI综合世界指数+40%美国综合债券指数)在未来10至15年的预测年回报率为6.4%,依然具吸引力。摩根资产管理环球多资产策略师盛楠指出,A股未来10-15年预计年化回报率为7.7%(以美元计价)。旗下资深环球市场策略师朱超平称,全球风险资产年初至今表现依然强劲,在强韧的企业盈利及科技创新迅速发展的支撑下,全球公募基金市场长线回报前景依然乐观,中国、韩国等东亚市场正掀起公司治理改革浪潮。(财联社记者 封其娟)
    阅读 219.2w+
    78
  • 昨天 15: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电,华泰证券研报表示,近期市场波动率上升,流动性、情绪和风险偏好是主要原因。港股本轮调整相对A股更早、跌幅也更深,当前位置已经开始具备性价比。配置方面,华泰证券建议关注三大主线:一是短期资金避险和高低切可能延续,建议关注今年以来表现排名靠后的消费者服务、建筑、纺织服装、家电;二是8月以来的第三轮重估中,部分行业涨幅有限但近期跌幅反而较大,有更大被“错杀”概率,关注电子、医药、汽车、轻工制造等;三是港股科技近期回调较多,在风险偏好回落下对正面催化敏感度下降,流动性环境改善后仍有重估机会。
    阅读 256.6w+
    41
  • 昨天 13:1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电,高盛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刘劲津日前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AI引领的中国股票上涨远非泡沫,因为中国科技公司仍有空间通过专注于AI应用来提升估值和盈利。他还表示,中国股票的牛市行情将延续,全球投资者越来越愿意探索中国市场的投资机会,高盛来自墨西哥、智利和中东等新兴市场的客户正在积极布局中国资产。
    阅读 255.6w+
    7
    82
  • 昨天 08: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4日电,天风证券研报表示,A股近期调整为攻坚牛蓄力,后续关注交易热度回升。与8-10月份主线行情强势领涨不同,11月至今行情也在轮动:依次经历主线行情、大盘价值、情绪指数/微盘的阶段表现。参照2024年12月-2025年1月、2025年3月-4月的这两波经验来看,交易热度回落领先于融资余额回落。近期交易热度从10月的高点12%已经回落至近期的10%附近,后续融资余额也将出现回落,同样参照前两段来看,后续的1个月或是处于整理期,关注交易热度右侧确认底部。
    阅读 305.3w+
    4
    42
  • 昨天 06:35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1月24日电,上周,避险情绪主导全球金融市场,全球主要股市悉数下跌,其中科技股波动幅度显著。在这一传导效应下,A股市场同样经历调整,上证指数失守3900点。新能源、光伏、电力设备等板块回调明显,银行、船舶制造、消费等少数概念相对抗跌。对于近期市场的波动,券商研报分析认为,海外“AI泡沫”焦虑、美联储降息预期回落、资金情绪趋于谨慎等因素共振,引发了全球主要市场联动下挫。在这一背景下,A股市场也难以完全避免冲击。但支撑本轮中国股市上涨行情的基本面因素并未出现变化。前期热门主线的估值消化完成后,投资者可积极布局来年春季行情。
    阅读 286.7w+
    1
    122
  • 11-23 20: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当前食饮板块经历长期回调,估值已处于历史相对低位,市场预期较弱,白酒等优质资产底部逻辑清晰,大众品聚焦三条主线具备细分领域结构性机会。白酒方面,行业动销持续磨底,茅台治理电商乱象稳定价格预期,以业绩出清卸包袱+强品牌支撑动销+强运营赋能渠道+新营销模式探索的底部配置逻辑。大众品方面,把握餐饮供应链与商超定制边际改善、健康化功能化高景气增长、成本周期优化等三大主线。
    阅读 282.2w+
    1
    110
  • 11-23 19:41 来自 财联社 若宇
    年末重新增配A股迎来契机?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63.3w+
    29
    344
  • 11-23 19:07 来自 财联社记者 王晨
    AI是否全面泡沫化?卖方研究观点争锋
    阅读 77.8w+
    20
    56
  • 11-23 17:3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判断11月20日美股下跌由宏观因素主导,而非AI泡沫破裂引发的恐慌性抛售。此轮回调主因是9月非农数据的超预期叠加美联储鹰派言论,触发市场获利了结;结合美国就业市场边际走弱,12月美联储议息会议或成本轮“鹰派恐慌”情绪顶点,此后市场交易主线或转向特朗普对新任美联储主席的提名博弈。AI板块基本面仍稳固,在Token指数级增长、供应链仍存瓶颈、四大科技巨头强劲的现金流及资产负债表下,短期内“AI泡沫”破灭的极端叙事预计难以显现。当前美股(尤其科技股)业绩预期持续上修,近期指数回撤主要由估值倍数收缩驱动。展望后市,短期美股或震荡至12月议息会议,资金或向防御板块切换;后续待美联储新主席提名落地、2026年1月减税政策启动,市场有望反弹,建议关注科技、制造业、资源品、能源基建(核电)、军工、互联网诊断、金融(银行)板块。
    阅读 288.5w+
    5
    142
  • 11-23 17: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航运减碳趋势推动下,绿色甲醇产能有望持续扩张,而深海经济政策推动深远海上风电投资加速。随着海水制氢技术实现突破,海上风电制绿色甲醇的商业模式得到打通,由于避免了海底电缆高额投资,深远海场景新模式有望体现经济性优势,测算“十五五”期间海洋绿色甲醇工程设备的市场空间达242亿元。建议关注受益于行业产业化进程的海工技术装备供应商,以及海风项目经验丰富的绿氢核心设备供应商。同时,也看好常规陆上项目投资方,在绿色甲醇供不应求的环境下有望实现较高项目收益率。
    阅读 293.6w+
    1
    131
  • 11-23 17:3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近日,国防科工局官网发布2026年度考试录用公务员公告,其中,招聘“商业航天司航天监管岗”,意味着商业航天司这一关键职能机构已正式成立。在发射端,中型运载火箭即将首飞,助力星座大规模组网。目前GW、千帆星座均超百星在轨,应用端落地在即。中信证券认为,商业航天司的成立将有效整合多部门相关职能,卫星产业发展有望在更高层面实现统筹协调,商业航天发射审批、卫星运营牌照发放等关键环节的推进效率也有望进一步提升。
    阅读 290.7w+
    3
    258
  • 11-23 17: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3日电,中信证券研报指出,全球风险资产的波动表面是流动性问题,本质是风险资产对于AI单一叙事过于依赖,当产业发展速度(尤其是商业化)跟不上二级市场的节奏时,适当的估值修正也是一种纾解风险的方式。北京时间周四(11月20日)晚,美国非农就业数据的公布以及年内美联储降息预期的下修触发了高位资产估值的修正,市场对于北美AI基础设施可持续性的焦虑也因降息推后的预期而放大。AI拓宽商业化场景、成本端硬件让利、金融稳定风险上升迫使美联储提前降息都可能会打破当前僵局。在此之前,对A股而言,稳健回报导向的绝对收益资金持续入市在增强市场的内在稳定性,在增量资金越来越多的以左侧稳健型资金为主的资金生态下,A股/港股未来可能更多地像美股一样出现“急跌慢涨”,对需要增配权益的投资者而言,当下风险的提前释放给了年末重新增配A股/港股、布局2026年的契机。从配置上看,资源/传统制造业定价权的重估、企业出海仍是核心增配方向,而高切低的策略因为预期过于一致,未来轮动择时的难度反而会明显加大。
    阅读 284w+
    4
    155
  • 11-21 16: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电,美银报告援引EPFR数据称,美股科技股今年有望创纪录流入750亿美元。
    阅读 311w+
    12
  • 11-21 09:50 来自 国泰海通宏观 韩朝辉、梁中华
    2026年人民币汇率展望
    阅读 132w+
    15
  • 11-21 08:3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21日电,中信建投发布非银2026年投资展望:锚定十五五“提高资本市场制度包容性、适应性”的核心导向,证券行业有望迎来新一轮上行周期,助力金融强国建设。核心驱动来自于三大政策性机遇:一是政策引导资本市场服务新质生产力。科创板、创业板深化改革推动投行升级价值创造力,匹配高科技实体企业全生命周期融资需求,打开投行业务中长期增长空间二是政策完善长钱长投生态。社保、保险等中长期资金入市渠道持续畅通,借权益产品扩容激活券商资管与机构业务增量,推动行业向配置驱动转型三是政策推动一流投行培育与国际化相辅相成,中资券商可依托中国香港市场及互联互通政策加速国际业务突破,并购整合将助推行业资源向头部集中,提升头部券商资本实力与国际竞争力。
    阅读 313.1w+
    4
    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