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2025财年,阿里成功瘦身,同时对AI为核心的科技能力做了大量投入。 ②阿里在电商业务外继续寻找增长点,即时零售赛道成为关键一环。 ③吴泳铭对于未来几个季度阿里云营收增速仍处于上升通道,保持比较强的信心。
《科创板日报》15日讯,在2025财年Q4及全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表示,过去一个财年,集团基本形成了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型。他表示,“目前全球AI供应链存在一些不确定性,我们看到客户对于云和AI的需求在持续增长,这是未来10-20年的历史性机会,不会因为短期供应链的波动而变化。阿里巴巴投入云和基础设施的信心和决心不会变。”(记者 黄心怡)
财联社5月15日电,在阿里巴巴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分享了AI领域的两大最新趋势:一是在大中型企业,AI应用开始从内部系统向用户侧场景渗透;二是积极使用AI产品的客户,从大中型企业延展到大量中小企业,“2026财年,我们将继续聚焦电商、AI+云的核心业务增长,面向中长期,塑造以科技为核心动力的第二增长曲线。”吴泳铭说。
财联社5月15日电,在2025财年Q4季度财报分析师电话会上,阿里巴巴表示,集团剔除大润发和银泰外整体收入同比增长10%。季度内,阿里巴巴正式完成对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的出售,基本形成了AI+云、电商、其他互联网平台业务的发展阵型。
财联社5月15日电,中国人民银行、科技部、金融监管总局、中国证监会5月15日联合召开科技金融工作交流推进会。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科技部部长阴和俊、金融监管总局副局长肖远企、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李明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强调,金融管理部门、科技部门和金融机构要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落实落细构建科技金融体制的各项政策举措,探索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体制机制,全方位支持科技创新,大力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加快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政策落实,激励引导金融机构扩大科技企业首贷融资和设备更新贷款投放。更好发挥银行保险服务科技创新的重要作用,切实提升科技领域贷款投放和投资力度,纵深推进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等工作。建设债券市场“科技板”,运用科技创新债券风险分担工具为股权投资机构发债融资提供支持。完善支持科技创新的金融生态体系,推广“创新积分制”,建立健全科技金融统筹推进机制,深入推进科技要素市场化,提升融资对接、风险分担、信息共享等配套政策的有效性。金融机构要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完善适应科技型企业特点的组织架构、人才队伍和风险管理体系,优化尽职免责、绩效考核等内部机制,完善金融产品体系,积极投资和承销科技创新债券,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链条、全生命周期的优质金融服务。推动北京、上海、粤港澳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成渝地区、武汉、西安等区域科技创新中心开展科技金融先行先试。
财联社5月15日电,工业和信息化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主任吕先志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从政策支持、梯度培育、标准引领、金融协同四个方面加力推进,打造更多高水平、专业化孵化器,促进更多先进成果在孵化器内转化,培育更多创新力强的硬科技企业。政策支持方面,制定推动科技型企业孵化器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出台孵化器管理办法,做好税收政策接续支持,促进孵化器质效齐升。梯度培育方面,引导地方根据实际培育省级平台,高质量打造部级孵化器;推动传统孵化器转型升级,提升孵化能力;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量子信息等新兴领域布局一批卓越级孵化器,加快前沿科技成果转化孵化。金融协同方面,支持孵化器设立早期投资基金,壮大“耐心资本”,投孵联动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支持孵化器与银行、保险、担保等金融机构合作,探索一揽子金融服务措施。
财联社5月15日电,阿里巴巴控股集团公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财报数据显示,在截至2025年3月31日止季度,受饿了么和高德订单快速增长所驱动,本地生活集团收入161.34亿元,相比2024年同期的146.28亿元增长10%。阿里2025财年数据显示,财年内本地生活集团收入同比增长12%,至670.76亿元人民币。
财联社5月15日电,阿里巴巴集团公布2025财年第四季度及全年业绩,第四财季(截至3月底止季度)营收2,364.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7%,预估2,379.1亿元人民币;第四财季调整后每ADS收益12.52元人民币,上年同期10.14元人民币,预估12.71元人民币;调整后息税折旧及摊销前利润417.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预估412.3亿元人民币。该季度调整后净利润298.5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2%,预估293.9亿元人民币。
财联社5月15日电,一年一度的Computex 2025电脑展将于5月20日至23日在台北举行,黄仁勋的主题演讲被安排在5月19日上午。今年的Computex也是美国宣布新的关税政策以来,全球计算机和芯片行业巨头在亚洲首次举行的大型科技盛会。
财联社5月15日电,第二届京津冀智能制造装备协同发展大会于5月13日至14日在武清区举行。大会期间,举行了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发展座谈会。宇树科技、云深处、优必选、阿里云等国内具身智能领域头部企业的负责人纷纷发言,共同探讨具身智能技术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场景,推动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座谈会上,成立了“具身智能协同发展计划共同体”,推动具身智能技术赋能汽车、轨道交通、医疗、教育、装备维修等千行百业。大会期间,国家工业母机产业投资基金分别与津京两地工信部门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约定要建立长期合作机制,促进工业母机产业集聚升级,支持产业链企业发展壮大,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优质企业,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制造新高地提供有力支撑。在由工信部组织开展的全国“机器人+”产需对接系列活动上,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和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分别发布了机器人在临港基地以及船舶制造中的应用需求,有效促进了机器人技术在能源、船舶、智能制造等领域的场景化应用,加快推动机器人产业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财联社5月15日电,证监会副主席陈华平在2025年“5·15全国投资者保护宣传日”活动上表示,证监会始终践行金融为民理念,全面启动实施新一轮资本市场改革、推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抓紧出台深化科创板和创业板改革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进一步增强制度的包容性、适应性,加力支持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会同各方打好稳市政策“组合拳”,切实推动提升中长期资金入市规模和比例,在稳的基础上不断释放新的发展活力,增强投资者信心。近期,上市公司年报披露收官,5400多家披露2024年年报的上市公司中,近七成宣布分红,合计分红金额2.39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我们将继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引导上市公司积极主动运用现金分红、回购注销等方式回馈投资者,切实提升投资者的获得感。
《科创板日报》15日讯,《科创板日报》获悉,在5月19日nova 14系列及鸿蒙电脑新品发布会上,华为将推出鸿蒙折叠电脑。(记者 黄心怡)
①透过本季度财报可以看到,腾讯的AI战略布局正稳步展开; ②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表示,2025年第一季,腾讯的高质量收入保持坚实的增长态势。AI能力已经对效果广告与长青游戏等业务产生了实质性的贡献。
《科创板日报》14日讯,5月14日中午,多名网友称,订购的京东外卖没有骑手接单配送、出现订单延迟等情况。对此,14日下午5时许,京东外卖官方微博账户回应称,今日午间,因京东外卖618活动订单量暴涨,导致系统出现短暂故障,目前已全面恢复,系统故障期间,订单送达超时20分钟的用户,京东外卖将予以免单。同时,凡是因系统故障导致商家已出餐无法销售的,京东外卖将全额赔付餐损。凡是因系统原因导致骑手已接单但无法正常配送的,应得配送收入,京东将全额支付给骑手。平台将在24小时内赔付完毕,确保骑手不会因系统问题担责、商户利益不受影响。
①腾讯的电商梦已经从视频号转移到了微信全域; ②腾讯微信事业群新成立电商产品部,负责微信内交易模式的探索,加速发展交易基建及交易生态,运营微信交易新模式;
①从知情人士处独家获悉,百度旗下自动驾驶出行服务“萝卜快跑”有意布局日本市场。此外,瑞士、土耳其也在海外计划内。 ②包括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在内的多家自动驾驶企业也都在布局海外市场,主要集中在欧洲、中东和亚洲开展探索。
①计算卫星可以将接收到的数据实时在轨处理,实现“天感天算”; ②此次发射卫星搭载了80亿参数天基模型,能够对L0-L4级卫星数据进行在轨处理; ③按照计划,“三体计算星座”将在2025年全年将完成超50颗星座布局。
《科创板日报》14日讯,今日午间,多名网友发帖称订购的京东外卖没有骑手接单配送、出现订单延迟等情况。引发热议。对此京东客服表示,配送区域骑士爆单造成运力不足暂时无法及时配送, 尽快调配骑士接单。关于什么时候能修好,京东客服回应称,还在抢修中,加急修复中,目前还没有回复,技术部门处理中,会尽快。
财联社5月14日电,从阿里国际站方面获悉,5月12日关税下调当晚,库存量几近见底的美国客户开始疯狂下单。“他们现在来补单都很着急,希望我们能尽快在一个月内完成生产。因为后续货物还要在海上漂一个月。大家都希望抓住90天的出货窗口期!”阿里国际站商家、上海威迩达遮阳设备有限公司总经理丁林锋说,他在阿里国际站上主营的是房车遮阳篷,美国销售额占比50%,这次房车遮阳篷的关税从153.8%降到了38.8%,超100%的关税下调幅度,加速了美国客户的下单速度。而在阿里国际站上,像丁林锋这样的商家不在少数。据了解,阿里国际站也会持续投入扩大美国买家规模,帮助中国商家抓住90天出货窗口期,同时加速建设本地仓网,帮中国卖家接住接下来美国市场的采购增量。目前,阿里国际站已开启海外现货招商、美国专场定向营销等,帮助商家快速提高美向订单转化,加速生意增长。
①两家公司的广告、云计算收入情况、AI业务方面投入等都是外界极为关注的重点。 ②未来几年AI将是中国互联网行业增长的关键引擎,AI应用有望带来新的增长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