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宏观流动性
关注
1.8W 人关注
事关股债楼汇,聚焦全市场整体流动性变化情况。
  • 10-22 11: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在2025HKEX中国机遇论坛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执行董事叶志衡表示,香港证监会未来6个月将重点做十项工作:一是透过发行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发展;二是向目标市场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推广香港的优势;三是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基金和企业财资中心等);四是落实推行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五是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六是扩大离岸人民币的应用;七是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及增加人民币相关产品供应;八是为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基建做好准备迈向未来;九是助力新一代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十是促进市场创新及落实代币化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的用例。
    阅读 277.2w+
    31
  • 10-22 11: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2025香港交易所中国机遇论坛10月22日在上海举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执行董事叶志衡表示,香港证监会将在未来6个月推进一系列重点工作。在增加流动性上,要落实推行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阅读 262.1w+
    19
  • 10-21 16: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1日电,根据国债做市支持操作有关规定,财政部于2025年10月21日开展了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阅读 261.2w+
    22
  • 10-20 10: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0日电,财政部办公厅20日发布通知称,为支持国债做市,提高国债二级市场流动性,健全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国债收益率曲线,财政部决定开展国债做市支持操作。
    阅读 285.8w+
    39
  • 10-18 09: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8日电,中信证券研报认为,尽管今年股债行情看似由流动性、监管政策、货币政策和风险偏好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经济周期回升的预期才是今年大类资产定价的最重要主线。从周期的领先指标看,经济周期回升的阻力正在减弱。不过,对于短期资产表现而言,基本面变化的斜率可能更为重要。斜率的变化一方面在于政策,短期内政策的特征在于成效较好的财政政策使用进度已经较高,而增量政策可能以小规模政策性金融工具和宽货币政策为主;斜率的变化另一方面则在于流动性的微妙变化,M1扩张速度存在放缓的风险,活跃资金进一步入市的意愿也可能有所变化。
    阅读 344.7w+
    7
  • 10-17 16: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7日电,近日,《金融时报》记者专访国家外汇管理局资本项目管理司负责人,围绕“十四五”时期,国家外汇管理局在深化资本项目外汇管理改革、促进跨境投融资便利化等方面的工作和成果进行深入交流。中国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局负责人表示,支持离岸人民币市场发展。完善跨境人民币流动性供给安排,优化清算行布局,持续加强对清算行的流动性等政策支持。支持境内外各类机构在境外发行、交易人民币资产,常态化发行央票,丰富流动性管理和风险管理工具。巩固和提升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和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的地位。
    阅读 305.9w+
    1
    44
  • 10-15 17:0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记者从人民银行了解到,9月份企业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40个基点;个人住房新发放贷款(本外币)加权平均利率约为3.1%,比上年同期低约25个基点,贷款利率持续保持低位水平。
    阅读 277.3w+
    47
  • 10-15 17: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5日电,央行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人民币存款增加22.71万亿元。其中,住户存款增加12.73万亿元,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1.53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加1.37万亿元,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增加4.81万亿元。9月末,外币存款余额1.02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0%。前三季度外币存款增加1658亿美元。
    阅读 252.1w+
    217
  • 10-15 08:50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曹韵仪
    央行开展6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 外部环境波动加大 央行呵护姿态成资金面关键
    阅读 65.5w+
    21
    444
  • 10-15 07:14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1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10月14日公告称,将于10月15日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6个月期(182天)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业内人士表示,本次操作延续了央行“以量稳市”的中期调控思路,显示货币政策继续维持稳健偏宽的取向。随着到期压力逐步集中,加量续作旨在平抑波动。
    阅读 262.5w+
    4
    165
  • 10-11 10:0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1日电,新一期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假期因素影响下现金需求季节性抬升,市场机构预计10月流动性缺口较大。在20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17家判断均衡偏紧,流动性缺口在2万亿元左右;3家预计收敛偏紧,流动性缺口超过3万亿元,处于季节性偏大水平。但考虑1.1万亿买断式逆回购已经续作,多家市场机构预计整体资金缺口压力相对有限,资金中枢大概率维持1.5%附近。此外,近期国家发改委在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将推出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虽然当前官方并未给出工具明确的使用范围,但市场人士判断,新型政策性金融工具将重点聚焦数字经济、人工智能、低空经济等重点领域,相较于以往更加强调新质生产力与技术改造升级。随着5000亿政策性金融工具在四季度渐次落地,有望在一定程度上对冲当前投资端的压力。(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阅读 359.1w+
    4
    75
  • 10-11 07:5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11日电,进入四季度,市场对流动性与利率走势的关注再度升温。多家机构认为,10月虽面临政府债发行、税期等阶段性扰动,但财政支出节奏平稳、央行操作灵活,流动性整体压力可控。资金面有望延续平稳运行态势,债券市场短期以防御策略为主,静待四季度政策与经济信号的进一步明朗。
    阅读 331.7w+
    5
  • 10-09 08:3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9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官网此前发布消息,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阅读 290w+
    3
    140
  • 09-30 17:2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0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副局长李斌就2025年6月末中国外债数据有关问题答记者问表示,2025年二季度,我国外债形势平稳。一是外债规模基本稳定。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24368亿美元,较2025年3月末微降0.6%。二是外债结构边际改善。从币种结构看,本币外债占比52.1%,与2025年3月末持平;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占比42.4%,较2025年3月末上升0.2个百分点。总的来看,我国外债规模及币种结构保持基本稳定,期限结构有所优化。
    阅读 321.3w+
    23
  • 09-30 17:2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0日电,国家外汇管理局公布2025年6月末中国全口径外债数据,截至2025年6月末,我国全口径(含本外币)外债余额为174437亿元人民币(等值24368亿美元,不包括中国香港特区、中国澳门特区和中国台湾地区对外负债,下同)。从期限结构看,中长期外债余额为74009亿元人民币(等值10339亿美元),占42%;短期外债余额为100428亿元人民币(等值14029亿美元),占58%。外汇局表示,短期外债余额中,与贸易有关的信贷占34%。我国外债主要指标均在国际公认的安全线以内,我国外债风险总体可控。
    阅读 338.1w+
    27
  • 09-30 17: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0日电,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9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11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
    阅读 355.2w+
    52
    2463
  • 09-30 16:3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0日电,财政部发布通知,公布2025年第四季度关键期限国债、短期国债、超长期一般国债、储蓄国债、超长期特别国债发行有关安排。其中,将有两只超长期特别国债续发,分别为50年期和20年期品种,均按半年付息,招标日期分别为10月10日和10月14日。
    阅读 351w+
    27
  • 09-30 08:05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9月30日电,9月下旬以来,中国人民银行的流动性投放力度有所加码,呵护跨季资金面态度明显。在9月19日公告调整14天期逆回购操作方式后,央行于9月22日重启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当日投放规模3000亿元。9月26日,央行再度开展了14天期逆回购操作,操作规模进一步扩大至6000亿元。与此同时,9月22日至9月29日,央行还按惯例开展7天期逆回购操作,累计投放20377亿元。总体来看,以逆回购口径计算,9月22日至9月29日,央行累计投放29377亿元,对冲到期的20673亿元,实现净投放8704亿元。此外,9月25日,央行还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6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操作,期限为1年。鉴于本月有3000亿元MLF到期,故央行9月份MLF净投放规模为3000亿元。
    阅读 348.3w+
    15
  • 09-30 07: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30日电,昨日,中国人民银行以固定利率、数量招标方式开展了28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因当日有2405亿元7天期逆回购到期,实现净投放481亿元。专家表示,面对国庆假期、跨季等因素扰动,近期央行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呵护流动性态度明显。后续央行将继续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
    阅读 314.7w+
    65
  • 09-26 19:0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9月26日电,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召开2025年第三季度例会。会议研究了下阶段货币政策主要思路,建议加强货币政策调控,提高前瞻性、针对性、有效性,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和金融市场运行情况,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抓好各项货币政策措施执行,充分释放政策效应。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金融机构加大货币信贷投放力度,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从宏观审慎的角度观察、评估债市运行情况,关注长期收益率的变化。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防范资金空转。增强外汇市场韧性,稳定市场预期,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阅读 347.9w+
    2
    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