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
财经通讯社
打开APP
A股监管动态
关注
2.8W 人关注
话题包括了股市、楼市、债市等金融市场监管政策和动向,以及国务院各部委监管措施。
  • 2小时前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6日电,最高人民法院今天发布五个财务造假典型案例,依法整治财务审计秩序、有效遏制财务造假工作,不断加大对财务造假等行为惩治力度,坚守法治和诚信底线,构建公开透明、诚信为本的市场环境。典型案例涉及上市公司、挂牌公司、普通国有公司及私营企业多类主体,造假行为涵盖挂牌公司公开转让、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出具虚假审计报告骗取银行贷款等多个场景。最高法表示,法院全方位各环节打击财务造假行为,全面落实“零容忍”要求。对于证券发行人、主办券商、财务顾问、会计师事务所等众多财务造假主体,根据各自过错予以相应刑事与民事打击,落实了党中央关于对财务造假“零容忍”的要求。
    阅读 87.3w+
    22
  • 9小时前 来自 证券日报
    财联社6月26日电,近日,记者从业内获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向人身保险公司下发了修订后的《保险业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人身保险公司2024版)(征求意见稿)》。受访专家表示,对于保险业这一典型的数据密集型行业,监管部门持续推进监管数据标准化规范工作,有利于促进保险业数据的流通与价值释放,提高监管效率,意味着保险业加速进入“大数据”监管时代。长期来看,扩展数据收集内容,标准化数据收集质量,结合大数据等监管科技的应用,有助于实施更精准的监管。
    阅读 190.6w+
    51
  • 昨天 07: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5日电,资管产品信息披露“报喜不报忧”、频次不定等现象有望改观。据悉,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日前就资管产品信披新规向部分机构征求意见。业内专家表示,公正透明的环境有利于资管市场长期健康发展,资管业“强信披”时代加快来临。
    阅读 360.6w+
    37
  • 06-24 22:2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刘建
    16.4亿巨额存款疑云后续:东方集团股价首次跌破1元 有律师正征集投资者进行维权
    阅读 96.3w+
    1
    16
  • 06-24 21:48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黄路
    总经理取保候审、董事长被留置 两家公司披露高管最新情况|速读公告
    阅读 70.1w+
    2
  • 06-24 16:4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印花税减半征收显效,A股前5个月印花税下降过半,实施9个月减税772亿
    阅读 94.7w+
    36
    133
  • 06-24 06:59 来自 中国证券报
    财联社6月24日电,北交所持续强化年报监管、加强监管问询。6月17日-6月21日,北交所密集向10家公司发出年报问询函。从今年4月12日发出第一份2023年年报问询至今,北交所共对46家上市公司的2023年年报开展问询,年报问询函数量大幅上升。2023年,北交所针对18家上市公司的2022年年报开展了问询。从问询函内容来看,北交所主要关注上市公司毛利率和经营业绩、销售费用、应收账款、债务情况、关联交易、存货、供应商信息、研发费用、新业务进展等方面内容,从多个维度追问上市公司业绩表现的合理性和未来发展的可持续性。
    阅读 377.9w+
    43
  • 06-23 15:27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23日电,2024中国上市公司论坛6月22日在辽宁省沈阳市举行。中国证监会稽查局副局长陈竹华以《规范运作是上市公司的最佳名片》为题发表演讲。陈竹华认为,上市公司的财务会计规范是确保企业透明度和市场公平竞争的基础。所有上市公司都应严格遵守企业会计准则,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他表示,上市公司应该在财务会计规范方面争当“三好生”。对于那些出于各种原因进行财务造假的公司,证监会将予以严厉处罚,以维护资本市场的公正性和透明度。陈竹华还特别提到了控股股东和实际控制人的行为规范,强调其权利行使必须受到监督,不能滥用。在股份减持方面,陈竹华提醒上市公司董监高必须严格遵守相关规则,避免违规行为。陈竹华指出,内幕交易和市场操纵是严重违法行为,不仅违法,而且会严重破坏市场公平性,对个人和公司都将带来严重后果。他表示,证监会将严厉打击这些行为,维护市场秩序和投资者的利益。所有市场参与者要共同维护市场秩序,严守底线、红线,营造公平、透明、稳定的市场环境。
    阅读 380.2w+
    2
    20
  • 06-21 20:27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1日电,上交所就均胜电子募集资金使用有关事项向公司发出监管工作函,督促公司严肃自查,保荐机构切实履职。涉及对象为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均胜电子
    -1.00%
    阅读 412.6w+
    1
    24
  • 06-21 13:15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21日电,今日上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举行记者会,发言人黄海华介绍,金融稳定法草案二次审议稿拟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十次会议审议。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和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拟提请本次常委会会议审议的草案二次审议稿拟作如下主要修改:一是完善管理体制,明确中央金融工作领导机构职责。二是完善草案关于金融监管和金融风险防范处置相关规定。三是做好与其他金融法律的衔接。
    阅读 453.9w+
    17
    559
  • 06-20 19:21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林坚
    新国九条后,首家科创板企业获受理,新质生产力正获“精准投放”
    阅读 70.6w+
    51
  • 06-20 17:45 来自 财联社记者 林坚
    “八条措施”将如何改变科创板?最新解读来了
    阅读 88.4w+
    7
    107
  • 06-20 13:37 来自 上证报
    财联社6月20日电,安永大中华区审计服务市场联席主管合伙人汤哲辉表示,此前科创板上市公司要并购科创企业,如何确认标的估值,是最大的难点。此次“科创板八条”提出,适当提高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估值包容性,支持科创板上市公司着眼于增强持续经营能力,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对于科创板上市公司并购活动而言,这是个积极有力的信号。传统的财务估值方法,如现金流折现方法,会导致未盈利“硬科技”企业在做估值模型时,由于没有有效的盈利数据,或未来现金流量可预测性不高,导致难以确定合理的估值。这导致在交易端,买家不愿意付出高价,卖家亦认为没有考虑技术和团队价值等因素,估值低了,即使双方达成统一意见,在后续涉及监管审核的时候,由于监管部门很难验证交易定价的合理性,可能导致交易最终无法完成。基于此,本次“科创板八条”给予了积极正面回应,提升对并购估值的包容性,将会有力推动科创企业的并购重组业务。
    阅读 359.7w+
    31
  • 06-20 11:0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何海峰:吴清演讲有三个关注点,资本市场正在重新出发
    阅读 76.6w+
    8
    57
  • 06-20 08:08 来自 经济日报 李华林
    经济日报:依法治理股市AI“小作文”
    阅读 112.5w+
    9
    48
  • 06-20 06:35 来自 证券时报
    财联社6月20日电,从接近监管部门人士处了解到,证监会和交易所将推动资本市场服务科技企业的十六项措施以及科创板八条措施逐项落地,全方位立体化发挥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债券发行、私募投资等功能,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同时,多措并举鼓励上市公司综合运用股份、现金、定向可转债等工具实施并购重组、注入优质资产,突出公司投资价值,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阅读 384.7w+
    1
    44
  • 06-19 17:48 来自 财联社
    财联社6月19日电,中国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6月19日在2024陆家嘴论坛上表示,对私募股权基金和创投基金,证监会的态度是大力发展,但是要规范发展。今后的监管方向要规范发展。现在PE、VC领域集中碰到的堵点是在募投管退环节中,大家普遍反映的目前最大的困难在募和退。募和退当中,如果仔细分析可能退是主因,募在中国的环节下是没有太大问题,中国储蓄是很多的。
    阅读 377.6w+
    72
  • 06-19 12:26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吴清再谈投资者保护,将有哪些实招硬招?
    阅读 62.6w+
    40
    138
  • 06-19 12:12 来自 财联社记者 高艳云
    吴清透露最新政策安排,共同呵护、共同建设、共同治理资本市场预期已成
    阅读 81.1w+
    10
    217
  • 06-19 11:17 来自 财联社
    全文来了!证监会主席吴清重磅发声
    阅读 110.8w+
    152