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券商策略
关注
5.5W 人关注
卖方分析师关于A股的最新投资策略。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4日电,随着不同类别资产之间传统的相关性被打破,股票、现金、黄金和债券基金的年度资金流入规模有望位居历史前列。据美银基于EPFR Global数据计算,从年迄今数据的年化表现来看,2025年股票基金有望吸引6930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该行策略师在报告中指出,这将创历史第三高纪录。现金基金预计将吸引1.1万亿美元,创历史第二高流入规模。投资者还在向黄金和投资级债券注入创纪录资金,分别达1080亿美元和4150亿美元。
    阅读 16.7w+
    147
  • 7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十五五”政策怎么走?多位首席划重点,看好A股慢牛
    阅读 30.1w+
    4
    276
  • 13小时前 来自 华西证券 刘郁 肖金川
    四中全会公报,十大信号
    阅读 39.3w+
    116
  • 13小时前 来自 国金证券 宋雪涛、赵宏鹤
    “十五五”的新提法
    阅读 50.2w+
    1
    91
  • 昨天 07:33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10月23日电,近日,A股市场融资融券余额呈现波动上升态势,并逐步靠近2.5万亿元关口,远超历史同期水平且持续创下阶段新高,市场杠杆资金活跃度持续增强。在此背景下,券商面临着“扩规模”与“控风险”的双重挑战。对此,萨摩耶云科技集团首席经济学家郑磊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券商的两融业务策略需在“扩规模”与“控风险”间寻求动态平衡,通过精细化、差异化的风控手段来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同时需持续关注风险指标变化与应急机制执行情况,确保业务的稳健开展。
    阅读 262.4w+
    10
  • 昨天 07:29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10月23日电,10月以来,A股市场高位震荡。近期,高盛、摩根大通、瑞银等多家外资机构相继发声,在中期维度上继续看好后市。高盛认为,中国股市正步入慢牛行情,随着行情的展开,投资者的思维模式应从“逢高减仓”转向“逢低买入”。摩根大通也表示,看好沪深300指数到2026年底的表现。
    阅读 239w+
    7
  • 10-22 19:3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国信证券策略首席分析师王开发布最新研报认为,短期金价震荡调整是此前金价上涨过快的结果,黄金中长期向好逻辑未变。王开认为,历史上前几轮黄金上涨周期均出现过中途震荡调整,最终仍维持长期上行趋势。预计当前金价在经历急速冲高后,也可能出现阶段性调整与震荡,但这并不改变其长期上涨的基本面。本轮黄金长期上涨趋势尚未完结,后续仍有较大的时间窗口支撑其进一步上行。
    阅读 256.9w+
    1
    57
  • 10-22 15: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国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近日表示,本轮股市行情起于2024年9月24日,行情开启的契机在市场漫长调整、情绪处在冰点时。本轮股市行情从货币、地产、资本市场政策组合拳出发,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来抗通缩、扩内需。他认为,行情远未到结束时。展望未来,荀玉根认为,当前A股基本面开始好转。只不过目前还是点状的基本面改善,科技板块表现强势,而部分周期、传统消费行业表现较弱。展望未来,在更多宏观政策的落地之下,当前基本面的点状改善也有望逐渐扩散到其他行业。
    阅读 261.4w+
    2
    112
  • 10-22 11:1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净值与新发双增,百亿私募数量迅速破百。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当前百亿私募数量突破至100家,较9月底新增4家。其中,上海新方程私募、望正资产旌安投资是再次回归百亿阵营的熟面孔,大道投资为首次新晋百亿私募。百家百亿私募中,量化私募数量最多,为46家;主观紧随其后,共44家;混合策略私募有8家;另有2家机构尚未披露投资模式。此轮扩容中主要以主观私募为主,9月以来新晋9家百亿私募,主观策略私募占6家,混合策略为2家,仅大道投资1家量化私募。(财联社记者 闫军)
    阅读 252.9w+
    36
  • 10-21 15:1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1日电,摩根士丹利首席中国股票策略师王滢10月21日在香蜜湖财富管理周·湾区财富管理高质量发展交流会上致辞表示,近年来,众多投资人对中国在多个领域的快速发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中国在人形机器人、自动化、生物科技以及人工智能等方面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从全球投资人的总体配置来看,中国股票资产的仓位仍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从长期来看,投资人对中国资产的进一步增持将是大势所趋。

    王滢表示,股票配置方面,对于中国市场,摩根士丹利建议长期关注高科技板块,包括人工智能、自动化、机器人、生物科技、高端制造等,同时建议投资者持续配置高质量红利股,以抵御短期的市场波动。对于美股市场,摩根士丹利偏好于优质股票、周期性股票和高运营效率的股票,但也要防止市场波动。在欧洲市场,摩根士丹利建议增持国防、银行、软件、电信以及多元化金融等板块。
    阅读 276.9w+
    24
    1007
  • 10-21 07:5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1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固态电池作为下一代锂电池核心技术方向,固-固界面接触难题一直是其量产最大瓶颈,近期中国科学院物理所黄学杰团队通过在硫化物电解质中引入碘离子,在电池工作时,碘离子化合物顺着电场方向流动到固-固界面接触处,主动吸引锂离子来填充接触面间隙,从而显著提升电池的倍率性能,此外碘离子还可促进锂金属均匀沉积、有效抑制锂枝晶生长,可极大提升电池安全性。该技术成功实现了无需外部加压即可解决电极与电解质自主修复紧密接触的难题,有望加速固态电池量产化进程。
    阅读 272.9w+
    6
    91
  • 10-21 04:30 来自 上海证券报
    财联社10月21日电,近期市场有所调整,公募基金正重新审视并调整投资策略。机构人士认为,A股和港股向上的基础依然稳固,短期事件不足以改变整体趋势。科技仍是中长期最值得期待的投资主线,同时从策略层面看,新能源和新消费中的部分景气细分方向在市场轮动中或有所表现,在资产配置上应均衡布局。
    阅读 258.9w+
    122
  • 10-19 23: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9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尽管本周市场明显回调,看好储能及锂电行业基本面,当前时刻催化多。储能全球共振产业趋势不变。国内核心驱动在于新能源全面入市推动峰谷电价差拉大,加上容量电价政策出台,推动储能IRR提升。美国数据中心电力缺口大,光+储仍是不可替代的快速上量能源形式。锂电行业当前时刻催化多,板块大跌市场有推测出口管制政策解读影响,中信建投认为主要系部分资金兑现,下周中美关系影响下,仍看好行业基本面:排产旺季材料和储能电池供不应求价格不断提升,2026年需求越发明朗,锂电三季度基本同环比明显增长;继续看好材料尤其是6F、铁锂和电池环节的机会。
    阅读 284.9w+
    3
    207
  • 10-19 22: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9日电,中信建投研报称,继九月初算力板块交易过热见顶后,市场进入牛市整理期,呈现资金高切低、指数横盘、缩量轮动的特征,该特征主要系目前尚未达到牛市整理期结束条件、中美关系不确定性仍在、关键会议前波动收敛所致。总体上中信建投认为牛市逻辑仍在,一方面资本市场改革进入深水区,另一方面结构性景气提供支撑,资金面充裕,下修幅度或有限。中期配置方面,风格切换已经开始,短期关注“反制+避险”,年底关注红利+科技风格。重点关注板块包括:红利、有色(稀土、贵金属)、大金融(银行、保险)、钢铁、农林牧渔、AI、电池、芯片、机器人、创新药等。
    阅读 270w+
    2
    189
  • 10-19 21:05 来自 华西证券 李立峰、张海燕
    华西证券:珍惜优质筹码,修复行情将在10月下旬缓慢展开
    阅读 97.2w+
    26
    370
  • 10-19 20:49 来自 财联社 平方
    A股修复行情即将展开?投资主线有哪些?十大券商策略来了
    阅读 85.4w+
    126
    875
  • 10-18 22: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商务部连发四文强化稀土出口管制,增加5类中重稀土出口管控,增加全产业链条设备、技术、原辅材料出口管制,并对海外军事及高端半导体需求进行管制,稀土战略地位进一步强化。中国稀土战略地位进一步得以强化,预计海外备库动作加强,稀土价格有望进一步上涨;长周期看,中国对稀土开采-冶炼分离-磁材制造-磁材回收全产业链的技术、设备、软辅材料管控,无疑将增加海外稀土自主可控产业链建成的难度,时间周期也将延长,长期强化中国稀土的壁垒优势,利好稀土价格中枢上移。此外,海外稀土磁材供给受限,将利好高性能铁氧体永磁的需求增加,铁氧体磁材订单大增。
    阅读 308.3w+
    8
    456
  • 10-18 19:27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上海资产管理协会副会长、指数与量化投资专委会主任委员、国泰海通资管党委书记、董事长兼总裁陶耿在2025指数与量化投资发展论坛上致辞时表示,当前数字化智能化浪潮正推动证券投资向现代“投资科学”系统演进。其中,指数投资以透明、低成本、风险分散为特征,是标准化科技思想的集中体现;量化投资则以数学模型和计算能力为基石,是系统化方法原理的工程实践。
    阅读 336.1w+
    99
  • 10-18 09:2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在经济周期回升的大背景下,对股市依旧可以保持乐观,但在估值变化后,配置方向上可以更加谨慎。建议投资者一方面关注非银板块在估值偏低、投资业绩快速增长下的补涨机会,另一方面关注四季度大宗商品价格上行预期下的周期板块投资机会。债券已经具备较强配置,但估值吸引力仍有不足,建议等待央行宽货币政策信号更为明确后选择入场。大宗商品在四季度有望延续亮眼表现,黄金、有色确定性较强,原油建议关注供给端的潜在变化。
    阅读 365.8w+
    8
    137
  • 10-18 01:2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瑞银全球财富管理将新兴市场股票评级上调至有吸引力,理由是具建设性的宏观背景以及美元走弱趋势。策略师Xingchen Yu等人指出,金融环境改善、资金流增强以及投资者再度追求地域多元化,导致此次上调。“全球及本地流动性改善、有利的金融环境,以及全球投资者一直低配,将推动更多资金流入新兴市场资产,”他们还表示,瑞银将中国科技股评级上调至最具吸引力,理由是“对中国科技领军企业将人工智能货币化的能力越来越有信心”,中国内地股市、印度、巴西和印尼均被视为有吸引力。瑞银还将MSCI新兴市场指数2026年6月目标位上调至1,470点,理由是企业盈利预期改善。
    阅读 344w+
    1
    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