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宏观流动性
关注
1.8W 人关注
事关股债楼汇,聚焦全市场整体流动性变化情况。
  • 昨天 20: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7日电,据财政部官网,第四次中德高级别财金对话联合声明中提到,双方欢迎符合条件的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发行全球存托凭证(GDR),欢迎符合条件的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发行中国存托凭证(CDR),支持提升GDR和CDR在各自市场的流动性水平,进一步提高中德资本市场互联互通水平。
    阅读 62.7w+
    2
    211
  • 昨天 08:1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7日电,中信证券研报称,金融统计数据报告显示,10月份银行扩表节奏边际放缓,主要是政府债发行靠前,实体信贷需求仍待提振;居民存款和非银存款转移持续活跃,年底银行将加大对于流动性管理关注。三季度行业息差初步企稳,同时监管持续释放对息差及盈利空间的关注,未来政策引导下定价要素有望改善,盈利水平保持稳定。板块投资方面,我们认为低估值隐含的价值空间依旧显著;年底步入长线资金配置时段,有助催化银行股市场表现,建议机构积极布局,收获高确定性回报。
    阅读 250.8w+
    2
    30
  • 11-16 16:5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6日电,光大证券研报表示,市场大方向或仍处在牛市中,不过短期或进入宽幅震荡阶段。与往年牛市相比,当前指数仍然有相当大的上涨空间,但是牛市持续的时间或许要比涨幅更加重要。不过短期来看,市场可能缺乏强力催化,叠加年末部分投资者在行为上可能趋于稳健,股市短期或以震荡蓄势为主。配置方面,短期关注防御及消费板块,中期继续关注TMT和先进制造板块。市场处于震荡阶段时,前期滞涨方向可能表现会更好,对应于本轮即为高股息及消费板块。中期来看,流动性驱动行情下,行情中期TMT更容易成为主线,本轮或许也会如此。若行情转向基本面驱动,考虑到当前行情或正处于中期,先进制造值得重点关注。
    阅读 283.8w+
    1
    103
  • 11-14 17:02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4日电,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1月17日,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8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6个月(182天)。
    阅读 327.7w+
    23
    495
  • 11-13 07:2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3日电,进入四季度,伴随上证指数多次在4000点附近小幅震荡,公募基金调研热度明显升温。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四季度以来公募机构合计开展调研10115次,环比上升超50%,调研个股覆盖上证主板、深证主板、北交所、创业板及科创板,其中,调研的科创板、创业板个股占比近六成,主要聚焦在工业机械、电子元件、电气设备与集成电路等四大核心板块,显示机构关注的重心仍聚焦于成长领域。沪上一位基金评价人士分析,近期调研热度的回升,一方面反映出机构在三季度结构性行情中保持相对稳健仓位的基础上,开始进一步加大对明年潜在高景气赛道的研究力度,另一方面也显示市场对宏观流动性与盈利预期的改善已有一定共识。
    阅读 260w+
    7
  • 11-11 17: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央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下一阶段,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根据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做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调节,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密切关注海外主要央行货币政策变化,持续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供求和金融市场变化的分析监测。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引导银行稳固信贷支持力度,保持金融总量合理增长,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
    阅读 271.2w+
    6
    486
  • 11-11 17:03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1日电,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实施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同时继续完善货币政策框架,强化货币政策的执行和传导。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持续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把促进物价合理回升作为把握货币政策的重要考量,推动物价保持在合理水平。进一步完善利率调控框架,强化央行政策利率引导,完善市场化利率形成传导机制,发挥市场利率定价自律机制作用,加强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降低银行负债成本,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落实好各类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扎实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加力支持科技创新、提振消费、小微企业、稳定外贸等重点方向。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基本稳定。探索拓展中央银行宏观审慎与金融稳定功能,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
    阅读 276w+
    17
    958
  • 11-10 18:49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10日电,香港金管局通过贴现窗口向银行投放19.4亿港元流动性。
    阅读 270.6w+
    11
  • 11-07 13: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7日电,新一期财联社“C50风向指数”结果显示,多家市场机构预计11月缴款压力或较10月放大,在20家参与调查的市场机构中,17家认为由于流动性工具到期量不小,整体资金缺口压力或处于季节性偏大水平,11月的流动性缺口或在2万亿元附近;3家认为中性趋紧,流动性缺口超过3万亿元规模。但从目前央行继续保持流动性充裕的操作思路来看,年末资金大概率延续平稳宽松,DR007有望维持在1.4%-1.5%的位置波动。(财联社记者 夏淑媛)
    阅读 320.5w+
    42
  • 11-07 06:31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1月7日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到,完善中央银行制度,构建科学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系和覆盖全面的宏观审慎管理体系,畅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近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央行正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性安排。业内人士认为,这一探索意味着央行正补齐货币政策传导的“最后一公里”,推动流动性支持从以银行体系为中心的间接投放模式,迈向覆盖更多金融机构的直接投放机制。此举有望在极端市场情况下发挥“稳定器”作用,也标志着我国货币政策正在从“总量调节”向“结构优化”、从“银行中心”向“市场全覆盖”转型。
    阅读 314.9w+
    1
    158
  • 11-06 16:1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6日电,欧洲央行执委施纳贝尔表示,量化宽松政策正常化进展顺利,银行流动性状况良好,超额流动性充裕。
    阅读 268.6w+
    19
  • 11-05 06:3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5日电,央行公告,11月5日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7000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3个月(91天)。央行同一天披露的《2025年10月中央银行各项工具流动性投放情况》显示,10月央行通过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净投放200亿元。业内专家表示,11月有7000亿元3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本次操作为等量续作。由于11月还有3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到期,预计央行月内还将第二次开展买断式逆回购操作,以维持市场流动性充裕,进一步助力政府债券发行,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力度。央行重启国债买卖则释放出稳增长与稳预期双重信号。
    阅读 260.2w+
    137
  • 11-04 14:1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1月4日电,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表示,随着信心的恢复,中国仍然是全球资产管理机构最青睐的投资目的地之一,投资者认识到,作为全球第二最具流动性的市场,中国规模庞大不容忽视。泰德·皮克周二在香港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市场低迷时期,资产管理公司对中国的配置比例较低,投资策略更加被动,以贝塔为导向。目前市场正成为资本聚集地,动能正在恢复。
    阅读 253.3w+
    2
    31
  • 10-31 03:41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31日电,美联储在银行准备金下降之后做出停止缩表决定,这表明官员们正更加依赖联邦基金利率这一主要工具来实施货币政策,并以此衡量金融系统中的流动性状况。美联储周三表示,将从12月1日起停止缩减其国债持仓。此前,短期货币市场利率连续数周维持在高位。尽管美联储表示将继续缩减抵押贷款支持证券持有量,并将到期资金再投资于国库券,但并未宣布其他缓解融资成本压力的流动性措施。
    阅读 245.9w+
    1
    82
  • 10-28 19:20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8日电,2025年10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受国务院委托作关于金融工作情况的报告。潘功胜表示,下一步,落实落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巩固拓展经济回升向好势头营造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执行好各项已出台货币政策措施,持续释放政策效能,研究储备新的政策举措。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使社会融资规模、货币供应量增长同经济增长、价格总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强化利率政策执行和监督,深化明示贷款综合融资成本工作,推动社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保持汇率弹性,强化预期引导,防范汇率超调风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阅读 247.5w+
    116
  • 10-28 06:02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10月28日电,在税期与跨月因素交织的关键时点,央行释放稳流动性信号。10月27日,央行加量续作9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这是今年以来央行连续八个月加量续作MLF。业内认为,随着多重工具协同发力,央行在“防风险”与“稳预期”之间保持平衡,资金面有望平稳跨季,流动性总体维持“稳中偏松”格局。10月27日,政策层面亦有最新动向,央行宣布将恢复公开市场国债买卖操作。当日盘后,债券收益率直线下行。
    阅读 236w+
    1
    92
  • 10-27 17:34 来自 财联社
    今日下午,2025金融街论坛年会开幕式上,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人民银行将综合平衡维护金融市场稳定运行和防范金融市场道德风险,探索在特定情景下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安排。(财联社记者 李婷)
    阅读 243.7w+
    9
    591
  • 10-24 17:36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4日电,央行公告,为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2025年10月27日(周一),中国人民银行将以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方式开展9000亿元MLF操作,期限为1年期。
    阅读 358.3w+
    18
    896
  • 10-22 11: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在2025HKEX中国机遇论坛上,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执行董事叶志衡表示,香港证监会未来6个月将重点做十项工作:一是透过发行政府债券引领市场发展;二是向目标市场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推广香港的优势;三是扩大投资者基础(如家族办公室、基金和企业财资中心等);四是落实推行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五是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六是扩大离岸人民币的应用;七是完善互联互通机制,以提升离岸人民币流动性及增加人民币相关产品供应;八是为固定收益及货币市场基建做好准备迈向未来;九是助力新一代电子交易平台的发展;十是促进市场创新及落实代币化固定收益及货币产品的用例。
    阅读 277.2w+
    32
  • 10-22 11:04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10月22日电,2025香港交易所中国机遇论坛10月22日在上海举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执行董事叶志衡表示,香港证监会将在未来6个月推进一系列重点工作。在增加流动性上,要落实推行场外固定收益及货币衍生工具制度;促进在香港发展回购交易中央对手方。
    阅读 262.1w+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